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是选择在颈内静脉下段进行穿刺,并插管进行高能营养疗法,或作中心静脉压测定。当头皮与肢体血管塌陷或硬化而难以穿刺成功时,选择该静脉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用于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可行性.方法:6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34例PICC置管为A组,30例颈内静脉置管为B组,比较插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和穿刺并发症.结果:与颈内静脉插管相比较,发现A组与B组相比,插管一次成功率明显为高,穿刺时间明显较短,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PICC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堵塞、周围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感染,颈内静脉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相关感染和误入动脉.结论:PICC和颈内静脉插管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与颈内静脉插管相比,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的插管方法,对于长期化疗或静脉输液的病人,应首选PICC插管.  相似文献   

3.
锁骨下静脉上位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锁骨下静脉上位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建立临时性血液透析通路的优缺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98例急需血液透析患者先后采用锁骨下静脉上位置管68例,颈内静脉置管30例.观察两种插管途经的穿刺成功率、完成插管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血流量及Kt/V值等.结果锁骨下静脉上位穿刺成功率94.1%,显著高于颈内静脉80.0%(P<0.01),完成插管时间亦优于颈内静脉(P<0.05);锁骨下静脉上位插管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颈内静脉插管(P<0.05),锁骨下静脉上位置管的血流量不足、感染及导管堵塞发生率均低于颈内静脉置管(P<0.05),两部位插管的Kt/V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对而言,锁骨下静脉上位插管是一种更理想的临时性血液通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种种穿刺测压导管的临床普及,深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插管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深静脉穿刺主要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由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较颈内静脉易于固定。监测的中心静脉压较颈内静脉准确、可靠,故以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高位-中路法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0例病人进行预内静脉穿刺插管测量中心静脉压,确认胸锁乳突肌下三角的顶点上方2cm为穿刺点,进针方向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内侧缘平行,指向同侧乳头,抽出静脉血,提示针尖进入颈内静脉,固定针头,从针内置入导引钢丝,再沿导引钢丝送入中心静脉导管,接水压计测压。结果:50例穿刺插管成功49例(98%),误穿颈动脉1例,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结论:改良高位-中路法右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血流动力学创伤性监测的插管途径较多,但由于成人颈内静脉颇粗,当扩张时直径可达2cm。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成一直线,加之胸导管位于左侧,以及胸膜顶右侧又低于左侧,故临床上多选用右颈内静脉插管。传统的右颈内静脉穿刺的置管方法,对其解剖位置及体表投影,据调查无论前、中、后入路均属盲探性操作,因此可能会损伤动脉、神经或气管、食管、纵隔、肺等毗邻脏器,形成颈部血肿压迫气管、血胸、气胸、甚或纵隔、心包填塞等。为了缩短穿刺时间,减少并发症,有的作者报道,藉颈内静脉的生理波动传至皮肤为特征引导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7.
小儿血液净化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建立小儿血液净化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广东省广州市儿童医院肾内科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52例患儿分别根据患儿病情、年龄和合作程度选择经外周血管直接穿刺、颈内静脉插管、股静脉插管法建立小儿血液净化临时性血管通路。结果120例外周血管直接穿刺法90.0%穿刺成功,42例颈内静脉置管80.9%成功,10例股静脉插管100.0%成功。颈内静脉置管组,股静脉置管组和外周血管直接穿刺组血流量分别是(6.10±1.81)ml/(kg·min),(4.91±0.58)ml/(kg·min)和(3.90±0.63)ml/(kg·min)。无1例患儿有血肿、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5岁以上合作的患儿经外周血管直接穿刺和5岁以下或各种原因所致外周血管的无法穿刺者,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液净化临时性血管通路安全性好、成功率高。颈内静脉置管的血流量优于股静脉,股静脉优于外周血管直接穿刺法。  相似文献   

