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杀灭效果。  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白色念珠菌悬液接种于24孔板上,培养白色念珠菌生物膜,通过活菌计数评价生物膜的培养稳定性;将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作用于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不同时间后,平板计数法计算残余活菌的量,荧光染色观察死亡真菌的情况,透射显微镜观察真菌形态变化。  结果  白色念珠菌培养72 h后,可在24孔板上形成典型的、成熟的、稳定的生物膜结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作用20 s可杀灭90%真菌,作用时间超过55 s,则无活菌检出;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荧光素标记的死细胞面积也相应增加;透射显微镜结果显示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对白色念珠菌的细胞结构具有显著的破坏作用。  结论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可破坏白色念珠菌结构,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母乳的抑菌作用。方法 :于产妇产后 6个月内收集乳汁 ,培养受试细菌及真菌 ,铺制成一层含菌浓度为 0 0 0 1%的琼脂平板 ,利用平板扩散法检测各乳样的抑菌作用。检出的各敏感菌株培养后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调制成 1× 10 6个 /mL的菌悬液 ,取 10 μL该菌液与 2 0 μL乳样及 70 μL生理盐水混均后置于 37℃培养。每间隔 30min取样品 5 μL平板计数后制抑菌曲线。 结果 :人初乳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对肠道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 ,对白色念珠菌未显示抑制作用 ,成熟乳抑菌作用不明显。结论 :母乳具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529例浅部致病真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少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65-1866
目的:了解本地区浅部致病真菌感染状况及病原菌分布。方法:沙保弱分离培养基SDA、小培养、柯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菌法,以标准菌株及临床送检真菌标本529份进行真菌培养,观察培养特性及菌种分布。结果:头癣、手足癣、甲癣、体癣、股癣在培养标本中,红色毛癣菌占多数,阳性率68%;念珠菌次之,占22%;头癣以紫色毛菌占多数,占7.2%。结论:培养鉴定结果显示,本地区浅部致病真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是主要的致病真菌,念珠菌次之,头癣以紫色毛癣菌占多数。  相似文献   

4.
细菌鞭毛染色法染色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的染色条件对细菌鞭毛染色效果影响,寻找一套适合的染色方法。方法将37℃培养18~24 h的普通变形杆菌培养物,稀释成菌悬液制片、染色,比较不同的菌悬液浓度、处理时间、染色时间和染色方法对细菌鞭毛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5×1012/L的菌悬液37℃放置10 min制片,用石炭酸复红法染色10~15 min,水洗,干燥镜检,其背景清晰,80%~90%的细菌有鞭毛,菌体红色,鞭毛淡红色,染色效果理想。结论细菌鞭毛染色过程中菌悬液的浓度、菌悬液的处理时间、制片方法以及染色时间的长短等条件影响鞭毛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5.
乳酸杆菌对抑制阴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杆菌作为阴道微生态优势菌,在降低阴道pH值,维持阴道清洁度,保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1]。已有报道乳酸杆菌对阴道多种微生物有拮抗作用,乳酸杆菌数量下降是某些阴道感染的发病因素。本研究采用体外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进行实验观察,以探讨乳酸杆菌能否对阴道念珠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菌液与阴道上皮细胞置备1.1.1 乳酸杆菌悬液:取妇科门诊就诊者阴道分泌物,经培养生物鉴定后,用比浊法调整细菌浓度为105个CFu/L,部分乳酸杆菌灭活后亦调整细菌浓度为105个CFu/L。1.1.2 白色念珠菌悬液:取妇科门诊阴…  相似文献   

6.
王志东  廖万清  徐红  陶文照 《上海医学》2006,29(1):36-39,F0004
目的建立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系统感染裸小鼠模型。方法采用对裸小鼠腹部注射白念珠菌及隐球菌菌悬液的方法,观察记录1~2d内裸小鼠的毒性反应情况和死亡分布,并进行病理检查。根据寇氏法设计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并检测感染前后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分别观察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菌悬液对裸小鼠的急性毒性;检测到裸小鼠腹腔注射白念珠菌菌悬液的LD50为1.6×107cfu/ml,注射新生隐球菌菌悬液的LD50为2.0×107cfu/ml。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感染裸小鼠时,脾脏组织NK细胞的活性下降。结论建立了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系统感染裸小鼠模型,为讨论在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缺失的情况下,以B细胞NK细胞为主的体液免疫系统如何应对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感染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δ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学疗法(PDT)对体外培养的三株嗜角质真菌杀伤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将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白念珠菌三株标准菌株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活化培养后制备菌悬液,菌悬液与不同浓度ALA(3,10,30,100,300mmol/L)在含2.5%胎牛血清的DMEM悬浮培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与100mmol/L ALA悬浮培养真菌体内PpⅨ产生情况,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ALA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对真菌生长的抑制率,透射电镜观察100mmol/L ALA-PDT后三株真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荧光共聚集显微镜观察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白念株菌与100mmol/L ALA悬浮培养后,均可见真菌体内有砖红色荧光物质PpⅨ产生,ALA-PDT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白念珠菌抑制率与ALA浓度成正相关(P<0.05),但当ALA浓度增加到300mmol/L,其抑制率无显著增加。