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临床配合微循环的动态观察诊治肾散疾病,是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内外微循环研究的进展,各地均有报导,有人提出“肾炎与肾小球内微血栓形成与微循环障碍有一定关系又提出血淤是微循环障碍的病理过程”。我们为了进一步了解急性肾炎患者在临床无明显血淤证者,在甲皱微循环观察是否有微循环的血淤改变,于82—85年四年间共观察小儿急性肾炎住院病人103例。结果发现:除四例甲皱微循环检查基本正常外,余99例均有  相似文献   

2.
肺心病痰瘀辨证与球结膜微循环变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肺心病辨证与球结膜微循环观察入手,探讨了肺心病痰瘀辨证规律,指出祛邪的基本治法是化痰与活血;提出了血瘀证的定量问题,指出血瘀证候轻重与微循环改变程度有关;观察到肺心病辨证为痰饮证而无血瘀见症时,微循环仍有一定程度的异常,但它与具备血瘀证时的微循环改变在程度上有显著差异,因而认为微循环改变与血瘀有密切关系,但不是等同关系。  相似文献   

3.
微循环的调节及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微循环是新兴的边缘科学,主要由微循环 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血液流变学三大部分 组成。就微循环在神经体液的作用下,其自身的 特殊调节方式的临床意义加以分析。 微循环的特殊调节是多见而且重要,但在 一定范围内是生理调节,超过一定限度才有病 理意义。 微血管有被动调节和自我调节,不同脏器 的微血管对不同的刺激产生各种不同反应。在  相似文献   

4.
对于银屑病的病因至今不太清楚,在临床诊治中所见到的有些银屑病患者,除有皮损外发现在甲皱处微循环亦受累。为探讨银屑病症的变化与微循环之间的关系,本文对40例银屑病患者进行光化治疗前的甲皱微循环与100例正常人微循环指标的比较(20~40岁之间男女各半),及光化治疗前后的比较观察如下。一、临床资料: 患者由皮肤科确诊后转本科治疗。门诊22例,住院18例;性别:男34例,女6例;年龄;18~40岁34例,40~55岁6例;病程:10年以内35例,11~20年以上5例;病期:进行期20例,静止期20例;病型:寻常型39  相似文献   

