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Blumberg等发现HBsAg以来,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有了进一步了解,现就HBV的感染标志的临床意义加以介绍。一、HBsAg检查:HBsAg系HBV感染的标志,在体内保存的时间可从几周到数年。血中检出HBsAg见于:肝炎的急性期;慢迁肝、慢活肝;肝炎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HBsAg携带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①乙型肝炎感染潜伏期HBsAg携带者;②慢性HBsAg携带者(HBsAg持续存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无症状HBsAg携带者家庭成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为62.10%,而健康对照家庭成员HBV感染率为45.94%,两者有明显差异,说明无症状携带者在家庭内通过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此外,还对携带者血液HBsAg滴度与HBV家庭成员感染间的关系及唾液HBsAg阳性者在HBV感染中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属于嗜肝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患者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的血清中有三种颗粒:球型:平均直径为22nm;管型:平均直径为22nm,长度为200~400nm,Dane颗粒(完整的HBV颗粒),直径为42nm。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与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和食品销售工作,目的是防止传染病传播,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它是乙型肝炎(HB)的病原体,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携带者其表面抗原(HBsAg)阳性,对HBsAg阳性携带者,应防止其唾液,血液感染他人、食具、牙具、毛巾等用品隔离使用,严禁HBsAg( )携带者参与餐饮服务业,托幼机构的工作,如果感染HBsAg阳性应强制调离。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球HBsAg携带者及HBV携带者约有2.15亿。我国约有1.2亿。在本病的流行播散中,母婴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现有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中绝大多数是由母婴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出情况。方法对3243例孕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5项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LHBs)、HBV-DNA。结果 3243例孕妇中,血清HBsAg阳性241例,HBsAg阳性的孕妇血清中LHBs阳性率高于HBeAg。135例HBV-DNA阳性孕妇血清中,LHBs(OD值)与HBV-DNA拷贝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者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71例HBeAg阳性标本中,LHBs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1.5%、93.0%,170例阴性标本LHBs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0.0%、40.6%。241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中LHBs与HBV-DNA诊断结果符合率为74.7%。结论 LHBs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在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LHBs较HBV-DNA更能敏感反映HBV的感染复制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其对血清学标志物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340例疑似HBV感染患者,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为金标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法血清学标志物检出率,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变异系数(CV),分析CMIA法对HBV感染诊断准确率的影响。结果 340例疑似HBV感染患者中检出211例乙型肝炎,CMIA法检出220例,ELISA法检出174例,CMIA法检测HBV感染的准确率、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ELISA法检测(P<0.05);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HBsAg、抗-HBs、抗-HBc、抗-HBe、HBeAg的CV值低于ELISA法检测(P<0.05);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HBsAg、抗-HBs、抗-HBc、抗-HBe、HBeAg的阳性率与ELISA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ELISA 夹心法对各临床型乙型肝炎241例和无症状HBsAg 携带者50例的Pre-S_2蛋白进行检测,结果HBsAg 阳性组Pre-S_2检出率95.9%,阴性组全部阴性。HBeAg/抗-HBe 和HBVDNA-P 均与Pre-S_2成正相关关系,提示Pre-S_2的表达与HBV 的复制和感染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我市健康体检人群HBsAg阳性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高中流行区.流行病学凋合资料表明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为10%.分布特征为农村高于城市、南方高于北方、男性高于女性。HBsAg携带者往往无任何临床症状,是乙肝的主要传染源㈦。乙肝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制品、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母婴传播、慢性HBV感染及相关肝细胞肝癌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来我院健康体检者HBsAg阳性结果分析后得到.随着乙肝疫苗推广应用,青少年儿童中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乙肝是世界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危害极大。我国在世界上属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者已超过10%[1]。通常判断HBV感染及其状况的指标为HBV的血清学标志物(HBV—M),如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即所谓的两对半)。HBV—M的检测有助于全面了解乙肝的病情发展,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治疗方案,正确估计预后并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指标。我们对来密云县医院就诊的患者HBV—M检出模式进行汇总及分析。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于1998年6月到2001年8月本院门诊及病房送检的血液…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占10%,孕妇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并伴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通过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达90%[1].因此,做好HBV携带孕妇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提高孕妇自我保健能力、阻断HBV母婴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我院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在阻断HBV母婴传播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告在136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前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阴性的志愿者中,16人在接种1剂40μg乙型肝炎疫苗3~5周后,迅速发生了免疫应答,可以检出抗-HBs.这16名疫苗接种者都是在被认为是高HBV危险区的医院内工作12年以上,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2岁(36~49岁).16人中7人检出了抗-HBs IgM,此种情况与急性HBV感染和对HBV疫苗的正常应  相似文献   

13.
