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发病且在12h内的脑梗死病人68例,采用不同方式机械性动脉溶栓,通过脑血管造影判断其血管开通情况并对其治疗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管完全再通率58.8%(40/68),部分再通率为35.3%(24/68),未开通4例,占5.9%;临床治愈42例(61.8%),显著好转16例(23.5%),有效6例(8.8%),无效4例(5.8%);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动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和规范其治疗措施,能较好的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和心源性脑梗死(CE)机械取栓治疗的差异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8年8月行机械取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 33 例,比较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闭塞的血管、侧支循环、取栓次数、从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的时间、取栓后补救措施和血管再通的程度,并评估NIHSS评分、mR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CE组的冠心病(或风心病)、房颤病史比例高于LAA组(P<0.05); LAA 组侧支循环良好率为43.48%,高于CE组的10%(P=0.045); CE组从动脉穿刺到血管再通的时间、取栓的次数均P<0.05); 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月的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2组开通后再闭塞、脑出血和病死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相比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行取栓治疗需要更短的开通时间、更少的取栓次数、得到更好的血流灌注,但2组最终的预后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病因和病变血管的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00例缺血性脑梗死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结果,分析脑梗死的血管病因,并对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者总结分析动脉病变的部位、分布及血管狭窄形态.结果 脑血管造影结果提示88.25%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353例),此外11.75%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病因是由于动脉夹层、Moyamoya病、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鼻咽癌放疗后脑动脉病变、血管迂曲、微血管病变等原因引起.35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单纯前循环血管受累(45.61%)明显多于单纯后循环血管受累(34.27%),P<0.01;前循环脑梗死中以颈内动脉(56.6%)和大脑中动脉(26.4%)受累最常见;后循环脑梗死中以椎动脉病变(33.0%)最多见.结论 脑血管造影显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有最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占88.25%.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病变以颈内动脉起始部病变和大脑中动脉病变多见,后循环脑梗死中以椎动脉动脉病变多见.颅外血管狭窄以颈内动脉颅起始部和椎动脉起始部多见,颅内血管狭窄以大脑中动脉和椎动脉颅内段多见.  相似文献   

4.
经颅多普勒检测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方法对4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行TCD检查,观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4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TCD显示,大面积脑梗死病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颈内动脉(ICA)、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病灶对侧(P0.05),双侧大脑前动脉(ACA)Vm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血管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PI、RI)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可通过床边TCD及时了解颅内血流动力改变及血管阻力,从而了解梗死区血供情况,间接了解颅高压、脑水肿程度,为判断病情、预后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激肽释放酶对脑梗死急性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为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进一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经脑CT或MRI检查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分为激肽释放酶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在人院2d和治疗10d后采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VEGF水平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EG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激肽释放酶能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VEGF的表达.(2)从促血管生成的角度,对激肽释放酶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方式机械性动脉溶栓治疗的方法、时间窗、溶栓药物剂量。 方法选择海口市人民医院急性发病12h内的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不同方式机械性动脉溶栓治疗(术中联合采用介入接触溶栓+导丝机械疏通、球囊机械扩张、支架拉栓和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等),通过脑血管造影判断其血管开通情况并对其治疗疗效(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估。 结果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管完全再通率为55%(33/60),部分再通率为38.3%(23/60),未开通率为6.7%(4/60);临床治愈38例(63.3%),显著好转I0例(16.7%),有效9例(15%),无变化3例(5%),死亡0例。 