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将7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39例。对照组第1天口服氯吡格雷300 mg,+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第2~14天口服氯吡格雷75 mg,+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每天2次,间隔时间≥6 h,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值,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改善率为74.36%(29例/39例),试验组为92.31%(36例/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Fib分别为(2.75±1.04)和(3.58±1.20)g·L-1,D-D分别为(0.71±0.34)和(0.98±0.39)mg·L-1,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57.42±10.28)×109/L和(165.35±11.47)×109/L,MPV分别为(10.41±1.21)和(11.98±1.35)f L,ET-1分别为(61.24±9.84)和(70.26±10.07)ng·m L-1,VEGF分别为(143.69±25.87)和(210.03±28.68)ng·m L-1,NO分别为(65.34±13.27)和(53.26±12.45)U·m L-1,NIHSS分别为(4.19±2.05)和(6.41±2.26)分,BI评分分别为(46.15±5.97)和(40.82±5.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头部不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及发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能改善神经缺损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52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200 mg+阿托伐他汀10 mg,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每天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2组患者均治疗20 d。比较2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45例/52例),对照组为75.00%(36例/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餐后2 h血糖分别为(7.30±0.61),(7.05±0.48)mmol·L-1,纤维蛋白原分别为(3.55±0.14),(3.45±0.11)g·L-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2.67±0.42),(3.13±0.41)mmol·L-1,空腹血糖分别为(4.69±0.31),(5.12±0.50)mmol·L-1,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11.14±7.71)×109/L,(221.23±7.81)×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NIHSS分别为(8.28±2.36),(13.50±4.24)分,Barthel指数为(73.67±11.32),(57.91±9.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2%(5例/52例),6.25%(3例/4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脑梗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每天2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炎症因子指标、血清自由基相关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100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9例/100例)和65%(65例/100例);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5.44±0.97)和(9.68±1.03)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分别为(3.09±0.37)和(7.15±0.87) mg·L-1,(0.40±0.08)和(0.76±0.11) ng·mL-1,(13.26±2.41)和(23.71±2.60) ng·L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长春西汀注射液每次20 mg,qd,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每次0. 2 g,ti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 25%(69例/80例)和67. 50%(54例/8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VEGF分别为(397. 56±41. 23)和(368. 32±39. 27) ng·L-1,b FGF分别为(16. 79±2. 82)和(14. 36±2. 72)μg·m L-1,SOD分别为(64. 34±5. 61)和(57. 43±5. 53)μU·L-1,MDA分别为(6. 41±0. 97)和(6. 78±1. 03)μmol·L-1,NIHSS评分分别为(7. 59±4. 88)和(9. 18±4. 69)分,BI指数评分分别为(69. 69±17. 36)和(61. 81±19. 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皮疹和头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 75%和12. 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能是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大脑灌注及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等方式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紫杉醇注射液和顺铂注射液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1例。对照组予以紫杉醇每次13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每次75 mg·m-2,第2天,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贝伐珠单抗每次15 mg·kg-1,第1天,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治疗3个周期,每个周期21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2. 93%(34例次/41例次)和62. 22%(28例次/45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甲胎蛋白分别为(5. 23±0. 64)和(9. 06±1. 29) ng·m L-1,癌胚抗原分别为(3. 28±0. 42)和(4. 92±0. 60) ng·m L-1,糖链抗原199分别为(17. 55±2. 23)和(29. 90±5. 34) U·m 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转氨酶上升、腹痛、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紫杉醇注射液和顺铂注射液可提高卵巢癌化疗中的临床效果,能够下调肿瘤标志物表达,且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试验组47例。对照组予以吡拉西坦每次20 g,qd,静脉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胞磷胆碱每次0.5 g,qd,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同型半胱氨酸(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3%(41例/47例)和63.83%(30例/4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MCP-1分别为(90.74±10.33)和(120.71±15.42)pg·mL-1,HCY分别为(16.68±2.24)和(21.01±3.03)μmol·L-1,HDL-C分别为(1.31±0.16)和(1.12±0.13)m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失眠、食欲缺乏和口干为主,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以皮疹、腹泻和低血压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4%和14.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MCP-1及HCY水平,升高HDL-C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入选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其中非伴随糖尿病患者32例设为A组,伴随糖尿病患者41例设为B组)、同期住院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非脑血管病患者30例(C组),以及不伴糖尿病的非脑血管病患者30例(D组)为研究对象。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A组和B组患者在发病后第1,3,7,10~14天时的血清PD-ECGF、VEGF浓度,C组和D组患者检测入院第1天的血清PD-ECGF、VEGF浓度。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对A组和B组进行NIHSS评分。结果发病后1,3,7,10~14 d,A组的PD-ECGF分别为(5.93±1.25),(5.93±1.25),(4.19±1.23)和(3.67±1.06)μg·m L-1,B组的PD-ECGF分别为(2.88±0.54),(2.84±0.53),(2.81±0.41)和(2.86±0.49)μg·m L-1;A组的VEGF分别为(172.32±31.91),(254.36±49.56),(321.80±52.20)和(195.91±40.25)pg·m L-1,B组的VEGF分别为(154.91±31.84),(158.69±29.27),(156.92±38.16)和(159.64±27.21)pg·m L-1,2组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第1天,C组和D组的PD-ECGF分别为(2.25±0.49)和(2.79±0.51)μg·m L-1,VEGF分别为(94.90±19.85)和(151.11±30.33)pg·m 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后第1天,A组和B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12.52±3.25)和(12.89±2.5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第10~14天,A组和B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4.24±1.87)和(6.48±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可通过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PD-ECGF和VEGF表达水平,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布美他尼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急性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予以20%甘露醇注射液每次250mL,qd,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每次20 mg,qd,静脉滴注+布美他尼注射液每次2 mg,qd,静脉注射。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10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42例/49例)和67.35%(33例/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OD分别为(64.71±8.19)和(59.65±8.52)k U·L-1,IL-6分别为(54.03±7.53)和(65.49±6.93)ng·L-1,TNF-α分别为(8.59±0.89)和(9.54±1.00)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高血糖、电解质紊乱和尿检异常,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电解质紊乱和尿检异常。