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对肌肉松弛药作用消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与方法:使用孤立前臂技术、前臂局部降温、记录单个重复刺激尺神经时姆指内收肌收缩反应。在志愿受试者双前臂上观察中度低温对维库溴铵、罗库溴铵(rocuronium)和十季铵(de-camethonium)消退作用的影响。结果:当皮肤温度下降5~7℃时,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的恢复指数从常温时8.8±1.5和9.6±2.7分别延长至15.6±3.3和19.6±6.5(P<0.01),十季铵的恢复指数无显著改变。恢复指数变化与温度变化间比例常数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分别为3.21±1.34和2.86±0.82,十季铵为1.29±0.26。结论:非去极化肌松药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作用的消除可能是受温度影响的生物学过程,去极化肌松药十季铵作用的消除可能是较少受温度变化影响的物理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氢化泼尼松对全麻女性患者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女性患者40例,拟行甲状腺或乳腺手术,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BMI18.5~25kg/m2,随机均分为两组:氢化泼尼松组(H组)和对照组(C组)。H组麻醉诱导前50min给予氢化泼尼松30mg,两组麻醉诱导相似。使用TOF-watch肌松监测仪四个成串刺激模式监测刺激尺神经时TOFr(T4/T1)变化,记录起效时间、TOFr25%及75%的恢复时间(TOF25、TOF75)和TOF25%~75%恢复时间。结果 H组起效时间为(129.30±28.57)s,明显长于C组的(83.55±17.90)s(P<0.05);H组TOF25为(40.95±2.89)min,明显短于C组的(49.55±5.81)min(P<0.05);H组TOF75为(50.65±4.63)min,明显短于C组的(62.50±5.19)min(P<0.05);H组TOF25%~75%恢复时间(9.70±2.83)min,明显短于C组的(12.95±4.65)min(P<0.05)。结论氢化泼尼松能使全麻女性患者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延长,而恢复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3.
抗惊厥药物对维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时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抗惊厥药物对维库溴铵时效的影响。方法 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2例,ASAⅠ~Ⅱ级。A组(对照组,n=12)未服用抗惊厥药物;B组(n=10)术前服用抗惊厥药物≤10d;C组(n=10)术前服用抗惊厥药物超过一年。均采用异氟醚-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用四个成串刺激监测三组患者静注维库溴铵0.1mg/kg后的时-效关系。结果 A、B、C组起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完全阻滞时间分别为  相似文献   

4.
罗库溴铵预注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较库溴争的预注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46例,男25例,女21例,分为三组。Ⅰ组用罗库溴铵预注法导插管,应用正交试验L(3^7)方法,观察0.045、0.06、0.075mg/kg三种不同水平的预注量(PD),2、3、4分钟预注时间(PI)及0、3、0.45、0.6mg/kg插管剂量(ID)地预注效果的影响,Ⅱ组(n=18)用罗库溴铵0.3、0.45、0.6mg/kg常规诱  相似文献   

5.
Sugammadex是一新型的肌松药拮抗药,它可以和神经肌肉阻滞药结合,阻止其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发挥作用。目前该药已经进入Ⅲ期临床研究。研究表明sugammadex能够安全、有效地迅速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深度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因其起效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该药可能改变目前麻醉中应用肌松药的方法。现就有关该药的临床研究进展和sugammadex可能带来的潜在变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哌库溴铵预注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24例,男15例,妇19例。其中18例用哌库溴铵预注法诱导插管应用,正交试验L18方法,观察0.01、0.015、0.02mg.kg^-1三种不同水平的预注量;4、5、6min预注时间及0.1、0.125、0.15mg.kg^-1插管剂量对预注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成年大鼠膈肌膈神经不均匀牵拉标本,探讨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对神经肌肉接头部位钾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er大鼠,快速处死制备离体大鼠膈神经肌肉标本并制成不均匀牵张膈肌膈神经标本。观察两药相当大鼠0.5×ED95剂量时的血药浓度药物对选择性钾离子通道阻断药3,4-二氨基吡啶(3,4-DAP)引起的终板电位(EPP)时程的作用。结果罗库溴铵自给药后2min起能够明显缩短由3,4-DAP引起的70%EPP时程的延长。而维库溴铵对由3,4-DAP引起的EPP时程的延长无明显影响。结论罗库溴铵能明显缩短由钾离子通道阻断药3,4-DAP引起的EPP时程延长作用。  相似文献   

