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压力泵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入院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及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间歇充气加压泵。结果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13.9%),观察组发生2例(4.76%),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充气加压泵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间歇充气压力抗栓泵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月 《天津护理》2012,20(3):128-129
目的:探讨运用间歇充气压力抗栓泵对预防和减少肝胆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自肝胆外科术后患者124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6例,对照组58例。试验组在常规预防DVT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间歇充气压力抗栓泵,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预防DVT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术后24 h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24 h试验组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血流速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术后运用间歇充气压力抗栓泵可改善患者血流速度,预防和减少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DYT)是老年骨科常见的并发症,此病可引起肺栓塞威胁生命,其后遗症也会影响生活质量, 严重时可以致残[1].目前有学者对间歇充气压缩泵的研究表明,间歇充气压缩泵使用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但对使用时间,患者舒适的选择国内无相关研究.作者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在本科行髋部手术,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间隙充气压缩泵,采用两种使用时间进行临床对照,以探讨更适合患者的使用时间[2-3].  相似文献   

4.
间歇充气压缩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运用间歇充气压缩泵对预防和减少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DVT预防方案为低分子肝素。实验组术后DvT预防方案为间歇充气压缩泵。结果术后第7d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实验组有3例发生DVT,发生率为5.0%,而对照组有5例发生DVT,发生率为8.3%,经x2检验,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发生DVT患者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实验组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应用肝素相比,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运用间歇充气压缩泵同样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DVT,而且该方法使用简单,患者感觉较舒适,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在老年肺癌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5例肺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DVT,试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预防DVT。观察术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水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下肢肿胀、DVT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能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董咏梅  张若  陈聪  徐鲁白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2):1092-1093
目的观察术后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治疗仪对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护理对策。方法将78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治疗仪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实验组40例中有3例发现DVT,发生率为7.5%,无明显肢体肿胀,无胸痛、气促等肺栓塞症状,给予拜阿斯匹林100 mg/d,1个月后门诊复查,DVT消失。对照组38例中有11例发现DVT,发生率28.9%,其中有4例出现下肢肿胀,无肺栓塞症状,给予拜阿斯匹林100mg/d,1个月后门诊复查,4例DVT消失,其余7例血栓机化,症状缓解,经χ2检验,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09,P<0.05)。结论患者术后预防性使用间歇充气装置,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指深静脉出现血斑块而且在多静脉瓣上扩展,最后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1])。一些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如果下肢运动不到位,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甚至并发肺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继发致死性肺栓塞的基础病因,临床上90%肺动脉栓塞是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2])。如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发现治疗,轻者造成下肢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对预防和减少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术后80名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基础护理和药物治疗相同,试验组在基础护理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间歇充气压力泵驱动下肢循环。结果:试验组出现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对照组出现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经χ2检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妇科盆腔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上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的下肢用充气压力泵作间歇循环驱动,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黄颖  薛柏余于雪 《护理研究》2007,21(6):1450-1451
[目的]观察术后卧床72h以上老年病人使用压力抗栓泵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术后卧床72h的老年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泵进行辅助治疗。两组均在术后固定时间抽血检测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结果]术后卧床72h以上老年病人应用压力抗栓泵辅助治疗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明显,对病人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术后卧床72h以上老年病人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应使用压力抗栓泵辅助治疗,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是指血液不正常地在下肢深静脉凝固,导致静脉腔阻塞,造成静脉回流障碍。近年来,随着高龄产妇的增加以及剖宫产率的升高,LEDVT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引起相关器官组织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肺动脉栓塞、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2-3]。有效的护理方法对剖宫产患者的预后起着关键作用,为探讨踝泵运动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后LEDVT的预防作用,本研究对78例剖宫产患者进行了不同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压力泵治疗仪预防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压力泵治疗仪预防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3月本科室40例骨科术后患者为对照组,选择同期术后患者3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使用压力泵治疗仪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DVT形成情况及静脉栓子检出率、栓子直径。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0d均没有发生DVT,观察组静脉栓子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1),且栓子以自行吸收栓子(直径0.1cm-0.3cm)为主。结论骨科术后患者使用压力泵治疗仪能有效降低静脉栓子形成的危险,预防DVT的发生,且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余格   《护理与康复》2017,16(12):1327-1329
目的观察应用周期性充气压力泵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后在腿下常规放置软保护枕,并给予腿部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周期性充气压力泵。术后72h,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凝固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周期性充气压力泵可以有效改善凝血指标,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术后使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对减轻肢体肿胀、疼痛的影响。方法 分为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在术后固定时间测量患肢大腿周径并与健肢比较。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对患肢进行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第2、4、6天患肢与健肢大腿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术后应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配合积极的护理,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干预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泵对预防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妇科手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运动干预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泵治疗。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皮肤温度升高,下肢疼痛、肿胀及DVT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及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皮肤温度升高、下肢疼痛、肿胀及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早期运动干预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泵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预防妇科术后DVT。  相似文献   

15.
目的:预防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观察压力抗栓泵预防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治疗方法,主动、被动的活动患者双下肢。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术后2 h双下肢使用压力抗栓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抗栓泵预防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黄颖  薛柏余  于雪 《护理研究》2007,21(16):1450-1451
[目的]观察术后卧床72h以上老年病人使用压力抗栓泵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术后卧床72h的老年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泵进行辅助治疗。两组均在术后固定时间抽血检测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结果]术后卧床72h以上老年病人应用压力抗栓泵辅助治疗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明显,对病人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术后卧床72h以上老年病人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应使用压力抗栓泵辅助治疗,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空气压力泵(APT)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PT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ATP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空气压力泵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对比2组一般资料、NIHSS评分、格拉斯哥评分、ADL评分和LDVT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护理后GCS、NIHSS、ADL评分均有所变化,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护理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并发LDVT(15.0%),APT组有2例患者并发LDVT(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能够有效预防LDVT的发生,可以运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患肢被动活动的基本护理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予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的综合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无肿胀25例,轻度肿胀11例,中度肿胀4例,重度肿胀0例;对照组治疗组无肿胀11例,轻度肿胀10例,中度肿胀8例,重度肿胀1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的综合干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从间歇充气加压泵用于脑卒中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应用评价3个方面展开综述,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指出方向,以期为脑卒中病人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提供临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对长期卧床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将84例长期卧床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除接受常规预防法外,采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病人DVT发生率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个疗程后实验组病人大腿周径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且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在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及提高病人舒适度方面效果明显。结论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有效防治了本研究对象的下肢DVT,使病人更舒适并促进了康复,且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