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蜘蛛香提取物及蜘蛛香总缬草素的抗焦虑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小鼠明暗箱、敞箱、高架十字迷宫和自发性活动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学方面的表现,评价蜘蛛香提取物及总缬草素抗焦虑作用;利用ELISA试剂盒方法测定小鼠血清皮质酮和脑海马组织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水平。结果蜘蛛香提取物及总缬草素各剂量组对小鼠在明暗箱、敞箱、高架十字迷宫和自发性活动实验中的行为学表现均有改善作用,且可降低小鼠血清皮质酮水平和下调脑海马组织中神经递质NE、DA及5-HT的水平。结论蜘蛛香提取物及总缬草素均有抗焦虑作用,其抗焦虑作用可能是通过作用于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系统和调节脑组织神经递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庞婕  邹宗尧  夏爽  罗旭梅  吴昊  王德珍  李学刚 《中草药》2014,45(20):2953-2957
目的 研究8-烷基小檗碱的抗焦虑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明暗箱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8-烷基小檗碱对焦虑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检测小鼠脑组织内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量。结果 明暗箱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8-己基小檗碱、8-辛基小檗碱、8-十二烷基小檗碱和8-十六烷基小檗碱给药后能显著延长小鼠在明箱内的停留时间(P<0.05),8-辛基小檗碱组的穿箱次数显著增多(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8-辛基小檗碱组小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鼠脑内神经递质NE、DA和5-HT的量变化以8-辛基小檗碱组最为明显。结论 8-烷基小檗碱具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中NE、DA和5-HT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宫汤对高架十字迷宫小鼠行为学及脑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抗焦虑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地西泮对照组(0.001 5 g.kg-1)、清宫汤高、中、低剂量组(12,6,3 g.kg-1),每组10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0 d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焦虑动物模型,观察清宫汤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脑神经递质含量。结果:清宫汤明显提高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装置中的开放臂进入次数比(OE%)和开放臂停留时间比(OT%);与地西泮组比较,清宫汤高剂量组OE%有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OT%有显著差异(P<0.05)。脑神经递质测试,清宫汤明显降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其中中剂量组5-HT浓度降低显著(P<0.05),高剂量组NE浓度降低显著(P<0.01);与地西泮组比较,清宫汤各组5-HT,NE浓度无显著差异;多巴胺(DA)浓度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清宫汤具有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小鼠脑组织中5-HT,NE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酸枣仁汤抗焦虑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高架十字迷宫大鼠焦虑模型,观察酸枣仁汤对焦虑大鼠行为的影响,ELISA法检测大鼠脑内海马五羟色胺(5-HT)、五羟吲哚乙酸(5-HIAA)、伽马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各给药组开放臂进入次数与进入时间与模型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各给药组进臂总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酸枣仁汤大、小剂量组5-HT、5-HIAA、GABA、GLU、NE的含量均有一定变化。结论:酸枣仁汤对高架十字迷宫所致的大鼠焦虑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抗焦虑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海马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关,且酸枣仁汤小剂量组较大剂量组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香萱解郁方(萱草花、香附、砂仁)对焦虑大鼠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采用不确定性空瓶刺激法建立焦虑大鼠模型,用药干预后对各组大鼠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和旷场行为学评价。行为学实验结束后立即处死取血,分离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5-HT、NE及BDNF水平。结果干预3周末,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OT%(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E%(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例)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的OE%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P0.01)。旷场实验结果显示,焦虑模型组大鼠的总路程、中央活动路程与空白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的总路程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5-HT、NE的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血清5-HT、NE的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的BDNF的水平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血清BDNF的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香萱解郁方可能通过调节焦虑大鼠血清5-HT、NE及BDNF的水平作为抗焦虑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胆片对高架十字迷宫(EPM)大鼠脑组织神经递质含量影响,并探讨其抗焦虑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高架十字迷宫焦虑动物模型,观察温胆片对大鼠行为效应学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进入开臂的时间及次数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而且大鼠脑组织的GABA含量降低,Glu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胆片各剂量组大鼠进入开臂的时间及次数百分比增加(P0.01,P0.05),而且温胆片高剂量组能升高大鼠脑组织GABA含量(P0.01),降低Glu含量(P0.05);地西泮组能升高GABA水平及降低Glu水平,使之接近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胆片可通过升高GABA的含量,并降低Glu含量来发挥其抗焦虑作用,提示温胆片可能是通过提升抑制性神经递质含量来调节兴奋与抑制的动态平衡而起到抗焦虑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酸枣仁汤抗焦虑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高架十字迷宫大鼠焦虑模型,观察酸枣仁汤对焦虑大鼠行为的影响,Elisa法检测其脑内海马五羟色胺(5-HT)、五羟吲哚乙酸(5-HIAA)、伽马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去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各给药组开放臂进入次数与进入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各给药组进臂总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酸枣仁汤高、低剂量组5-HT、5-HIAA、GABA、GLU、NE的含量均有一定变化。结论:酸枣仁汤低剂量组可以明显改善高架十字迷宫所致焦虑对大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鼠开放臂进入次数与进入时间的增加,以及GABA/GLU的值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黑果枸杞80%乙醇提取物的抗焦虑药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制得黑果枸杞80%乙醇提取物(LRE),以p 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采用国际通用的旷场实验(OFT)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观察LRE对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LRE干预前后EPM大鼠海马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探讨LRE抗焦虑作用的可能相关机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RE中、高剂量组可增加大鼠进入旷场中央区的次数以及停留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RE中、高剂量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比(OE%)和在开放臂滞留时间比(OT%)升高,有显著性差异;LRE高剂量组EPM大鼠海马中5-HT及其代谢产物含量较空白组显著下降。