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是棘颚口线虫、痛性颚口线虫及日本颚口线虫幼虫寄生人体内脏或在周围组织形成结节,或在皮下移行成匍行疹。其临床上具有特征性匍形疹。幼虫移行形皮内,多见于生发层与真皮  相似文献   

2.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流行性寄生虫病,人体感染包虫后,包虫囊肿可寄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发生在常见部位的包虫囊肿超声诊断并不困难,但发生在少见部位的包虫囊肿由于其单发、体积大且不具有常见包虫囊肿的超声特点,确诊其发生部位和性质常有一定困难,我们采用ATL_HDI 3000型彩超仪诊断了4例发生在少见部位的包虫囊肿,其超声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8岁,因石子击中左眼16h就诊。眼科检查:右眼视力:4.8;左眼视力:眼前手动。左眼结膜充血,角膜4~6点处可见裂口,该裂口处有部分虹膜嵌入,前房变浅,可见积血,瞳孔变形,其后无法窥及。先行X线左眼眶平片及定位检查提示:左眼眶内异物。再行7.5MHz超声检查:左眼层次基本清晰。玻璃体内可见部分絮状稍强回声,后运动较明显。眼球壁3~4点处见0.65cm×0.42cm强回声,略呈三角形,与眼球同步运动,未见后运动,降低增益后始终为眼内最强回声,该处眼球壁见相应缺失(图1)。超声诊断:左眼球壁异物;左眼玻璃体出血。后经手术证实。讨论:眼异物是眼外…  相似文献   

4.
猪巨吻棘头虫(Macracanthorhychus hirudinaceus)是寄生在猪小肠中的一种寄生虫。但人体感染尚属少见。国内除见辽宁、河北人体感染的病例报告外,我省及其他地区尚未见有关报道。1974年我院曾遇2名儿童感染猪巨吻棘头虫,并获得虫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关娟  赵娜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2030-2031
结膜吸吮线虫是少见的眼部寄生虫病[1].2010年10月26~30日,笔者在本院眼科门诊相继接诊了2例结膜吸吮线虫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史例1,男,23岁 .2010年10月26日,因左眼红、痒、异物感,伴流泪半天,来本院眼科就诊.两周前,曾2次发生同样症状,每次均自己照镜子发现外眦部结膜囊内白色线样小虫个1条,自行取出,症状缓解.眼部检查:左眼下睑、球结膜局限性充血,  相似文献   

6.
患者20岁,女,拉丝厂工人。因左眼内进入玻璃丝,经外院多次X线照片未发现异物,视力差,半年后来院眼科就诊申请作B型眼部超声波检查。发现左眼球前后径22mm,在晶体内侧可见一条强光带4mm,另外部分与晶体重叠,后无声影,球内还可见散在强光点,  相似文献   

7.
角膜异物在眼科门诊最为常见。如果在挑除时,未能采取适当的预防感染措施,极易招致绿脓杆菌的感染,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近两年来,在进行动物实验后,我科在角膜异物挑出术中,加点1%苯氧乙醇共1,792只眼,未发生一例绿脓杆菌感染。异物的类别如附表。  相似文献   

8.
ELISA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管圆线虫是一种寄生在东风螺内,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线虫。人类通过食用(生食或半生食)或反复接触东风螺(含第三期幼虫)而获得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从脑脊液中找到虫体为此病的确诊依据,但虫体检出率极低[2~4]。国内外报道[...  相似文献   

9.
室内繁殖第2,3代东方田鼠及疫区湖洲野生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无明显差异。日本血吸虫可感染东方田鼠,但在其体内不能发育成熟,故不使其致病。幼虫最早于感染后第2天到达肺脏,第4天转移到达肝脏,而且还可在门-肠系膜静脉系统中发现少数虫体。虫体在鼠体内生存时间一般3周左右,虫体大小和结构均停留在第11天以前水平,仅见口、腹吸盘形成,肠管会合出现。日本血吸虫在东方田鼠体内的主要消亡部位是肝脏,异物性炎症反应结节是机体消除虫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结膜吸吮线虫是一种动物源性寄生虫,狗、猫等动物以及人类为其终缩主,其中间宿主是冈田绕眼果蝇,线虫寄生在眼结膜囊内,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据资料统计,人体病例报道分布于全国26个省市地区,浙江省医院报告的人体感染病例并不多见,金华市中心医院分别在2006年7月21日与2009年8月3日有2例眼部发现不明白色线虫,取虫体来金华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鉴别。  相似文献   

11.
半球后注射引起黑朦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科半球后注射 ,常用于治疗虹膜炎、预防术后感染。此法操作安全可靠 ,治疗效果好 ,是眼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球后注射引起一过性黑朦曾有过报道 ,[1] 但半球后注射引起黑朦极为少见。现将我科门诊发生的 1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 ,6 8岁 ,左眼白内障术后 2月。患者于 2 0 0 0年9月 9日上午来门诊复查。临床检查 :视力右眼无光感 ,左眼0 .0 5 ,左眼压 2 .8kPa ,结膜正常 ,角膜切口平 ,缝线在位。前房正常 ,Kp( ) ,呈灰色及棕色。虹膜上方缺损 ,瞳孔欠圆。人工晶体在位 ,表面有少许渗出物 ,后囊透明。双眼陈旧性虹膜炎 ,继…  相似文献   

12.
眼科进行的各种白内障摘除术,周边虹膜切除术,眼内异物取出术等内眼手术,在术前的护理工作中,必须剪睫毛,以预防感染及便于进行手术,这一术前准备工作,已成为眼科进行内眼手术的护理常规。  相似文献   

