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通市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为骨质疏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4174例健康体检者应用Metriscan TM测量非惯用手指指骨的骨密度(BMD)。结果骨密度(BMD)男性T值为(0.123±1.124),正常者为84.6%,骨质减少为12.8%,骨质疏松为2.6%;女性丁值为(-0.101±1.421),正常者为76.9%,骨质减少为12.9%,骨质疏松为10.2%;45岁以上各组,随年龄增加,骨密度T值呈逐渐下降,女性降低幅度高于男性(P〈0.05)。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女性在50岁开始增高,男性≥70岁者明显增高,女性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MD测量可及早检出骨质疏松,而指骨BMD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骨质疏松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邵阳地区绝经后妇女各年龄段骨密度的变化情况和骨质疏松(OP)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美国Lunar公司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邵阳地区608例绝经后女性进行腰椎3~4和髋部骨密度测定。结果绝经后妇女wardg三角,股骨颈,股骨粗隆,腰椎2~4的BMD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与绝经年龄45~49岁组比较,各年龄组BMD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ardg三角,股骨颈,股骨粗隆,腰椎2~4的年均骨丢失率分别为1.4%;1.0%;0.93%;0.71%。其中以wardg三角骨丢失率为最高。超重组和肥胖组的腰椎2~4,股骨颈,wardg三角,股骨粗隆,BMD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消瘦组各部位BMD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女性绝经后开始出现OP,患病率缓慢上升,各年龄组OP总发病率依次为5.2%;16.8%;35.5%;36.4%;55.3%;64.5%;90.6%。其中腰椎2~4OP发生率最高,整体髋部OP发生率最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示,年龄、文化程度、高钙饮食及体重指数是绝经后妇女OP的危险因素(OR=1.121,0.788,0.627,0.823)。结论邵阳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OP的患病率随之增加。年龄、文化程度、高钙饮食及体重指数是绝经后O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老年男性患者的骨矿面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探讨影响其骨密度的可能因素。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60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并检测血清和尿液中骨代谢及血糖相关的生化指标,分析影响患者骨密度的可能因素。结果依据患者腰椎或股骨颈的骨密度值,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20%,骨量减少的检出率为53.3%。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体重、HbAlc均是与腰椎或股骨的BMD相关的变量,其中体重与腰椎的BMD相关性最高(r=0.254,P〈0.01),HbAlc与股骨的BMD相关性最好(r=-0.224,P〈0.01)。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BMD与年龄、体重、HbAlc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106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程与其骨密度(BMD)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80岁组的腰椎[(0.756±0.099)g/cm^2]、股骨颈[(0.658±0.111)g/cm^2]及Wards三角[(0.525±0.064)g/cm^2]BMD值较60岁组[(0.883±0.112)g/cm^2、(0.781±0.130)g/cm^2、(0.6274±0.118)g/cm^2]明显下降(P〈0.05)。低体重组(BMI≤20kg/m^2)的腰椎[(0.738±O.114)g/cm^2)]、股骨颈[(0.664±O.112)g/cm^2)]BMD值较正常体重组[(0.816±0.138)g/cm^2、(0.727±0.134)g/cm^2]明显下降(P〈0.05)。糖尿病病程〉10年组的腰椎[(0.743±O.122)g/cm^2]、股骨颈[(0.719±0.147)g/cm^2]BMD值较病程〈5年组[(0.886±0.132)g/cm^2、(0.792±0.122)g/cm^2]明显下降(P〈0.05)。骨密度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与高龄、低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长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徐定波  涂萍  吴和平  王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866-4867,4869
目的 调查南昌地区健康成年男性骨密度,探讨吸烟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法国MEDILINK公司生产的型号为OSTEOCORE2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548例南昌地区健康成年男性正位腰椎(L2~L4)、左侧股骨颈及左前臂BMD,分析不同年龄组BMD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变化.并根据吸烟指数进行分组,分析BMD与吸烟指数关系.结果 正位腰椎、股骨颈、前臂BMD峰值均出现在30~39岁年龄段,而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50岁以后降低更明显,骨质疏松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吸烟指数与正位腰椎BMD呈负相关(r=-0.472,P<0.01),与股骨颈、前臂BMD呈弱负相关(r值分别为-0.163和-0.135,P均<0.05).结论 南昌地区男性BMD峰值出现在30~39岁年龄段,而后随年龄增加BMD下降,骨质疏松患病率增加.吸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为预防骨质疏松应尽早戒烟.  相似文献   

6.