结论:在大鼠OFT和EPM实验中,LRE显示出具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海马中5-HT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组分配方SZRT1、SZRT6对高架十字迷宫大鼠海马去甲肾上腺素、5一羟色胺的影响,探讨其抗焦虑作用的机理及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高架十字迷宫焦虑动物模型,观察酸枣仁汤组分配方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海马去甲肾上腺素、5一羟色胺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组分配方SZRT6组大鼠海马5-HT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SZRT1l组亦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SZRT1和SZRT6组大鼠海马NE含量均呈不同程度降低,但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抗焦虑方面,酸枣仁汤组分配方与地西泮具有某些相同的作用机制,降低海马5-HT的含量可能是地西泮、SZRT6发挥抗焦虑作用的机制之一。其所含的多糖和黄酮类成分可能是降低海马5一HT含量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三阴交""百会"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前额叶皮质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防治ADHD的作用机制。方法 4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同周龄WKY大鼠设为正常组,每组10只,针刺组针刺大鼠"三阴交""百会",留针15 min;西药组大鼠每日予利他林2 mg/kg灌胃,在大鼠夜周期连续干预4周。采用开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估大鼠自发性行为、冲动行为及学习记忆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前额叶皮质中DA、NE、5-HT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项行为学参数均明显升高(P0.05),前额叶皮质中DA、NE及5-H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开场实验总运动距离、理毛次数及直立次数,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明显减少(P0.05),新物体识别实验对新物体偏好指数明显增高(P0.05),前额叶皮质中NE、5-HT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针刺"百会""三阴交"可减少ADHD模型大鼠自发性活动及冲动行为,增强其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前额叶皮质中NE、5-HT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1.
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综述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与一些基因、多肽和神经系统等相关性,总结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研究对阐明针刺内在机制的贡献,最后在临床应用上展望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太子参药材主根与参尾的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部位及产地的太子参多糖含量差异。方法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的太子参多糖含量。结果太子参药材主根和参尾多糖含量有一定差异;福建产太子参多糖含量最高,江苏和贵州次之,安徽最低。结论太子参药材主根和参尾多糖含量有1.96%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李建伟 《四川中医》2010,(10):32-33
本文认为运用腹诊辨治脾胃病,《内经》、《伤寒论》虽有论述,然唐宋以后方书中绝少记载,腹诊辨治脾胃病仅存问而知腹证,这种做法势必影响和降低脾胃病的诊疗水平。因此,运用腹诊法所取得的腹证,藉以判断脾胃病病因、病症、病性与病势,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可以决定脾胃病的治则、制方和遣药的依据,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酸类成分、多糖类成分及在中药复方纯化过程中的应用进展状况进行综述,并分析总结大孔树脂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树脂型号与质量、树脂安全性、树脂吸附及洗脱工艺、树脂的稳定性与再生等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医热度在世界范围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外籍学生涌入中国学习中国传统医学,参与中医临床实践,甚至报名我国一年一度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但是在考试过程中也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提示了从事中医教育的高校在教育、管理留学生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值得我们针对考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通过对该校留学生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教育管理中的经验与不足,改善留学生实习培训和管理的方法,使留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合格的中医药临床实践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6.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7.
18.
中医中药对抗传染病有数千年的历史,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中医中药在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2020年2月19日公布的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对中医药诊疗部分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在中医诊断方面,将第五版中的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复期改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复期。在中医证候表现方面,修改了寒湿郁肺证与疫毒闭肺证的一些中医证候表现。在中医药治疗方面,除内闭外脱证推荐药物无改动外,其余证型所推荐药物均有改动,且新增了清肺排毒汤的使用。此外,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还补充了重型和危重型中药注射剂推荐用法。本研究对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诊断、中医证候表现、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改动部分进行了探讨,以期待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在基层非常活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对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中西医结合学术的繁荣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笔者近期查阅了中西医结合核心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2000年的全部期刊,对其中反映基层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基层园地”专栏收载的857篇文章进行了粗略统计,结合个人在基层工作的体会,对当前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现状作一些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Q Cao  Y Wei  S Chen  Z Han 《针刺研究》1990,15(4):292-296
AMI was produced by occlusion of LVB for 30 min in the rabbit, lengthening the conductive time of myocardium in the ischemic area and resulting in asynchronous activation state of myocardium. EA could facilitate the conductance of electric activation in the ischemic marginal area and make the activation of myocardial cells in this area synchronous which is of importance in blocking the formation of reentrant circuit. The finding suggests that EA possesses an antiarrhythmic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