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伟  付杰新等 《医学文选》2001,20(2):139-140
目的:比较α-干扰素与卡介苗,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73例表浅膀胱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α-干扰素,卡介苗和丝裂霉素进行膀胱灌注。结果:3组中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各组之间术后2年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α-干扰素组仅1例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较其他2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未观察到其他副作用。结论:α-干扰素膀胱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与卡介苗和丝裂霉素相近,其最大优点在于可经尿道直接注入和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
三种膀胱灌注药物疗效评价金键,朴维新大连铁路医院(116001)关键词药物灌注,膀胱癌,肿瘤复发膀胱内药物灌注是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笔者1987~1994年对58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分别应用噻替呱(TTP).丝裂霉素C(MMC)和卡介苗(BCG...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观察膀胱内灌注疗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1996年3月~2002年3月,笔者收治膀胱癌术后病例108例,分别用卡介苗、噻替哌、丝裂霉素C行膀胱内灌注疗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结果:随访1~6年,全组复发率20.4%,其中卡介苗组15.9%,噻替哌组33.3%,丝裂霉素C组23.8%,全组死亡6例。结论:卡介苗组疗效最佳,丝裂霉素C组次之,噻替哌组最差,但卡介苗组的副作用亦最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α-干扰素与卡介苗、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将73例表浅膀胱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α-干扰素、卡介苗和丝裂霉素进行膀胱灌注。结果 3组中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各组之间术后2年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α-干扰素组仅1例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较其他2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未观察到其他副作用。结论 α-干扰素膀胱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与卡介苗和丝裂霉素相近,其最大优点在于可经尿道直接注入和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卡介苗(BCG)与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性的药物疗效。方法对87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分别用国产BCG、MMC进行预防灌注,并作随诊和疗效比较。结果应用BCG预防灌注的膀胱癌复发率显著低于MMC(P〈0.05),且复发的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进展发生率低。结论 BCG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作用优于MMC,可以显著减少肿瘤复发(但膀胱炎发生率明显高于MMC),高危复发患者应首选BCG作为预防灌注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0例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时.术后定期应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小时。结果:50例患者随访1~2年,无肿瘤复发。48例96%复发2例。未见全身药物不良反应,仅有3例膀胱灌注药物后出现短期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丝裂霉素膀胱灌注以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费用低。  相似文献   

7.
羟喜树碱与卡介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羟喜树碱联合卡介苗并交替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门诊及住院的首发膀胱癌术后患者34例用羟喜树碱联合卡介苗并交替进行膀胱灌注。结果所选择病例均为T1或T2期开放手术或TURBT术后患者,其中5例于术后8—12个月复发(14.7%),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羟喜树碱联合卡介苗并交替膀胱腔内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小,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谢华琴  廖建鄂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77-1478
膀胱肿瘤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泌尿系统肿瘤中均占首位,其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通常在术后1年内复发。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是浅表性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我科于2002年2月至2003年9月对23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丝裂霉素(MMC)膀胱灌注联合波姆光热疗方法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接受保留膀胱术式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2例接受小剂量丝裂霉素素C(4mg/次)膀胱灌注治疗,42例接受标准荆量(40mg/次)膀胱灌注治疗。随访时间5年。结果两组术后5年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但小剂量膀胱灌注疗法并发症远少于后者。结论小荆量丝裂霉素C可以有效地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同时减少了细胞毒性药物膀胱灌注的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李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8):216-217
目的探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复发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卡介苗膀胱灌注,6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结论应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卡介苗(BCG)与丝裂霉素(MMC)序联灌注的免疫化学疗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5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MMC)20mg加生理盐水40ml稀释后行膀胱灌注,术后2周BCG120mg加生理盐水60ml稀释后行膀胱灌注,术后3周MMC,术后4周BCG,依次类推,每周1次,两种灌注方法序联交替进行,灌注3月后复查行膀胱镜检,如无特殊发现改为2周1次,3月后再次复查膀胱镜。以后改为1月灌注1次,后改为3月1次,最后为半年1次,整个疗程共2年。结果:随访10月至4年,平均2.4年,肿瘤复发率为5.55%。结论:卡介苗与丝裂霉素序联灌注的免疫化学疗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明显降低了膀胱癌术后复发率,免疫化学疗法在降低肿瘤复发率和延长无瘤生存率方面优于单用免疫药物或单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寻求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更有效方法。方法:对74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采取术中膀胱粘膜下注射丝裂霉素和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结果:随访5例,无复发61例。结论膀胱癌术中粘膜下注射加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更佳膀胱内灌注方案。方法:将4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浅表性膀胱癌分为两组:A组(21例)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加卡介苗素,B组(21例)膀胱内单纯灌注丝裂霉素。两组均在术后1周内开始灌注,每周1次,共6次,然后每月1次,共2年。结果:随访12-28个月,A组复发1例,复发率4.8%,B组复发7例,复发率33.3%,两组复发率的并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丝裂霉素C加卡介苗素膀胱内灌注能明显减少膀胱癌的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寻求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62例膀胱癌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术后应用丝裂霉素C加干扰素-α2b进行膀胱灌注,并与同期作丝裂霉素C灌注者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的59例中复发5例,复发率为8.5%,优于同期丝裂霉素C灌注的预防效果,而且并发症和副作用极少。结论 丝裂霉素C加干扰素-α2b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确实,毒副作用少,明显优于单用丝裂霉素C灌注。  相似文献   

15.
膀胱癌233例手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233例手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林翠珍刘安荣(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南京210029)关键词膀胱癌;灌注;护理我科于1993年6月—1995年12月先后用卡介苗(BCG)、顺铂、丝裂霉素C行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均有一定疗效。1...  相似文献   

16.
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吡柔比星和丝裂霉察膀胱内灌注治疗两组,随访12~36 个月.[结果]吡柔比星组43例,复发5例(12%);丝裂霉素组43例,复发7例(1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的全身性药物反应,吡柔比星组有2例因为不能耐受膀胱局部刺激症状,暂停灌注,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与丝裂霉素疗效相当,病人耐受性好,无全身性药物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及羟基喜树碱(HCPT)用于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护理方法.方法:2000年6月至2005年3月对82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卡介苗行膀胱灌注,B组用羟基喜树碱行膀胱灌注,分别观察其副作用.结果:卡介苗及羟基喜树碱用于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疗效肯定,操作方便,能有效的降低其复发率.结论:卡介苗及羟基喜树碱作为膀胱灌注药物,都有毒副反应,羟基喜树碱膀胱刺激症状较轻,毒副反应小于BC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加α-干扰素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36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采用丝裂霉素20—40mg+α-干扰素300万^u+生理盐水40raL膀胱灌注18次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结果:随访5年,灌注后复发率为11%。结论:膀胱癌术后丝裂霉素+α-干扰素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寻求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62例膀胱癌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术后应用丝裂霉素C加干扰素-a2b进行膀胱灌注,并与同期作丝裂霉变C灌注者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的59例中复发5例,复发率为8.5%,优于同期丝裂霉素C灌注的预防效果,而且并发症和副作用极少。结论 丝裂霉素C加干扰素-a2b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的复发疗效确实,毒副作用少,明显优于单用丝裂霉素C灌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浅表性膀胱癌治疗效果,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方法:对48例浅表性膀胱癌局部手术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分别采用卡介苗(BCG) 白介素-2(IL-2)和单用丝裂霉素(MMC)进行膀胱灌注。结果:48例随访12个月—36个月(平均20个月),卡介苗组有2例肿瘤复发,丝裂霉素组有8例肿瘤复发,二组肿瘤复发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卡介苗(BCG)联合IL-2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