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零振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115-2116
目的:研究双排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1月经我科室证实为肠梗阻的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所有患者腹部X线、超声以及双排螺旋CT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双排螺旋CT扫描可见梗阻处近端肠腔扩张,有气液平面或积液。患者肠壁显著变薄,梗阻处远端肠腔发生萎缩。腹部X线、超声、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53%,93.09%,1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螺旋CT扫描能够清楚地显示患者体内的解剖结构和相关组织结构的联系,图像质量和空间分辨率高,可较好显示出肠梗阻的部位和病因,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排螺旋CT 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 例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肠梗阻病例的双排螺旋CT 资料,对其表现进行分类讨论.结果 CT 能100%显示肠梗阻,CT 对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为90.9%,CT 对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为96.1%,绞窄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双层螺旋CT 在诊断肠梗阻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现以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对比手术病例结果 评估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结果螺旋CT诊断结果显示40例患者均为肠梗阻,诊断敏感性100%.螺旋CT对梗阻病因的诊断准确率为92.5%(37/40),螺旋CT对梗阻部位的诊断准确率为97.5%(39/40).其中,对结肠梗阻部位判断准确率100%(17/17),对小肠梗阻部位判断准确率95.65%(22/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敏感性高,既可用于确定梗阻部位,又能较为准确的判断病因,可为临床有效治疗急性肠梗阻提供可靠依据,具备良好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RP)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5例经手术证实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MSCT资料,其中43例行MSCT平扫,22例行MSCT平扫加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MSCT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并分析其表现.结果:对照手术病理,65例机械性肠梗阻中:肠粘连(25例),肠肿瘤(24例),肠扭转(5例),肠粪石(5例),肠套叠(4例),小肠克罗恩病(2例),MSCT多平面重建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准确率为100%,病因诊断准确率为84.6%.结论:MSCT多平面重建能清晰地显示机械性肠梗阻病变,有助于提岛MSCT对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疑似肠梗阻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MPR技术对CT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手术、病理比较,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100.0%,病因诊断准确率为87.3%,其中,粘连性肠梗阻23例,肠道肿瘤24例,肠扭转5例,粪石性肠梗阻5例,肠套叠4例,腹部疝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更清晰地显示机械性肠梗阻病变,提高CT对机械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肠梗阻患者的64层CT检查资料,其中42例为单纯平扫,7例在平扫的基础上行两期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追踪等技术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9例肠梗阻病例中炎症或术后粘连21例,肠道肿瘤12例,肠扭转8例,肠壁水肿缺血8例,腹股沟疝3例,结肠息肉1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1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压迫肠管1例,腹膜炎伴麻痹性肠梗阻1例,回结型肠套叠1例。CT横轴位结合MPR及容积追踪技术能显示梗阻部位及病因。结论 64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明确肠梗阻部位和病因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肠梗阻的患者CT诊断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图像进行整理、分析和重建。采用动态形式连续显示横断面图像,追踪患者肠管走行,确定梗阻位置,最后重建横断面图像以获取不同角度MPR图像。结果梗阻发生部位:小肠35例(58.3%),结肠25例(41.7%);梗阻发生原因:单纯性肠梗阻46例(76.7%),绞窄性肠梗阻14例(23.3%)。64排螺旋CT与临床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MPR技术能清晰显示急性肠梗阻病灶部位,提高了确定病因及病灶范围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肠梗阻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本文对56例经手术和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肠梗阻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 CT显示扩张肠袢和萎陷肠段闻移行区为梗阻可靠征象,56例肠梗阻中,肠粘连21例、肠肿瘤10例、肠扭转8例、麻痹性6例、肠套叠5例、胆石性3例、粪石性2例、血运性2例、放射性肠炎1例,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符合率及病因符合率均为100%.结论 螺旋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3例肠梗阻患者的相关资料,归纳CT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与最终诊断的符合率为83.7%,其中以乙状结肠梗阻发生率最高。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急性肠梗阻患者中进行病因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于该院接受病因诊断的109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同时行多平面重建技术处理.结果:所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肠梗阻,在梗阻部位评估上,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内镜以及手术证实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病因诊断上,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内镜以及手术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中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王岚 《黑龙江医学》2005,29(2):124-125