13.
角膜异物是眼科门诊常见的疾病,患者可在表面麻醉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用一次性无菌针头或角膜异物刀剔除。由于有时眼部刺激症状重加上患者心理紧张,在治疗时患者会发生晕厥。临床工作中曾经诊治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邓全军  谢立群  任万英  李华 《临床荟萃》2011,26(9):808-808,F0003
患者,女,43岁,因"上腹部疼痛2周"于2010年9月17日在我院门诊行无痛胃镜检查。胃镜示:胃窦小弯侧近幽门口可见一细棒样异物刺入胃壁内,外露部分长约2.5 cm,周边黏膜充血水肿伴有糜烂。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成功用异物钳将异物取出体外,无出血并发症。异物取出方法如下:异物钳沿异物长轴方向夹住异物外露端,轻轻拔出胃壁,缓慢退镜,通过食管时使异物与食管平行,直至取出体外。取出后见异物为一竹制牙签,长约4 cm(一般全长为6 cm),外露部分为断端,另一尖端则刺入胃壁内(图1)。  相似文献   

15.
LEEP刀治疗前庭大腺、阴道壁囊肿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庭大腺囊肿及阴道壁囊肿,多为良性疾患,多由炎症阻塞腺管,从而引起分泌物积聚;或中肾管、副中肾管组织在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阴道壁内形成。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在妇检时发现,少部分并发感染。囊肿较大的患者,可出现局部或全身症状,需要进行治疗。对不处于急性炎症状态下的患者,以往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囊肿造口或剥除术,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患者常需住院数日,且有部分患者会复发。本科从2005年以来,应用LEEP刀在门诊治疗26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且术后追踪未发现复发,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人眼结膜吸吮线虫感染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男,51岁。2007—09—13因左眼痒,不适,有异物感3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因左眼痒,异物感1个月,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结膜炎,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跟,病情无明显改善。全身检查未见异常。跟部检查:左眼睑结膜、球结膜充血(++),有少许分泌物,结膜囊有4条白色细线状虫体蠕动,其中有一条虫体大部分在泪小管内,小部分位于结膜表面角膜透明,前房正常,瞳孔圆,对光反应存在,跟底未见明显异常。右跟检查、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用显微镊取出4条虫体,将虫体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呈半透明、细长线状,体表有锯齿状横纹,头尾端光滑,长约1.2~2.8cm,治疗为表麻下取出虫体,给予托百士滴眼液及红霉素眼膏治疗。  相似文献   

17.
1例35岁男性患者因为左眼视物模糊就诊,最初考虑睫状体黑色素瘤,术后病理提示为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腺瘤。该患者否认家族史、外伤史及手术史。因"左眼视物模糊6年,左眼视力明显下降伴眼红眼胀2周",初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眼眶MRI提示左眼晶状体下方占位病变,性质待定,黑色素瘤诊断为"左眼继发性青光眼,左眼并发性白内障,左眼睫状体肿物,性质待查,双眼屈光不正",给予降眼压药物处理后眼压下降,但左眼视物模糊及眼红症状无明显改善。随后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入院后专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均提示左眼睫状体占位,于全身静脉麻醉下行左眼经巩膜肿瘤切除+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切割术。术后病理检查可见肿瘤组织由大量增生的柱状或立方状无色素上皮细胞构成,瘤细胞呈条索、片状或管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K18(+)、S-100(+)、Vim(+)、GFA P(+)、CEA(–)、P63(–)、CK5/6(–)。最终诊断为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腺瘤,提示临床医生面对睫状体肿瘤时应注意避免漏诊与误诊。  相似文献   

18.
异物通常是由于患者误食、外伤、意外等引起,残留于人体当中的非正常组织;而医源性异物通常是由于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不可抗拒的某些因素造成的,这些异物通常都会对患者导致各种不良反应或损害。超声检查联合CT扫描是目前确诊消化道腔内外异物及并发症类型的首选方法。本案例为患者于外院行胆肠吻合术后多年,因近期自觉腹部不适,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医生以“肝内胆管结石收入院”,并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行术中超声检查发现肝门部胆肠吻合口区线状高回声,考虑异物,且定位,遂术中取出,避免了远期造成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现将我院术中发现胆肠吻合口处类金属异物1例声像图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2岁,因“左上眼睑结节”入院。入院前5个月,左眼红、肿,当地医院诊断为“结膜囊肿”,并手术摘除。术后左上眼睑一直红、肿、轻微疼痛,夜间时有流泪,无畏光,无眼病及全身各系统结构病史。眼科检查:左上眼睑触及一形状不规则,质硬,活动欠佳的结节,边界欠清。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 ,2 3岁。于 3岁时由于外伤致双眼疼痛 ,视力骤减 ,后右眼萎缩 ,左眼视力逐渐恢复 ,并常流泪。现患者自述 ,左眼胀 ,眼球外突感 10天来诊 ,眼底镜观察发现瞳孔呈月牙形 ,用散瞳药后 ,见瞳孔呈椭圆形。用 BK2 0 0 2 ADI型彩超 8.0 MHz探头探查 (用眼睑法 ) :在左眼虹膜区可见一囊性肿物 ,大小约6 .5 mm× 4.5 mm,边界清楚 ,内部透声好 ,囊肿壁极薄 (图 1) ,实时观察中 ,见囊肿位置固定 ,能随着眼球转动而一致性移动。左眼的晶体、玻璃体、眼轴、球壁等均为正常回声 ,结合临床 ,考虑为左眼虹膜囊肿 ,患者后在外院手术治疗 ,证实为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