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丙泊酚预处理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是否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是否和活化PI3K/Akt通路有关.方法 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6组(n=6):对照组(control组)、脂多糖(LPS)组、丙泊酚+LPS组、Wortmannin+丙泊酚+LPS组、丙泊酚组、Wortnannin组.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TNF-α和IL-6浓度,观察各组大鼠的肺水含量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肺组织中p-Akt的表达变化.另取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LPS组、丙泊酚+LPS组和Wortmannin+丙泊酚+LPS组,建立大鼠ALI模型,观察各组大鼠48 h的死亡率.结果 注射LPS后,大鼠BALF中的蛋白、TNF-α和IL-6的浓度明显升高,肺水含量显著增加(P<0.05),肺组织破坏明显,肺组织中p-Akt表达减少.丙泊酚预处理降低肺组织损伤程度,使BALF中的蛋白渗出、TNF-α和IL-6释放减少(P<0.05),肺水含量以及肺组织的病理损害减轻,肺组织p-Akt表达增多(P<0.05).Wortmannin可减弱丙泊酚的保护作用,且单独使用Wortmannin对肺组织没有损害作用.丙泊酚+LPS组死亡率明显低于LPS组和Wortmannin+丙泊酚+LPS组(P<0.05).结论 丙泊酚预处理可能通过诱导肺组织p-Akt表达,提高肺实质细胞对伤害刺激的耐受力,缓解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脂多糖 (LPS) 直接诱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HPMVEC)后细胞骨架的改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mRNA的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 HPMVEC生长至80 %以上融合时,加入LPS 以 500 ng/mL浓度刺激细胞分别至 0、4、6、8 h,经鬼笔环肽染色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PMVEC细胞骨架的变化.至预定时相点离心收集培养液上清液,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NF-α、IFN-γ mRNA的表达,采用 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PS 刺激培养后,8 h组细胞开始出现细胞骨架改变;4 h组TNF-α、IFN-γ mRNA表达与0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组TNF-α、IFN-γ mRNA表达高于0 h组(P<0.05),8 h组TNF-α、IFN-γ表达高于0 h组(P<0.05);4 h 组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与0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 组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高于0 h组(P<0.05),8 h组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高于0 h组(P<0.05).结论 细菌致病因子LPS能直接刺激HPMVEC使细胞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影响细胞因子的分泌,使促炎因子TNF-α和IFN-γ分泌升高,参与肺损伤.这可能是LPS发挥其毒性作用诱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对内毒素(LPS)诱发的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 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LPS组(B组)和LPS+ LMWH组(C组),每组12只.B、C组腹腔注射6 mg/kg LPS诱发ALI.C组腹腔注射低分子肝素100 U/kg,B组腹腔注入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6h后处死动物,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肺湿质量/干质量(W/D)比值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浓度;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B、C组PaO2、pH值低于A组,C组与B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B、C组大鼠肺W/D、BALF总蛋白及肺组织MDA、MPO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C组与B组相比,肺W/D、BALF中蛋白及肺组织MDA、MPO水平明显下降(P<0.05).B、C组大鼠血浆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P<0.01),而C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LMWH处理能够减轻LPS诱发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乌司他丁对家兔急性肺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ALI)家兔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肺损伤对照组(B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C组),每组10只,B组和C组采用特制多功能撞击机制成急性肺损伤模型,B组经耳缘静脉给予生理盐水静滴,C组经耳缘静脉给予乌司他丁静滴(100 000u/kg),分别在损伤前,损伤后2、4、6h 采血测定TNF-α水平,6h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测定肺水含量、肺体质量比值及观察病理变化、肺组织TNF-α水平、TNF-α mRNA表达.