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有报道称经鼻单次给予3mg尼古丁有镇痛作用。为了验证这个假说,我们设计了安慰剂一对照研究,旨在验证下腹部手术后,经皮尼古丁贴剂(transdermal nicotine,TDN)应用3天是否缓解手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止痛药的用量,改善恢复进程。方法97例接受下腹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个治疗小组:(1)对照组在手术前1小时和手术后2天给予无作用的贴剂;(2)尼古丁组在麻醉诱导前1小时和手术后2天给予TDN30(21mg尼古丁)贴剂。两组的麻醉方式相同,手术后评估包括:疼痛镇静语言等级量表、静脉患者自控镇痛吗啡用量、恢复质量评分、肠功能恢复、正常活动能力恢复、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手术后1和3个月随访,以评价后期恢复情况。结果患者自控镇痛吗啡用量、仰卧位或坐位时疼痛评分、手术中芬太尼用量、口服止痛药用量、肠鸣音的恢复以及胃肠胀气的消失等指标在两组中都没有差异。尽管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恢复质量的评分两组间没有差异,但是尼古丁组恢复饮食的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尼古丁组在手术后48和72小时的出院合格评分更高,但是两组患者返回工作的时间都是19天。结论对盆腔妇科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大剂量的尼古丁贴剂并不能改善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或减少止痛药的需求。虽然尼古丁组在进食的恢复时间上较迟,但是更多的患者在手术后48和72小时就能达到出院的标准。不过,两组重新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时间相似。  相似文献   

2.
透皮芬太尼贴剂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芬太尼透皮贴剂(TTS)用于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骨科择期手术的全麻病人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于术前2h,在患者前胸锁骨下贴释放率为50、25μg/h在芬太尼透皮贴剂或安慰剂贴剂,常规诱导维持。于使用贴剂后6、12、24、36、48、72h对三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VAS动、静态疼痛评分,VAS恶心评分及其他不良反应。并于术前2h及术后12、24h采集血样,用放免法测定部分病人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泌乳素(PRL)、β-内啡肽(β-EP)和胰岛素(Ins)水平。结果:手术后各时间占A、B两组的ACTH、PRL、β-EP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1),A、B两组间无明显差异;Ins水平A、B、C三组间差别不明显;手术后各时间点的动、静态VAS评分A、B两组均低于C组,但A、B两组的VAS恶心评分高于C组(P<0.01);A、B两组间VAS静态评分及VAS恶心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的6、12、24h,A、B两组间VAS动态评分差异显著(P<0.01)。三组中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瘙痒、尿潴留、发生率三组相似。结论:TTS用于2h左右的骨科手术安全可靠,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3.
背景既住动物实验和人类研究表明尼古丁可能具有抗伤害效应。本研究假设手术前7nag尼古丁缓释贴可能降低全麻下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术(radicalretropubic prostatectomy,RRP)患者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方法全麻下行RRP的非吸烟患者纳入此项前瞻性、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患者于麻醉诱导前30~60分钟随机接受7mg尼古丁缓释贴或安慰剂,麻醉采用标准化流程,手术后镇痛采用标准的吗啡患者自控镇痛(PCA)方案和酮洛酸15nag,每6小时静脉注射。收集麻醉后恢复室(PACu)及手术后4、6、12、24小时的数据。结果90例患者数据纳入分析,尼古丁组44例,安慰剂组46例。两组相比,在年龄、身高、体重、AsA分级、手术时程、手术中芬太尼使用剂量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吗啡24小时累积使用剂量,尼古丁组明显低于安慰剂组(均数±标准差):33.3±30.8mg对44.7±26.4mg(P=0.0059,时间与干预措施的交互效应P=0.0031)。然而,重复测量分析发现,静息及咳嗽时疼痛的干预措施以及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osf而DC分析显示,静息及咳嗽时疼痛在任何两个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5。2心、呕吐及是否需要止吐药物,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尼古丁组患者恶心口述评分的最大值高于安慰剂组(中位数,25%~75%的可信区闻分别为4、0~6对0、0~6,P=0.0158)。24小时尼古丁血浆浓度-tPACU中(P=0.049)、手术后6、12、24小时(均为P=0.002)的吗啡累积使用剂量明显负相关。结论虽然没有降低手术后疼痛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但手术前给予7mg尼古丁缓释贴显著降低了全麻下RRP患者手术后吗啡累积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4.
