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芝麻提取物芝麻素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及对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30 mg/kg)、芝麻素1组(30mg/kg)、芝麻素2组(3mg/kg);连续用药10 d,第11天处死小鼠,摘取肿瘤、胸腺和脾脏并称重,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脾指数;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强度. 结果3mg/kg的芝麻素在体内对S180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动物的免疫器官重量增加;并对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增殖细胞核抗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芝麻素对S180实体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宿主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硫酸酯化细菌胞外多糖SREPS对肝癌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70只肝癌H2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SREPS不同剂量组(0.5,1,2.5,5,10ms/kg)和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1次/d,连续10d。于造模第11天观察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结果SREPS不同剂量组(0.5,1,2.5,5,10mg/kg)的抑瘤率分别为21.60%、23。50%,34.90%,26.50%和28.92%。与模型组比较,除0.5mg/kg外,其余各浓度的瘤质量显著降低(P〈0.05);SREPS不同剂量组可增加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其中2.5mg/kg剂量组对荷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SREPS对肝癌H22荷瘤小鼠有一定的抑瘤作用,SRESP在抑制肿瘤的同时可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牛蒡苷元抗肿瘤的药理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PF级ICR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①模型组;②80mg/kg替吉奥胶囊组;③0.5mg/kg牛蒡苷元注射液组;④80mg/kg替吉奥胶囊与0.5mg/kg牛蒡苷元注射液联合用药组.通过小鼠右腋窝皮下注射细胞数为1.0×107个/ml小鼠肝癌H22肿瘤细胞建立在体肿瘤移植模型.造模后,次日连续给药14d,称量体重,麻醉并剥离腹主动脉放血处死动物,剥出瘤块用电子天平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 ①替吉奥胶囊与牛蒡苷元注射液联合用药组体重增加明显,生存质量明显提高;②替吉奥胶囊与牛蒡苷元注射液联合用药组抑瘤率最好.结论 替吉奥胶囊与牛蒡苷元注射液联合用药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合欢皮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合欢皮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干燥茎皮,传统医学多用于解郁安神、活血消肿,本次实验主要研究其多糖成分抗肿瘤、免疫调节的现代药理学机制。方法:以S180荷瘤小鼠为模型,研究合欢皮多糖抑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结果:5mg/kg的合欢皮我糖抑瘤率为33.5%,与环磷酰胺合并用药的抑瘤率为78.2%,明显高于对照组,T细胞转化试验高于对照组,P1〈0.01  相似文献   

5.
鳖甲煎丸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鳖甲煎丸对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脏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拮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复制大鼠肾梗阻模型,将其随机分为鳖甲煎丸组、缬沙坦组、模型组,并设假手术组.观察梗阻侧肾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同时检测肾间质细胞和肾小管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肾脏中PCNA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和肾间质、肾小管细胞PCNA阳性细胞率、细胞凋亡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P<0.01),鳖甲煎丸组、缬沙坦组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但是细胞凋亡与增殖的比值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2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增多(P<0.01),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2治疗组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G0/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1),G2/M期变化不明显.结论 鳖甲煎丸能够下调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间质细胞PCNA的蛋白及mRNA表达,促进肾间质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阻止其由G0/G1期进入S期,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五味子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为观察五味子多糖的抑瘤作用 ,采用肿瘤移植的动物模型 ,研究五味子多糖的抑瘤率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结果表明高浓度的五味子多糖有较好的抑瘤作用 ,高浓度五味子多糖合环磷酰胺抑瘤率达 74.5 %,五味子多糖对荷瘤小鼠的免疫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说明五味子多糖能抑制肿瘤的生长 ,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孕期小鼠羊水对小鼠肝癌细胞H2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孕11、13、15 d和17 d的KM小鼠羊水-RPMI1640培养基培养H22细胞(培养液中羊水终浓度为10%),RPMI1640培养基培养的H22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S-P免疫荧光染色法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H22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的表达.结果 羊水能明显抑制H22细胞的体外增殖和PCNA的表达,随孕期的延长而增高(P<0 05);并能促进p53的表达以及诱导H22细胞凋亡,随孕期的延长而降低(P<0 05).同时,PCNA和p53的表达强度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r=-0.808,P<0 01).结论 孕11、13、15、17 d的小鼠羊水能抑制H2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可能与PCNA和p53的表达有关,并且孕期越早、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青蒿醇提物对H22肝癌小鼠的体内押瘤作用.方法:取H22肝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氟尿嘧啶组(5-FU)及青蒿醇提物125 mg/(kg·d)组、500 mg/(kg·d)组,5-FU组肌肉注射给药,其余各组灌胃给药.连续给药8 d后,剖瘤称取质量,计算抑瘤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龙葵碱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流动性和膜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探针DPH标记法测定肿瘤细胞膜流动性,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肿瘤细胞膜蛋白水平。结果龙葵碱可显著降低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流动性,降低H22小鼠肿瘤细胞膜蛋白水平。结论龙葵碱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肿瘤细胞膜上的蛋白水平恢复细胞的正常生理活性而达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子汤的体内抑瘤活性及对肝肾毒性、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将荷瘤小鼠分 为空白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加味四君子汤低、中、高剂量组。通过计算抑瘤率,观察肿瘤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 检测Bax、Bcl-2、Bax/Bcl-2及caspase-3水平研究加味四君子汤的抑瘤活性及相关机制;通过肝肾生化指标观察加味四君子汤的 肝肾毒性;通过计算荷瘤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检测血常规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的IL-2、TNF-α的水平探讨加味四君 子汤对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环磷酰胺组、加味四君子汤中剂量、高剂量组的肿瘤质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 抑瘤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肿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破裂坏死,免疫组化各实验组能有效上调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 下调Bcl-2蛋白表达,提高Bax/Bcl-2比值。