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采用SPSS(13.0),选择活动期RA患者126例,研究中医证候与病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实验室指标及晨僵等主要临床症状、体征,X线征象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RA患者证候分布比例差异较大,不同证候在病程、双手X线分期上存在差异。活动期RA中医证候在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与相关实验室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邪从热化"趋势是活动期RA病机的主要标本特征。反映出随着RA疾病不断进展,其病机变化存在着一个由实至虚实夹杂,再到虚的动态演变规律。关节疼痛数等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ESR等实验室指标并不能反映活动期RA中医证候分布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常见的中医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法对300例急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明确因子对应的证候。结果因子分析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四诊信息中提出21个因子,其中4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分别是寒湿痹阻、湿热痹阻、寒热错杂、肝肾亏虚4个证候,同时对各个症状在4个证候中的权重进行量化,得出每个证候的主症和次症。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常见的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病因病机、证候分类、证候分布、证候微观分析等方面,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指出为了应该努力开展系统性研究,制定统一诊断、分型及分期标准,开展大样本临床调查,使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分析拥有科学的依据和对照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证候分布相关因素。方法:研究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舌脉与类风湿因子、关节肿痛、关节畸形之间的关系。结果:寒湿痹阻以舌淡或淡红多见,分别为60.0%与33.0%;湿热痹阻以舌红多见(71.9%);肾气虚寒以舌淡多见(69.0%);肝肾阴虚以舌淡红或红多见,分别为52.6%与36.8%;痰瘀痹阻以淡瘀舌或青舌多见,分别为38.1%与23.8%。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舌象多表现为所感邪气的性质及体质差异的征象。寒湿痹阻以苔白、白腻或薄白多见,分别为36.0%、19.0%与19.0%;湿热痹阻以苔黄腻多见(25.0%),肾气虚寒以苔白多见(48.3%),肝肾阴虚以苔白多见(31.6%),痰瘀痹阻以苔白多见(47.6%)。提示本病患者的舌苔与其所感邪气性质有关。寒湿痹阻以脉细弦、细滑及沉细多见,分别为29.0%、13.0%与13.0%;湿热痹阻以脉细弦、脉细多见,分别为21.9%与18.8%;肾气虚寒以脉细弦及脉细多见,均为24.1%;肝肾阴虚以脉细弦多见(31.6%);痰瘀痹阻以脉沉细多见(47.6%)。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舌脉象主症与中医痹证虚实夹杂的证候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频数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拟以进行相关频数统计分析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医证候及相关规律性。方法:检索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有关RA证候、辨证相关的文献共231篇,然后运用频数分析对证候进行统计。结果:近五年RA中医辨证大致分为24种证候,其中虚、寒、湿、热、瘀、痰证为常见证候。八纲辨证中,虚实夹杂证频数最高。脏腑辨证中,肾虚精亏频数最高,其次为肝肾亏、肝气郁结、脾气亏虚等证,其中肺气亏虚频数最低。气血津液辨证中,血瘀阻络证的频数最高。结论:频数统计分析提示虚实夹杂证是RA病因的实质,本病发病与肾、肝密切相关,可累及脾、胃、肺、心等多个脏腑。寒热辨证在尪痹(RA)证候分类中起纲领性的作用。同时,痹治疗过程中需勿忘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受内外环境因素影响,肠道微生态失衡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本文在系统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将重点从中医脾虚证和湿热证两个角度综述肠道微生态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并简要综述近年来西医方面肠道微生态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研究成果。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调查河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中医证候与炎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场收集300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后,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血沉、CRP、CCP、血小板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RA急性活动期的不同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实验室指标上未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河南地区RA急性活动期炎性指标在中医证候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均值得出湿热痹阻和寒热错杂与急性活动期RA炎性指标最相关。  相似文献   

