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胆止痛胶囊抗炎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利胆止痛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利胆止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0.36,0.72,1.44 g·kg-1,大鼠:0.18,0.36,0.72 g·kg-1)和阿司匹林组(小鼠0.20 g·kg-1,大鼠0.10 g·kg-1)。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腹腔液渗出法和大鼠足跖肿胀法研究利胆止痛胶囊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评价利胆止痛胶囊的镇痛作用;通过测定大鼠肿胀足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E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分析利胆止痛胶囊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抗炎机制。 结果: 中、高剂量组的利胆止痛胶囊明显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P<0.05或P<0.01),减少小鼠腹腔液的渗出(P<0.05或P<0.01);中、高剂量利胆止痛胶囊明显提高小鼠热刺激致痛阈(P<0.05或P<0.01),显著减少化学刺激致痛的扭体次数(P<0.05或P<0.01);利胆止痛胶囊中、高剂量可明显降低肿胀足中IL-1,MDA的含量(P<0.05或P<0.01),而高剂量可明显降低肿胀足TNF-α和PGE2的含量(P<0.01)。 结论: 利胆止痛胶囊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组织中的IL-1,TNF-α,PGE2和MD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温经止痛方的镇痛效应并探索其可能的镇痛机制,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缩宫素诱导大鼠扭体模型、乙酸诱导小鼠扭体模型和前列腺素E1(PGE1)诱导小鼠扭体模型,通过观察动物扭体潜伏期和扭体次数,评价温经止痛方镇痛效应。采用缩宫素诱导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和缩宫素诱导家兔的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模型,评价温经止痛方对子宫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及活动力的影响。应用缩宫素诱导大鼠扭体实验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及大鼠血清中β-内啡肽(β-EP)的含量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大鼠子宫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缩宫素受体(OTR)表达量变化,探讨温经止痛方可能的镇痛分子机制。结果 镇痛效应评价结果显示,缩宫素所致大鼠扭体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温经止痛方(1.5,3.0 g·kg-1)组扭体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乙酸所致小鼠扭体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温经止痛方(6.0 g·kg-1)组小鼠的扭体反应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且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5);PGE1所导致小鼠扭体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温经止痛方(1.5,3.0,6.0 g·kg-1)组的扭体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P<0.01)。家兔在体子宫平滑肌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温经止痛方(0.38,0.75,1.50 g·kg-1)组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均明显降低(P<0.05,P<0.01)。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温经止痛方(0.75,1.50,3.00 g·kg-1)组收缩幅度和活动力均明显降低(P<0.05)。镇痛分子机制结果证实,与模型组比较,温经止痛方(0.75,1.50,3.00 g·kg-1)组大鼠子宫组织中PGF2α含量,PGF2α/PGE2均显著降低(P<0.01);温经止痛方(3.00 g·kg-1)组大鼠血清中β-EP含量显著升高(P<0.01);温经止痛方(1.50,3.00 g·kg-1)组大鼠子宫中OTR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温经止痛方具有显著镇痛效应,其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减少PGF2α含量,降低PGF2α/PGE2,降低OTR在子宫组织中表达和增加血清中β-EP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醋制老瓜头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层萃取物抗炎、镇痛活性,明确活性部位。 方法: 将小鼠分为11组,分别为:阳性对照组、模型组、醋制老瓜头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分别设低、中、高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400,800,1 600 mg·kg-1),给药3 d后进行实验,以热板法、醋酸扭体法为镇痛实验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小鼠炎性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含量为抗炎实验模型,进行活性测定。 结果: 镇痛实验,热板法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延长热板所致的小鼠舔后肢的时间,扭体法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能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并呈现一定的药物依赖性(P<0.05,P<0.01);抗炎实验,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与模型组比较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鼠足肿胀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能不同程度抑制角叉菜胶致鼠足肿胀,各萃取层能显著降低小鼠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P<0.05,P<0.01)。 结论: 二氯甲烷层为醋制老瓜头镇痛、抗炎活性最强部位,醋制降毒后仍有较强生物活性,表现为延长小鼠舔后肢的时间,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并显著降低小鼠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其抗炎作用可能与PGE2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疏肝健脾养心方下调食欲素A(OXA)及食欲素受体1(OX1R)、食欲素受体2(OX2R)的表达对失眠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利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失眠小鼠模型,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右佐匹克隆组(0.13 mg·kg-1)、疏肝健脾养心方低、高剂量组(8.4、33.6 g·kg-1),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4 d。监测小鼠体质量变化,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实验;免疫组化(IHC)检测下丘脑OX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下丘脑、血清、脾脏组织中OXA、5-羟色胺(5-HT)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下丘脑OXA及其受体OX1R、OX2R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逃避潜伏期时间显著增加(P<0.01),睡眠潜伏期显著增加(P<0.01),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减少(P<0.01),下丘脑、血清、脾脏组织中OXA含量升高、5-HT含量明显降低(P<0.05),下丘脑中OXA及其受体的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健脾养心方低、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P<0.01),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减少(P<0.05),睡眠潜伏期减少,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1),下丘脑、血清、脾脏组织中OXA含量降低、5-HT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下丘脑中OXA及其受体的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疏肝健脾养心方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对失眠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增加脑中5-HT的含量,抑制下丘脑中OXA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疏风通络方通过影响哮喘小鼠模型血清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及肺组织CC类趋化因子受体3(CCR3)、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机制。