吴凌云  马红梅  唐世琪 《职业与健康》2013,(22):F0002-F0002,F0003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从而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183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骨密度(BMD)的测量和问卷调查。结果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68.9%,男女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6,v=2,P〈0.01),各年龄段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5,v=4,P〈0.05)。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有服用维生素、运动、喝牛奶、喝茶、高血压、体重指数(P〈0.05)。结论武汉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方法用D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BMD),用ELISA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和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结果(1)各部位BMD均在20岁~年龄组最高,30岁之后随年龄增加而缓慢下降;40—60岁各年龄组之间的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除腰椎侧位BMD外,吸烟组其它各部位BMD显著低于非吸烟组;吸烟组的BAP显著高于非吸烟组,2组之间的sN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校正年龄与BMI后,烟龄与腰椎正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呈负相关(P〈0.05)。每日吸烟量与腰椎正位及Ward's区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随年龄增长骨量丢失。男性吸烟者骨生化指标与骨转换水平增高,骨量丢失加速。吸烟等生活方式增高骨转换水平,影响骨转换的增龄性变化并加速骨量的丢失。吸烟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预防骨质疏松症(OP)应提倡戒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湛江市某社区中老年居民跟骨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简称骨密度)及随年龄、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和体质指数(BMI)等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测量449例湛江市某社区中老年居民的跟骨骨密度,同时测量其身高和体重。[结果]中老年居民随年龄的增长跟骨骨密度下降;男、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分别为37.0%和47.6%,女性高于男性;BMD与年龄、身高、体重呈负相关,与BSA呈正相关。[结论]湛江地区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患病情况为女性较男性严重,年龄、身高、体重和BSA是影响中老年人跟骨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深圳地区中老年人骨密度及骨质疏松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掌握深圳地区中老年人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峰值、相关因素 ,以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 用LunarEXPERT -XL型双能X线骨吸收仪 ,取左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三个测量点及腰椎骨测定骨密度。结果  5 0岁组中年男性骨密度已开始下降 ,60岁后进行性下降 ;女性 40~ 49岁组轻度回升 ,5 0岁后进行性下降 ,5 0~ 5 9岁及 70~ 79岁两年龄段出现下降快速期。中老年骨质疏松随年龄增加而患病率升高。结论 深圳地区中老年人 5 0岁中年男性骨密度开始下降、运动少、营养失衡是重要原因。女性 5 0~ 5 9岁及 70~79岁年龄段骨密度出现下降 ,快速期应防止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通市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为骨质疏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4 174例健康体检者应用MetriscanTM测量非惯用手指指骨的骨密度(BMD)。结果骨密度(BMD)男性T值为(0.123±1.124),正常者为84.6%,骨质减少为12.8%,骨质疏松为2.6%;女性T值为(-0.101±1.421),正常者为76.9%,骨质减少为12.9%,骨质疏松为10.2%;45岁以上各组,随年龄增加,骨密度T值呈逐渐下降,女性降低幅度高于男性(P<0.05)。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女性在50岁开始增高,男性≥70岁者明显增高,女性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MD测量可及早检出骨质疏松,而指骨BMD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骨质疏松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妇女140例经知情同意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组(A组)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并予健康管理干预组(B组),进行12个月的随机对照研究,分别于入组基线时与12个月结束时测量前臂、腰椎及髋部的骨密度,并计算12个月内两组患者的骨折发生率。结果经过12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部位骨密度变化的差值均具有明显的差异,B组(0.54±0.14,0.80±0.12,0.73±0.15)大于A组(0.50±0.13,0.78±0.15,0.68±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骨密度升高幅度与依从性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其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健康管理在增强患者依从性的同时,明显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是治疗有效性与持续性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腰椎骨密度(BMD)的影响因素。方法 227例女性T2DM患者根据有无MS分组,分析两组腰椎BM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与无MS的女性T2DM患者相比,合并MS的女性T2DM患者BMD显著增高,t=2.033,P0.05;BMD与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呈正相关(r=0.191,P0.01;r=0.151,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r=-0.211,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为影响腰椎BMD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P0.05)。