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西走廊蚊类种群分布情况,为科学防控蚊媒传染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灯诱法、人工小时法。结果本次调查共采集蚊虫21 208只。通过初步鉴定,发现该地区蚊虫至少有4属18种。在所捕获蚊虫中,数量最多的环境为畜舍,占80.95%;农户次之,占12.34%;居民区最少,占3.24%。淡色库蚊、刺扰伊蚊为优势蚊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51.66%和25.62%。结论河西走廊气候变幻多端,地形地貌复杂,种群分布较为广泛,水系分布较为丰富的区域种群密度较高,今后应加强该地区蚊虫孳生地清理工作,从源头上有效切断蚊媒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从而为当地蚊媒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东阳市地处浙江中部,界于东径120°05'~120°44',北纬28°55'~29°30'之间,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7℃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约1300 m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这些自然气候及条件非常适宜于医学昆虫尤其是蚊类的生长繁殖。众所周知,蚊虫能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丝虫病、登革热等多种疾病。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东阳市蚊类种群和密度季节消长情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宜蚊类孳生繁殖。为了掌握武夷山口岸蚊类种群分布,加强对蚊媒的防制,防止外来种群通过口岸入侵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1999-2008年在武夷山不同生境采集蚊幼虫、成蚊等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长春市蚊类种群构成及分布,控制蚊传疾病的发生和流行,1999~2004年我们对长春市区的蚊虫进行了调查。 1 调查方法按照全国爱卫会四害监测方法要求,对6年的连续调查结果和长春市蚊传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蚊科昆虫记录目前几乎仍是空白。为此 ,从 1997年开始先后 10次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蚊类的采集调查 ,包括直接采集成蚊及在水中采集孑孓带回 ,分别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学研究所及深圳市卫生防疫站饲养。共采集成蚊标本6 0 0余只。经鉴定分属 3亚科 6属 31种 ,其中 1属(名录中带有▲符号者 )、15种 (名录中带有★者 )为广东省首次报道。名录如下 :★ 1.侧白伊蚊Aedesalbolateralis (Theobald)分布 :石岩。★ 2 .银雪伊蚊Ae.alboniveusBarraud分布 :石岩。3.白纹伊蚊Ae.albo…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机场蚊类种群结构、时空分布以及蜚蠊种群和侵害率,为卫生监督和媒介生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定人、定时、定点做全年度蚊类调查,用目测法计算蚊虫密度(只/间),尽力捕捉可见成蚊鉴定种群。滋生地以阳性率计滋生势能。在蜚蠊峰值期,用药激法调查室内外主要生境,计算种群和侵害率。所有原始资料按医学统计方法和昆虫数学生态学提供的方法统计分析。结果 共获蚊类2亚科4属27种,群落丰富度27,多样性指数0.8478,均匀度指数0.5923。自然生长历期4月上旬至11月中旬,自然消长呈夏秋双峰型,秋峰低于夏峰。滋生地平均旬阳性率10.2%,容器指数7.8,自然消长呈双峰型,秋峰低于夏峰。黄昏人诱共获14种吸血蚊类,夏季以致倦库蚊为主,秋季以三带喙库蚊为主。平均叮人率9.02人次/h,叮人高峰在9月下旬达28人次/h。蜚蠊获2科2属2种,室内侵害率52.1%。结论(1)机场是一个独立的生态小区,存在一个稳定的蚊相群落,有6个蚊类捡疫监测种群和2个蜚蠊检疫监测种群。(2)优势种为致倦库蚊和骚扰阿蚊,与东北亚界特有种无地区重叠,与中印亚界特有种存在地区重叠。(3)蚊类虫口密度自然消长呈双峰型,秋峰低于夏峰;优势种致倦库蚊呈单(夏)峰。骚扰阿蚊呈夏秋双峰型,秋峰高于夏峰。(4)采用机场功能区划分层抽样,以目测法用“只/间”计成蚊虫口密度;以滋生阳性率计滋生势能,其自然消长曲线能够拟合。(5)蚊密度、滋生物频率、容器指数、叮人率、蜚蠊侵害率均高于控制标准,虽大量使用杀虫药物亦未能控制虫害,说明媒介昆虫的防治手段,应是生态学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韩城市蚊类种群构成及生态习性,现场应用诱蚊诱卵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成蚊调查采用帐诱法、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蚊幼调查采用容器法。结果韩城市区捕获蚊虫5属7种,侵袭人类蚊虫以白纹伊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和三带喙库蚊为多。蚊幼调查容器指数34.38;成蚊帐诱密度为7.16只/人工小时,诱蚊灯诱蚊密度为1.13只/h。