8.
9.
背景 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 monitoring,IONM)中,肌肉松弛药(肌松药)由于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的传递而限制使用. 目的 系统综述部分神经肌肉阻滞(partial neuromuscular blockade,pNMB)对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详细阐述肌松药在IONM中的应用. 内容 将近年来关于肌松药对IONM的影响及pNMB下的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文献进行详细整理、系统综述. 趋向 pNMB能为IONM提供良好的监测条件,提高麻醉与手术的安全性.如何合理使用肌松药实现稳定的pNMB还需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0.
应用14只大鼠坐骨神经-比目鱼肌(慢肌)、胫骨前肌(快肌)在体实验模型,以肌松药累积给药方法,比较泮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慢肌和快肌神经肌肉阻滞的效应。结果发现在慢肌和快肌之间,泮库溴铵或阿曲库铵肌肉颤搐抑制的ED50、ED90、恢复指数、最大阻滞和最大恢复基本相似(P〉0.05)。提示慢肌与快肌人间泮库溴铵或阿曲库铵神经肌肉阻滞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钙通道阻滞药(CCB)硝苯吡啶(Nif)与阿屈可林(ATC)或维库溴铵(VCR)联用对患者神经肌肉阻滞(NMB)效应的影响。20 例用Nif 治疗者随机分成两组(AN和VN组);20 例未用Nif患者亦随机分成两个对照组(AC和 VC组);AN和 VN组患者Nif的剂量分别为 0.41±0.01mg/kg和0.22±0.01mg/kg。结果表明;用Nif(10~30mg)患者血清Ca2+从30分钟开始下降,一直持续至180分钟,尤以 60~90分钟时下降更明显(P<0.05)。 AN组和VN组患者肌松起效、高峰出现时间有缩短趋势,但与对照组(AC和V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无反应期、高峰持续、肌松维持、25%恢复时间相似(P>0.05);提示:Nif常用剂量对ATC、VCR的肌松效应影响较小,无明显增强患者NMB之作用。  相似文献   

12.
舒更葡糖钠是拮抗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肌松药)的新型药物,它能够快速、安全、可控地拮抗罗库溴铵等甾体类肌松药的神经肌肉阻滞,与传统肌松拮抗剂抗胆碱酯酶药相比,具有拮抗深度神经肌肉阻滞且不影响胆碱能系统活性的优越性,在麻醉苏醒期的临床应用具有广泛前景。文章通过对新型肌松拮抗药舒更葡糖钠的作用机制、使用效能、在特殊患者中的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肝脏储备功能与罗库溴铵药效学的关系.方法 71 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择期行分流加断流术,于术前1d行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按15 min ICG储留率(ICGR_15)将患者分为I_1,组、I_2与I_3组,另20例肝功能正常患者为对照组(C组).静脉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当T_1恢复至对照值的25%时第二次静脉注射罗库溴铵1/2首次剂量.持续临测拇内收肌群颤搐高度,观察静脉麻醉下罗库溴铵起效时间、T1最大抑制程度、首次诱导剂量的临床作用时间、术毕自主恢复指数.同时监测重复追加维持剂量的临床作用时间及各组的平均用药量.结果 I_2组与I_3组肌松起效时间、TOF恢复时间、恢复指数均明显长于C组和I_1组(P<0.05或P<0.01),I_3组尤反应期明显长于C组、I_1组及I_2组(P<0.01).重复追加罗库溴铵4次以上,临床作用时间具有I_3组>I_2组>I_1组的规律.平均用药量I_3组相似文献   

14.
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不同剂量的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9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六组.记录各组静注罗库溴铵后其起效时间、四个成串刺激(TOF)无反应时间、T1 25%恢复时间、T1 75%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T1 25%恢复到75%的时间).结果 静注等效剂量的罗库溴铵Ⅲ组与Ⅰ组、Ⅳ组与Ⅱ组比较,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静注等效剂量的Ⅴ组与Ⅰ组、Ⅵ组与Ⅱ组比较,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在无反应时间、T1 25%恢复时间、T1 75%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上,复合吸入七氟醚的Ⅲ到Ⅵ组较注入等效剂量的罗库溴铵Ⅰ组与Ⅱ组比较均有明显的延长(P<0.05或P<0.01);Ⅱ组与Ⅲ组之间以及Ⅳ组与Ⅴ组之间罗库溴铵的肌松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能明显延长罗库溴铵的作用时间,有时间依赖及剂量依赖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肌电图型强直后单爆发刺激(PTB)在监测深度非去极化阻滞中的作用。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40 例随机分为2 组,每组20 例。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分别静注维库溴铵(Vec)01m g/kg(2×ED95 )与015m g/kg(3×ED95)。采用PTB与强直后计数(PTC)检测尺神经拇内收肌的肌电反应,计算强直后3 个单爆发刺激反应与PTC中前3 个计数的平均颤搐高度,并比较两者在监测深度非去极化阻滞中的差异。结果 (1)静注2 或3×ED95Vec后,各时点所测PTB颤搐反应高度均非常显著高于PTC,即使后者颤搐反应高度为零,前者亦可用数量表示Vec引起的阻滞深度;(2)静注3×ED95Vec后所测PTB颤搐反应高度均非常显著低于2×ED95 。结论 肌电图型PTB不但能准确用数量化形式表达PTC不能表示的深度非去极化阻滞,且可定量区别不同ED95 所致的不同深度非去极化阻滞  相似文献   

