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出汗一证,从内、难以来,历代医家颇为重视,各家著作中多有论述,尤以张仲景《伤寒论》中对以汗法治病和汗证治法的论述为详。温病学家更视津液存亡为疾病预后的关键,谓之“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因此,对于出汗一证必须详加辨证,积极治疗。现就个人临床体会,对汗证治疗六法简述如下。一、固表止汗法自汗一般责之阳虚。证见遍身汗出,静坐也会汗出,稍动汗出更多,甚者汗出湿襟,面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中关于汗出证治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现探讨如下。1 汗证的病因与证治汗证有自汗和盗汗之分 ,《伤寒论》中所说的汗 ,以自汗出者为多见 ,盗汗者较少。其周身汗出、头汗出、手足氵戢然汗出、汗出而厥等等 ,虽然都以出汗为表现 ,但有其形式、部位、病因、病机的不同 ,绝不能一概而论。有太阳经证 ,风寒袭表 ,营卫不和 ,津液因阳外浮的自汗出 ;有阳明经证 ,胃热炽盛 ,蒸迫津液外泄的大汗出 ;有阳明腑实 ,肠胃燥实不通 ,津液为热所迫而外泄的手足氵戢然汗出 ;有少阳病水液内停、津液外泄和湿热郁蒸、邪不外达的头汗出 ;有少阴病阴…  相似文献   

3.
张仲景在《伤寒论》太阳病篇中论述了大量运用汗法治疗疾病的条文,其中既有正确运用汗法者,也不乏大量误用汗法而产生变证者。《伤寒论》中太阳病误汗所致变证的病机有:汗出不彻致变,伤阴阳气血,伤胃中津液,伤脏腑阳气,正虚邪入。汗法不当既可伤阳,又可伤阴,更可阴阳两伤,既可伤在表之阳气,又可伤在内之津液和脏腑之气。虽然同为误汗变证,其病情程度和病变所在部位却迥然不同。不同变证成因主要有:发汗汗出程度不同,邪气留去不同,患者体质和脏腑气血盛衰不同,脏腑的生理特点和相互间的联系不同。张仲景对于不同变证的治法用药不同,但本质上仍然秉承救阳气和护脾胃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问汗是《中医诊断学》问诊中重要的部分,汗出有无及特点在临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汗是津液的组成部分,为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达于体表而成,具有调节体温、滋润皮肤、排出废物等作用。如《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汗液分泌,虽资于阴精,运用于阳气,但还须依靠人体卫气之调节,腠理玄府开合适宜,才能汗出有度,从而保持体内之阴阳平衡。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将教材问汗部分内容做相应调整,以问汗的要点:汗出有无,在疾病过程中,尤其是对外感患者,询问汗的有无,是判断感受外邪的性质和卫气盛衰的重要依据。汗出时间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昼夜时间点,一个是疾病发展变化时间点。按昼夜时间不同,常见的汗出类型有自汗、盗汗。疾病发展阶段变化时间点,我们谈战汗;汗出量多少,是汗出量的评价,大体可以划分无汗、微汗、汗多、大量汗出不同程度;汗出部位及兼证为纲目,清醒时经常汗出不止,活动之后更甚的表现称自汗;熟睡之后汗出,醒后汗止,称盗汗。盗汗主阴虚内热证;战汗是疾病病情发展的转折点,病势深重阶段,先见恶寒战栗,而后汗出者,使初学者便于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5.
以中医治法八法中的"汗法"为切入点,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护阳气"。伤寒"护阳气"、温病"存津液"一直备受注视,然《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讲治疗大法"以平为期",而固护阴阳对于二者皆应重视。故从伤寒对汗法应用的原则,即汗不可过、禁汗之证,两点剖析伤寒"存津液",其中汗不可过包括微微汗出、中病即止及借药物、食物之力固护津液,禁汗之证包括津液亏虚、阴血不足,阐释温病应用汗法以达辛温卫阳、祛湿通阳的功效,呈现其"护阳气"的学术思想,进而证实伤寒与温病具有互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伤寒论》六经病误治与"胃气津液"的关系。方法:查阅文献法。结果:在《伤寒论》中,有关误治变证的内容散布于各篇,并以"汗、吐、下"误治居多,这三法都从不同程度耗伤津液、亏损胃气,而津液和胃气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传变和预后密切相关。结论:研究《伤寒论》中有关误治后耗伤津液、亏损胃气的条文,有利于对疾病的深度认识,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从而避免误治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举痛论》云:“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此指汗证或因阳气蒸发津液所致,或因腠理不密导致津液外泻而来,笔者根据这这些理论用调节阴阳和固密腠理之法治疗汗证,颇觉得心应手。现举验案三则如下:  相似文献   

