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定邦  王铁丹 《广东医学》1994,15(5):297-298
近年来国际上对分子量在300~5000Daltons之间的所谓中等分子量物质(MMS,简称中分子物质)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讨。1971年Babb等提出MMS作为尿毒症中毒本源性物质的假说已得到证实。本文特对儿科最常见的多发病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MMS的含量进行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分子物质(MMS)是指分子量为300~5000 dalton的混合物。1972年Babb等人发现中分子物质的积聚可能是尿毒症毒性症状的本源物质,提出了尿毒症的“中分子物质”的假说。二十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八十年代人们注意到MMS在一定波长(nm)条件下紫外线吸收强度的改变能反映其浓度的变化,故应用紫外吸收法测定血浆MMS总量。本文应用酸沉淀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MMS总量,并初步用于尿毒症患者血浆MMS  相似文献   

3.
中分子物质(MMS)主要是指血液中分子量在350~5000道尔顿范围的以寡肽形式存在的多种物质的混合物。MMS作为蛋白质分解产物以一定浓度存在于血液中,对机体无直接损害。但当一些属于中分子量范围的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时,对肌体的免疫和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可损伤神经,影响糖、氨基酸以及能量代谢,加快老化进程。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MMS除作为尿毒症中毒本源物质外,还参与其它疾病的发病机制。因此,测定血浆MMS含量很有意义。 80年代初,苏联学者Габризпян等人报道了测定血浆中MMS的方法。作者根据第一军医大学王铁丹等人的改进方法,对158只不同日龄Wistar系健康大鼠进行了测定,探索MMS含量与实验动物日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上对分子量在300~500daltons之间的所谓中等分子量物质(middle molecular substances,MMS;简称中分子物质或中分子)发生了广泛的兴趣。MMS主要是一类多肽的混合物,它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以一定的含量存在于健康人体内,含量过高或过低都是某种病理现象的反映。MMS的研究,对伴有MMS堆积的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血液灌流)、预后判断乃至预防,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测定出当地健康人群血浆MMS含量的正常水平,对动态观察疾病过程中血浆MMS含量的变化、进一步开展MMS与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进行了乌鲁木齐市健康成人血浆MMS含量的调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际上对一类分子量在300~5000Daltons 之间的中等分子的物质(简称中分子物质 middle molcule substance,MMS)与疾病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结果表明MMS 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分子物质(medium molecular substance, MMS)是指存在于血液中的分子量在300~5000dalton之间的多种物质的混合物,近年来一些研究证明其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有关。为了探讨MMS与肝包虫病的关系,我们对肝包虫病患者血浆中MMS的含量进行了检测。一、观察对象和方法肝包虫病患者13例(肝包虫病组),其中男6  相似文献   

7.
中分子物质(Middle Molecular Substances,MMS)是分子量在300-5000Dalton的一类多肽,在尿毒症患者血中明显升高。我们对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MMS总量水平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分子量物质(middle molecular substance,MMS)指存在于体液中分子量为300~5000道尔顿的化学物质,主要为多肽一类的混合物。本实验室观察了50例健康成人血浆中分子含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分子物质(MMS)是指分子量在300—5000之间的混合物质的总称,其化学本质主要是寡肽。一些报道提出,MMS参与一些能引起机体中毒疾病的发病过程,而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以输血及血浆者较为普遍,故本文以健康献血员为对象,对库存全血血浆MMS含量及库存血浆MMS含量分别进行了动态观察,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72年 Babb 等在研究透析疗法的基础上,提出尿毒症患者某些症状与体液内中分子质(MMS)积聚有关,继而提出 MMS 与尿毒症症状关系的假说。MMS 是指存在于体液内分子量在300(或500)~115000dalton(1dalton=0.9921u)的各种物质的混合物(非均一成份)。体内 MMS 的来源迄今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毒尿症患者细胞代谢紊乱和排泄阻滞所引起的代谢产物积聚是 MMS 在体液内增  相似文献   

11.
贾云秀  王铁丹 《吉林医学》1992,13(5):290-290
<正> 中分子物质(MMS)早在1971年Babb等提出做为尿毒症中毒本源性物质已得到证实。近年来,国内外对血浆MMS含量及致病性进行了大量研究,证明MMS除与尿毒症的关系外,还与肝硬化、肝昏迷、急性烧伤毒血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有关。但MMS与变应性疾病的关系的报导尚少。为了探索外源性哮喘(变应性哮喘)患者血浆中MMS含量与其发病机理之间的关系,我们从1990  相似文献   

12.
中分子量物质是指分子量在500~5,000道尔顿间的混合物。1970年 Teckhoff 等,1971年 Babb 等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尿毒症患者过程中,发现该类物质能产生尿毒症毒性症状,从而提出了“中分子量物质”假说。并在治疗上选用可透过中分子物质的聚丙烯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70年代,Babb等人提出“中分子量物质假说”,认为分子量300~1500dalton的物质能产生尿毒症毒性症状。我室从1984年起测定了16例慢性尿毒症患者血、尿、腹水中中分子量物质,观察了血中中分子量物质含量与神经病变的关系,并与肾功正常的肾病患者组及正常人组做了对比。我们认为测定中分子量物质对于观察尿毒症患者神经系统病变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了肺心病不同阶段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MiddleMolecular Substance,MMS)水平,并同血气分析结果和红细胞计数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慢性肺心病患者体内存在MMS代谢紊乱;MMS的产生与红细胞数增多、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H~+浓度增高有关;MMS可能对多个器官都有毒性作用,MMS的测定可作为估价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定了正常人、结核性和癌性胸膜炎患者血与胸水中分子物质(MMS)含量。结核性胸膜炎组血中MMS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癌性胸膜炎组血中MMS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结核性胸膜炎组,但其胸水中MMS值却高于结核性胸膜炎组,且胸水与血中MMS值之比也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膜炎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了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MMS)有明显升高,我们有类似报道。为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MMS升高原因及其在哮喘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我们测定了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MMS含量,并对部分患者动静脉血浆  相似文献   

17.
应用紫外吸收法,检测73例肾脏病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MMS)含量,并以201名健康人做对照。同步观察了患者血肌酐(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的变化,按肾功能状态分组统计。结果农明:肾功能正常组患者的血浆MMS含量明显降低;而不同病因所致肾功能不全组患者的血浆MMS含量明显升高。MMS水平的升高和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一致。血浆MMS含量可作为判断肾功能状态和预盾的较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对15例伤寒患者和15例健康人血清中分子物质(MMS)含量及血清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伤寒患者血清中MMS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血清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中分子物质 (MMS)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 2 2 9例患者 10种疾病进行了药物和低能量He -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 (ILIB)前后MMS含量变化分析。结果 :在 2 2 9例患者中有 15 8例MMS总量升高 ,占 6 9%。在高血压等 10种疾病组中与健康正常对照组比较 (2 2 1± 2 0u/dL)均增高明显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其中 5 5例治疗后MMS下降 ,4 7例下降在 10至 2 0个百分点 ,而高血压病和高血压伴有脑梗塞MMS下降最多。结论 :MMS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 ,其总量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可据此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疗效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发现中分子物质(MMS)与多种疾病有关,而有关脑血管病方面的报告尚不多,为此我们对3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M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