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ISBAR沟通模式在妇产科病房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11月在该中心肿瘤妇科乳腺外科治疗的患者6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ISBAR交接班模式分为ISBAR组和对照组。观察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情况,患者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发生的不良事件,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责任护士的交接班时间。结果ISBAR组患者的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诊断、首要护理问题、简要病情、异常化验结果、本班关注点评分、对患者病情掌握总分,责任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及护士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SBAR组患者责任护士在患者护理期间的调查报告、科室报告、投诉(院级)及不良事件总情况的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责任护士交接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ISBAR沟通模式可提高交接班护士的信息传递效率和准确率,可有效提高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中I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对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提供有价值的意见。[方法]随机选取急诊进行抢救治疗的病人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根据病人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实验组60例病人行ISBAR沟通模式,对照组病人60例行常规交接班模式,将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病人病情掌握评分为85.47分±6.72分,对照组病人病情掌握评分为63.54分±3.76分;实验组交接班之中问题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31.67%;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3.33%,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对照组的常规交接班模式,实验组实行ISBAR沟通模式的效果更佳,有效降低急诊抢救室交接班过程之中问题的发生次数,有效地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SBAR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口腔科交接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耳鼻咽喉口腔科2019年6月—2019年9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选取本科室1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交班模式,观察组采用ISBAR沟通模式交班,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以及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意外事件的发生率(10%)显著小于对照组(23.3%)(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得分(13.41±0.439)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10.60±0.547)(P<0.05);观察组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程度得分(13.55±0.290)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10.92±0.563).结论 I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交接班中,为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了量化依据,能显著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护患间的有效沟通,提高护患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BAR沟通模式,建立“急诊重症监护室交班表”,规范护理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结果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发生输液脱出/渗漏19例(2.68%),压疮8例(1.13%),管路脱出12例(1.69%);应用后分别为3例(0.39%),1例(0.13%),3例(0.39%),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14,4.52,6.20;P<0.05)。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对患者诊断和病情、异常化验结果、治疗、存在风险及护理重点的掌握情况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患者满意度为90.41%,应用后满意度为9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P<0.01)。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规范交接班顺序及内容,能使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的整体病情,使接班护士快速明确后续治疗及护理重点,从而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配合CICARE沟通模式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消毒灭菌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工作人员14名,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7名。给予参照组工作人员以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给予试验组工作人员以前瞻性护理配合CICARE沟通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消毒灭菌效果。结果应用联合管理模式后,试验组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清洗、包装、灭菌及发放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前瞻性护理配合CICARE沟通模式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提升其护理质量,改善其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护士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2月采用标准化沟通模式,通过制订患者SBAR床边交接班表、标准化床边交接流程等措施,规范神经外科患者床边交班流程。结果运用标准化沟通模式后,护士床边交接班不合格次数所占比例由16.5%减少到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感知床边交接班的益处。结论标准化沟通模式应用后,规范了神经外科患者床边交接流程,提高了临床护理交接班质量和护士满意度,保证了患者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多重耐药患者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72例多重耐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多重耐药者为干预组,实施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接班,规范对多重耐药(MDOR)患者床旁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结果干预组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对MDRO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措施的知晓情况、对MDRO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措施的执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护士对交班现状的满意度为80.3%,应用后的满意度为9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规范了MDRO感染患者交接班顺序及内容,能使护士全面掌握MDRO患者整体情况,能提高呼吸科护士对MDRO患者隔离措施的落实率,降低MDRO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 SBAR 沟通模式应用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床旁交接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 50 例患儿及 10 例护理人员为参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床旁交接班。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 50 例患儿及 10 例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实施 SBAR 沟通模式的护理床旁交接班。分析对比两组护理 人员对病情的掌握情况、交接班评分、交接班时间以及患儿临床不良时间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 员对病情掌握评分均比参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比参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交接班 评分及交接班时间均比参照组优(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护理满意度及依从率均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 SBAR 沟通模 式应用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床旁交接班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交接班工作的质量,保证患儿治疗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及 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SBAR沟通模式对提高肿瘤外科交接班的效果。方法:根据肿瘤外科病区交班特点,结合SBAR沟通模式,设计并启用符合肿瘤外科专业特色的结构化床旁交接班记录本,规范交接班内容及流程,分析实施前后护士交接班效果及交接问题缺陷率。结果:实施结构化交接班记录本后,交接班效果评分由实施前的(46.07±6.56)分提高到(76.15±2.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交接问题缺陷率由实施前的35.23%降低到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运用以SBAR沟通模式为基础的结构化交接班记录本,规范交接班内容及流程,可以提高交接班效果,降低交接问题缺陷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I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床旁交接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病区1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10月—2020年12月行传统口头床旁交接班300次;2021年3月—2021年6月采用改良ISBAR沟通模式床旁交接班300次。比较使用改良ISBAR沟通模式前后,护士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交接班质量、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程度。结果:采用改良I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低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接班质量评价表各项得分、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程度得分均高于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ISBAR沟通模式,可有效降低护士床旁交接班缺陷率,提高交接班质量,有利于护士掌握病人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矩阵式二维码技术在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调查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7年12月借助某问卷软件设计并制作消毒供应中心临床满意度调查表,采用矩阵式二维码结合微信平台进行发布,比较使用该方法前后临床满意对比。[结果]实施该方法临床满意度结果数据更真实有效,屏蔽了人为及环境干扰因素。[结论]使用矩阵式二维码技术进行满意度调查是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趋势,且在各项调查中应用广泛,在消毒供应中心临床满意度调查中使用矩阵式二维码技术,提高满意度问卷调查的质量,实现数据信息化并节约人力、物力成本,提升服务水平及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ituation background assessment recommendation,SBAR)交接班表在老年病区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病区4个护理单元的7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2019年10月-2020年3月行传统口头床边交接班,2020年4-10 月应用SBAR 交接班表进行床边交接班。比较SBAR交接班表应用前后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和对危重患者病情掌握程度。结果 应用SBAR交接班表后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优于应用前(t=3.848,P=0.001),且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高于应用前(t=2.796,P=0.007)。结论 SBAR 交接班表应用于老年病区床边交接班,有助于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提高交接班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护士认可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患者床边交接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收治的9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完整率、病情掌握评分、护理交接班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般资料、病情诊断、主要病情、治疗、专科护理、整体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促进有效沟通、确保高效沟通、识别患者病情变化、预防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交接班中团队协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危重患者床边交接班,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的沟通模式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该院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床头交接班模式,实验组运用SBAR标准化的沟通模式进行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床头交接班。观察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对病情的掌握、年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患者的满意度及由沟通不良导致的交接问题发生率。结果运用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年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也显著改善;由于沟通不良导致的交接问题发生率降低。结论SBAR沟通模式在临床上得到了护士与患者双方的认可,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病区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BAR沟通模式建立"急诊病区交班模板",规范护理床边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结果因交接不良导致的交接遗漏和信息传递不清等问题在使用SBAR沟通模式交接后已明显减少;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护士对交接现状的满意度为82.3%,应用后满意度为9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规范交接班顺序及内容,能使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的整体病情,并快速明确后续治疗及护理重点,从而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