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5rag/贴)对肛肠病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选择住院接受开腹结肠手术、痔外剥内扎术及肛裂切除加内括约肌侧切术各20例患者,将每类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10例及对照组10例。观察实验组在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后,术后疼痛是否较对照组有所减轻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芬太尼透皮贴剂应用于肛肠疾病患者术后镇痛,是一种方便、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瑞吉用于术后镇痛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fentanyl transdemal system)在癌痛病人可发挥持久稳定的镇痛作用已被临床所证实,然而由于显效慢,有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一般不用于急性疼痛。我院在甲状腺、阑尾、疝气等中小手术后应用多瑞吉术后镇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不良反应的处理中亦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肛肠病术后镇痛方法众多,曾有人将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取得显效,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肛肠病术后预先镇痛方法。现将我们对107例肛肠病术后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的可行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对中度到重度慢性非癌性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本院疼痛门诊中度到重度慢性非癌痛患者46例,采用开放非对照试验设计使用多瑞吉,剂量从25μg/g,h开始,疗程15 d。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停药反应。结果46例患者中有38例完成试验,8例因不良反应退出。多瑞吉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降低(P<0.01),治疗有效率达94.74%;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P<0.01)。其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头晕、呕吐、多汗、嗜睡、厌食等,但大部分可在发生后1周内自行消失。停药后均未出现戒断症状。结论多瑞吉治疗中度以上慢性非癌性疼痛,镇痛效果好、使用方便、安全,在严格选择患者和严密监控的条件下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芬太尼贴剂的镇痛效果,和对心率变异性(HRV)及机体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开放试验。40例晚期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前口服吗啡的患者按100:1的比例转换为芬太尼贴剂;未用阿阿片类药物者,初始芬太尼剂量为25μg/h贴剂。透皮系统每72h更换一次,剂量根据患者疼痛自我评份(VAS)和对注射吗啡的需要量调整。结果芬太尼贴剂治疗期间患者疼痛明显缓,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治疗2周时,问卷调查显示,患者的睡眠、精神状态以及日常生活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治疗2周时,问卷调查显示患者的睡眠、精神状以及日常生活生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贴剂治疗24h后HRV的低频功率(LF)与高频功率(HF)之比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应激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β-内啡肽和胰岛素也明显降低(P<0.01),但生长激素波动不明显,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便秘、恶心呕吐及皮肤瘙发生率,用药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芬太尼贴剂用于治疗晚期癌痛有效,安全、副作用小,其良好的镇痛效果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和植物神经功能平衡均产生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9.
朱皓  孟强  朱元莉  姚贤松  肖骏 《骨科》2017,8(3):227-232
目的 探究不同时间点给予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须行THA的病人,随机分为术前48 h用药组(30例,术前48 h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术前24 h用药组(30例,术前24 h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和术后即刻用药组(30例,术后立即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三组病人术后均使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并记录术后4、12、24、48 h以及术后3、5 d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PCIA使用量、PCIA按压次数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术前48 h用药组有2例病人退出,最终88例病人完成本研究.经混合效应模型检验,本组病人的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及PCIA剂量在不同时间点及不同组间均差异显著,且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术后4、12、24 h,术前48 h用药组的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及PCIA使用剂量显著低于术前24 h用药组,术前24 h用药组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术后即刻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术后3、5 d,三组间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6,P=0.435).结论 THA病人术前48 h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具有较理想的术后镇痛效果,且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 芬太尼透皮贴剂(transder mal fentanyl,TDF)即多瑞吉(Durogesic)是一种新型强效缓释经皮吸收的麻醉镇痛药,是目前较理想的癌症止痛药物之一。在术后镇痛方面尚未见有关报道。2000年6月至2002年3月我院将它用于妇产科患者术后镇痛,并对其临床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行下腹部手术的妇产科病患者134例,年龄20~56岁,平均40.3岁,体重42~85kg,平均58.3kg,按美国麻醉协会(Anesthesia Society of American,ASA)分级为Ⅰ~Ⅲ级,无肝、肾及心脏功能障碍。手术种类:子宫全切术38例,广泛全子宫+盆腔淋巴结清扫术6例,肌瘤剥出术35例,卵巢良性肿瘤剥出术及输卵管手术23例,剖宫产32例。  相似文献   

11.