方法 将7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哮喘模型组、疏风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7.75、15.5、30 g·kg-1)、百日咳素(PTX)组、CCR3抑制剂(SB328437)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组、p38蛋白激酶拮抗剂抑制剂(SB203580)组、ERK抑制剂(PD98059)组。采用卵清蛋白(OVA)、氢氧化铝[Al(OH)3]腹腔注射+OVA雾化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均为0.2 mL)。造模成功后,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各组肺组织炎症浸润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Eotaxin[CC类趋化因子11(CCL11)、CC类趋化因子24(CCL24)]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ERK磷酸化水平及CCR3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小鼠支气管明显收缩,管腔狭窄,肺泡结构破坏,肺组织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内可见黏液栓,气管黏膜下组织水肿,皱襞增多等表现,小鼠血清中CCL11、CCL24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肺组织中CCR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模型组、PTX组肺组织中的ERK水平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疏风通络方低剂量组肺组织中磷酸化(p)-ERK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病理显示疏风通络方高剂量组肺组织病变明显减轻;疏风通络方高剂量组、SB328437组CCL11含量明显降低(P<0.05),疏风通络方低、高剂量组、PTX组、SB203580组、PD98059组、SB328437组小鼠肺组织中CCR3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疏风通络方高剂量组、PD98059组p-ERK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PD98059组的ERK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疏风通络方可以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下调CCR3蛋白、CCL11的表达及ERK磷酸化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解毒通络调肝方通过胆汁酸G蛋白偶联受体5(TGR5)/环状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靶向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保护胰岛β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用32只SPF级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解毒通络调肝方低、高剂量组(3.6、7.2 g·kg-1)、二甲双胍组(0.2 g·kg-1),8只db/m小鼠作为空白组,药物干预8周,每2周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并在末次给药后,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β细胞功能稳态指数(HOMA-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测定小鼠胰腺组织胰岛素(Insulin)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TGR5/cAMP信号通路和NLRP3炎症小体关键靶点的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FBG、OGTT、FINS、IL-6、TNF-α和IL-1β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6周后,解毒通络调肝方组和二甲双胍组的FBG水平显著下降(P<0.01);OGTT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小组小鼠各时间点的血糖均有降低(P<0.05,P<0.01),解毒通络调肝方各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FINS、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解毒通络调肝方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1)。胰腺病理显示模型组小鼠的胰岛形状不规则,分布不均匀,有萎缩的征象,解毒通络调肝方干预后,其细胞计数增加,边界更清晰;免疫荧光结果表示,空白组小鼠的胰岛细胞排列有序,形态饱满,伴有适当的胰岛素分泌,而模型组胰岛细胞形态扭曲,结构萎缩,胰岛素分泌变少,解毒通络调肝方各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的胰岛素含量显著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胰腺组织中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促进了TGR5和cAMP mRNA的上调,并下调了NLRP3、ASC和Caspase-1的mRNA表达(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GR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TGR5蛋白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LRP3、Caspase-1、ASC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各剂量组、二甲双胍组Caspase-1、AS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解毒通络调肝方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NLRP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胰腺组织中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cAMP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解毒通络调肝方保护db/db小鼠的胰岛β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GR5/cAMP信号通路抑制NLRP3炎症小体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发挥“药辅合一”的优势,将艾天羊肌肉关节通络膏(ATY乳膏)油相的中链脂肪酸更换为薄荷油,优化处方工艺,得到ATY乳膏Ⅱ,并对2种通络膏进行药效学比较研究。方法 以油/水相质量比、促透剂、添加剂量和药液与基质质量比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ATY乳膏Ⅱ制备工艺。通过热板实验,研究比较2种通络膏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研究比较2种通络膏抗炎的作用;通过醋酸扭体实验,观察2种通络膏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的影响。结果 ATY乳膏Ⅱ的优化工艺处方为油/水相质量比35∶65,促透剂添加剂量8%,药液与基质质量比1∶10。药效实验中,改进后的ATY乳膏Ⅱ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P<0.01),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程度(P<0.01),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P<0.01);且上述作用ATY乳膏Ⅱ优于ATY乳膏。