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脂肪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西医治疗脂肪肝会带来不良反应,且疗效不佳,而中医药在治疗脂肪肝方面优势突出.孟河医派创立以来,名家辈出,新说迭现,认为脂肪性肝病多因禀赋不足、饮食不拘或情志内伤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痰湿瘀浊搏结于肝而成.孟河医家用药轻灵,醇正和缓,临床辨治脂肪肝以实脾为要,辅... 相似文献
2.
孟河医家治疗痹证学术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孟河医派出现在迄今,已跨越了两三个世纪,在中国医学史,尤其是近代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孟河医派在中医发展史上的地位,源于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显著的疗效,本文对孟河医家治疗痹证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加以收集、整理,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组方用药规律方面加以归纳、评析,以期对现代医家临床治疗痹证有所启发、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不寐即指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而顽固性不寐则指病情严重且病程较长,反复不愈者。顽固性不寐会给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而长期服用安眠药可引起蓄积中毒和成瘾的发生,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孟河医派能够唱响大江南北,享誉海内外,皆因孟河医家师古不泥,博采众长,在诊病、处方、用药等诸多方面造诣颇深,为当今中医临床提供了颇具价值的思路和有效方法。笔者近来拜读孟河四家医集中顽固性不寐病医案,感悟甚多,与同道共飨。1中医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4.
5.
对清代孟河名医费伯雄辨治中风病的经验进行了研究总结.其立论认为中风之总纲为气血损亏,外风乘隙而入,施治着意于调和营卫,使风从卫出;如见痰火内蕴、外风乘客之证,则以清营化痰、熄风理气为主.从理、法、方、药四方面,对其按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分期论治中风及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中风僵卧等恢复期后遗症的治疗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7.
张泽生教授是孟河医派临床大家,擅治脾胃系疾病,运用气血理论诊治脾胃病经验丰富。张老认为萎缩性胃炎以中虚气滞为多,重在温中行气;气病及血,则当兼顾。论治溃疡,当行气活血或化瘀止血。诊治食道癌、胃癌,重视疾病不同阶段的气血变化,治以行气活血、益气活血或补气摄血。 相似文献
8.
9.
传承弘扬孟河医派特色升华拓展孟河医家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言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7):20-22
孟河原是唐朝元和年间,由常州刺史孟简主持开通的武进县内的一条运河,全长41里,是京口(镇江)至江阴间连接南运河与长江之间的水上大动脉,为了纪念运河的缔造者,故称“孟河”,镇乃因河而得名。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出江苏常州孟河的一大地域性医学流派,逐渐形成以费、马、巢、丁四大家族为主的孟河医派,清末民初在全国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孟河医家是中国一大地方区域性医学流派,历时三百余年,名扬海内外,以费、马、巢、丁四家为代表,均主张和法缓治,用药轻灵。其中费家为孟河医家的开创和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尤以费伯雄为最。《清史稿》有云:“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最著”。费伯雄主张和缓醇正,师古不泥,白创新方,擅治虚劳等慢性病。查阅文献中各家论述多从费伯雄学术思想、临床医案、治法方药、学术传承、流派影响等各方面来阐述,而在病因病机上少有精辟而系统的研究。孟河医派费伯雄对各种病证的病因病机多有独到见解,对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也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著名孟河医家张继泽教授,家学渊源,擅长将膏方运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具体运用为调气化以恢复脾胃功能,复形质以逆转萎缩肠化,理兼症以改善患者症状,巧搭配六大组成成分,注意饮食,重视三分治七分养。附验案1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13.
杨博良(1880-1952年)先生是孟河医派第三代传人.为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授业老师.醇正尚和缓,平淡见神奇,深得孟河神髓.尊《内经》为医道源头,奉《伤寒》《金匮》为论治根本,谙熟《本草》,师法前贤.辨证立法,依法组方,对证选药,应变配伍,环环紧扣,灵活自在.药尚冲和,巧用多效,慎用峻猛,讲究炮制,擅用药引,煎服精... 相似文献
14.
15.
费振平(1915~1986年),祖籍江苏省武进县。孟河费氏自明代始.世为中医,代有传人,历今未衰,而以晚清费伯雄声名最著。费振平乃费伯雄第六代传人,幼承家学,随父费子盛习医,精研岐黄.稍长就读孟河中医学院。年廿四始悬壶于江苏仪征,1945年9月应诊沪上。解放后参加上海纺三医院工作.1978年任副主任医师,先后行医四十七载。费老行医.注重实践,既得孟河学派奥旨,又旁参诸家所长,于内、妇、杂病、针灸及食疗皆所擅长;恪守医德,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周超凡治疗偏头痛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超凡老师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他积30多年的科研及临床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他在治疗偏头痛时,采用3个方面辨证用药法,逻辑性强,易于掌握应用,取得显著疗效,特介绍如下。1 辨性别偏头痛属现代医学血管性头痛范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5%,但在知识分子中可达9.22%,且女性多于男性(男:女=1:3~4)。女性多在月经来潮前期发作,而在妊娠期、哺乳期几乎不发作,提示我们偏头痛的 相似文献
20.
柳晓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5,9(4):32-32
偏头痛的临床治疗山东省栖霞县医院(265300)柳晓凤偏头痛俗称偏头风,系病证名。其痛多在颞部或头角,或左或右,或左右移换,有连及眼齿,或痛久损目,或有恶心呕叶,兼证不一,无明显规律,反复发作,较难治愈。根据临床特点,将其分叙如下。一、肝经风火型林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