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9%和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布美他尼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够有效地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和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0.5~5μg·min-1·kg-1,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1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残留血量、脑水肿体积、血钙、血肌酸酐、水通道蛋白(AQP)水平、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残留血量、脑水肿体积分别为(6.36±0.65),(11.54±1.36)mL,对照组分别为(10.08±1.33),(17.22±1.1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血钙水平为(3.15±0.42)mmol·L-1,对照组为(2.14±0.22)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肌酸酐、AQP-1、AQP-4水平分别为(62.77±6.67)μmol·L-1,(3.07±0.38)μg·mL-1,(43.17±4.83)μg·mL-1;对照组分别为(73.76±8.03)μmol·L-1,(5.94±0.54)μg·mL-1,(82.08±5.92)μ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Barthel评分、NIHSS分别为(36.11±3.44),(93.16±0.71),(6.34±0.77)分;对照组分别为(28.75±3.02),(81.65±1.58),(11.58±1.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出现皮疹1例,咳嗽1例,消化道反应2例,急性肾损伤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6例/43例);对照组出现皮疹2例,咳嗽2例,消化道反应1例,急性肾损伤3例,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8.60%(8例/4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血钙、血肌酸酐及AQ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空腹条件下静脉滴注受试制剂丁苯酞注射液(规格:5 mL:25 mg,南京优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与参比制剂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商品名:恩必普)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两周期、双交叉给药试验设计,选择24名健康受试者分别交叉单次静脉注射丁苯酞注射液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100 mL,输液量(100±5) mL(输液泵允许有5%以内的误差),时间55 min。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丁苯酞浓度,使用WinNonlin 6.4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24名健康受试者输注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丁苯酞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541.0±78.6)ng·mL-1·h和(525.0±76.1)ng·mL-1·h;AUC0-∞:(571.0±82.1) ng·mL-1·h和(555.0±88.1) ng·mL-1·h;Cmax:(295.0±62.7) ng/mL和(291.0±56.5) ng/mL;Tmax分别为0.92(0.33, 0.92)h和0.92(0.33, 0.93)h。t1/2分别为(16.60±6.85) h和(15.80±5.88)h。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AUC0-t,AUC0-∞,Cmax的几何均数比值(GMR)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0%-125.0%的范围内。结论:受试制剂丁苯酞注射液与原研丁苯酞注射液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静脉滴注香丹注射液与5%葡萄糖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的程度,寻找香丹注射安全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方法:将香丹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各3批随机配对,按4mL:250mL、10mL:250mL、20mL:250mL、30mL:250mL、40mL:250mL、50mL:250mL 6种比例混合后,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检查其不溶性微粒。结果:3组结果均显示,香丹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且幅度随着香丹注射液比例的提高而增加。结论:应加快香丹注射液质量标准的修订和控制香丹注射液的用量,是降低香丹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洛美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阿昔洛韦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在5%葡萄糖注射液(GS)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37℃下,模拟临床常用浓度,将洛美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在5%GS中配伍,观察6 h内的配伍液外观、扫描紫外光谱、pH值、洛美沙星及阿昔洛韦含量的变化。结果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在配伍前后pH值有明显变化,注射用阿昔洛韦的pH值变化不明显;25℃时,注射用阿昔洛韦的含量均>90%,37℃时含量均<90%。结论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在5%GS中不宜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3.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抗感染中药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氟罗沙星注射液与3种抗感染中药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考察溶液配伍前后的外观色泽、微粒数、pH值等变化情况,并采用HPLC法考察配伍液中氟罗沙星的稳定性。结果:氟罗沙星注射液与穿琥宁粉针剂配伍后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并有沉淀析出;与双黄连注射液配伍后溶液呈轻微浑浊;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后12h内溶液澄明,外观色泽、微粒数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配伍液中氟罗沙星经HPLC测定含量稳定。结论:氟罗沙星注射液不宜与穿琥宁粉针、双黄连注射液配伍,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其含量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将159例早期DN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和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血脂主要指标(TC、TG、HDL-C、LDL-C)和肾功能指标(UAER、β2-MG、BUN、B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TC、TG、HDL-C、I.DL-C)明显改善(P〈O.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UAER,β2-MG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BUN,BCr亦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而且效果优于单用前列地尔注射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2 w;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2 w。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心电图的ST-T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及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药物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改善心肌缺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倍他司汀与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2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8例和对照组109例;治疗组用倍他司汀与丁咯地尔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倍他司汀与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在改善患者的症状、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7.1%,两组在疗效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治疗组比对照组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17.
邓青  张峻 《海峡药学》2009,21(4):101-103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去134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芘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好转率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的脑血肿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O.01);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组也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配伍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温度(10、25和37℃)条件下,在6小时内不同时间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的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配伍液的图谱变化,测定混合液中两种注射液主要成分的浓度。结果: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紫外吸收图谱、主要成分含量基本不变。结论:两种注射液可以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不同温度下多索茶碱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多索茶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配伍6h内各个时刻的含量,同时观察配伍液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2种药配伍后,配伍液外观澄明,含量无明显变化,pH变化〈1.0。结论2种药在3种温度下6h内,配伍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