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乃宝董兆举刘海霞刘龙 《中国卫生统计》2015,(2):288-291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全面检索相关文献,按照事先定义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健康干预后,研究对象对"静脉吸毒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和"对艾滋病病人态度"的知晓率分别提高了19%、29%、16%。结论目前我国对农民工进行艾滋病健康干预显示出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以及综合性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了8个工地的646名农民工,进行现场流动式教育、同伴教育、免费发放安全套和建立免费的艾滋病宣传点与咨询中心等综合性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比干预前646名和干预后573名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综合性干预措施使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得分从11.41±6.57提高到15.10±6.02,传播途径知识错误率下降了10.29%~19.66%;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安全性行为中安全套经常使用率从52.27%提高到74.7%。结论该干预措施对建筑工地农民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其他类似弱势人群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城市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目的:为有效地对城市农民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匿名自填方式对杭州市农民14415人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农民工有92.6%的人表示听说过艾滋病,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程度不高;51.9%的人知道避孕套有预防艾滋病的作用;分别有56.7%和64.0%的农民工认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不可以结婚和生孩子;64.5%的人不能接受婚前有很多性伙伴,6.5%的人则表示同事或工友有找过卖淫女的经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因素有文化程度、性别和经济收入。结论:农民工对艾滋病有一定的了解,但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今后文化程度低、男性和经济收入低的农民工应成为城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农民工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活动开展前后,分别对目标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农民工回答的8个艾滋病知识问答题中,活动前平均每人答对3.33题,答对5题以上者占18.09%(53/293);活动后平均每人答对7.10题,答对5题以上者占92.11%(175人/190)。最近一个月每次都用安全套的频率,活动前为41.18%(7/17),活动后为100.00%(26/26)。结论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后,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总体水平显著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综合评价健康教育对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相关知、信、行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收集2005-2010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文献.文献研究类型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或含有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部分,且干预手段为艾滋病健康教育.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对所选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相关的8个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后,中国流动人口对“安全套可以降低艾滋病的感染风险”知晓程度提高了23%[率差(RD)95%CI:0.19~0.27];“保持单一性关系能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的知晓程度提高了18%(RD 95%CI:0.14~ 0.23);“性生活中愿意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提高16%(RD 95%CI:0.11~0.22);“商业性行为”发生率降低6%(RD 95%CI:-0.11-0.02);“商业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提高了17%(RD 95%CI:0.10 ~ 0.23);“最近一次性生活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提高25%(RD 95%CI:0.15~0.35),P值均<0.01.结论 健康教育对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相关知、信、行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有必要对该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降低其危险性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综合评价健康教育对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相关知、信、行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收集2005-2010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文献。文献研究类型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或含有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部分,且干预手段为艾滋病健康教育。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对所选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相关的8个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后,中国流动人口对“安全套可以降低艾滋病的感染风险”知晓程度提高了23%[率差(RD)95%CI:0.19~0.27];“保持单一性关系能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的知晓程度提高了18%(RD 95%CI:0.14~ 0.23);“性生活中愿意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提高16%(RD 95%CI:0.11~0.22);“商业性行为”发生率降低6%(RD 95%CI:-0.11-0.02);“商业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提高了17%(RD 95%CI:0.10 ~ 0.23);“最近一次性生活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提高25%(RD 95%CI:0.15~0.35),P值均<0.01。结论 健康教育对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相关知、信、行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有必要对该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降低其危险性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为农民工艾滋病预防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背景资料和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辽宁省沈阳市和辽阳市4 个建筑工地432 名男性建筑农民工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 农民工对非传播途径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较差;年龄较小、文化程度低、在当地居住时间短的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1、14.958、8.155,P<0.05或P<0.01)。农民工获得HIV/AIDS相关知识通过电视380人(87.9%)、报纸及杂志206人(47.6%)、广播97人(22.4%)、宣传画69人(15.9%)、朋友32 人(7.3%)、小折页19 人(4.5%)、讲座或光盘13人(3.1%)、小画册14人(3.3%)、其他15人(3.4%)。320人(74.1%)认为不安全性行为会给人们带来艾滋病,309人(71.5%)认为应该帮助AIDS患者,301 人(69.7%)不同意和感染艾滋病的工作伙伴来往。农民工共用刮胡刀159人(36.8%)、卖血24 人(5.6%)、婚外性行为23 人(5.3%)、商业性行为16 人(3.7%)、性行为使用安全套99 人(22.9%)。结论 建筑工地农民工缺乏艾滋病防治知识,存在高危行为,应对农民工进行正面、集中的艾滋病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在中学生中进行艾滋病预防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纳入的多项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同质性资料(P>0.05)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资料(P≤0.05)选取随机效应模型.结果:经健康教育干预后,中学生对"艾滋病是否由性传播"、"正确使用安全套是否能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和"能否接受与艾滋病病人同班上课,一起学习"的正向态度率,分别提高了16%、31%和25%.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我国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干预效果,为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收集1997~2010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干预研究的文献并使用RevMan4.2软件对入选的30篇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经健康干预后,大学生对"艾滋病是否由性传播"、"正确使用安全套是否能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和"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正向态度率,分别提高了6%、22%、12%。[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我国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性行为和性观念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解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态度、行为现状,探讨对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某高校学生295名,其中大一学生129名,其它年级学生166名,通过成立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师团,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展示、提供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并在干预前后,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 在该校干预前后分别随机抽取的295名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的调查应答率分别为:95.6%、97.6%.