背景鉴于对使用氟哌利多的争议和5-HT3受体拮抗剂的高昂价格,人们期望出现一种效价合理、可常规用于预防呕吐的药物来替代它们。我们设计了两个平行、随机、双盲、空白和安慰剂对照研究来比较东莨菪碱透皮贴剂(TDS)1.5mg和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及氟哌利多1.25mg作为多模式给药方案的一部分,对手术后呕吐“高危”人群早期和晚期的止吐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150例患者参与本研究,其中包括腹腔镜手术(n=80)和整形外科手术(n=70)。患者入手术室前60分钟接受一枚有效的TDS贴剂(含东莨菪碱1.5mg)或一个外表相同的空白贴片。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全身麻醉。第2次给药是在手术接近结束时给予患者静脉注射2ml生理盐水(TDS贴剂的两组)、氟哌利多1.25mg或昂丹司琼4mg(空白贴片组)。记录患者手术后恶心、呕吐/干呕的发生率、是否需要止吐药物治疗、用药后的完全有效率(即用药后既无迁延性恶心亦无反复发生呕吐,无需使用止吐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对手术后72小时之内的视觉紊乱、口干、昏睡和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手术后72小时内,TDS贴剂组、氟哌利多组和昂丹司琼组患者呕吐和需要止吐药物治疗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各治疗组中完全有效率为41%-51%,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TDS组口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氟哌利多组和昂丹司琼组(21%vs3%)。结论TDS贴剂作为手术前给药用于预防手术后早期和晚期恶心、呕吐与氟哌利多1.25mg或昂丹司琼4mg效果相同,但是TDS贴剂更易引起口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用吗啡病人自控镇痛(PCA)滴定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剂量的可能性。方法 疼痛门诊中到重度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23例,采用开放非对照试验使用吗啡静脉PCA行多瑞吉剂量滴定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PCA负荷量为每隔5分钟静注吗啡1~2mg至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小于3分,背景量为0.5mg/h,冲击量为1~2mg,锁定时间10min,总量无限定。记录24h静脉吗啡用量,换算成多瑞吉贴剂。使用多瑞吉后,保留PCA的冲击量12h再停药。观察并记录吗啡静脉PCA前、PCA中、PCA-Bolus 多瑞吉(12h)和多瑞吉24~72h患者的疼痛强度和不良反应。结果本文所有患者均在10~30min获得良好镇痛(VAS小于3分)并能充分有效维持72h。观察期间常见不良反应为呕心、呕吐和头晕,转换为多瑞吉后不良反应逐渐下降减少。结论 采用吗啡静脉PCA滴定,可以快速有效镇痛,使多瑞吉应用剂量迅速个体化。  相似文献   

13.
背景鉴于氯胺酮联合曲马多用于患者手术后镇痛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验证曲马多复合氯胺酮能否改善腹部大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在此项双盲、随机、对照研究中,行择期开腹手术的成年患者(n=120)随机分入氯胺酮组(氯胺酮手术中用量为0.3mg/kg,手术后以0.1mg·kg^-1·h^-1速度输注)或对照组(相同剂量和速度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在手术中均使用曲马多3mg/kg,手术后48小时持续输注曲马多0.2mg·kg^-1·h^-1另以患者自控吗啡镇痛用于补救性镇痛。结果在整个48小时研究期间,氯胺酮组在静息(P=0.01)和活动(P=0.02)时的疼痛评分较低,吗啡的需求量较少(P=0.003)。在0~24小时期间,氯胺酮改善了患者主观的镇痛效果(P=0.008),镇静作用较小(P=0.03),需要医师干预的严重疼痛较少(P=0.01)。氯胺酮组中产生幻觉的患者较多,但两组的其他副作用均相似。结论腹部大手术后,小剂量氯胺酮是辅助吗啡和曲马多镇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背景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门诊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本试验目的是观察透皮东莨菪碱贴剂(TDS)联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OND)对门诊患者PONV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独应用昂丹司琼。