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成莉  邢辉 《浙江临床医学》2013,(9):1284-128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结合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照新辅助化疗后再减瘤和直接手术减瘤分为两组,比较化疗疗效和预后。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化疗有效率88.9%,新辅助化疗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直接手术组(P〈0.05);新辅助化疗组手术时间较直接手术组缩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辅助化疗组满意减瘤率为83.3%,明显高于直接手术组45.5%(P〈0.05)。新辅助化疗组和直接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5个月和2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可以明显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手术满意率,但并未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术后1年和2年的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和2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疗效显著,患者术后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365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者89例为初次手术组,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者123例为间歇手术组,行新辅助化疗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者153例为观察组,治疗结束后评价3组疗效,并随访观察3组5a生存率。结果初次手术组、间歇手术组、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16.0%、52.1%、63.4%,5a生存率分别为20.3%、30.5%、32.3%,间歇手术组、观察组高于初次手术组(P〈O.05),间歇手术组与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可提高晚期卵巢癌治疗有效率,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江可云  谢丽芳 《全科护理》2011,(34):3156-315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将60例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前1d、麻醉前心率、血压(收缩压)变化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病人术前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术前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麻醉前心率、血压波动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病人的不良心理状况,减轻生理反应,提高手术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尿路感染风险评估模型,检验其评估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量表调查患者信息,统计术后尿路感染的患者例数,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尿路感染风险评估模型,并经应用检验其效果。结果 统计显示,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出现尿路感染的卵巢癌患者24例,发生率为2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尿路感染影响因素有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插管次数、术后低蛋白血症、尿路感染预防宣教(P<0.05)。其中,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导尿管留置时间≥7 d、导尿管插管次数>1次、术后低蛋白血症、尿路感染预防宣教缺失的术后患者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尿路感染风险评估模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48,P=0.132),模型...  相似文献   

6.
张旭光 《全科护理》2014,(10):920-921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护理。[方法]对12例早期卵巢癌病人根据病情选择腹腔镜下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前做好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和术前访视,术中做好病人体位管理,严格执行无瘤技术操作规程,熟练、准确地配合完成手术各个步骤是保证病人手术成功的关键。[结果]12例卵巢癌病人手术成功,均康复出院,未出现死亡。[结论]加强腹腔镜下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患者腹腔引流、胃肠道管理及其他相关的技术管理与护理。阐释了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处理与护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对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998~2005年间收治的52例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接受了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手术组),术后辅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另外28例患者只接受了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对照组)。结果手术组患者复发后中位生存期为32.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18.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中,生存期受手术后残余病灶的影响,残余病灶直径<2cm,中位生存期为41.3个月,残余病灶直径>2cm,中位生存期为2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可以改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党彩玲  赵丹  阳志军  李力 《华西医学》2013,(11):1678-1685
目的评价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复发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作用,分析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Library、循证医学数据库(EBM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清华同方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杂志。检索时间从1985年1月1日-2011年11月30Et,查找手术治疗复发EOC患者的回顾性、非随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回顾性文献40篇,非随机前瞻性文献7篇,病例对照研究1篇)共2605例。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满意切除比例与中位生存时间回归模型成立,有统计学意义(F=7.346,P=-0.009),浆液性病理类型比例与中位生存时间回归模型成立,有统计学意义(F=5.537,P=0.025),残留病灶大小与中位生存时间回归模型成立,有统计学意义(F=4.249,P=-0.045),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仅有满意切除比率对术后中位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主要适用于铂类敏感型可切除及孤立结节复发EOC患者,要获得明确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复发EOC对中位生存时间的影响,尚需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Ki-67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共纳入109例晚期卵巢癌,均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根据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Ki-67表达状态分为Ki-67阳性组57例和Ki-67阴性组52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获得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2组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并绘制预测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转移的决策曲线。结果 2组癌抗原125(CA125)、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脉管浸润、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125、临床分期、腹膜转移及Ki-67表达为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其中Ki-67阳性表达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是Ki-67阴性表达患者的3.896倍。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Ki-67阴性组术后1、3、5年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Ki-67阳性组(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急诊Ⅰ期手术和控制性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收的68例肝胆外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控制性手术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急诊Ⅰ期手术治疗,控制性手术组采用控制性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pH值、体温、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1周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2周后的死亡率。