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P<0.01),态度和行为也有了明显的转变(P<0.01),同时干预前大一学生与其他年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高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有明显效果,并且艾滋病防治工作必须从新生人校时抓起,因此,应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他们树立健康、安全的性观念和行为,从而远离艾滋病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为此类人群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个市各2个建筑工地和1个市的2个煤矿区,每点随机调查70名15~49岁的农民工,使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420名被调查的农民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62.6%,相关态度符合率为73.6%,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知晓率为52.4%,有67人(16.0%)曾经接受过VCT服务。在自报近1年中有性行为的284人中,有婚外性伴的占26.8%。最近1次与婚外性伴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有37人(48.7%),最近3次与婚外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有9人(11.8%)。结论安徽省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未达到国家要求,对VCT服务的知晓和利用程度不足;同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纳入条件的251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新生代农民工总体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为64.44%,"蚊子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的回答错误率最高,为64.14%。艾滋病正向态度报告率为43.63%,安全套正确使用率为58.03%。最近一年接受过专门的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为33.47%,艾滋病健康教育状况与年龄分布、婚姻状态相关。新生代农民工想了解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依次为传播途径(56.97%)、预防知识(52.99%)、治疗知识(42.23%)、流行情况(35.86%)。新生代农民工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依次为电视(60.16%)、书刊报纸(48.21%)、宣传展览(41.04%)、专题讲座(27.89%)。结论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与正向态度报告率和正确行为率均较低,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应根据该人群的不同需求制定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枣庄市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态度及相关行为(KAP)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2月,随机抽取枣庄市市中区城区建筑工地农民工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调查。[结果]调查1 404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7.81%,其中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62.75%,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59.62%。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途径为电视、广播、报刊的分别占26.42%、32.05%、73.79%;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是电视的占48.05%,是宣传画册的占28.02%,是医生的占17.08%。对HIV感染者持完全不接纳态度的占50.14%。最近3个月有非婚性行为的占25.14%,每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占13.03%。[结论]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存在一定比率的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福建沿海地区城镇、农村居民和当地公务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及相关的行为。方法在某县城镇、农村和县公务员中,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3组人群共835人。结果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对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了解越少,所持态度和采取行为的正确率越低,对艾滋病的担忧与恐惧程度却较高。在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方面,由好到差的排列为公务员、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结论全面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健康教育,消除居民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仍是当今的重要任务。另外由于公务员对艾滋病的全面理解会对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起到极大的正反馈作用,为此在对城乡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应加大对当地公务员健康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评价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制订调查方案并设计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收取有效问卷2 648份,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项回答正确率均高于78.02%;非传播途径项回答正确率在64.95%~78.17%之间;只有少数人(1.89%)参与过预防艾滋病公益性活动,87.08%以上的同学对感染者和患者存在歧视态度和恐惧心理;艾滋病知识的来源主要是报纸、杂志(32.40%),其次是电视、电台(27.04%),而通过学校渠道获取的仅占16.47%.结论 消除学生对艾滋病的偏见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是今后学校宣传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虽然国内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仍以注射吸毒感染为主,但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ual worker,FSW)在艾滋病病毒性接触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1〕。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中国FSW平均艾滋病感染率从1995年到2000年增长了66倍〔2〕。近年来,国内已进行多项针对中国FSW艾滋病干预的研究,但干预效果存在差异。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以往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定量评价,旨在探讨中国FSW艾滋病的干预效果,为艾滋病干预措施的实施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入校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态度、行为现状,探讨对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在某中学随机抽取301名新入校学生参加讲座,讲座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干预前后有效应答率为90.03%、86.71%。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P〈0.01),除对拒绝吸毒和婚前性行为态度无明显改变外(P〉0.05),对待其他艾滋病相关态度和行为均有明显的转变(P〈0.01);干预前初一与高一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关态度、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效果明显。在初中阶段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更具有积极和广泛的意义。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艾滋病有效可靠的疫苗,应该作为初中生健康必修课,并考虑将初中生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毕业考核。 相似文献
19.
建筑农民工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建筑工地开展农民工艾滋病行为干预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建筑企业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和农民工骨干进行培训,以他们为主作为日常宣传员,结合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座、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干预,以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干预前后的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 经3~6个月的干预,农民工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从36.19%提高到52.52%、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从47.29%提高到66.36%、正确使用安全套的细节懂得多了,认为只要戴上就行的错误认识从10%下降到1.14%,但有婚外性伴和找"小姐"的比例无明显改变.结论 通过干预,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安全套正确使用率也提高了,但高危性行为依然存在,只能通过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达到减少艾滋病传播的目的 . 相似文献
20.
刘雪娜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4)
目的:综合客观评价在我国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利用多种数据库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并按照事先定义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剔除不合要求的文献,对纳入文献用Revman5.0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干预后,大学生对使用安全套是否可降低AIDS的感染风险和减少性伴数是否降低AIDS的感染风险的知晓率分别提高了33%和21%,反对或者认为应该避免婚前性行为的正向意向率提高了23%.结论:在我国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显著,可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