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一种常规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方式,但术后各种原因造成的感染导致分流管堵塞常需行分流管翻修术。上海市浦东医院收治1例脑积水反复感染患者,多次放置及更换分流管仍无法治愈,直到将体内植入物全部去除,经足量抗炎治疗后重新放置分流管,随访症状稳定。进行脑室-腹腔分流管翻修或者重置需要可靠的临床证据支持,从而降低感染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神经内镜控制下的分流管调整术和拔除术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控制下的分流管调整和拔除术的技术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脑室腹腔分流管功能障碍的患者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效果。采用分流管调整术7例,拔除术1例。8例患者均同时行侧脑室三角部脉络丛烧灼术,7例患者尚行三脑室底造瘘术。结果随访3 ̄18个月。除1例术前长期昏迷患者仍昏迷外,其余7例患者术后颅内高压症状均缓解。行分流管调整术的患者分流管均保持通畅。结论神经内镜控制下的分流管调整和拔除术较传统方法具有优势,不仅可以在直视下安全调整和拔除引流管,而且可以同时行脉络丛烧灼和三脑室底造瘘术,减少术后患者的分流依赖和分流管再次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血管导管鞘引导脑室腹腔分流管进入腹腔治疗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有脑室腹腔分流术适应证的脑积水病人10例,利用8F以上血管导管鞘,以Seldinger技术将脑室腹腔分流管导入腹腔,导管鞘退出或剪劈分开取出,分流管通过头颈胸皮下金属捅管道,与分流阀相接。结果10例病人均成功顺利放置分流管,手术时间短;术后未见腹部并发症。结论导管鞘引导腹腔分流管进入腹腔,是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手术腹部创伤最小和最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脑室腹腔分流法治疗脑积水,是将分流管腹腔端放置于髂窝或右侧肝膈面,但均不能避免分流管腹腔端梗阻。本尝试调整分流管腹腔端的位置,以期减少梗阻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应用于脑室- 腹腔分流术中分流管腹腔端放置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将临床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运用腹腔镜技术将分流管腹腔端放置至肝膈间隙;常规组按传统手术方法 开腹后将分流管腹腔端放置至腹腔内.观察术后两组病例分流管腹腔端阻塞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早期脑积水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但远期分流管腹腔端阻塞率差异明显.结论 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分流管腹腔端阻塞率.  相似文献   

6.
戚益群 《微创医学》2001,20(4):577-578
脑室端分流管阻塞是脑积水分流术后主要并发症,我科从1998年4月开展立体定向技术安置脑室端分流管后,使分流管阻塞率大大下降,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原因与预防方法.方法 对69例确诊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根据腰穿测压选择合适的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术后2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1例并发分流管梗阻,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腹痛19例,均治愈.无直接手术死亡者.结论 分流装置的阻塞及术后腹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前者主要与分流管泵阀压力选择不当有关,后者与分流管和脑脊液对腹膜的刺激有关.分流管阻塞者经及时调整可治愈.  相似文献   

8.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腹腔端分流管肠腔脱出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男 ,1 6岁 ,于 1 0个月前在本科行四脑室皮样囊肿切除术。术后 1 5d出现梗阻性脑积水 ,枕部减压窗隆起。头痛、呕吐 ,复查头颅 CT提示梗阻性脑积水。即行侧脑室 -腹腔脑脊液分流术 ,术后颅压恢复正常 ,伤口 I期愈合出院。9个月后 ,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 ,水样便 ,用力时见分流管末端从肛门脱出约 2~ 3 cm,即来院就诊 ,确诊为分流管远端从肠腔脱出 ,但无明显腹膜刺激征 ,体温正常。即在硬外麻醉下剖腹探查 ,术中见分流管腹腔端已被大网膜包裹 ,沿分流管向远端探查 ,见乙状结肠下端分流管穿过肠壁进入肠腔 ,在该处分离并切断分流管 ,远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结果:76例中,68例效果良好,14例出现并发症,包括分流管梗阻6例,感染4例,颅内血肿2例,分流管断裂2例。结论:分流管梗阻、感染仍是该手术的常见并发症,选择较好的分流管,严格正确的术中操作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老年脑积水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可调式分流管治疗的老年脑积水患者3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对于可调式分流管治疗老年脑积水的有效护理方法。结果经过相关治疗和护理措施后,28例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0%。结论可调式分流管治疗老年脑积水的过程中,护理应该仔细观察患者各项指标,谨慎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尽量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脑积水病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以V-P分流术治疗各类脑积水196例,其中46例出现并发症。结合脑积水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再次手术术中所见,对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并发症类型分为分流管梗阻、分流不当、感染、颅内出血等。其中分流管梗阻最常见,占58.7%,其次为分流不当。结论对V-P分流术应足够重视,分流管近端位置应避免三角区脉络丛,选择合适分流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术式,传统方法创伤大,常引起分流管远近端堵塞等并发症。最常见原因为分流管脑室端被脉络丛堵塞,腹腔端被大网膜包裹,本组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改进,目的在于探索减少分流管两端粘连堵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2月-2007年10月共施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46例,回顾其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术后8例发生并发症,分流管梗阻者5例,感染者3例。5例分流管梗阻者,经手术调整分流管位置(4例)或分流泵穿刺冲洗(1例)等处理治愈。3例术后发生感染者经抗感染药物治疗,1例治愈;2例无效而拔管,在感染控制后行二次分流术治愈。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的并发症与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和分流管位置不当有关。治疗方法以对症处理为原则,分流管梗阻者可经调整分流管位置使之通畅,颅内或腹腔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或感染控制后行二次分流术。  相似文献   

