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的 探讨对玫瑰痤疮患者采用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 7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40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0例。对照组采用微针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积分、 皮肤屏障功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评分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表皮含水量高于对照组,红斑面积、经 皮水分流失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 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予以玫瑰痤疮患者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其皮肤屏障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万明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8):57-60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在黄褐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所2022年 1月-12月收治的64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 以氨甲环酸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两组黄褐斑恢复情况、皮损评分、皮 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量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ASI评分为(8.94±1.16)分, 低于对照组的(10.78±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损评分、经表皮水分流 失量低于对照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应用于黄褐斑患者,可有效改善患 者黄褐斑情况及皮损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果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 1月-2021年12月我院美容科收治的黄褐斑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果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氧 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皮肤水分和皮 损评测分值、皮肤特征(色素斑、毛孔、紫质、皱纹及纹理)相关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 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DA低于对照组,SOD 与GSP-Px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表皮水分流失、皮损评分低于对照组, 皮肤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色素斑、毛孔、紫质、皱纹及纹 理等相关皮肤特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果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效果确切,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 皮肤损伤状况,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双波长强脉冲光(IPL)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皮肤科接诊的60例面部寻常痤疮病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双波长IPL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波长IPL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皮肤屏障功能[皮肤经皮水丢失(TEWL)、角质层含水量、pH值]、不良反应、痤疮瘢痕情况以及皮肤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AGS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EWL、pH值低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痤疮瘢痕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皮肤毛孔、红斑、紫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波长IPL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显著,可促进皮损消退,改善皮肤屏障,减轻痤疮瘢痕,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黄褐斑应用窄谱精准脉冲光滑动模式联合水杨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 年1月-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43例。对照组应用DPL滑动模式治疗,试验组应用DPL滑动模式联合水杨酸治疗,对比两组mMASI评 分、医师整体评价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mMASI评分为(2.95±2.30)分,低于对照组的 (3.72±2.24)分(P <0.05);试验组医师整体评价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3.35%,高 于对照组的81.40%(P <0.05)。结论 对于黄褐斑患者采用窄谱精准脉冲光滑动模式联合水杨酸治疗,可 以降低mMASI评分,提高医师整体评价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舒红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1):34-37
探讨玫瑰痤疮患者采取精准脉冲光联合水杨酸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 院2022年8月-2023年5月收治的玫瑰痤疮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 组采取水杨酸治疗,观察组采取精准脉冲光联合水杨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面 部皮损积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6.19%(P <0.05);观 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6.67%(P <0.05);观察组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 疱、瘙痒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针对玫瑰痤疮患者,采取精准脉冲光联合水杨酸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可有效 改善患者皮肤状况,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纳晶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皮肤镜在黄褐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 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 氨甲环酸口服治疗,观察给予纳晶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皮肤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黄褐斑严重程度指 数(MASI评分)、医生整体评价(PGA评分)、满意度及皮损积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 于对照组的77.14%(P <0.05);观察组治疗后MASI评分、PG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 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损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纳晶 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皮肤镜治疗黄褐斑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黄褐斑严重程度,减轻皮损症状,促进 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皮秒激光联合微针导入对黄褐斑患者面部修复情况及皮肤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年1月-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 采用超皮秒激光联合微针导入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超皮秒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皮损面积和颜色评 分、皮肤生理参数、临床疗效、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皮损面积及颜色评分 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表皮含水量、表皮油脂含量高于对照组,经皮失水量低于对 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患 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黄褐斑患者应用超皮秒激光联合微针 导入治疗可有效修复面部皮损,改善皮肤状态,提高美观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111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超分子水杨酸组(37例)、强脉冲光组(37例)和联合治疗组(37例)。其中超分子水杨酸组予以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强脉冲光组进行强脉冲光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GAG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超分子水杨酸组与强脉冲光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治疗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GAG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GAG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治疗组GAGS评分显著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三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探讨果酸换肤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及对皮损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州医疗美 容诊所有限公司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76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各 38例。参照组给予强脉冲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果酸换肤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氧化应激指标、 VISIA皮肤特征及皮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参照组的84.21%(P <0.05);治疗 组MDA、SOD及GSP-Px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色素斑、皱纹、纹理、毛孔评分低 于参照组(P <0.05);治疗组皮损评分、经表皮水分流失量低于参照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参照组 (P<0.05)。结论 临床应用果酸换肤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确切,可改善皮损程度及氧化应激 指标,提高皮肤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刘丹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5):29-32
目的 探讨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22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78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9例。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谷胱甘肽与维生素C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 维生素C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黄褐斑面积、黄褐斑颜色评分及血清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 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P <0.05);观察组治疗后黄褐斑面积、黄褐斑颜色评分均低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2、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黄 褐斑患者予以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有效缩小黄褐斑面积,减轻黄 褐斑颜色,同时能够有效控制E2、MDA水平,优化氧化应激反应,有利于促进皮损恢复。  相似文献   

12.
探讨果酸换肤联合420 nm强脉冲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及对皮肤美容、患者满意 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 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420 nm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予以果酸换肤联合420 nm强脉 冲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皮肤美容度[温哥华瘢痕量表(VSS)、皮肤红斑指数(EI)]及患者满意 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治疗后VSS、E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 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果酸换肤联合420 nm强脉冲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效果确 切,对提升皮肤美容度有积极作用,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火针、超分子水杨酸和米诺环素联合应用于中重度痤疮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 取天津市北辰医院2022年6月-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 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观察A组给予超分子水杨 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观察B组采用火针、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比较三 组皮损消退时间、痤疮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B组皮损消退时间短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观察 A组皮损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B组治疗后痤疮严重程度评分小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观 察A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观察A组(85.00%)和对照组 (75.00%),观察A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火针、超分子水杨酸和米诺环素联合应用于中重度 痤疮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对面部敏感肌肤患者应用强脉冲光联合整全护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 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面部敏感肌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 照组给予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给予强脉冲光联合整全护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肤屏障指标、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 经皮水分丢失屏障(TEWL)、角质层含水量、皮肤红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率 发生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面部敏感肌肤患者给予强脉冲光联合整全 护肤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肌肤状态,且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较高,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敏 感性肌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