单纯激光和只加ALA无激光光照均对真菌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可见ALA-PDT后三株真菌细胞壁、细胞膜及细胞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结论:δ氨基酮戊酸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对体外培养三株嗜角质真菌具有明确的杀伤效应,可为ALA-PDT治疗甲真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聚六亚甲基双胍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对聚六亚甲基双胍、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及聚六亚甲基双胍复方消毒剂的杀灭微生物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作用1min的T/E值分别为42.60、3.75、4476.29。结论:聚六亚甲基双胍的杀菌效果明显好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聚六亚甲基双胍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有协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氯喹体外单独以及与两性霉素B(AmB)联合应用对新生隐球菌生长的影响.方法:(1)不同浓度氯喹分别与两种新生隐球菌变种的菌悬液共培养,检测4、6、8 h后菌悬液浓度的变化,并与不含氯喹的菌悬液对照比较;(2)检测3种浓度氯喹与AmB联合后对10株菌株的敏感性变化.结果:(1)在与隐球菌菌悬液共同孵育4、6和8 h时,50 μmol/L以下浓度的氯喹培养与生长对照之间隐球菌的生长百分率差异不显著;而在50~100 μmol/L浓度时,氯喹培养与生长对照之间隐球菌的生长百分率差异显著;氯喹浓度在500 μmol/L以上时,氯喹与隐球菌共孵育后,隐球菌菌悬液的浓度甚至低于原先浓度.但氯喹对隐球菌两种变种的作用没有差别.(2)氯喹与AmB联合应用可以明显降低AmB的MIC,而且也随着剂量增长而增强.结论:高浓度氯喹在体外具有抑制隐球菌生长和杀灭隐球菌的作用,并可增强AmB的抗隐球菌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金赛护阴消毒液是一种含醋酸氯己定的消毒液。卫生部 2 0 0 2年新版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 ,对不宜用悬液定量法评价的消毒剂 ,如粘稠的消毒剂和冲洗消毒的消毒剂等的实验室试验用载体定量法〔1〕。为比较载体法与悬液法评价金赛护阴消毒液杀菌效果的差别 ,在实验室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中和剂选择试验 :试验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6 5 38)和白色念珠菌 (ATCC1 0 2 31 )。试验时 ,用含蛋白胨 1 0 0 0 0mg L的磷酸盐缓冲液 (PBS)稀释成所需浓度的菌悬液 ,取该菌悬液滴染于白平纹布片 (1 0cm×…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菌素的制备方法,并评价以马尔尼菲青霉菌素皮肤试验来诊断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价值。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马尔尼菲青霉菌组和白色念珠菌组,每组20只。马尔尼菲青霉菌组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白色念珠菌组感染白色念珠菌,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按真菌抗原提取法制备马尔尼菲青霉菌素并进行部分改良,用Lowry法测定马尔尼菲青霉菌素中纯蛋白衍生物的含量;将马尔尼菲青霉菌素皮内注射于3组新西兰大白兔耳部内侧皮肤,并于注射后24、48、60h观察皮肤红肿反应。结果获得的马尔尼菲青霉菌素原液纯度高,特异性好;抗原效价测定结果显示马尔尼菲青霉菌素中纯蛋白衍生物含量为68mg·L-1,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组和白色念珠菌组各时间点皮肤红肿反应平均直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未出现皮肤反应。注射后24h,马尔尼菲青霉菌组皮肤红肿反应全部为阳性,白色念珠菌组有2只为阳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素皮肤试验方法对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进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0.0%,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对真菌抗原提取法进行部分改良可获得具有良好安全性的马尔尼菲青霉菌素;马尔尼菲青霉菌素皮肤试验方法简便,结果稳定,可用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预先免疫对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BCG或灭菌生理盐水皮内注射预先免疫2周,然后由尾静脉注射白色念珠菌进行攻击,观察小鼠死亡率及计算存活小鼠肾组织带菌量。结果BCG免疫组存活时间长于生理盐水免疫组(P〈0.01);存活小鼠肾组织菌落计数:BCG免疫组远少于省里盐水免疫组(P〈0.01)。结论BCG对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e efficacy of topical natamycin 5% was studied using a reproducible model of keratomycosis produced by Candida albicans in the rabbits. METHOD: Candida albicans was isolated from infected human eye and 4 x 10(5) cells of the Candida albicans was injected into the corneal stroma of the eyes of 15 rabbits. All eyes developed a corneal ulcer without pretreatment with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Forty-eight hours after inoculation, the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est group I, 10 eyes receiving notamycin drops in a 5% suspension; control group II, five eyes receiving 0.9% normal saline solution. The rabbits' corneas were removed for Candida albicans recovery and placed in 1 ml of sterile 0.9% normal saline solution, minced within two hours with scalpel and thoroughly homogenized with a piston and mortar Serial dilutions of this corneal solution from 10(-1) - 10(-4) were made in 0.9% sterile saline solution and 100 microl aliquots were plated onto tryptic soy agar. All cultures of cornea from the treated eyes were negative after seven days of inoculation while five cultures were still positive in the control eyes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RESULT: It was found that 5% natamycin was effective in treating experimental Candida albicans induced keratomycosis in rabbits. CONCLU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natamyci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p < 0.01)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in treating experimental keratomycosis.