14.
症状和体征脑室-腹腔分流系统感染的位置包括管腔内、外,分流管头端(脑室端)、远端(腹腔端)。由于感染部位、致病菌类型、病人年龄的不同,最初临床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分流系统任何部位的感染都可以产生播散,最终引起颅内感染。在感染早期,大多数症状没有特异性,随着感染的发展症状可能逐渐加重,表现为全身症状和颅内、腹部的症状。患者往往有发热、头痛等表现。颅内感染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脑室炎,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等。感染有时合并分流梗阻,可出现颅内高压的相关症状。在分流管通畅的情况下,因分流管可以将脑脊液较快的排入腹腔,所…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腹腔并发症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处理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腹部并发症中的作用,及与常规剖腹探查手术相比有何优势。方法:用腹腔镜对常规剖腹安置腹腔分流管术后分流失效的11例患者诊断梗阻原因,发现分流管被大网膜包绕7例、盘曲并粘连于膈肌上2例、包埋于腹腔假性囊肿内2例,在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和调整分流管末端使其保持通畅,对于分流管包埋于腹腔假性囊肿内的2例患者,腹腔镜下电灼切开囊壁、吸除囊液,最后切除囊壁。在腹腔镜下证实通畅无阻后,将分流管腹腔端安置固定自制的多孔硅胶套管内,放置于肝膈间隙,固定于膈肌肝面上。结果:术后分流管保持通畅,症状减轻,CT显示脑室较术前缩小,配对计量t检验,P<0.05。结论:该方法与常规手术相比创伤小、恢复快、能观察到的空间大,便于明确梗阻的部位、梗阻原因及分流管固定于膈肌肝面,可确切地观察到调整后的分流管在腹腔内是通畅的。  相似文献   

1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2岁,因“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年,发现腹部异物半天”步行入院,CT提示:脑室系统扩张,见分流管脑室端位于右侧脑室内。腹部X线:可见分流管位于腹部。查体:精神亢奋,对答错误,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差,腹平软,无肌紧张,无压痛以及反跳痛,分流管路径体表皮肤无红肿、破溃,右下腹可见一约6cm陈旧性手术疤痕,脐下正中约3cm处可见一皮肤潮红窦道,长约3cm,分流管从窦道穿出,压迫分流泵,分流管腹腔端可见清亮脑脊液流出(见附图)。  相似文献   

17.
脑室-腹腔分流术可产生多种并发症,偶有分流管脱落入腹腔的报告,但尚未见分流管脱落入脑室者。我院发现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分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外伤性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并发症,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原因及预防方法加以探讨.方法 40例确诊为外伤性和脑积水患者,根据腰穿测压结果选择合适的分流管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术后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并发分流管梗阻,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5例腹痛,经对症处理均治愈,无直接手术死亡者.结论 分流装置的阻塞及术后腹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前者主要与分流管泵阀压力选择不当有关,后者与分流管和脑脊液对腹膜的刺激有关.分流管阻塞者经及时调整可治愈;其次,术中止血时需注意分析出血原因,给予适当处理.对术后腹痛者应注意鉴别肠穿孔及其他原因后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9.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穿入肠腔自肛门排出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性,2岁6个月,因脑出血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脑积水于2001年7月31日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采用进口低压分流管,分流管经剑突下腹壁置入腹腔,腹腔段长约40cm。术后患儿反复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入院前1个月反复出现腹泻,并发现分流管自肛门排出而来诊。查体:体温36.8℃,腹壁平软.按压患儿无哭闹。肠鸣音正常.肛门处见长约7cm分流管穿出,有无色澄清脑脊液渗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室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2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脑室镜引导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常规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对两组的主要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分流管堵塞、脑室损伤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实验组术后感染1例,分流管堵塞1例,无脑室损伤病例;对照组术后感染3例,分流管堵塞5例,脑室损伤1例。结论脑室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在减少分流管堵塞的发生率上有明显优势,相比较传统方法而言,并发症少,术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