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296例患者回顾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调脾护心法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电话随访自2003年来在广东省中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和(或)支架置人术的患者共296例,按照是否接受调脾护心法治疗分为两个队列(对照组和治疗组),接受调脾护心法中医药治疗+常规西医治疗者48例,男27例,女21例.无接受调脾护心法中医药治疗,只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或(且)非调脾护心法中医药治疗者248例,男158例,女90例.结果 应用调脾护心治法给予中药治疗的术后患者中,再发胸闷胸痛占12.5%,再次手术0%,出现胃出血胃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占2.0%.未应用调脾护心法给予中药治疗的术后患者中,再发胸闷胸痛17.3%,再次手术0.8%,出现胃出血胃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占3.2%.结论 运用调脾护心法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能减少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西药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改善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邓铁涛调脾护心法诊疗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治疗意愿将患者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观察期1年。非暴露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案,观察期内治疗时间不少于3个月。对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积分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1年后,暴露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年后,2组患者的心绞痛积分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暴露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1年后,2组西雅图心绞痛生存质量量表(SAQ)各个维度评分均有显著改善,除非暴露组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疾病认识程度(DP)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SAQ各维度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邓铁涛调脾护心法冠心病诊疗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调脾护心法对采用非手术治疗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后及再次入院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2008年1~2月出院的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为气虚痰浊证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124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对随访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稳定性心绞痛在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同时配合调脾护心法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胸闷病症状、减少消化系统并发痘、减少住院次数及延长再次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降低死亡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初步研究表明调脾护心法可以改善心绞痛非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再次入院时间,但不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护心康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护心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用护心康片、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疗程4周。观察其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检测值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护心康片对改善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略优于地奥心血康胶囊,护心康片尚能明显改善血脂状况。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护心康片比地奥心血康胶囊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调脂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患者在调脂治疗的同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A组)服用血脂康调脂治疗前、后及20例老年健康人对照组(B组)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动脉内径(D0)、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结果]A组治疗前的TC、TG、LDL、ET明显高于B组(P<0.01),HDL、NO、FMD低于B组(P<0.01),D0、NID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调脂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TC、TG、LDL、ET降低(P<0.05),HDL、NO、FMD升高(P<0.05),D0、NID无显著性改变.TC、TH、LDL与ET呈正相关(P<0.01),与NO、FMD呈负相关(P<0.01);HDL与FMD呈正相关(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脂康在调脂治疗的同时,可显著降低ET,提高NO、FMD,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探讨盐酸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素、C-反应蛋白及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贝那普利进行治疗。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ET-1、hs-CRP以及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T-1、hs-CRP以及IL-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单用阿托伐他汀或者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了解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调脂、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减轻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1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和联合药物治疗(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和依折麦布10 mg)。观察服药前及服药12周后的TC、TG、LDLC、HDLC、PGI2、TXA2及CRP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TC、TG、LDLC、HDLC、PGI2、TXA2及CRP的水平无明显差别。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TXA2明显降低,HDLC及PGI2明显升高;而联合治疗较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TC、TG、LDLC、TXA2降低更明显HDLC及PGI2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毒副作用。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调脂、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减轻炎性反应的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 (LMWH)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 ,探讨LMWH治疗UA的机理。方法 :UA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 75 0 0IU ,12h 1次。用放射免疫法及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其血浆ET、NO水平。结果 :UA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经LMWH治疗后ET水平由治疗前(91.4 2± 2 6 .12 )ng/L下降至 (6 7.2 8± 17.94 )ng/L(P <0 .0 1) ,NO水平由治疗前 (37.89± 9.2 3) μmol/L升高至 (48.5 6± 11.74 ) μmol/L(P <0 .0 1) ,治疗前、后ET与NO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ET、NO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MWH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使ET合成下降、NO合成增加 ;通过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而发挥其抗心绞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韩旭  王高丹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67-168,F0003
本文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入手,阐述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重要血管活性物质,对维持血管正常的舒缩有重要的意义;若内皮细胞受损,则可引起ET和NO分泌失衡,导致血管舒缩异常,最终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纤维蛋白原及血浆粘度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CRP均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与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状态,下调外周血CRP,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20mg/d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降脂达标率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34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41~79岁,平均(64.4±11.3)岁,服用辛伐他汀20mg/d,疗程12周。治疗前、治疗4周及12周时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血糖(GLU)、肌酸激酶(CPK)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辛伐他汀20mg/d治疗12周降低TC、LDL-C、TG的幅度分别为34.8%、46.1%、24.7%;升高HDL-C2.0%,使76.5%冠心病患者LDL-C降至目标值,并可显著降低hs-CRP水平(P=0.018)。结论辛伐他汀20mg/d治疗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降脂达标率,并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O、ET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免法对60例不同证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NO和ET分别进行临床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血浆NO水平依次为心血瘀证<心气虚证、心阴虚证<正常对照组(P<0.01,P<0.05);血浆ET水平依次为心血瘀证>心阴虚证、心气虚证>正常对照组(P<0.01,P<0.05)。结论:NO含量和ET含量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有一定内在联系,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分型的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他汀类调脂药对正常血脂有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60例未经调脂治疗具有正常胆固醇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类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普伐他汀(15例,10mg/d)或辛伐他汀(15例,20mg/d),对照组未经调脂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1年后的血CRP及血脂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他汀类治疗组患者CRP及LDL-C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对照组1年后各项指标检查无明显变化。结论:两种他汀类药物不仅有调脂作用,在常规剂量下均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对327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狭窄情况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3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91例,单支病变组95例,多支病变组102例,其中后两组患者诊断为冠心病.在冠心病组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5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6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79例.结果血清hs-CRP水平在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与粥样硬化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粥样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在非冠心病(NCHD)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4组患者C反应蛋白。结果:冠心病各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NCHD组,AMI、UAP两组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SAP组,AMI和UAP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反应蛋白和冠心病的形成及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安心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安心颗粒(主要由人参、桂枝、瓜萎壳、水蛭、茯苓等中药组成)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舳例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安心颗粒,每次3.5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的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而心电图疗效两组相仿(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作用更为明显(P〈0.01)。【结论】安心颗粒可能是通过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炎症反应而改善燕鲁的心皇壹墙症般:但访菇对据高患者的心电.图疗效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芪参护心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成功施行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等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护心方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参护心方联合西药常规干预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血府逐瘀口服液组和西药对照组各40例,分别予以血府逐瘀口服液和西药消心痛、阿司匹林对照治疗四周。结果血府逐瘀口服液组、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5%;心电图疗效,血府逐瘀口服液组、西药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6%和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府逐瘀口服液组治疗后血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P﹤0.05,P﹤0.01),西药对照组LDL-C则有所升高(P﹤0.05)。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冠心病心绞痛在改善心绞痛症状、缺血心电图改变等方面有较好疗效,同时还可降低TC及LDL-C,降低动脉硬化指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了解hsCRP及MIF在其中的变化。方法6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55例健康志愿者,以ELISA法检测分析其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变化。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12.93±3.67)mg/L及MIF水平(23.60±6.31)μg/L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4.37±1.28)mg/L,MIF(9.89±1.04)μg/L]及对照组[hsCRP(3.51±1.47)mg/L,MIF(9.58±1.2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对照组hsCRP及MIF水平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hsCRP及MI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有明显升高,对hsCRP及MIF检测可能有助于鉴别高危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