16.
围术期TOF监测与残余肌松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潘库溴铵与维库溴铵术后残余肌松发生率,探讨围术期应用TOF监测降低术后残余肌松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81例ASAⅠ~Ⅱ级成年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维库溴铵监测(V+M)组;维库溴铵未监测(V)组;潘库溴铵监测(P+M)组及潘库溴铵未监测(P)组4组.麻醉方法为静脉注射2.0~2.5mg/kg异丙酚,潘库溴铵或维库溴铵0.08~0.12mg/kg,3min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应用50%N2O、异氟醚,间断给予芬太尼.使用TOF-GUARD监测仪监测肌松.P+M组和V+M组在TOF计数出现1~2个颤搐反应时给新斯的明0.04mg@kg-1、阿托品0.02mg@kg-1.拮抗;P组和V组根据临床反应判断是否给予拮抗及剂量.观察各组病人到ICU后残余肌松发生率(T4/T1<0.70)及持续时间.结果4组病人到ICU后残余肌松发生率分别为V+M组23.80%、V组39.13%、P+M组42.11%、P组83.33%,P组残余肌松发生率显著高于V组(P<0.01),而且监测组残余肌松发生率显著低于未监测组(P<0.05).4组残余肌松持续时间分别为V+M组(11.11±5.48)min、V组(30.00±15.12)min、P+M组(21.15±11.62)min、P组(44.87±31.39)min,未监测组明显长于监测组(P<0.05).未监测组潘库溴铵及维库溴铵总的用药量分别大于监测组(P<0.05).结论1.围术期TOF监测可明显降低残余肌松发生率;2.潘库溴铵残余肌松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维库溴铵,在无神经肌肉功能监测的情况下,应用潘库溴铵应严加注意;3.应用非去极化肌松药阻滞后进行术后肌松拮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背景 Sugammadex是一种具有特异结构的γ-环糊精,能选择性地与肌松药结合快速逆转罗库溴铵所致的神经肌肉阻滞,并较小程度地逆转维库溴铵所致的神经肌肉阻滞.该研究中,我们对比了行择期手术的患者中sugammadex和新斯的明对逆转维库溴铵所致神经肌肉阻滞的作用.方法 年龄≥18岁,ASA分级Ⅰ~Ⅲ级拟行择期手术的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罗库溴铵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行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16例,男30例,女86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罗库溴铵0.30 mg/kg组(R1组,n=39)、罗库溴铵0.45 mg/kg(R2组,n=39)和罗库溴铵0.60 mg/kg(R3组,n=38)。麻醉诱导后,R1组、R2组和R3组分别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30、0.45、0.60 mg/kg。当TOF值为0后插入神经监测气管导管,术中全程监测肌松,神经监测结束前不追加肌松药。记录首次出现喉返神经肌电图(EMG)时间及EMG振幅、插管时间及气管插管质量(Cooper''s评分法)。记录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体动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咽痛、声音嘶哑、肌肉疼痛的发生情况。
结果:三组首次出现喉返神经EMG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R1组比较,R2组和R3组首次出现喉返神经EMG振幅明显降低(P<0.05)。与R1组比较,R2组和R3组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R2组比较,R3组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R1组比较,R2组和R3组气管插管质量明显升高(P<0.05)。与R1组比较,R2组和R3组术中体动、术后咽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与罗库溴铵0.30 mg/kg比较,罗库溴铵0.45和0.60 mg/kg既能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又能监测到喉返神经肌电信号,罗库溴铵0.60 mg/kg插管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9.
GW280430A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不蓄积、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可取代琥珀胆碱的非去极化肌松 药。  相似文献   

20.
不同静脉和吸入麻醉药对罗库溴铵肌肉松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不同静脉和吸入麻醉药对罗库溴铵肌肉松弛作用的影响。方法:50例病人分为5组,观察并比较了静脉麻醉药咪唑安定、异丙酚和吸入麻醉药(1.2MAC)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肉松弛作用的影响,以及罗库溴铵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肌松作用起效时间5组间无显著差异,平均为44.5~49.1秒。其临床维持时间、75%恢复时间和恢复指数三种吸入麻醉药组均显著长于两种静脉麻醉药组(P<0.01),而三种吸入麻醉药组间和两种静脉麻醉药组间则无显著差异。咪唑安定组和异丙酚组的肌松作用临床维持时间平均为36.2~41.5分钟。罗库溴铵静脉给药后血压、心率维持平稳。结论:罗库溴铵具有起效快、中等作用维持时间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特点,但与高浓度吸入麻醉药合用可使其作用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