诱蚊诱卵器仅诱到白纹伊蚊,平均诱蚊指数15.32%,平均每个诱蚊诱卵器捕获白纹伊蚊1.37只,平均诱卵指数为14.41%;7-9月观察期间,9月诱蚊、诱卵指数均最高,分别达18.25%和21.25%,且平均诱蚊数也高于其他月份。诱蚊诱卵器诱卵指数与配对同步的一次性纸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4,P<0.001)。成蚊密度特殊场所最高,农村居民区高于城市居民区,休闲活动区高于养殖耕种区;蚊幼调查容器指数亦是农村居民区高于城市居民区,休闲活动区高于养殖耕种区。结论白纹伊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是该地区危害人类的主要蚊种;诱蚊诱卵器具有较好的诱蚊指数和诱卵指数,可以作为白纹伊蚊监测方法,该调查为蚊虫防制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宝鸡市蚊类种群构成及生态习性,为有效控制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蚊调查采用帐诱法、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蚊幼调查采用容器法,所采蚊虫带回实验室分类、鉴定、计数。结果宝鸡市区采获蚊虫4属7种,按蚊属2种、伊蚊属1种、库蚊属3种、阿蚊属1种;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为优势种群。7~9月调查期间,蚊幼平均容器指数为49.92,成蚊帐诱密度为11.5只/人工小时,诱蚊灯诱蚊密度为1.01只/h,诱蚊诱卵器诱蚊指数为11.52%,白纹伊蚊密度高峰在8月,诱蚊指数为17.16%。成蚊密度山地林地最高,其次为特殊场所,养殖耕种区高于休闲活动区;城市居民区白纹伊蚊居多,农村居民区淡色库蚊居多。结论初步摸清了宝鸡市蚊类的种群构成和生态分布,为开展蚊虫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上海虹桥机场地区蚊类调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阐述了上海虹桥机场蚊类本底调查情况。共获吸血蚊种4属14种,其中红胸库蚊为上海首次发现。通过本次调查弄清了该地区蚊类组成、季节消长、生态习性等方面的情况,为该地区开展蚊媒传染病监测及蚊虫防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蚊传虫媒病毒的种类分布及基因型别。方法于2012年5-8月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和信阳市息县的居民住房、猪圈、牛棚及树林中采集蚊虫。使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种属特异扩增鉴定,并用Clustal X2.1、Meg Align、Genedoc 3.2和Mega v5.1生物信息学软件完成病毒核酸序列的分子生物学分析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共采集蚊虫4属5种7149只,其中新安县以骚扰阿蚊居多(2055只,51.36%),息县以淡色库蚊(2964只,94.16%)为主。共分离获得5株病毒,直接接种BHK-21细胞无病变、C6/36细胞培养仅导致轻微病变,其C6/36细胞传代培养物转接BHK-21细胞后3 d可致细胞明显病变;序列分析表明这5株病毒均属基因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其中3株分离自淡色库蚊,2株来自三带喙库蚊。结论河南省部分地区依然存在JEV及其传播媒介,且目前当地自然界中循环的JEV仍以基因Ⅰ型为主。  相似文献   

11.
清澜口岸蚊类种群及季节消长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清澜口岸蚊类调查情况,共捕蚊虫383只,分5属7种,包括伊蚊属的白纹伊蚊,库蚊属的致倦库蚊、二喙带库蚊,按蚊属的中华按蚊、迷走按蚊,曼蚊属的常型曼蚊,阿蚊属的骚扰阿蚊。其中优势蚊种为白纹伊蚊,蚊密度随季节而消长,以7~8月份为最高,同时调查了蚊幼虫的孳生分布情况,填补了该地区蚊类种群构成方面资料空白,从而为该地区开展蚊媒传染病监测以及蚊虫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通化市蚊虫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我们于2003—2005年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选择市区居民住室、牛棚、猪舍3种生境各2处,于2003—2005年每年的510月,每旬调查1次。于日落后1h,用电动吸蚊器对每个生境捕蚊15min,将采集标本带回实验室鉴定、计数、登记。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掌握大连市蚊虫密度、种类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蚊媒性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我们将2001—2005年大连市蚊虫密度监测资料进行了汇总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监测方法 2001—2004年统一采用人工小时法,用吸蚊器于选定的调查点内人工捕捉15min。每年5月上旬开始监测,每旬1次,至连续2次监测结果为零止。在大连市所辖的11个区(市)县选择学生宿舍、居民楼道、医院病房、单位值班室等有蚊虫孳生的环境进行定时、定点、定方法监测。庄河市作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监测点,选择稻田种植区附近的居民住宅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4.