8.
杜润霞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1):689-689
口渴是临床多种疾病过程中常见症状之一 ,是在各种不同病因作用下 ,机体的津液亏乏或气化受阻的病理反应。当其表现为临证的主证或主要兼证时 ,仲景绝非见渴止渴 ,而是处处着眼于病因 ,充分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色。现将《伤寒杂病论》(以下称《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以下称《金匮》)治疗口渴九法简析于下 :1 发汗法适用于外邪郁闭肺卫 ,津液宣发布散失常所致者。如《金匮·呕吐下利病》篇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用文蛤汤祛风发表 ,使肺气宣畅 ,津液布散 ,汗出而愈。2 和解法适用于少阳郁热伤津 ,三焦水道不利所致者。如《金匮·疟…  相似文献   

9.
正《黄帝内经·素问》曰"阳加于阴谓之汗"~([1]),汗为中医学五液之一,由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若汗出异常即为汗证,究其病机不外乎阴阳失调,腠理开阖失常~([2])。历代医家都对汗证有着详尽研究,通过汗出部位、时间等将汗证分做自汗、盗汗、头汗、偏身汗出等,对汗证的病机及治疗常从卫表不固、阴虚内热、湿热内蕴等  相似文献   

10.
略谈中医之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熊杰 《江西中医药》1999,30(4):60-60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之阴谓之汗。”汗为五液之一,是阳气蒸腾津液从腠理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而汗出是机体功能活动中的生理现象,如《灵枢·决气篇》所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兹就生理、病理之汗等浅谈如下:1 生理之汗《素问·评热论》:“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言谷气化为精,精气胜乃为汗。可见汗为津液所化生,以津液为物质基础,是津液的组成部分。有云:“汗为心液。”源于《素问·宣明五气》:“心为汗。”乃心血由津液所化,汗由津液所泄,故大汗不但散热过多而耗气,也会伤及津液而损于心血。…  相似文献   

11.
局部汗出是指汗液布局不均 ,某一局部有汗 ,某一局部无汗的病证。如但头汗、手足汗、心胸汗、半身汗、阴汗等。汗是津液所化生 ,汗出津伤 ,血滞不畅 ,津亏则血瘀。周学海《读医随笔·卷三》说 :“夫血犹舟也 ,津液水也。”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 ,兼见瘀血证候者 ,根据出汗的部位不同 ,配伍相应的活血化瘀药 ,收效甚佳 ,旨在改变血瘀病态 ,使气血行 ,络脉通 ,津汗自调。1 头汗头汗是仅有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 ,又称但头汗出。头为诸阳之会 ,内伤外感等因所致清阳之气升宣失职 ,津液外泄 ,则头汗出。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上蒸 ,或病危虚阳上…  相似文献   

12.
治汗刍言     
汗是人体极为重要的津液,为五液之一。《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汗为津液所泄,津液化生心血,大汗必伤津而损及心血。《灵枢·决气篇》:“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素问·阴阳别论》云及作汗的机理:“阳加于阴谓之汗”。景岳进一步阐明:“然汗发於阴出於阳,其根本则由阴中  相似文献   

13.
汗为心液,是由于人体阳气蒸发津液,通过皮肤腠理,汗窍透达于外所成。汗出是调节人体温度,水液代谢,维持机体阴阳平衡的生理现象。在疾病过程中,汗出或无汗则是反映病情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所以对汗证的观察和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汗”的观察首先要分清有汗和无汗,进而观察汗出的部位、时间、汗量,汗出的特点及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对喘证有详细的阐述,许多提及喘证的条文中都有关于“有汗”“无汗”的论述,包括“太阳病麻黄汤证和小青龙汤证的无汗而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的汗出而喘、阳明病承气汤证的喘而汗出、太阳与阳明合病葛根芩连汤证的喘而汗出”,其在对喘的症状进行描述时,汗的特点显得尤为重要,如麻黄汤证无汗而喘、麻杏石甘汤证的喘伴汗出黏腻不畅、阳明病的腹满而喘伴汗出连续量多、厥阴证的微喘不休伴绝汗。文章通过对麻黄汤证、麻杏石甘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大承气汤证、葛根芩连汤证中的喘证及所伴随的不同汗出特点的论述总结出喘与汗的关系在肺和气与津之间,肺失宣降既能出现气机逆乱的喘,又可以表现出汗出异常。当气的运行出现障碍时,体内津液的输布排泄也会出现问题,喘是气机运行障碍的外在表现,汗出异常是津液排泄出现问题的外在表现,总的来说喘与汗是相互联系的,其内在的病机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这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也同样给临床诊疗带来启发,当无法通过主症判断其病机时,可以通过有特点的兼症辅助判断。喘证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病证,但其病机却是复杂多样的,观察是否汗出以及汗出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判断喘之病机,从而给予及时有效的治...  相似文献   