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pH值、体温明显高于治疗前,PT明显短于治疗前,且控制性手术组优于参照组(P<0.05)。控制性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参照组(P<0.05)。治疗1周后,控制性手术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2周后,控制性手术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急诊Ⅰ期手术,肝胆外科损伤患者通过控制性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电视胸腔镜术治疗自发性乳糜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术(VATS)在自发性乳糜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3—2004年间,该院诊治自发性乳糜胸2例,应用电视胸腔镜行膈上胸导管缝扎、胸膜粘连术,术后配合胸膜腔内粘连剂进行治疗。结果1例双侧乳糜胸患者手术时间120min,术后引流19000ml,其中左侧7200ml,引流27d,平均270ml/d;右侧11800ml,引流12d,平均980ml/d。1例单纯右侧乳糜胸患者手术150min,术后引流5800ml,引流15d,平均400ml/d。2例患者胸内均未发现明显肿块及胸导管行程渗漏,且成功控制乳糜胸,伴乳糜性腹水者亦自行消失,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分别随访2个月和7个月,均未见乳糜胸复发,并能正常工作、生活。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膈上胸导管缝扎、胸膜粘连术,术后配合胸膜腔内粘连剂治疗自发性乳糜胸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FLSS)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对本院在1990年7月~2002年1月收治的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共36例,其中硬膜外瘢痕15例,腰椎不稳8例,脊椎间隙感染6例,椎间盘突出再发4例,2例神经根损伤,1例蛛网膜炎。结论:硬膜外瘢痕、腰椎不稳、脊椎间隙感染为FLSS的主要原因。合理选择术式;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减少创伤和出血;术中医用几丁糖预防性使用可以有效减少FL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术(VATS)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电视胸腔镜下肺叶(或加肺段)切除术治疗24例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左肺下叶加舌段切除术6例,肺叶切除术16例.右肺下叶加中叶切除术2例,其中3例需延长第4肋间切口至8~10cm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155~275min,平均约195min;术中出血量为150~850mL,平均约370mL;术后胸腔引流量为260~950mL,平均约410mL;引流时间为4~9d,平均约6.0d;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11~44g/L,平均约23g/L;围术期输注血浆0~900mL,平均约320mL,输注红细胞0~400mL,平均约70mL。除1例术后并发肺不张,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复张外,其余病例恢复顺利,咯血、大量脓痰症状消失,无严重心律失常、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肺叶(或加肺段)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5.
Laparoscopic wedge resection (LWR) for intralumina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leads to excessive resection of normal gastric wall. We report a case of GIST around the cardia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full-thickness partial resection using a hybrid approach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single-incision intragastric surgery (SIIGS). A 69-year-old woman had a 5 cm intraluminal GIST at the posterior wall around the cardia. Submucosal injection of glycerin and indigo carmine was performed with transoral endoscopy. Circumferential seromuscular incision followed by placement of seromuscular sutures to invert the lesion into the stomach was performed under laparoscopy. By SIIGS, resection of the inverted mucosa and retrieval of the tumor were completed. A hybrid approach consisting of laparoscopic wall-inversion surgery and SIIGS was useful for intraluminal GIST and may expand the indications for laparoscopic wall-inversion surgery by removing size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随机抽取40例小儿室缺(VSD)修补患者分为两组,20例A组运用FTS理念,将患者实施快通道麻醉,手术结束后送麻醉恢复室,使患者早拔除气管导管,返回病房;运用FTS理念进行术前、术中、麻醉苏醒期积极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得到最佳护理。另20例为B组,采取传统的心脏手术麻醉方法和传统的手术护理措施,手术结束后送ICU。结果两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住院天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费用A组比B组低,但差异性无到统计学意义。结论 FTS理念的运用能促进患者早期拔除气管导管,减少术后住院天数,积极的护理措施是FTS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行肝胆外科手术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天数、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睡眠情况、疼痛程度及感染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 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患者不良情绪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胸腔镜外科的经验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电视胸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实施 VATS手术223例,其中216例经胸腔镜完成手术,7例术中转传统开胸术。手术治疗的疾病包括自发性气胸、手汗症、肺、胸膜、纵隔疾病及胸外伤等10余种。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51分钟(61-147分钟),平均住院日7.6天(1-17天),发生胸部并发症10例。随访3-80个月,自发性气例2例、手汗症和胸部部代偿性汗增多5例。结论 VATS治疗某些胸部疾病就操作技术而言是可行的,它比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快速康复外科不留置胃管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胆道手术术前不置胃管及早期拔出胃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0年6月行胆道手术的115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3例为观察组,术前不置胃管;62例病人为对照组,术中常规安置胃管,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腹围变化的差异;恶心、呕吐,腹胀、肺部感染、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肛门排气...  相似文献   

20.
As a result of increased use of CT in both screening and daily practice, the number of early lung cancers has increased enormously. Surgeons pursue both curativity and reduced invasiveness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lung cancer; therefore,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s, such as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lobectomy are now being routinely performed. Most previous reports have shown tha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and local recurrence between open surgery and VATS in stage I patients. However, surgeons' improved technical experience and patients' demands could soon make VATS lobectomy the operative method of choice for early stage lung cancer. Moreover, the indications for VATS are expanding to encompass complex procedures such as segmentectomy or sleeve resection. Train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technique and the monitoring of outcomes are necess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