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损伤后肺水含量及肺体质量比值显著增高(P<0.05),镜下见肺间质、肺泡水肿、大量炎细胞浸润.肺组织及血浆TNF-α水平、肺组织TNF-α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PaO2显著降低(P<0.05), C组经乌司他丁治疗后,与B组比较,肺水含量及肺体质量比值增加少,肺水肿,减轻肺组织及血浆TNF-α水平、肺组织TNF-α mRNA表达降低(P<0.05),PaO2明显升高(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抑制ALI家兔肺组织肺水含量及肺体质量比值增加少,肺水肿,减轻肺组织及血浆TNF-α水平、肺组织TNF-α mRNA表达降低(P<0.05),PaO2明显升高(P<0.05),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害,治疗ALI.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单体汉防己甲素(trandrine,Tet)干预对静脉注射内毒素(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Tet预防组和Tet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采用大肠杆菌LPS静脉注射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Tet预防组和Tet治疗组分别于注射LPS前后30 min内缓慢注射T注射液(20 mg/kg),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初始(0)、0.5、2,4、6 h 5个时间点采集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实验结束时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总数及总蛋白含量;ELISA法测定外周血及BALF中炎症介质TNF-α及BALF中IL-1β、IL-6浓度;测定肺组织一氧化氮(NO)浓度.结论 模型组在LPS输注完毕后PaO2逐渐下降,PaCO2逐渐下降(P<0.05),Tet预防组0.5、2、4、6 h,Tet治疗组2、4、6 h PaO2高于模型组(P<0.05),PaCO2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肺组织W/D值和NO含量、BALF中自细胞计数、总蛋白含量、IL-1β、TNF-α、IL-6浓度显著性增高(P<0.05),两T组均能减轻上述变化(P<0.05).结论 Tet早期干预能减轻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的炎症介质失衡.  相似文献   

6.
方芳  王建春  钱桂生 《四川医学》2008,29(2):125-128
目的 探讨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NF-α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其自身表达的影响,旨在揭示PPAR-α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D组)、脂多糖(LPS)致伤组(LD组)、WY14643处理组(LW组)、MK886处理组(LM组)、WY14643 MK886处理组(LWM组).用LPS 5me/kg静脉注射复制大鼠ALI模型.静脉注射WY14643 3mg/kg(LW组)或MK886 3 mg/kg(LM组)或顺序注入此两种干预药物(LWM组,间隔30min),30min后静脉注射LPS(注射LPS后开始计时).分别在1,2,4h及8h时处死大鼠,测定用药前后各时相点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时相点肺组织中PPAR-α mRN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PNA的表达.结果 ID组、LM组、LWM组肺组织病理积分及干湿重比值均较ND组明显升高(P<0.05),LW组较ND组、LD组明显降低(P<0.05),LM组较LD组明显降低(P<0.05),LWM组较LD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肺组织可表达PPAR-α mNRA,I-α组PPAR-α mRNA在1h开始下降,2h降至谷底,持续至实验结束,TNF-α mNRA于2h升至高峰,此后下降;LW组PPAR-α mRNA较ID组显著升高LPS致伤(P<0.05),2h升至高峰,TNF-α mRNA于2h时降低较明显;LM组肺组织PPAR-α mRNA较LD组显著降低(P<0.05),在4h降至谷底,持续至实验结束,而TNF-α mRNA较L-α组显著升高(P<0.05);LWM组显示WY14643的作用被MK886所抑制.结论 IPS引起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PPAR-α mRNA表达下降,TNF-α mRNA,WY14643使上述改变减轻,MK886引起TNF-α mRNA进一步升高,且MK886对抗WY14643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a激活后抑制了TNF-α的表达,从而对急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进行有效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PPAR-γ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复制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模型中,观察PPARγ表达的改变,探讨PPAR-γ在AL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在LPS复制的大鼠Au模型中,观察动脉血气、肺湿/干(W/D)比值、肺组织病理,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PPAR-γ、TNF-α mRNA表达,用ELISA法检测TNF-α蛋白变化,并用免疫组化观察肺组织PPAR-γ的改变.结果 ALI大鼠,PaO2显著降低(P<0.05),肺W/D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显示肺组织受损;肺组织TNF-αmRNA显著升高(P<0.05),与此同时血浆TNF-α亦显著升高(P<0.05).