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老年抑郁症是较常见的老年期精神障碍。广义的老年抑郁症泛指发生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和继发性(老年期出现的各种抑郁症),又称症状性抑郁。狭义的指≥60岁首次发病的原发性抑郁症。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抑郁症患者日益增多,国外调查表明,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约为5%~15%,我国的患病率大约为6%~29.4%。老年抑郁症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危害严重,而老年人大多数时间生活在社区,社区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家庭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2005名社区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评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上海市静安区三个有代表性居委的2005名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行多维在,结果表明,社区老年人中40.6%有不同程度的健康功能障碍,各种慢性患病率高达78.7%,其中以高血压病患者率最高,为32.3%,以下依次为心脏病(26.8%)消化系统疾病(26.1%),关节炎及风湿(25.2%)慢性阻塞性肺病(14.6%),21.6%的老年人有轻中度日常活动能力障碍,2.5%有重度及完全障碍;8.4%有  相似文献   

3.
北京海淀区1 390 名老年人老年期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北京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社区内的所有老年人,用简单精神量表(MMSE)进行初筛,再根据DSM-Ⅲ-R和修改的Hachinski缺血量表进一步区分为Alzheimer型痴呆(AD)和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结果:AD和MID的患病率分别为1.37%和0.97%,总患病率为2.335,AD的患病率与国内报道相近,而MID的患病率偏低,高龄和文化程度低是AD和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有、无抑郁状态的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死进行对照研究。结果60例呈抑郁状态的老年人中有35例经颅脑MRI证实有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率为58.33%。60例无抑郁状态的老年人发生梗死灶者15例,发生率为25.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与无症状性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的抑郁障碍及影响因素状况。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上海市闸北区社区621名60~85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19.2%的社区老年人存在抑郁障碍。结论社区老年人抑郁障碍较为普遍。应引起社会各方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老年公寓老年人抑郁发生率及睡眠障碍的现况并分析抑郁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老年人抑郁量表(G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唐山市市区内8所老年公寓中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公寓老年人睡眠障碍患病率为51.59%,抑郁的患病率为37.65%;睡眠障碍者中抑郁患病率高于无睡眠障碍者.结论 应做好对老年人睡眠障碍的预防工作,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降低抑郁发生.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对生命质量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并探讨其与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关系,为增进老年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南省衡阳市农村社区中的老年人(年龄≥60岁),采用多阶抽样方法抽样,利用SF-36量表和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衡阳市农村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抑郁状况评分。结果衡阳市农村社区老年人抑郁的总发生率为32.68%,男性为25.65%,女性为44.35%;老年女性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72=12.10,P〈0.01)。老年人抑郁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且不同年龄组(60岁~、70岁~、80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50,P〈0.01)。丧偶老年人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配偶健在老年人(X^2=4.81,P〈0.05)。医药费自负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有医保的老年人(X^2=17.20,P〈0.01)。生命质量中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分值均与抑郁呈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衡阳市农村社区老年人抑郁的总发生率为32.68%,他们生命质量中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分值均与抑郁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管理中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并探讨通过社会支持干预对Ⅱ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的影响及代谢控制。方法对纳入社区糖尿病分级管理试点的31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选出Ⅱ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5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进行为期6个月社会支持干预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及代谢控制水平评估。结果糖尿病患者抑郁障碍患病率为31.6%,高于正常人群;治疗组经社会支持干预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抑郁分值降低(P〈0.01),抑郁好转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控制及代谢指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综合治疗糖尿病患者时,应着重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和精神疏导,给患者更多的关怀;同时应努力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糖尿病防治知识,以社区管理为基础的社会支持可改善抑郁症状及糖代谢。