[Barin F et al:Lancet I(8266):251,1982(英文)]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许多慢性HBsAg携带者系新生儿期感染HBV所致。乙型肝炎疫苗能有效地预防2岁以下儿童HBV感染。本文报道26名塞内加尔新生儿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4.
抗-HBe 阳性的 HBsAg 携带者血浆可用于制备乙型肝炎疫苗,因为这种血浆中 HBV较少,可减少疫苗受残余病毒感染的危险。HBsAg 是 HBV 的外膜抗原,抗这种抗原的抗体具有保护作用。Krugman 等首次应用HBsAg 携带者血浆通过加热等一系列处理制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产妇乳汁中HBV DNA实时荧光-PCR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生期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一条主要传播途径。由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母亲传播的小儿,95%以上在3月龄前后HBsAg已阳转,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潜伏期估计,围生期传播是婴儿HBV感染的最重要方式。有关研究表明,新生儿的胃液中可检出HBsAg,发现胃液中的HBsAg与HBV感染密切相关;而婴儿的抗原血症与第一产程时间无关,剖宫产也不降低HBV的垂直传播率,认为可能经口摄入。因此,本研究探讨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HBsAg(+)的产妇初乳中HBV DNA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乙肝五项又称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指标作为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重要标志,在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健康体检中得到广泛应用。乙型肝炎属于嗜肝病毒科,具有明显的种属及嗜肝特性(尽管可以感染肝以外的组织器官,如脾脏、睾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等),可持续性感染。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很高,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已经超过10%。乙肝五项指标通常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  相似文献   

17.
1.HBsAg在初感染的乙型肝炎病人血中最早出现,因此对早期诊断极为有利;同时它在乙肝病程中持续时间较长(至少3个月、几年乃至几十年),因此容易检出。可是HBsAg携带者亦可感染其他病毒(甲肝病毒、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而引起了急性肝炎,就难以鉴别。2.确有一部份乙型肝炎病人测不出HBsAg,怎么办?例如急性乙型肝炎处于窗户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病毒科,具有明显的种属及嗜肝特性,可致持续性的病毒感染。我国在世界上属于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者已超过10%,通常判断HBV感染及其状况的指标为HBV的血清学标志物,如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即两对半,抗HBclgm(6项)和HBV-DNA等,了解这些指标的临床意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冈比亚是第一个把乙型肝炎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EPI)的非洲国家。几乎每个冈比亚人在儿童期就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20%的成人为慢性携带者。本文报告HBV疫苗在儿童中防御HBV感染和慢性携带状态的效果。 研究对象为720名3~4岁儿童,他们曾在婴儿期接种过4剂10μg血源疫苗。接种程序为,第1剂在出生后尽快接种,以后3剂分别在2、4和9月龄接种。另外还选择了816名年龄相似的未接种儿童作为对照。 结果表明,接种疫苗后第4年有33人(4.6%)感染HBV,4人(0.6%)成为慢性携带者,1人曾在3岁时HBsAg阳性,但失访,另1人检出抗-HBc,因此,共有39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血清学检测的基础上采用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为指标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染源监控措施,而HBV是通过血液传播,而医务工作人员则是医院中潜在的血源病原体感染危险性最高者,其危险程度明显和HBV携带者有关。目前,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相继在肝炎病人和健康人群中发现HBsAg阴性HBV携带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