正常大鼠肺组织可表达PPAR-γ,LPS致伤后肺组织PPAR-γ mRNA在1 h即开始下降,2 h降至谷底,并持续至实验结束.免疫组化显示致伤后1、2 h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从4 h显著降低并持续至8 h(P<0.05).结论 正常大鼠肺组织可表达PPAR-γ,LPS可引起ALI大鼠肺组织PPA-γ的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下降,这可能与ALI炎症持续和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核因子(NF)-κB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mg/kg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对照组(A组);LPS组(B组);C、D、E组为谷氨酰胺+LPS组,分别于LPS注入前1 h、LPS注入同时、LPS注入后1h,静脉注射谷氨酰胺0.75g/kg.于注射LPS后4 h处死动物,测定肺组织NF-κB mRNA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B组比较,C、D组不同程度逆转肺组织SOD活性的下降,抑制肺组织NF-κB mRNA、TNF-α及MDA水平的升高(P<0.01),光镜下可见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E组上述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 谷氨酰胺早期给药对脂多糖性急性肺损伤起保护效应,其机制与抑制肺组织NF-κB mRNA的过度表达,从而抑制肺部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与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急性肺损伤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NS组)、内毒素组(LPS组)、血晶素组(Hemin组)、锌原卟啉Ⅸ组(ZnPPⅨ组)、SB203580组(SB组).于6 h后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肺组织P38MAPK和HO-1蛋白表达,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比、肺组织湿/干重、蛋白含量和动脉血气,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与NS组比较,LPS组、Hemin 组、SB组、ZnPPⅨ组P38MAPK含量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HO-1强阳性表达(P<0.01或P<0.05),肺组织湿/干重明显增加(P<0.05),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PaO2、PaCO2和HCO3ˉ较NS组显著下降(P<0.05);与LPS组比较,Hemin 组、SB组P38MAP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HO-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湿/干重、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5),而ZnPPⅨ组恰好相反;Hemin 组、S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ZnPPⅨ组肺组织损伤最重,LPS组次之,Hemin组和SB组最轻.结论 P38MAPK与HO-1在急性肺损伤中各自独立,相互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ICAM-1mRNA)及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mg/kg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脂多糖组、谷氨酰胺预先给药组、谷氨酰胺即时给药组、谷氨酰胺延迟给药组,分别于LPS注入前1h,LPS注入即刻,LPS注入后1h,均静脉注射谷氨酰胺0.75g/kg。所有动物于注射LPS4h后颈动脉放血处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ICAM-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ICAM-1蛋白表达,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同脂多糖组相比,谷氨酰胺预先给药和谷氨酰胺即时给药使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肺组织ICAM-1mRNA及ICAM-1蛋白表达减少,HE染色光镜下可见肺部炎症反应减轻。结论:谷氨酰胺早期给药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起保护效应,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细胞间ICAM-1的过多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术后肺功能,以指导肺癌手术方式的设计。方法:将22例肺癌患者在手术前作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结合患者术前ls用力呼气容积预测的结果,设计给患者作全肺切除,或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结果:用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法预测患者术后肺功能,22例患者无l例出现肺功能不全,术后3月患者作常规肺功能检查。结果实测值与核素肺灌注显像的预测值至显著相关。结论:核素肺灌注显像用于预测患者术后肺功能,指导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设计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采用非理想供体肺进行同种异体肺移植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采用非理想供体肺的临床肺移植效果。例1供肺切除部分左上叶后施行左单肺移植并同期右肺减容术,例2供肺双上叶切除部分后施行序贯式双肺移植,例3供体胸腔存在广泛密集的粘连,用剪刀锐性分离切取后用于右肺移植。结果:例1术后恢复顺利,移植肺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例2术后5d出现短期漏气,经闭式引流而愈,术后d32死于曲霉菌感染导致的呼吸道大出血。