同时,加味四君子汤降低了荷瘤小鼠的Cr、BUN、AST与ALT水平,提高了免疫器官 指数和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上调了TNF-α、IL-2 水平,其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具有较好的体内抑瘤活性,能改善荷瘤小鼠的肝肾功能,其抑瘤作用可能与上调Bax、caspase-3表 达、TNF-α和IL-2水平,下调Bcl-2蛋白表达以及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在甲状腺肿瘤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 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4例甲状腺腺瘤,10例不典型腺瘤,15例乳头状腺癌,10例滤泡性腺癌,10例髓样癌,10例未 分化癌。结果 PCNA增殖指数在甲状腺腺瘤为 12.8,不典型腺瘤为 19.8,乳头状癌为 19.2,滤泡性腺癌为 26.4,髓样癌 为27.9,未分化癌为44.3。各组间比较:不典型腺瘤与乳头状癌之间无差异;腺瘤与不典型腺瘤和乳头状癌间有显著性 差异(P<0.05),与其余各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CNA增殖指数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指标,并 可反映其临床生物学行为,为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葛霞  谢群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9,24(1):5-6,F002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形态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复习12例胰岛细胞瘤的病理资料,并以S-P法作了PCNA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条索状,小梁状排列的大细胞型胰岛细胞瘤PCNA呈强阳性,而胰岛状,玫瑰花样排列的小细胞者PCNA表达弱,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在 98例胃癌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在 98例胃癌标本中 ,PCNA标记指数 (PCNALI)在 15 85 %~ 82 12 %之间 ,平均为5 2 17%± 11 4 6%。PCNALI在低分化胃癌 (直径 >5cm ,有淋巴结和其他脏器转移 )中的表达远高于高分化胃癌 (直径 <5cm ,无淋巴转移 )。以 5 0 %为界限 ,PCNALI>5 0 %者生存期短 ,5年生存率低。结论 PCNA对胃癌的诊断、分期、预后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牙齿发育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捍国  肖明振  刘军  张进 《医学争鸣》2000,21(4):467-469
目的 探讨人牙齿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状况。方法 制备人牙齿发育各阶段标本,采用SP法对增殪细胞核抗原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人牙齿发育各阶段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结论 牙胚内存在广泛的细胞增殖,成釉细胞系和成牙本质细胞系的增殖状态呈现出连续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4例慢性宫颈炎和50例宫颈癌组织中c-met及PCNA的表达率。结果:在慢性宫颈炎组织,c-met表达阳性率为14.3%(2/14),而在宫颈癌组织,其表达阳性率为62.0%(31/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分化程度低组c-met表达率高于分化程度高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c-me t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鳞癌组与腺癌组c-met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Ⅰ期和Ⅱ期组c-met表达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慢性宫颈炎组织中,PCNA指数为24.79%±5.1%,在宫颈癌组织中,PCNA指数为39.9%±15.4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晚PCNA的表达量越高(P<0.05),鳞癌组与腺癌组的PCNA表达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met阳性表达组的PCNA指数明显高于c-met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c-met的表达与PCNA密切关联,可作为评估宫颈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测定PCNA表达.结果PCNA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5.47士17.83)%。PCNA标记指数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结论 PCNA可能成为判断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放射治疗对人宫颈癌组织的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放射前,后人宫颈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在多聚甲醛固定的活检癌组织冰冻切片上,进行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放疗前的宫颈癌组织内,多数癌细胞呈PCNA免疫染色阳性;照射(30-40Gy)后,多数癌细胞无PCNA染色,但间质细胞的PCNA免疫染色明显升高,大量间质细胞则呈中等或强阳性染色。结论 放射抑制宫颈癌细胞的PCNA表达的同时,诱导间质细胞的PCNA表达,提示PCNA的表达状态可作为放射治疗中评价宫颈癌细胞增殖和间质组织修复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下咽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原位检测下咽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其基因的表达,探讨PCNA与下咽癌生物学特性与临床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8例下咽癌手术标本和其中的15例癌旁组织标本PCNA的表达,计算增殖指数,结合临床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咽癌组PCNA表达程度明显高于癌旁组(P<0.001);PCNA指数与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预后相关(P<0.005),而与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的发生部位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下咽癌PCNA的表达对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growth inhibiting effects on human bladder cancer by antisense RNA targeting the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gene. Methods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for antisense PCNA cDNA 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ferred into a bladder cancer EJ cell line. The PCNA expression in the cancer cells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assays. The in vitro proliferation activities of the transferred cells were observed by growth curve, tetrazolium bromide (MTT) colorimetry, tritiated thymidine (3H-TdR)incorporation, flow cytometry and clone formation testing, while its in vivo anti-tumor effects were detected on nude mice allograft models.Results After the antisense vector, pLAPSN, was transferred, cellular PCNA expression was inhibited at both protein and mRNA levels. The growth rates of EJ cells were reduced from 27.91% to 62.07% (P&lt;0.01), with an inhibition of DNA synthesis rate by 52.31% (P&lt;0.01). Transferred cells were blocked at G0/G1 phases in cell-cycle assay, with the clone formation ability decreased by 50.81% (P&lt;0.01). The in vivo carcinogenic abilities of the transferred cancer cells were decreased by 54.23% (P&lt;0.05). Conclusions Antisense PCNA gene transfer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bladder cancer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which provided an ideal strategy for gene therapy of human cancers.  相似文献   

20.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戴林  张学庸 《医学争鸣》1996,17(3):169-171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和意义。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44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胃癌手术标本进行半定量检测,观察PCNA与淋巴结转移和胃癌组织学类型的关系。伴淋巴结转移组PCNA高表达者占76.2%。显著高于无转移组13%,两者呈显著相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