方法此项随机双盲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纳入了620例接受门诊腹腔镜或隆胸手术的PONV高危女性患者,进入手术室前2小时分别给患者贴上TDS贴剂或外观相同的空白贴剂。在全麻诱导前2—5分钟给所有患者静脉注射OND4mg。手术后24~48小时评估止吐是否完善(彻底止吐标准为无呕吐或干呕,且没有追加止吐药)。同时记录发生呕吐、干呕、恶心以及追加止吐药的患者比例,记录手术后首次发生PONV的时间及离院时间,记录呕吐、干呕、恶心的发作次数与严重程度及患者对于止吐治疗的满意度。结果TDS+OND组与OND组相比,手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但手术后48小时两者差异无显著性。TDS+OND组没有呕吐、干呕且未追加过止吐药的患者占48%,而OND组占39%(P〈0.02)。TDS+OND组的彻底止吐(无恶心、呕吐或干呕,且未追加止吐药)率显著高于OND组(分别为35%和25%,P〈0.01)。TDS+OND组手术后首次发生恶心、呕吐、干呕及追加止吐药的时间明显晚于OND组(P〈0.05)。前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也低于后者(分别为36.7%和49%,P〈0.01)。结论与单独应用OND相比。TDS+OND能更大程度地减少PONV,主要是通过减少不良反应而获得。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本研究拟评估鞘内注射小剂量吗啡(4—5μg/kg)用于儿童不同手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疼痛管理数据和2003年10月至2006年3月期间费城儿童医院行鞘内注射小剂量吗啡手术后镇痛患儿的病历资料。所有患儿均在鞘内注射后随访24—48小时。结果共分析了187例患儿。平均年龄5.6±5.1岁(中位数4.0,四分值距1.0—10.0)。根据FLACC评分和语言数字评分,24小时内患儿最大疼痛评分中位数均为0,四分值距分别为0~3和0—4。首次使用阿片类补救镇痛的时间为22.4±16.9小时(范围:0—48小时,95%可信区间:19.9—24.8小时)。手术后24小时内,70例(37%)患儿无需阿片类药物镇痛(口服或静注)。117例应用阿片类药物的患儿中59例(50%)仅用羟考酮镇痛。33%使用酮咯酸镇痛的患儿单纯(11%)或联合(22%)使用了静脉或口服阿片类药镇痛。恶心、呕吐、瘙痒和尿潴留的发生分别为32%、37%和6%。1例患儿发生一过性硬脊膜穿刺后头痛,2例患儿手术后60分钟后因偶发低氧血症需要吸氧。未发生需辅助通气或纳洛酮治疗的呼吸抑制。结论鞘内注射小剂量吗啡对于儿童手术后镇痛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相对较小,术后恢复快,现已普遍应用于妇科手术中,但由于腹壁穿刺孔、内脏牵拉等因素,多数患者仍然存在术后疼痛。曲马多为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临床剂量的曲马多安全有效,对呼吸功能无明显抑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1,2],与其他阿片类镇痛药物相比,更适用于减轻腹腔镜手术的术后疼痛[3]。本文旨在评价单次静脉注射曲马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背景在麻醉恢复室(PACU)中用吗啡静脉注射治疗急性疼痛的同时也可能产生镇静作用。因此,我们设计了此项病例对照研究,以评估PACU中使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镇静作用和手术后早期镇痛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在PACU中每5分钟追加一次吗啡(静脉注射)治疗中、重度疼痛患者的疼痛(体重≤60kg每次加用2mg,体重〉60kg每次加用.3mg)。用11分的口述疼痛量表(VRS)测定疼痛强度,≥3分表示中、重度疼痛。同时用6分的Ramsay评定量表来评定镇静深度,〉3分则具有临床意义。对26例离开PACU时Ramsay评分〉3分合并VRS〉13分的患者,在手术后24小时内评估了如下几项指标:(a)在PACU中对手术后早期疼痛的记忆;(b)手术后第1晚的睡眠质量;(C)手术后第24小时的疼痛强度;(d)对手术后24小时内镇痛的满意度。对照组选用离开PACU时VRS〈3分的患者,并将每2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与Ramsay评分〉3分合并VRSI〉3分的单个患者进行配对比较,对照组共有52例患者。结果Ramsay镇静评分〉3分合并VRS疼痛评分≥3分的患者,在PACU中出现中、重度疼痛的概率较高(疼痛镇静组的重度疼痛/中度疼痛/无疼痛的比例为58%/16%/26%;对照组为18%/25%/57%,P=0.006);在手术后第1晚睡眠质量较差(睡眠好/中等/差的比例为23%/23%/54%,对照组为48%/42%/10%,P=0.001);手术后第24小时的疼痛评分较高(疼痛镇静组重度疼痛/中度疼痛/无疼痛的比例为50%/42%/8%;对照组为6%/44%/50%,P〈0.0001);并且对手术后第1个24小时的镇痛满意度较低(疼痛镇静组满意/较满意/不满意的比例为50%/30%/20%,对照组为96%/2%/2%,P〈0.0001)。