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老年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相关影响因素及求医方式,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老年抑郁量表(GDS)对从温州市分层随机抽取的1 937名≥60 周岁城乡老年居民进行抑郁障碍筛查,对筛查阳性的514例和随机抽取的447名筛查阴性的老年人进行DSM-IV-TR轴I障碍临床定式检查(SCID-I)评定,并对其中确诊的抑郁障碍患者进行求医方式调查。结果514例筛查阳性老年人中检出81例抑郁障碍患者,447名筛查阴性老年人中检出7例抑郁障碍患者,调整患病率为5.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80岁、有慢性躯体疾病和慢性躯体疼痛是温州市老年人抑郁障碍患病的危险因素,在婚和生命质量总分>21分是温州市老年人抑郁障碍患病的保护因素;居于老年抑郁障碍患者求医方式前3位的依次为综合医院普通内科门诊(38.64%)、综合医院住院(26.14%)、社区的药房(18.18%),到精神专科医疗单位的总求医率仅为2.27%。结论温州市老年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较高,且正确求医率极低;年龄、婚姻状况、慢性疾病、慢性躯体疼痛和生命质量是温州市老年人抑郁障碍患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老年躯体疾病与抑郁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基层社区老年人躯体疾病患病情况;探讨基层社区老年躯体疾病与抑郁症的关联性,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基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将自评健康、躯体患病以及健康恶化情况分别进行单因素的患病率分析.结果 躯体疾病患病率最高的前4位依次是:①视觉障碍(62.2%)、听觉障碍(47.0%)、高血压(40.1%)、慢性支气管炎(6.7%).②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情况.结论 ①基层社区老年人视觉障碍、听觉障碍、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躯体疾病患病率较高,要加强防治工作;②具有患抑郁症因素老年人,应及早预防抑郁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厦门市18岁及以上人群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2010年5-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厦门市≥18岁人群12 071人为调查对象,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3组,分别对100%的高危、40%的中危、10%的低危人群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轴Ⅰ障碍临床定式检查患者版(SCID-I/P)进行诊断检查.结果 10 764人完成调查,完成率为89.17%.抑郁障碍现患率(最近1个月)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1.62%(95%CI:1.40%~1.88%)和3.30%(95%CI:2.97%~3.65%).女性(RR=1.61)、年龄≥55岁(RR=4.23)、农村(RR=3.31)、分居或离婚(RR=6.20)患抑郁障碍的风险更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婚姻状况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家庭人均收入越高,抑郁障碍患病的风险越低(OR=0.31,95%CI:0.14~0.68),分居、离异或丧偶人群患病风险可能性更大(OR =2.80,95%CI:1.96~3.99).在131例现患人群中,功能损害程度为中等至严重者占79.39%,仅5例(4.13%)寻求过专业心理卫生机构的帮助.结论 厦门市居民抑郁障碍患病率较高,但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很低,女性、年龄≥55岁、农村地区、分居或离婚和丧偶人群、低收入的人群是防治抑郁障碍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绍兴市城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抑郁症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s Scale,LES)按整群抽样法对绍兴市越城区4个街道的1 776名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对抑郁症可疑者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抑郁发作标准诊断。结果调查对象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7.36%,抑郁症的发生率为9.52%。无工作、离婚或丧偶、有慢性病、对生活环境不满意和邻里关系差的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围绝经期抑郁症妇女的抑郁程度与慢性病、离婚或丧偶以及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呈正相关,与有工作、对生活环境满意以及邻里关系好呈负相关,而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月经情况等无相关性。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尤其对有危险因素的妇女,应加强社区的精神卫生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上海市白鹤社区农村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为制定MS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白鹤社区14个行政村2962名40~70岁本地村民进行MS筛查及相关知识和不良生活方式调查。结果白鹤社区农村中老年人MS的患病率为20.08%,性别间无差异(P〉0.05),糖尿病患病率不存在年龄差异(P〉0.05),50岁以上年龄组MS、高血压、超重或肥胖、三酰甘油增高及向心性肥胖的患病率高于50岁以下年龄组(P〈0.01)。初中及以上文化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初中以下人群,但与MS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无关(P〉0.05)。结论白鹤社区的MS患病率较高,预防MS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控制腰围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早期筛查老年抑郁症,探讨海珠区部分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探讨老年抑郁症与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早期干预老年抑郁症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家庭功能评估量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对海珠区江南中街16个居委1 000名≥65岁的人群进行筛查,然后核对、录入、统计,并用Excel、SPSS软件,对资料进行一般描述性检验、卡方检验等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筛查的1 000例中,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1.6%,其中轻度抑郁83例(占74.11%),中度抑郁25例(占22.32%),重度抑郁4例(占3.57%)。不同年龄、是否丧偶、是否独居、不同赡养方式、是否有退休金、生活自理能力、不同家庭功能的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75岁以上高龄、丧偶、独居、无子女赡养、无退休金、家庭功能中、重度障碍是老年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结论海珠区部分社区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状,应引起家庭、社区医生、全社会的重视,早期筛查,及时干预,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维护其良好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以及性激素水平与围绝经期抑郁症高发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及国际疾病分类( ICD-10)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筛查入选研究对象。