结论经不同方式机械性动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和规范其治疗措施,能较好的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伴认知障碍患者DSA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江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脑梗死急性期蒙特利尔认知评分情况不同分为研究组(97例)、对照组(128例); 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及全脑血管造影资料,分析脑梗死急性期伴认知障碍患者DSA影像学表现(颅内外动脉硬化、闭塞、狭窄及侧支循环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关键部位脑梗死、分水岭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及合并脑白质高信号患者更为多见,其MCA、ICA狭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侧支循环不良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关键部位脑梗死、分水岭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及合并脑白质高信号患者更为多见,其脑动脉狭窄率较无认知障碍患者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血管成像(MRA)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资料,全部患者均行CT、常规MRI、DWI和MRA检查。结果 4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常规T2WI、FLAIR及DWI阳性率分别为0、16.7%、37.5%和100%,MRA显示靶血管正常4例,动脉硬化36例,狭窄16例,闭塞8例。结论 DWI联合MRA能够准确显示责任病灶及靶血管受累情况,为超急性期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提供切实可行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急性脑梗死病人217例,先行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责任血管部位,然后用导引导管或微导管按1万U/min的速度向责任血管泵入尿激酶,每注射10万U即重复血管造影,如果造影显示堵塞血管已经再通则停止溶栓治疗,在治疗2 h、 24 h、7 d、14 d按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65.90%(143/217),溶栓2 h、24 h、7 d和14 d的有效率分别为70.05%、70.97%、76.96%和79.26%。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溶栓能恢复血流灌注,阻断脑梗死病理过程,避免脑细胞坏死,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动脉溶栓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再通情况、临床症状的改变及预后。结果44例患者动脉溶栓治疗中36例开通良好,再通率为81.8%,其中34例临床症状症状消失或好转(77.3%)。术后30 d死亡1例(2.3%),死于脑出血;6个月随访39例,再梗死2例(4.5%),死亡1例(2.3%),死于大面积脑梗死。结论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再通闭塞的血管,重建血流,从而挽救缺血半暗带,明显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关系。方法 对 3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 40例健康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进行测定。患者采血时间为病后第 2天或第 3、4天 ,取均数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3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VEGF含量为 (2 95 .0 4± 3 5 .73 ) pg/ ml,对照组为 (13 7.71± 11.5 3 ) pg/ m 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VEGF升高 ,提示 VEGF是脑梗死急性期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及动脉内溶栓治疗入选标准的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无明确血管闭塞者,在可疑患侧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内注入尿激酶50万U,有血管闭塞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并对患者进行血管再通、神经功能评估及评定溶栓后14d、3个月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结果 脑血管造影无血管闭塞7例,血管闭塞31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闭塞19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12例.溶栓前31例血管闭塞患者TIMI分级为0~1级,溶栓后完全再通10例,部分再通18例,闭塞血管再通率为90.32%.7例血管造影无血管闭塞患者结果良好,10例血管闭塞治疗后完全再通者MRS 1级,18例部分再通者8例患者MRS 1级,6例 MRS 2级,2例MRS 3级,死亡2例,3例闭塞血管无再通者MRS 2级.2例患者出现脑出血.结论 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动脉内溶栓治疗后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未增加颅内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预后的随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脑梗死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rinogen,FIB)的影响因素,评价急性期FIB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00年1月~2002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116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凝血酶法(Clauss法)定量测定起病10d内血浆FIB水平,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通过线形回归分析评价急性期血浆FIB水平的影响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概率,分析急性期血浆FIB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复发和死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临床分型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血浆FIB(2.78±0.76g/L)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类型脑梗死患者(3.30±1.05g/L),且这一差异不受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病灶大小、感染等因素影响 (t=4.030,P<0.005)。病灶小于2cm的脑梗死中,大、小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浆FIB浓度无显著差别(2.78±0.72g/ L比2.95±0.77g/L,P=0.478)。急性期FIB浓度高的患者(FIB浓度为前25百分位)病后1年时的预后较FIB低者(FIB浓度在后75百分位)差,前者复发和死亡事件概率(19.2%)高于后者(6.3%),P=0.047。远期的预后情况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23.1%比14.3%,P=0.19)。结论脑梗死急性期FIB水平在不同类型脑梗死间存在差异, 且与1年内脑梗死复发或死亡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机械性开通治疗颅外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的3例颅外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患者(2例为颈内动脉起始部至岩骨段闭塞,1例为左椎动脉起始部至近椎间孔段末端闭塞)给予血管内机械性开通术治疗;术前、术后3 d时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支架植入后复查DSA观察闭塞血管开通状况。