结论 改进后的ATY乳膏Ⅱ的工艺简单、可行,稳定性良好,且具有活血化瘀、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后老年抑郁症小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变化,并探讨补肾疏肝方抗抑郁的可能机制。方法 5月龄的小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疏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和氟西汀组共6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CUMS建立老年抑郁症模型。补肾疏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在造模第1天开始同时灌胃补肾疏肝方19.5,9.75,4.87 g·kg-1,氟西汀组小鼠灌胃氟西汀0.033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共21 d。用矿场实验评价各组小鼠的行为反应,采集小鼠海马组织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WST-1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TBA法测丙二醛(MDA)的含量,微量酶标法测谷胱甘肽(GS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TGF-β1,Smad2,Smad3,Smad7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OFT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明显降低,海马组织SOD,GSH水平均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TGF-β1,Smad2,Smad3 mRNA表达均上调,Smad7 mRNA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疏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及氟西汀组小鼠海马组织SOD,GSH含量均上升,MDA含量下降(P<0.05),补肾疏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及氟西汀组小鼠海马组织TGF-β1,Smad2,Smad3 mRNA表达均下调,Smad7 mRNA表达上调(P<0.05)。与补肾疏肝方高剂量组比较,补肾疏肝方中、低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SOD,GSH含量下降,MDA含量均上升(P<0.05);补肾疏肝方中、低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TGF-β1,Smad2,Smad3 mRNA表达均上调,Smad7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补肾疏肝方可显著改善SAPM8小鼠的老年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海马氧化应激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母婴分离(MS)联合脂多糖(LPS)应激后抑郁样行为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从温阳、解郁及温阳解郁二方合用的角度探讨温阳解郁法抗抑郁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70只仔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LPS应激组(LPS,10只)和造模组(MS,50只),造模组小鼠在产后第5天(PD5)-PD14进行8 h·d-1的母婴分离,后将造模组分为母婴分离+脂多糖应激组(MS+LPS),温阳组(WY),解郁组(JY),温阳解郁组(WYJY)及氟西汀组(FLU),每组10只。将仔鼠出生日期记为PD0,正常,LPS及MS+LPS组小鼠于PD21-PD90饲喂正常饲料,其余各组给予对应的药混饲料喂养,且于PD91给予脂多糖腹腔注射7 d,建立抑郁症小鼠模型。采用旷场,O迷宫和社会交互实验检测各组小鼠抑郁样行为;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钙结合蛋白-1(Iba-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ba-1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 mRNA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LPS组小鼠5 min中心区停留时间有减少趋势、运动总路程显著减少(P<0.01),活动总路程显著减少(P<0.01),MS+LPS组小鼠开放臂活动时间及活动总路程明显减少(P<0.05,P<0.01),训练、辨别探查时间显著升高(P<0.01),LPS,MS+LPS组小鼠海马CA1区Iba-1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MS+LPS组小鼠5 min运动总路程明显增长(P<0.05),训练、辨别探查时间明显升高(P<0.05,P<0.01),海马CA1区Iba-1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MS+LPS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5 min运动总路程均明显减少(P<0.01),训练探查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P<0.01),JY,WYJY,FLU组小鼠辨别探查时间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小鼠海马CA1区Iba-1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温阳解郁法可能通过抑制抑郁症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抑制抑郁症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芪术抗癌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联合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癌模型小鼠肝脏及人肝癌Huh7细胞中糖异生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PCK1)的调控作用,探讨其调节肝癌细胞代谢重编程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DEN联合CCl4腹腔注射构建肝癌小鼠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芪术抗癌方组,每天予以芪术抗癌方(3.51 g·kg-1)或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干预8周后收集血清及肝脏样本。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和甲胎蛋白(AFP)评估各组小鼠肝功能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细胞实验将Huh7细胞分为空白组、芪术抗癌方低、中、高剂量组和(或)PCK1抑制剂(盐酸SKF-34288)组、索拉非尼组,给予对应含药血清和药物处理。采用细胞增殖活性检测(CCK-8)法、集落形成实验、Edu荧光标记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检测、细胞周期流式检测评估各组Huh7细胞增殖能力、能量代谢变化情况及对Huh7细胞周期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用于检测PCK1、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芪术抗癌方组小鼠肝癌组织中细胞异型、坏死、胶原纤维沉积等病理改变有所减轻,肝脏肿瘤数量显著减少(P<0.01),血清ALT、AST、γ-GT和AFP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水平上,与空白组比较,芪术抗癌方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和索拉非尼组均可显著降低Huh7细胞存活率(P<0.01),显著减少Edu标记的阳性细胞数(P<0.01),显著抑制其克隆增殖能力(P<0.01);芪术抗癌方组还可降低细胞内ATP含量(P<0.05),增加细胞周期G0/G1期分布比例(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和空白组比较,芪术抗癌方组小鼠肝癌组织及Huh7细胞的PCK1、p2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p-Akt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空白组比较,盐酸SKF-34288组Huh7细胞ATP含量、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但Edu阳性细胞率、G0/G1期分布比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盐酸SKF-34288组比较,芪术抗癌方联合盐酸SKF-34288组可明显降低Huh7细胞的ATP含量、细胞存活率及Edu阳性细胞率(P<0.05),增加G0/G1期分布比例(P<0.05)。结论 芪术抗癌方可能通过激活PCK1诱导肝癌细胞代谢重编程促进Akt/p21介导的抑癌作用,从而发挥抗肝癌增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