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脾虚小鼠伴口腔白念珠菌感染后唾液中sIgA的含量变化,探讨脾虚小鼠与白念珠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的复合因素制备脾虚小鼠模型,采用局部接种的方法于正常对照组以及脾虚小鼠建立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模型,检测小鼠唾液中活白念珠菌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小鼠唾液中sIgA的含量。结果:脾虚伴口腔白念珠菌感染组小鼠的唾液中活白念珠菌数增高,唾液中sIgA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小鼠在脾虚状态下对口腔白念珠菌的易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IgY与双歧杆菌防治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特异性抗白色念珠菌鸡蛋黄抗体IgY和双歧杆菌的体内生物学效应,探讨将二者复合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建立无特殊病原菌(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小鼠烧伤后口服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应用活菌计数方法检测其回肠膜粘附白色念珠菌量、盲肠内容物白色念珠菌量以及白色念珠菌脏器移位率。结果 烧伤SPF小鼠喂服IgY和双歧杆菌后,均能明显抑制肠道内白色念珠菌生长和白色念珠菌粘附肠上皮细胞;二者复合应用后还能明显降低脏器白色念珠菌移位率。结论 特异性鸡蛋黄抗体IgY具有良好的体内生物学效应且优于单独使用双歧杆菌,二者复合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临床白色念珠菌感染者不同标本中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活性与其毒力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牛奶平板和卵黄培养基法检测白色念珠菌感染者不同标本(痰、血液、鹅口疮、伤口、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的190株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的活力,分别将产酶株的菌丝相和孢子相菌悬液(5×106 CFU•mL-1)注射小鼠尾静脉,1个月内观察小鼠死亡率及平均存活时间,以平均存活时间评价菌株毒力。结果:190株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68%和85.26%。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菌丝相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的活力均显著高于孢子相(P<0.01,P<0.05);注射菌丝相白色念珠菌的小鼠死亡率高于注射孢子相的小鼠(P<0.05),且平均存活期短于注射孢子相的小鼠(P<0.01)。结论: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是白色念珠菌重要毒力因子,酶活力可直接地反映其毒力和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黄粉虫蛋白对白色念珠菌模型小鼠特异性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用药组、免疫抑制对照组、免疫抑制用药组四个组.处死后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小鼠IFN-γ水平和IgG水平,用平板培养计数法各组小鼠内脏活菌数目.结果 黄粉虫蛋白明显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IFN-γ水平和IgG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耳念珠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代谢特点及体内毒性特征。方法 以白色念珠菌为参照,测定并比较耳念珠菌与白色念珠菌在常规培养条件、不同pH值和不同盐含量下的生长情况;利用微量生化反应管测定两种念珠菌糖醇发酵情况;以四周龄裸鼠为实验动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耳念珠菌感染组、白色念珠菌感染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5只/组。耳念珠菌感染组和白色念珠菌感染组取0.3 mL已调至5×109 cfu/mL菌液,对裸鼠进行灌胃处理,建立胃肠道感染模型,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取肝脏、肾脏、肠、粪便和血液等标本,通过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分析耳念珠菌的体内分布和毒性特征。结果 耳念珠菌的对数生长期约为8~24 h,约在24 h后进入生长稳定期,最适生长的pH值范围为5~7,生长模式与白色念珠菌相同;耳念珠菌在浓度为5%和10%的NaCl培养基中生长情况优于白色念珠菌,能发酵葡萄糖、蔗糖、海藻糖和山梨醇;从裸鼠的粪便、血液、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分离出耳念珠菌,肝脏载菌量最多为5.7 log10 cfu/g,其可造成肝组织和肠组织病理学改变,但病变程度比白色念珠菌弱。结论 耳念珠菌在弱酸或中性条件下最适宜生长,具有高耐盐性,在免疫抑制状态下感染机体后,存在突破肠屏障入血及随血流播散并导致组织病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白念珠菌消化道感染对脾虚小鼠肠组织IgA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体在脾虚状态下对消化道感染白念珠菌的易感性。方法:本实验采用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的复合因素制备小鼠脾虚证模型,经消化道感染白念珠菌,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及一般状况的改变,并检测粪便中的活白念珠菌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脾虚模型小鼠肠组织表达的免疫球蛋白A(IgA)的含量。结果:脾虚感染组小鼠的体重下降明显(P<0.01),且一般状况欠佳,便活菌数持续增高,小肠组织IgA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机体在脾虚状态下对消化道感染白念珠菌的易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竹叶提取物的抗血栓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竹叶提取物的抗血栓作用。方法采用小白鼠体外凝血时间及家兔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家兔血浆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家兔血浆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和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实验来观察竹叶提取物的抗血栓作用。结果竹叶提取物22.5mg/kg、45mg/kg和90mg/kg能显著延长小鼠体外凝血时间;7.5mg·mL~1、15.0mg·mL-1和30.0mg/kg能明显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并能显著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结论竹叶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