15.
<正>汗是人体活动、气血运行、新陈代谢的产物~([1]),既是生理产物、又是病理产物。汗证则是由于气血阴阳不调,腠理不固所致的汗出异常。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伤寒论》中"病自汗出,此为荣气和",首次出现"自汗"病名。明代《医学正传·汗证》将诸汗统一,统称汗证。汗证是现代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科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现择验案3则(冉颖卓主治)介绍如下。1益气养阴敛汗范某某,女,67岁。2017年7月24日初诊。  相似文献   

16.
<正>杨明会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和保健工作,中西医知识兼备,治疗汗证经验丰富,现将杨明会教授治疗汗证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汗证的病因病机出汗有常态和病态之分[1],常态出汗属于人体的生理现象,包括天气炎热、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时汗出。《素问·评热病论》云:"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者,精气也。"张景岳注解:"谷气内盛则生精,精气外达则为汗。"人体的津液,存于阳者为津,存于  相似文献   

17.
先师仲景以六经辨伤寒,脏腑论杂症,立论处方言简意赅,造诣极深。《伤寒论》中对汗的精辟剖析和对汗法的临床应用独具匠心,诚为两千多年来临床医家之准绳。 《伤寒论》全书398条,其中112条论及汗(包括16条注脚),提出“汗出”、“自汗”、“无汗”、“盗汗”、“头汗出”5种病。汗法的应用在条文中也一一明列,“应汗”、“宜汗”、“可汗”、“再汗”、“发汗不当”,并明确提出了汗法禁忌和用法要点等。 汗液是五液之一,是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素问·宣明五气》谓“心为汗”,即汗为心液。亦有称汗为营卫之余气,因心血由津液所化,汗由津液外泄,汗出的多少与卫气的开阖作用有密切关系。《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汗对人体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如夏日炎热,人体靠出汗而调节体温,是生理性调节作用;如招致风寒之邪的侵袭,则恶风无汗,为风寒束表皮毛闭塞之故;如感受风寒而兼汗出者则由于卫气虚弱表阳不固腠理疏松,而津液外泄濈然汗出。  相似文献   

18.
问汗浅识     
汗为心液,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即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正常的汗出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的作用,异常的汗出则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如太阳病恶寒无汗,脉浮紧为表实证;恶风自汗,脉缓为表虚证。身大热,汗大出,烦渴,脉洪大为阳明经证;痞、满、燥、实。手足濈然汗出,脉沉实有力为阳明腑证。寒热往来,汗出而解,发作有时为少阳病。汗出热解,继而复热,舌苔黄滑为湿热。脉虚自汗,又当暑月为伤暑。温病初起则  相似文献   

19.
薛武更 《河南中医》2020,40(7):973-977
《伤寒论》中,汗法不仅适用于表证,亦适用于经误治后表不解兼有他证和表里同病须解表者。若汗出不彻尚未转属阳明,病仍在太阳者,亦可用汗法。《伤寒论》中还用汗法治疗水气病、风湿外侵、溢饮、消渴等内伤杂病。汗为人体津液所化,误用汗法,易耗气、伤津、伤血,故《伤寒论》非常重视汗法使用禁忌。汗法的禁忌证有:邪非在表、阴虚、阳虚、阴阳两虚、气血亏虚、太阳温病、少阳病、里热、里虚寒、三阴病等。若表里同病,里证不急或病证在表,先治其表;若里证重且急,或者里证为主证时,先治其里;若表里同病,病势均不急,可表里同治。得汗的尺度以周身微汗为佳,防止汗出不彻或汗出太过,故需要合理服药,并在服药后配合适当护理,以达到最佳得汗效果。服药后一要啜热稀粥或饮暖水;二要温覆;三是服药期间要有饮食禁忌。汗后饮水要适量,饮食不可过饱,需避风寒外邪,不可接触冷水,不可汗出过多,若不慎汗出过多,则以"温粉扑之"。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以伤寒而名书者,因“大邪中表”《金匮·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太阳属寒水,主一身之表,风寒外袭,首犯太阳,可表现津液失布。故伤寒易招致水病,此寒水并称之理。所谓“寒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同气相求也。《伤寒论》中张仲景非常重视治水调津液运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清·吴瑭《温病条辨·杂说》)汗由津液所化,且与血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