结论女性T2DM合并MS患者的BMD及骨折发生的风险与肥胖及增龄有密切的相关性,绝对体质量对患者骨量存在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影响上海市两区(地处中心城区)老年人骨密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经培训专职人员一对一方式对户籍为上海市两区的618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骨密度仪对受试者足踝部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对测得结果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老年人年龄、性别、饮碳酸饮料、户外运动、服用钙片、既往骨折史与骨密度高低具有相关性(P0.05)。老年女性经常饮用碳酸饮料,骨密度下降明显(P0.05);老年男性经常饮酒,骨密度下降明显(P0.05)。[结论]该两区老年人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生活习性,在注重年龄、性别、既往有骨折史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预防的同时,应鼓励老年人多进行户外运动、定期服用钙片等。老年女性应避免或少饮用碳酸饮料,老年男性应不饮酒或少饮酒。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ant,简称BMC)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简称BMD)的影响。方法雌性(sprague daivley,简称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HAM)、去卵巢手术对照组(OVX)、雌激素治疗组(OVX+ES)、运动组(OVX+ET)。SHAM组行假手术,其余各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75天开始为期3个月的治疗。OVX+ES组用尼尔雌醇治疗,OVX+ET组按要求进行运动。治疗结束后检测股骨和胫骨的BMC和BMD。结果股骨BMD比较,SHAM组(0.206±0.009)高于OVX组(0.196±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BMC比较,OVX+ET组(0.298士0.033)高于OVX组(0.260±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BMD比较,0VX组比其它3组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运动明显提高去卵巢大鼠胫骨的BMC和BMD,运动在提高胫骨BMD方面的功效优干激素疗法.结诊运动对绝经后骨盾疏凇症的形成有一定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糖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分析。方法将8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骨密度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病程等,并对以上指标与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以9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健康体检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28.0%(26/93)比59.3%(5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51例)HbA1c、FINS、骨密度、病程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35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57±2.59)%比(7.26±1.68)%、(13.21±4.73)μU/L比(17.54±5.91)μU/L、(0.764±0.130)g/cm2比(0.993±0.123)g/cm2、(11.4±6.4)年比(8.6±4.7)年,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病程、HbA1c、FINS呈负相关(r=-0.306,-0.185,-0.269;P〈0.05或〈0.01),而与FBG无相关性(P〉0.05)。结论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体内胰岛素水平低下、病程长是2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粒径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对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以及200、25和15 nm 3种粒径的TiO2染毒组。每天以40 mg TiO2进行皮肤染毒,连续染毒7 d,股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等指标。结果200、25和15 nm TiO2染毒组雌性大鼠血清SOD活性分别为(22.73±5.10)、(18.13±6.02)和(12.87±4.23)U/ml,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组分别为(28.77±3.05)和(24.43±5.92)U/ml,25 nm TiO2染毒组SOD活性较空白对照组下降(P0.05),15 nm TiO2染毒组较空白对照、溶剂对照和200 nm TiO2染毒组均下降(P0.05),而雄性大鼠各组间SOD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200、25和15 nm TiO2染毒组雌性大鼠血清8-OHdG分别为(7.91±0.66)、(8.02±0.93)和(8.93±0.56)ng/ml,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组分别为(7.24±0.69)和(7.66±0.69)ng/ml,15 nm TiO2染毒组8-OHdG含量较空白对照、溶剂对照组均升高(P0.05),而雄性大鼠各组间8-OHdG无明显变化(P0.05);CAT活性、MDA含量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 nm和15 nm级TiO2皮肤染毒可引起大鼠氧化应激反应,该反应与TiO2的粒径大小有关,并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BGP)的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及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本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108例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及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间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IGF-1、BGP及BMD水平,分析血清IGF-1、BGP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FBG、FINS、HOMR-IR、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BGP及BM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患者血清游离IGF-1、BGP水平与年龄、FBG、FINS、HOMA-IR、LDL-C水平呈负相关, IGF-1与BGP及BMD水平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低血清IGF-I水平、低血清BGP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