例3术后d1再次开胸止血,此后顺利出院并存活至今。结论:经过适当处理,一些非理想供体肺也可以有效地用于肺移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左肺肺段切除术寻找肺段间平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40个成人左肺标本上,切开肺段间各表面形态处的脏胸膜,沿“自然分裂线”寻找段间平面。结果 (1)上叶的尖前切迹,第一心切迹和“舌段间副裂”的出现率分别为95.0%,65.0%和62.5%,第一心切迹和“舌叶间副裂”能被分离的占60.0%和62.5%;(2)下叶的“底内侧副裂”、“底前副裂”和“底后副裂”的出现率分别为72.5%,32.5%和15.0%,“底内侧副裂”能分离的占52.5%。结论 第一心切迹,“舌段间副裂”和“底内侧副裂”能分离出段间平面,是肺段分界的表面标志,可作为肺段切除术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作用。方法对1999年~2006年2月31例肺活检的弥漫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均获病理确诊,其中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8例(其中合并肺腺癌2例),肺结核5例,腺癌3例。急性间质性肺炎(AIP)、结节病、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合并肺腺癌1例)各2例。隐源性间质性肺炎(CO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肺组织细胞增生症-X、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CEP)、肺泡蛋白沉着症、韦格纳肉芽肿病(WG)、肺奴卡氏菌病、双肺炎性结节、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各1例。结论对常规、支气管镜及肺穿刺活检未能确诊的病例,开胸肺活检作为一种诊断方法,能获得足够的肺组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一些罕见病和不典型的病例,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促进肺隔离药物灌注术后的肺癌患者康复。方法:对21例肺隔离药物灌注术后的肺癌患者的心理、生命体征,呼吸道、引流管及灌注化疗实施严密地监管。结果:患者恢复顺利,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小,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X-ray检查表明肿块均有明显缩小、消散。结论;肺隔离药物灌注是一种治疗晚期肺癌的新技术和有效手段。加强术后的管理可提高晚期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对这一疗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肺像素指数(PI)与肺胀痰热郁肺型及痰浊壅肺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肺胀诊断且辨证分型为痰热郁肺型及痰浊壅肺型两组患者共76例,分别对两组CT肺像素指数(PI-1024~-960、PI-960~-910、PI-910~-800、PI-800~-700、PI〉-700)进行统计;结果:痰热郁肺组肺像素指数PI〉-700较痰浊壅肺组肺像素指数PI〉-700增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肺像素指数(PI)中PI〉-700可以作为肺胀痰热郁肺型与痰浊壅肺型较为敏感且客观的分型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对矽肺、矽肺合并肺癌、无矽肺的肺癌及对照组各3~4例的肺组织进行扫描电镜及能量色散X线分析(SEM-EDXA)。SEM观察发现,矽肺组及矽肺合并肺癌组病变处的胶原纤维之间有矽尘颗粒结晶。EDXA发现,矽肺组及矽肺合并肺癌组Si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元素及另外两组Si的含量(P<0.01),无矽肺的肺癌组及对照组Si的含量则较Al、P、S为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机所致的肺损伤因素与肺保护性策略。方法将我院2004年2月~2006年11月将使用呼吸机并出现肺损伤的21例患者作为A组,另随机选出27例病情一致(肺损伤评分、APACHEⅡ)用呼吸机治疗而无肺损伤的患者作为B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压力、潮气量、PEEP与PaCO_2、中性粒细胞、呼吸频率和吸气流速。结果A组中的气道压力、潮气量、流速和中性粒细胞要高于B组。而B组病人一般存在高碳酸血症。结论低潮气量、低流速、适当的PEEP、允许性的高碳酸血症有助于预防呼吸机所致的肺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药物氯沙坦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小鼠ALI/ARDS模型,术后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氯沙坦(5、10、15、20、25mg/kg),研究氯沙坦对ALI/ARDS小鼠肺损伤的影响,并观察氯沙坦作用后ALI/ARDS小鼠7d生存率的变化。结果氯沙坦显著改善ALI/ARDS小鼠肺损伤的程度,在5~15mg/kg范围内,ALI/ARDS小鼠的氧合指数和肺湿重/干重比(W/D)显示改善的趋势;但当氯沙坦的浓度超过15mg/kg时,氧合指数和W/D反而逐渐变差。氯沙坦(15mg/kg)干预使小鼠血清中TNF-α[(554.1±62.7)pg/mL比(759.2±21.5)pg/mL,P0.01]、IL-6[(1227.3±130.0)pg/mL比(2670.4±174.1)pg/mL,P0.01]和IL-1β[(444.0±38.6)pg/mL比(486.6±61.7)pg/mL,P0.05]水平均显著降低;肺水肿明显减轻;小鼠7d生存率显著提高(6.7%比0)。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RAS药物氯沙坦可减轻CLP诱导的ALI/ARDS肺损伤,提高ALI/ARDS小鼠7d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Lung biops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