8.
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对了解有效循环血容量和右心功能有重要意义,是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以往监测中心静脉压必须经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插管到达上腔静脉或右心房,此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技术难度大,特别是对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肺气肿等不宜作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又必须监测CVP时,就必须采取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PICC)测量中心静脉压。为了解经PICC管测量CVP的准确性,与传统的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测量CVP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颈内静脉置管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右颈内静脉置管的手术病人90例,随机均分成3组,A组采用传统盲探穿刺,B组超声定位后穿刺,C组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记录各组穿刺成功及一次成功例数、成功插管所需次数、成功插管所需时间、并发症等。结果B、C组穿刺成功及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5),成功插管所需次数B、C组明显少于A组(P〈0.05);A组出现4例颈部血肿、3例刺破动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的颈内静脉置管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再生  伍乐怡 《新医学》1999,30(9):527-528
1引言经皮静脉穿刺插管是解决诱导透析和急诊透析的主要临时性血管通路[1],而颈内静脉特别是右颈内静脉插管,由于颈内静脉的解剖特点,插管操作简单,局部容易保持清洁,活动不受限制,故是较常用的穿刺插管途径[2]。然而,临床对该法的主要并发症的防治尚欠重视,为引起同行注意,现将我科行右颈内静脉插管透析的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总结如下。2资料和方法2.1临床资料本组80例均为我院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住院病人,年龄15~78岁,男46例,女34例,其中有4例因感染或流出道完全梗阻而需第2次置管。慢性肾小球肾炎43例,梗阻性肾病16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穿刺导管的临床普及,深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插管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深静脉穿刺主要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自2001年7月—2005年8月,我科行锁骨下静脉穿刺162例,股静脉穿刺58例,颈内静脉穿刺11例,PICC置管术10例。就三种不同置管方法利弊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入上腔静脉是苏联第一外科医院,从1969年开始采用血管内插管的治疗方法。50年代开始我国曾有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的治疗方法,由于受当时医疗设备和操作条件的限制未能引起重视和推广。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70年代开始采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治疗方法,并被临床广泛应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入上腔静脉,自80年代以来临床应用最广泛。因颈内静脉管径1.3cm,较颈外及锁骨下静脉粗大,且解剖位置变异较少[1]。同时穿刺的方法技术及材料不断地更新,减轻了病人因反复静脉穿刺的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穿刺导管的临床普及,深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插管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深静脉穿刺主要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和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自2001年7月-2005年8月,我科行锁骨下静脉穿刺162例,股静脉穿刺58例,颈内静脉穿刺11例,PICC置管术10例.就三种不同置管方法利弊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齐莉 《现代护理》2008,14(2):280-280
中心静脉置管是指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插管,穿刺途径主要是锁骨下、颈内、颈外、股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为危重病人的药物治疗、TPN及长期输液提供了安全、可靠、有效的途径,减少了反复浅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护理工作量,避免了高渗液体及刺激性药物对血管壁的损伤,为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但在插管过程中也出现了个别置管不到位的问题,现就1例经颈外静脉插管至颈内静脉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心静脉置管是指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插管,穿刺途径主要是锁骨下、颈内、颈外、股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为危重病人的药物治疗、TPN及长期输液提供了安全、可靠、有效的途径,减少了反复浅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护理工作量,避免了高渗液体及刺激性药物对血管壁的损伤,为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但在插管过程中也出现了个别置管不到位的问题,现就1例经颈外静脉插管至颈内静脉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种种优质穿刺测压导管的临床普及,深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插管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深静脉穿刺主要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  相似文献   

17.
颈内静脉留置单针双腔管建立血液通路具有迅速、安全、穿刺成功率高、血流量大和不限制患者活动等优点,已作为人工肝治疗的首选血液通路.目前颈内静脉插管的护理问题成为人工肝治疗中护理工作的重点.现将本院在人工肝治疗前后颈内静脉插管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与从事人工肝护理的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诊疗技术     
920352几种常用抗生案在抬液中的合理配伍/李钧岩//中华护理杂志一1991,26(7)一321~822920353坐位半卧位颐部深静脉穿刺射管术/李竹青//中华护理杂志一1991,26(8)一362~363 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时试行半卧位、坐位擂管,术者应有熟练的平卧位穿刺插管操作经验,依据病人体型选择进针点、进针角度、探度和方向。尤其颈部皮肤松驰而取坐位插管时,穿刺点的定位要准确才能防止误入动脉或发生并发症。严密观察病悄变化。射管时机应选在患者深吸气末时。穿刺点应选右颈内静脉的高位穿刺点,因颈内静脉管腔大于镇骨下静脉,血流丰富,右侧颈内静脉与头臂静…  相似文献   

19.
经皮股静脉穿刺置管定位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改进的经皮股静脉插管的方法。方法选用瑞金医院2003年1—12月需迅速建立中心静脉径路的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插管难以施行或插管未成功者及因输液或静脉营养需置中心静脉插管者,施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结果本组共148例,行154次股静脉穿刺置管。154次股静脉穿刺插管成功1530:(99.4%)。结论作者运用改进的方法经验,非熟练者的操作者占3/4以上,穿刺成功率高达99.4%,仅1例因非技术原因未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程吉才 《临床医学》2009,29(4):29-30
目的评价颈内静脉、股静脉两种深静脉置管术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05年至2008年73例行深静脉置管术的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一针穿刺成功率、插管完成时间、误穿动脉率、导管相关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股静脉置管术的一针穿刺成功率较颈内静脉置管术高,插管完成时间短,误穿动脉率低,但导管相关感染率高。结论股静脉穿刺置管简便、风险低、并发症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