结果 3例患者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即刻DSA检查示闭塞血管均完全开通;术后患者的症状均明显改善,2例术后NHISS评分(4分,1分)比术前(7分,3分)明显下降。结论血管内机械性开通治疗可以较好地改善颅外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房山区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1-09-2014-12住院的小脑梗死患者147例,均行头颅MRI、椎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TCD)、颅内动脉核磁血管造影(MRA)检查,必要时进行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TA)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小脑梗死部位将患者分为小脑区域性梗死组和小脑分水岭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小脑区域性脑梗死109例,小脑分水岭梗死38例(25.9%),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心房纤颤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与区域性脑梗死比较,小脑分水岭脑梗死组失水状态、晕厥等前驱症状发生率较高(21.1%比9.2%,P=0.026),后循环多发病灶发生率较低(21.1%比38.5%,P=0.002),NHISS评分低(2.7±1.9比6.1±2.5,P=0.000)。(3)两组小脑梗死患者发生后循环大血管病变比例无统计学差异(52.6%比36.7%,P=0.085);分析非心源性脑梗死病例发现,分水岭梗死存在大动脉狭窄几率高于区域性脑梗死(47.4%比30.2%,P=0.002)。结论小脑分水岭梗死与区域性脑梗死相比危险因素相同,病因略有不同。分水岭梗死患者临床症状轻,但前驱症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为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经头部CT或MRI检查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在入院2 d和治疗后12 d采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VEGF较治疗前水平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EGF水平较对照组水平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使用丹红治疗前后,血中VEGF含量可能有明显差异。(2)急性脑梗死后使用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联合应用丹红治疗后患者血中VEGF可能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CT平扫、CT脑灌注和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成像,与对侧健区进行比较,重建血管造影图像,治疗后行CT复查。结果 CT平扫发现同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病灶比例为76.47%;CT脑灌注显示血流量降低;病变区的脑容量同对侧健区的脑容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流量低于对侧健区;对比峰值时间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病变区均高于对侧健区(P0.05);血管造影显示患者均存在颈内动脉闭塞或狭窄现象。结论对急性脑梗死采用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可以准确显示病变区的血管情况,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与灌注成像(PWI)在脑梗死中的联合应用,探讨不同时期脑梗死的DWI信号表现特点与血管微循环变化,了解病变与血管微循环之间的关系及判断预后,辅助制定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自2010-04-2011-11收入我院神经内科病房的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除常规序列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DWI和PWI检查,用西门子Trio3.0TMR机采集灌注原始数据,在工作站中进行数据后处理,获得MR伪彩灌注图像(包括rCBF图、rCBV图、MTT图、TTP图)进行分析;ADC值的定量测量。结果超急性期脑梗死4例,急性期脑梗死13例,亚急性期脑梗死17例,正常4例,慢性期脑梗死6例,超急性期到慢性期脑梗死DWI信号遵循从高到低,ADC信号遵循从低到高变化特点。DWIPWI 20例DWI=PWI。结论 DWI在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根据DWI与ADC的信号变化,准确判断脑梗死的各个时期;PWI可以反映梗死区的微血管分布和血流再灌注情况,对脑缺血做出提前诊断,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DWI与PWI相结合,可以确定缺血半暗带,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双侧小脑梗死的模式和机制。方法经MRI弥散成像(DWI)证实急性期小脑梗死的患者,根据梗死灶的分布将患者分为单侧小脑梗死组(UCI)和双侧小脑梗死组(BCI),并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血管分布、小脑以外梗死灶以及病因进行了比较。结果因急性卒中入院的115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56例为小脑梗死或小脑合并其它部位梗死,其中单侧小脑梗死36例(64.3%),双侧小脑梗死20例(35.7%)。基线资料比较显示,脑卒中史(P=0.002)、纤维蛋白元水平(P=0.036)和入院时NIHSS评分(P=0.001)在双侧小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单侧小脑梗死组。按血管分布区划分,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小脑梗死发生率最高,且更多发生单侧小脑梗死(P=0.006);而双侧小脑梗死更常见于PICA+小脑上动脉(SCA)供血区(P=0.004)。双侧小脑梗死组合并小脑以外梗死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侧小脑梗死组(P=0.002),特别是合并幕下梗死灶常见(P=0.022)。在卒中机制上,双侧小脑梗死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多见(P=0.041),责任动脉病变主要是在椎动脉V4段、V4段与BA接合处的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双侧小脑梗死并不少见,常见于PICA+SCA供血区;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源性栓塞是其卒中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确定脑梗死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信号改变和近似弥散系数 (ADC)的时间演变规律。方法 :分析 10 1例脑梗死患者的 13 5次DWI资料。结果 :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期脑梗死DWI为高信号 ,慢性早期多数病灶仍为高信号 ,慢性晚期绝大部分病灶为等或低信号。超急性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脑梗死ADC下降 ,慢性早期多数病灶接近或高于正常 ,慢性晚期明显升高。结论 :脑梗死的DWI信号和ADC变化具有特征性的时间演变规律 ,结合常规MRI ,DWI可以推断脑梗死所处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