目的 评价螺旋CT在诊断各类肠梗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一定CT扫描条件 ,于肢前静脉注对比剂—Omnipaque 30 0mg/mL ,以 2mL/s速度 ,剂量 10 0~ 15 0mL ,采用多平面重组联合曲面重组法 ,进行三维重建。在检查有无肠梗阻、肠梗阻是否有绞窄和缺血坏死 ,及梗阻位和病因进行判断。结果 经临床证实 ,螺旋CT对有关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较佳。结论 螺旋CT对肠梗阻定位 ,有无缺血坏死有着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 CT 后重建技术在诊断小肠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在诊断小肠不全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64例经手术治疗及随访观察明确诊断为肠梗阻的患者。观察肠系膜血管聚集、拉伸、牵拉、扭曲,小肠狭窄及扩张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MPR显示:肠道肿块18例,肠道浸润性狭窄6例,肠道炎性狭窄23例,肠套叠9例,漩涡征11例。显示肠系膜上动脉钙化斑块9例,非钙化斑块6例。肠壁增厚35例,肠壁呈环形强化20例,肠壁内点状积气5例,肠系膜水肿8例,肠系膜静脉内积气1例,肠壁无强化5例。腹腔积液13例。(2)CTA显示:肠系膜上动脉旋转11例,肠系膜上动脉移位45例,肠系膜血管聚集15例,肠系膜血管分散18例,肠系膜上动脉闭塞14例。结论:利用128层螺旋CT扫描,联合血管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建(MPR)后重建技术,可以早期确定梗阻的具体部位、梗阻的原因;客观地分析判断病变肠管缺血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保守治疗或手术证实的急性肠梗阻21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包括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组(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其中低位小肠梗阻10例,高位小肠梗阻3例,8例为不同部位的结肠梗阻。包括小肠炎性病变4例、肠粘连6例,粪石性梗阻1例、肠道原发肿瘤8例、肿瘤术后转移1例、腹股沟斜疝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质量好,除了能明确诊断肠梗阻外,还能确定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及梗阻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06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1例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患者进行CT检查。CT检查的项目包括全腹部平扫、动脉期与静脉期的增强。结果 21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其中,腹股沟斜疝11例,股疝5例,闭孔疝5例。结论 在临床诊断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进行CT检查可以获取较为理想的检查结果,值得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杨淑琴 《吉林医学》2011,(21):4396-4397
目的:分析螺旋CT在肠梗阻中的诊断结果及符合率,评价螺旋CT在该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进行诊治的120例肠梗阻患者,对患者的螺旋CT诊断情况及临床病理确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统计分析两者之间的符合情况。结果:螺旋CT诊断的肠梗阻病因包括有粘连、肿瘤、腹疝、肠套叠及其他,与病理确诊的总符合率为93.3%。结论:螺旋CT是诊治肠梗阻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能明确定位肠梗阻,具有高诊断率,为临床诊治肠梗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吴三來 《中外医疗》2016,(21):189-190
目的:分析胆道梗阻病变应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与曲面重建诊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于2014年1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胆道梗阻病变患者,以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超声诊断;观察组30例,应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与曲面重建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及准确率。结果观察组诊断指标符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假阳性率为3.33%,假阴性率3.33%,真阳性率93.33%,真阴性率0.00%,对照组诊断假阳性率13.33%、假阴性率16.67%,真阳性率70.00%,真阴性率0.00%,观察组准确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清楚显示胆道结构与梗阻情况,诊断符合率和准确性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十六排螺旋CT在肠梗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六排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3例经十六排螺旋CT诊断的肠梗阻患者,分析其CT直接增强扫描的结果。结果73例肠梗阻患者中,72例经手术治疗后确诊,1例结合过去手术史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螺旋CT正确诊断结肠肿瘤47例(64.4%,47/73),粘连性肠梗阻15例,阑尾炎4例,肠套叠3例,肠扭转2例,腹内疝1例。72例患者中5例合并肠缺血或绞窄。CT冠状图像及失状图像均显示肠梗阻的存在。根据单纯轴位图像能够确定60例(83.3%)患者的梗阻部位和51例(70.8%)患者的梗阻原因,结合多平面图像重建可确定70例(97.2%)患者的梗阻部位和67例(93.1%)患者的梗阻原因。5例肠壁缺血和绞窄患者均为螺旋CT多平面图像重建诊断。结论十六排螺旋CT诊断肠梗阻,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准确,可全面显示肠梗阻的存在、梗阻的部位、梗阻原因,以及是否合并缺血坏死或绞窄,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诊断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准确率,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50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病人作为该研究的观察对象。均经手术病理检测确诊病情。全部病人术前都给予CT和X线平片检查,术后将影像资料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对照两种方式诊断正确率的高低。结果 CT扫描诊断为肠梗阻的准确率是92.67%(139/150),X线平片准确率是64.67%(97/150),CT扫描对肠梗阻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CT查出病因是结肠癌的概率为100%,X线为12.37%(12/97)。两种方式对肠梗阻的病因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对结肠癌致肠梗阻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能查出病因、病灶部位、梗阻程度等,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文龙 《中外医疗》2016,(5):181-182
目的:观察研究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纳入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对入组病例实施增强扫描以及腹部平扫,然后以彩超扫查,以临床病理诊断为参照评估两种方法对于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效果。结果与B超检测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对于肠梗阻定性以及绞窄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更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用急性肠梗阻诊断效果满意,诊断符合率更高于常规B超检查,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17例经手术证实的绞窄性肠梗阻病例均行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在工作站上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肠梗阻的有无、性质、部位及病因。结摹17例中,常规轴位图像和后处理图像均显示了肠梗阻;常规轴位图像提示13/17(76.4%)例为绞窄性肠梗阻,常规轴位图像联合后处理图像提示16/17(94.1%)为绞窄性肠梗阻:常规轴位图像对肠梗阻的部位及病因的判断分别为12/17(70.6%)和13/17(76.4%),联合后处理图像二者的结果分别为16/17(94.1%)和16/17(94.1%)。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常规轴位图像联合后处理图像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有着相当的优越性,可作为绞窄性肠梗阻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