8.
李哲  王庆国 《世界中医药》2015,10(3):345-347,351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方法:对257例RA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与性别、年龄、主要实验室指标、入院前后DAS28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各证型在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病程、主要实验室指标、DAS2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年龄较轻者多为痰瘀痹阻型和湿热瘀阻型,年龄较大者多为痰瘀痹阻型和湿热痹阻型;寒湿瘀阻型和湿热痹阻型病程最长;各证型DAS28前后评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类临床文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方式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检索2000年1月一2011年12月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贵州省数字图书馆和读秀学术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结果共33篇文献纳入研究,病例数合计4233例。证型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湿热阻络型20次(60.61%),其次是肝肾两虚型18次(54.55%)、痰瘀互结型17次(51.52%)、风寒湿痹型15次(45.45%)、寒湿阻络型14次(42.42%)、风湿热痹型及气血亏虚型10次(30.30%)、寒热错杂型9次(27.27%)。按病例数排列,湿热阻络型768例(18.14%)、风湿热痹型666例(15.73%)、风寒湿痹型584例(13.80%)、寒湿阻络型517例(12.21%)、寒热错杂型415例(9.80%)、痰瘀互结型364例(8.60%)、肝肾两虚型235例(5.55%)、久痹正虚型223例(5.27%),其余证候病例数皆未超过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的证候分布特点以湿热阻络型为主,其次风寒湿痹型、风湿热痹型、寒湿阻络型、痰瘀互结型及肝肾两虚型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复杂,病程较长,致残率高。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尚未完全明确,且常规慢作用抗风湿药、激素等不良反应明显,而中医药对本病临床疗效确凿。然而,由于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的辨证分型尚缺乏统一客观标准,加之地域等因素,如何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成为提高RA中医药疗效的关键。为此,作者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发现,血小板数量(PLT)与RA的发生和活动性等方面密切相关,并与中医热证(湿热痹阻)和瘀证(痰瘀互结等)呈正相关,从而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关注血小板等实验室指标,以期为RA中医证候诊断提高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鲁丽  吴洋  刘维超 《光明中医》2012,27(2):297-299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证候分布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对436例RA患者进行调查,并研究中医证候与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等与中医证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证型与RF分型、血沉、C反应蛋白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5个证型按构成比排列顺序为寒湿痹阻>肾气虚寒>湿热痹阻>肝肾阴虚>痰瘀痹阻.结论 实验室指标主要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特点,而很难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的证候特点;中医正邪盛衰的动态变化,贯穿于疾病的始终,反映了疾病不同阶段的标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对近4年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学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结果 认为,目前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分型尚存在分歧,缺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如能在以上方面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将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机理的揭示,提高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本病多侵犯手、足、腕等小关节,如不给予适当治疗,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可引起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丧失,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目前西医治疗RA尚无特效方法,且长期服药毒性和不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RA的特色是分证论治,而证候机制研究一直是相关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探讨广西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 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取RA患者106例,采用SPSS(10.0)建立数据库及统计研究其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IgA,IgG,IgM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 RA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上存在差异.中医证候在性别、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广西地区RA证候以湿热阻络最多见.在病程方面,肝肾阴虚病程最长.RA患者年龄较轻者证候主要表现为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和寒热错杂证;年长者以痰淤阻络和肝肾阴虚为主.  相似文献   

15.
重视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中医证候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类学是医学的根本,现代医学的诊断和中医学的证候分类都是对人体健康状态的分类,分类结果决定治疗方法的选择。基于中、西医诊断分类的治疗都对维护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开展疾病诊断和中医证候分类的结合研究,特别是疾病的中医证候分类研究,不仅急需,同时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在疾病诊断分类的基础上,利用中医四诊信息对疾病再次科学证候分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气象要素[海拔(气压)、温度、湿度]对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候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数据中心患者1 411例,分别比较地处不同温度带、湿度分区和海拔分区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①居住在暖温带的RA患者最多[606例(42.95%)],暖温带、中温带和亚热带的RA患者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RA-ILD)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证候特征。方法收集320例RA-I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和肾阳虚证4个证型,研究各个证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等分布情况。结果 320例患者中肺肾气阴两虚证有156例(占48.8%),明显多于其余证型(P0.05)。肺脾气虚证在女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肾阳虚证患者关节变形数明显低于其余证型(P0.05)。肺脾气虚证的血小板(PLT)、ESR、CRP、免疫球蛋白M(Ig M)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其余证型(P0.05)。肾阳虚证在类风湿因子Ig M(RF-Ig M)、类风湿因子Ig A(RF-Ig A)及类风湿因子Ig G(RF-Ig G)的滴度方面明显低于其余证型(P0.05)。结论肺肾气阴两虚证是RA-ILD的主要证候类型,肺脾气虚证的炎症活动程度最高,肾阳虚证预后最好。  相似文献   

18.
高佩芳  蔡辉 《光明中医》2009,24(2):369-370
本文主要从中医的辨证施治、外治及针灸方面论述了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47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姜泉  蒋红  曹炜  焦娟 《中医杂志》2007,48(3):253-255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方法 对475例RA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年龄、病程、主要实验室指标、X线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各证型在病程、病情活动情况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年龄、主要实验室指标、放射学改变方面亦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75例患者中,湿热痹阻型最多,占41.7%;其次为湿热痹阻合并瘀血阻络型,占10.9%。结论 湿热痹阻型病程短,病情重,且多见于疾病活动期,并易与瘀血相合致病,故临床RA活动期多见湿热痹阻合并瘀血阻络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风湿科住院的258例哈萨克族RA患者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8例哈萨克族RA患者中,女性占84.1%,男女比例为1∶5.3;寒湿痹阻型76例(29.5%),湿热痹阻型85例(32.9%),痰瘀痹阻型56例(21.7%),肝肾阴虚型41例(15.9%);湿热痹阻型患者血沉水平高于寒湿痹阻型患者(P0.05),湿热痹阻型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均高于肝肾阴虚型(P均0.05),湿热痹阻型补体C3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肝肾阴虚型(P均0.05)。结论新疆哈萨克族RA患者中多见湿热痹阻型,且湿热痹阻型RA患者疾病活动度高,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