白云机场蚊类种群及季节消长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报导了白云机场蚊类调查的情况,共捕蚊12415只,经鉴定分为四属八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占91.74%,其次为三带喙库蚊,占4.47%,白纹伊政占1.35%,中华按蚊占1.13%,骚扰阿蚊占1.04%。成蚊的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第一高峰在5月,第二高峰在11月,季节消长的变化与气温、气湿和降雨量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对不同环境的成蚊密度及蚊种分布情况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四川省的蚊、蠓以及相关虫媒病毒种类及分布。方法 在自然界使用灯诱法采集吸血昆虫标本,形态学分类后分装,液氮保存备用。蚊虫、蠓虫研磨上清液接种BHK-21细胞和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病毒基因检测。使用BioEdit 7.0.5.3、MEGA 6.0等软件对病毒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在四川省东南部3个县的7个自然村共采集到3属4种蚊虫17 019只,蠓虫12 700只。三带喙库蚊占蚊虫采集总数的79.4%(13 519/17 019),其次为骚扰阿蚊(11.1%,1 897/17 019),致倦库蚊占采集蚊虫标本总数的5.5%(930/17 019);中华按蚊最少(4.0%,673/17 019)。蚊虫标本接种组织细胞后,在合江县采集的三带喙库蚊标本获得3株可以稳定传代的病毒分离株,经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为基因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在合江县采集的7批蚊虫中检测到乙脑病毒基因阳性。蠓虫标本接种细胞后未获得病毒分离物,在合江县采集的4批蠓虫标本经分子生物学检测,显示阿卡斑病毒基因阳性。结论 三带喙库蚊是四川省东南部3县的优势蚊种,四川省东南部存在经蚊虫传播的乙脑病毒及以蠓虫为媒介的阿卡斑病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掌握安徽省蚊虫的分布特点及生态习性,为蚊虫及蚊媒疾病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蚊灯法及人工小时法。结果本次调查共诱捕成蚊2086只,分属2亚科4属5亚属10种。夏秋季节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67.79%),淡色库蚊(12.03%)、二带喙库蚊(11.79%)、骚扰阿蚊(5.03%)和中华按蚊(1.58%)为该季节的常见蚊种。不同地区和生境蚊类种群结构差异较大。结论研究区域蚊类种群结构除与气候条件和地理区划有关外,还与孳生环境类型和生境多样性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灭蚊工作中必须根据当地蚊类种群结构,并结合实际情况才能有效控制蚊虫和蚊媒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珠海口岸蚊类的种群及其季节消长情况,为蚊类防制、蚊媒传染病监测和口岸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工诱蚊法,用吸蚊管进行定点、定人、定时人工诱捕,从2002.3~2003.2对珠海口岸的蚊类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结果共捕获蚊类6属12种,其中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和三带喙库蚊分别占捕获成蚊总数的54.4%、37.0%、3.25%。结论珠海口岸全年均有蚊类活动,成蚊密度高峰出现在3月份,从3月至次年1月,成蚊季节消长曲线基本呈逐月下降趋势;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为优势蚊种,为加强珠海口岸的蚊媒传染病监测控制以及鉴别外来蚊种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苏州口岸蚊类的种群构成及其密度的变化规律,为口岸防控蚊类,防止传染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对苏州口岸的蚊类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结果经鉴定隶属为2科4属6种,以淡色库蚊、摇蚊科、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群,分别占53.49%、20.00%和12.05%,季节消长的高峰期为6、7、9月份。结论做好口岸蚊类调查,防止蚊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霞海口岸蚊类种属和季节消长调查情况。共捕获557只成蚊,它们分属二个亚科四属七种,蚊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0.885(88.5%),其余蚊种数量较少占0.002~0.056(0.2~5.6%)。季节消长曲线高峰为3月和4月,在9月份有一个小高峰,季节消长随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镇江口岸蚊类的种群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开展口岸蚊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帐诱捕法,定点、定人、定时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点上进行诱捕。结果共捕获成蚊621只,密度为8.63只/(帐·人工小时),蚊虫经鉴定为4属8种,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镇江口岸3月下旬开始出现蚊虫,6月份达到最高峰,9月份以后密度下降,12月底蚊虫消失。结论随着长江口岸不断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正在变化,蚊类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将随之变化,应加强蚊类的监测和控制,尤其是加强对外来蚊种和新发现蚊种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