结论阿片类药物在PACU可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镇静,却并不能确保镇痛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腘神经阻滞对于踝关节骨折手术后镇痛的疗效,作者进行了一项对照研究。51例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两组:25例接受腘神经阻滞和静脉麻醉,26例接受全麻。两组都没有出现并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临床前期实验显示某些挥发性麻醉药可能通过抑制烟碱受体引起痛觉过敏。早期的实验证实,给予异氟烷麻醉的女性患者鼻腔内喷雾烟碱,具有手术后镇痛作用。为了确定烟碱是逆转了异氟烷引起的痛觉过敏,还是单纯充当了镇痛药的角色,本研究探讨了烟碱对异氟烷+芬太尼或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的女性患者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此项随机、前瞻、双盲研究,对80例采用异氟烷或丙泊酚麻醉行开腹子宫手术的女性患者加以研究。在2个麻醉组中,受试者又被随机分为烟碱3mg组或安慰剂组。数字模拟疼痛评分是首要的观察指标。结果患者的基本情况相似。丙泊酚麻醉组手术后第1天的疼痛评分及吗啡用量要小于异氟烷麻醉组(P〈0.01,P〈0.01)。烟碱的使用没有改变任一组的疼痛评分及吗啡用量(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行全身麻醉的患者手术后疼痛及吗啡用量要小于异氟烷麻醉的患者。本研究中烟碱不具有镇痛作用。若上述结果在其他人群中具有可重复性,那么丙泊酚麻醉除具有以前报道的改善恶心、呕吐外的潜在优势外,还能减轻手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0.
背景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不同临床条件下实施的胸段硬膜外镇痛(TEA)所具有的各种优势。然而在复合吸入麻醉药、液体治疗、使用血管加压药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情况下,手术中硬膜外镇痛应用不同浓度局部麻醉药的影响却罕有报道。我们的实验报道了TEA联合全麻在行上腹部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45例行上腹部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组1与组2TEA每60分钟分别给予0.5%和0.2%的罗哌卡因10ml和0.5μg舒芬太尼,组3每60分钟硬膜外给予10ml生理盐水。切皮前麻醉维持吸入1个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的地氟烷复合60%的N2O。手术中连续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临床体征(PRST评分),根据BIS值调节吸入地氟烷的浓度,使其维持在50~55。手术中镇痛不足定义为脉搏加快、出汗、流泪的PRST评分〉2分或者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大于基础值的20%,其治疗可调节呼气末地氟烷浓度至1MAC,若己超过1MAC可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低血压定义为MAP下降大于基础值的20%,其治疗可减少吸入地氧烷的浓度并维持BIS值在50。55,血压仍低时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输注晶体液和去甲肾上腺素。结果组1和组2的呼气未地氰烷浓度显著降低,分别至0.7±0.1MAC(P〈0.001)和O.8±0.1MAC(P〈0.001),而组3无显著降低。组l和组2的全部患者在20分钟内部发生了显著的低血压(组1MAP从80±10mmHg到56±5rainHg),(组2MAP从78±18mmHg到58±7mmHg),P〈0.01。而组3MAP无明显变化(74±12mmHg到83±15mmHg,P=0.42)。三组心率都未发生显著变化。并且三组间静脉输液量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需要量无显著差异。组3(7.2±4.9mg·kg-1·h-1)与组2(1.6±2.2mg·kg-1·h-1)相比,手术中使用了更大剂量的瑞芬太尼,P〈0.01。硬膜外应用0.5%罗哌卡因的患者任何时间都不需要输注瑞芬太尼。结论硬膜外应用0.5%的罗哌卡因与0.2%的浓度相比,在使用了一定剂量的血管加压药和液体治疗的情况下,保证一定麻醉深度的同时可更显著地降低地氟烷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