5.
1987年7月19~22日将在北京召开第四届世界微循环大会卫星会议,会议分为微循环调节(包括代谢和肌原性调节);高血压的微循环障碍;微血管再生及肿瘤微循环;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和微循环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等五个专题。这次会议是一次权威性的国际微循环学术讨论会。来自美国、英国、荷兰、西德、瑞士、意大利、澳大利亚、瑞典、加拿大和中国的二十多位著名专家将在会议上作重点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6.
目的 微循环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对细胞和组织的功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甲襞微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可客观地反映全身微循环的病理生理变化.本文旨在探讨潜艇水下远航前后艇员微循环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XQX-lA型微循环显微镜分别于出航前一天和返航后第二天检测57名艇员甲襞微循环,根据田牛氏的综合定量评价.结果 对微循环观测指标进行评分.结果 返航后和出航前比较,微循环发生了明显代偿性改变,血流速度减慢,RBC聚集;微血管呈扩张状态;管周有轻到中度的渗出现象.甲襞微循环各项积分值均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水下长时间潜航可引起艇员徽循环发生代偿性改变,微循环检测对评判艇员的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长航后注意改善微循环对艇员健康的恢复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体微循环在阿片类耐受、戒断过程中的不同变化,探讨温阳益气活血复方抗戒断症状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高倍显微电视放大技术和甲襞微循环分析仪,观察慢性吗啡耐受、戒断大鼠及海洛因依赖者微循环变化;结果耐受大鼠提睾肌A_3和V_3中RBC聚集成长链状,呈粒流或缓粒流,V_3壁有大量WBC粘附、嵌塞,戒断7日大鼠的微循环状态与耐受大鼠比较无明显变化,复方能显著改善戒断大鼠紊乱的微循环。海洛因依赖者的微循环出现管袢顶淤滞、变窄明显,管袢数目减少,长度缩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聚集,血流速度减慢等改变,复方对紊乱的微循环有极其显著的稳定作用。结论阿片类确能引起机体微循环的改变,且在戒断后一段时间仍不能恢复,温阳益气活血复方可恢复紊乱的微循环。临床辨治时,活血化瘀药物的配用可疏通瘀滞的微循环,使毒品易于排出体外,对后续稽延症状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33例急性肾小球肾炎及17例肾病综合征病儿的甲皱微循环作了动态的连续观察发现:①全部病儿的甲皱微循环管袢在单位范围内呈非发夹形者均超过20%;②在灰病急性期,单位范围内微循环管袢数目减少,动脉肢缩短、狭小,部分管袢模糊,此时病儿有高血压、浮肿等体内胺类物质活性亢进的表现,而在疾病恢复期,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微循环亦相应恢复;③2/3以上病儿微循环内发生红细胞聚集,此与病儿血浆内球蛋白的比例失调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41例病理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微循环超微结构病变及肝功能进行了观察,发现不同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微循环病变,而且无论其病变程度如何,均有SGPT、ZnT或TT的不同程度升高。由此表明,一旦出现肝功能轻度损害就意味着有肝微循环障碍;A/G比值与γ-球蛋白升高的频率在肝微循环重度损害的病例中更高,这对于判断病情轻重有一定意义。作者强调,在慢乙肝的治疗中应重视早期改善肝脏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FT-CMRI)技术评估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微循环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70例在我院行PCI术的STEMI患者一般资料,均在术后6.1±2.2天内行CMR检查,MR延迟增强高信号梗死心肌未出现低信号区,定义为微循环正常组(n=37),将MR延迟增强高信号梗死心肌中出现低信号区域定义为微循环障碍组(n=33),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出现微循环障碍的危险因素,并给予心脏特征追踪技术(FT-CMRI)检查,探讨FT-CMRI技术在STEMI患者PCI术后微循环障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微循环障碍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微循环正常组(P<0.05);微循环障碍组LS、RS、CS均明显低于微循环正常组(P<0.05);微循环障碍组LGE面积、透壁性心肌梗死率明显高于微循环正常组(P<0.05);LS、RS、CS、LGE面积联合在STEMI患者PCI术后微循环障碍中诊断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为98.71%,AUC为0.995,其中特异度及A...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前后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变化。方法:对60例正常妇女(CON)、60例无症状围绝经期妇女(PM)、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PMS)在治疗前检测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并进行组间比较;另外对PMS妇女在中西结合治疗后进行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检测,并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结果:PM组和PMS组分别与CON组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M组和PMS组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MS组中西药结合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使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指标有显著的改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我们检测了1316例肝血流图,其结果显示:1.肝内微循环病变较严重的慢性肝炎病人预后较差。临床上好转的病人其肝血流图显示肝内微循环亦改善;2.肝内微循环病变较严重的急,慢性肝炎易发展为重症肝炎;3.肝硬变的肝内微循环病变较肝炎的严重;而肝癌的肝内微循环病变较肝硬变严重。4.肝内微循环病变较严重的肝癌患者存活期较短。我们考虑疏通肝内微循环能加速肝炎康复,对肝癌的防治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球结膜微循环改变与视野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改变与视野损害的关系。方法 :观察POAG者和正常对照组眼部球结膜微循环变化 ,实行加权记分法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对出现视野缺损与球结膜微循环病理改变积分进行单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POAG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 ,球结膜微循环改变在血流障碍 (P <0 .0 1)和微动脉变窄 (P <0 .0 1)上有显著性差异。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视野损害与球结膜微循环血流障碍和微动脉变窄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在POAG的发病中 ,眼压升高仍是最基本的视功能损害因素 ,观察球结膜微循环改变也可为POAG的诊断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病理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与血瘀关系的研究概况。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其既存在微循环障碍又有血瘀表现;血瘀的本质是与微循环障碍有密切关系的病理过程。运用调整微循环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用活血化瘀药治疗该病并从微循环方面观察,结论尚不十分明确,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银屑病患者有皮肤微循环障碍,我们过去曾有报告(中华皮肤科杂志,1982;15:94)。本文进一步观察皮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形态时,甲皱微循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制霉菌素与甲硝唑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局部免疫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7年1月9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并随机分组.单一药物组用甲硝唑,联用组制霉菌素与甲硝唑联合.比较两组患者真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局部免疫和微循环指标的差异.结果:联用组患者真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高于单一药物组,单一药物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16例,21例和8例,总有效率82.22%;联用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32例,11例和2例,总有效率95.56%,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治疗前两组局部免疫和微循环指标(TNF-α、IL-1β、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用组局部免疫和微循环指标(TNF-α、IL-1β、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制霉菌素与甲硝唑联用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局部免疫及微循环改善作用确切,可有效提高局部免疫力,促进微循环的改善,且药物对患者无不良影响,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用WZD-1型微循环显微镜,观察尿毒症肾阳虚患者同一次血透前、后的舌尖和甲皱微循环。结果表明: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含量升高和水潴留是尿毒症肾阳虚的病理基础;舌尖微血管管袢渗出是舌胖大有齿痕的形成原因之一;血透前甲皱微血管管袢流态明显异常,血透后微循环障碍明显好转,甲皱微循环加权积分值由中度异常(4.99±1.52)下降到大致正常(1.98±0.97)范围(P<0.01)。微循环是反映尿毒症肾阳虚病理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五次微循环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10~13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92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313篇,组织了9个专题报告。会议交流的主要学术内容如下: (一)微循环的基础研究约有100篇论文涉及到很多重要器官的微循环,特别是脑、肾、胃等脏器微循环,还有一些耳蜗、脊髓的微循环。山东医科大学报告在兔急性脑缺血时,静脉注入山莨菪碱的作用。结果表明,缺血半小时及4小时脑  相似文献   

19.
<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复杂,有人认为,肝组织微循环障碍也是致病环节之一。为进一步探索各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微循环变化,我们于1994年3月~12月对216例患者进行了甲皱微循环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一届全国学术会议简况段重高,曾昭炜,徐弘道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一届全国学术会议于1994年10月10日~12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从事微循环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及新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约200人。亚洲微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