收集79名围绝经期抑郁症和58名围绝经期非抑郁症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外周血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的雌二醇( E2)、睾酮( T)、孕酮( P)、黄体生成素( LH)和卵泡刺激素( FSH)水平。结果围绝经期抑郁症组睡眠障碍和慢性病发生率高于非抑郁症组(χ2=4.700,P=0.030;χ2=4.866,P=0.027)。围绝经期抑郁症组E2、T、P水平均低于非抑郁症组( z=-3.175,P=0.001;z=-3.726,P<0.000;z=-2.868,P=0.004)。 HAMD评分与E2、T、P均存在负相关关系( r=-0.284,P=0.001;r=-0.389,P=0.000;r=-0.352,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2、T、P水平高是抑郁症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为:3.851(1.347~11.785),P=0.014;4.580(1.298~14.132),P=0.012;1.864(0.984~3.942),P=0.049)]。结论睡眠障碍、慢性病、E2、T、P水平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相关,E2、T、P水平高是围绝经期抑郁症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月坛社区更年期综合征妇女健康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名更年期妇女进行问卷式调查,了解干预前后更年期症状发生率及改良式Kupperman评分、激素替代治疗(HRT)知晓率及接受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管理组发生率、症状Kupperman评分、SAS量表及SDS量表评分较干预前下降,而非管理组较干预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T知晓率及接受率均较前上升,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管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后,管理组健康管理效果明显,而非管理组不明显或有的反而加重,因此,应大力加强社区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阜新市城市18—65岁人群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1.0)对阜新市2724名18-65岁城市居民进行了入户面对面调查。结果调查的应答率为80.14%。各类精神疾病总的2周、12个月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6.39%,9.06%和13.71%。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分别为4.36%,7.86%和4.80%,终身患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场所恐怖(3.81%)、特殊恐怖(3.70%)和重性抑郁(3.67%)。男性的焦虑障碍患病率低于女性(OR=0.63,95%CI为0.45—0.88),酒精使用障碍高于女性(OR=12.33。95%CI为6.17.24.63)。离婚者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的患病率均升高。结论精神疾病已成为阜新市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人慢性病、抑郁症状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老年人抑郁症状和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老年抑郁短量表、Katz日常生活活动量表(Katz-ADL)和Lawton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Lawton-IADL),对济宁市部分县区≥65岁的504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济宁市部分县区老年人总患病率为74.01%,抑郁症状阳性率为7.14%,ADL、IADL功能受限率分别为19.05%和66.67%,男性老年人抑郁症状阳性率及ADL、IADL功能受限率低于女性(x2分别为18.15、12.31、30.18,P均<0.05);老年人现患有慢性病的种类数是抑郁症状和ADL受限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71、1.53),ADL和IADL受限也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3.15、9.36);控制性别、年龄因素后,患有慢性病种类数对老年人抑郁症状、ADL、IADL的影响以及ADL和IADL受限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性别、年龄是老年人抑郁症状、ADL和IADL受限的最根本的危险因素,家庭和社会在对老年人照护时,应积极锻炼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老年人的正性情绪,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低频振幅(ALFF)分析方法研究首次发病为抑郁障碍的患者脑功能的异常,探讨首发抑郁障碍发病的脑机制。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集的13例首发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另选取14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变化测定临床反应。结果:抑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研究发现右侧中央旁回ALFF值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右侧的岛叶、海马、尾状体的ALFF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静息态脑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障碍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住院天数及院前生活环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般心理指导,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治疗,治疗模式为心理治疗系列活动,时间为4周。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1周分别对两组患者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综合生活质量量表,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4周后观察组抑郁量表(HAMD)总分21.4±5.8,明显低于对照组24.6±6.7(P〈0.01);综合生活质量评分在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在躯体功能(53.09±7.89、44.12±2.70),心理功能(59.09±7.14、43.25±8.01),社会功能(57.75±7.59、47.36±7.65)及总体生活质量因子方面(15.67±2.48、9.97±2.14)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老年抑郁障碍患者效果良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