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手术切除三脑室肿瘤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三脑室肿瘤15 例.肿瘤位于三脑室前部9 例、三脑室中部3 例、三脑室后部3 例.12 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脑积水.结果 本组11 例肿瘤达到镜下全切,3 例次全切除,1 例部分切除.短期并发症包括尿崩症5 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三脑室内肿瘤的手术适应证、优缺点,并对相应的显微解剖要点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进行讨论。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收治的经显微手术切除三脑室内肿瘤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讨论如何预防术中并发症和术后管理。 结果肿瘤全切除者37例,全切除率88.1%,近全切除和大部分切除者5例,无死亡病例。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为一过性尿崩症(23例)、电解质紊乱(17例)、中枢性高热(11例),经处理后1~2周消失;前额硬膜下积气(7例)、额顶部硬膜下积液(3例),均经保守治疗后自行吸收消失;术后短期内记忆力下降、空间分辨力下降者3例,均于3个月内恢复。术后远期并发症有脑积水1例,术后3个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全组患者均随访3~64个月,全切除的37例,术后随访期间复查头颅MRI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未获全切除的5例术后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例肿瘤增大,接受再次伽玛刀治疗。 结论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处理第三脑室肿瘤,创伤小,能提供清晰、宽广的术野。肿瘤全切除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少,是显微手术切除三脑室内肿瘤的理想入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7年9月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17例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对侧侧脑室外引流术。结果 肿瘤全切除14例 ,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尿崩症8例,电解质紊乱14例,癫痫1例,高热1例,短期记忆力减退4例。术后长期昏迷1例,死亡1例;15例康复出院。13例术后随访3个月~6年,肿瘤复发2例。结论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为切除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有效途径;术前行脑室外引流术有助于减轻脑积水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经胼胝体-穹窿间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的方法及疗效,并对相应的显微解剖学基础加以讨论.方法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16例.结果 术前1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行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终板造瘘术.16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3例.5例在处理完肿瘤后做终板造瘘术.结论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手术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系通过胚胎组织残留的透明隔间隙进入第三脑室,损伤少,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纵裂-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儿童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收治的7例儿童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应用经前纵裂-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7例患儿的病灶均全切除,无术后意识障碍和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海绵状血管瘤,其中1例合并静脉畸形。所有病例均随访13~152个月,平均51.3月;无死亡病例,无复发再出血;4例脑积水未缓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其中1例随访期间成功拔除分流管;5例术后早期有短暂记忆力下降,4例于3~6个月后恢复正常;3例患儿术后出现双眼上视不全,1例随访期间恢复正常,2例部分恢复;1例患儿术前存在动眼神经麻痹,随访发现眼睑下垂有好转。结论 经前纵裂-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手术是治疗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合切除病灶位于中脑腹侧和突入第三脑室内的病灶。该手术方法暴露病灶清晰,便于显露并保护大脑深部静脉和直视下切除病灶,全切率高,预后满意。  相似文献   

6.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11例,其中颅咽管瘤5例,星形细胞瘤2例,垂体腺瘤1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下丘脑错构瘤1例,生殖细胞瘤1例。结果本组9例肿瘤显微镜下全切,2例次全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多尿、多饮、电解质紊乱5例,中枢性高热2例,嗜睡2例,缄默症2例,经处理后1~2W好转出院。结论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循解剖间隙进入,直视下操作,对第三脑室周围重要结构损伤较小,肿瘤全切除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少,是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最佳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切除鞍上突入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人路及疗效.方法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46例突入第三脑室内的颅咽管瘤.结果 肿瘤全切33例,近全切10例,部分切除3例;随访46例,随访时间3个月-15年,其中39例术后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8例术后复发.结论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疗效显著.此入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脑组织,并在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的同时做到较少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6例,其中突入第三脑室颅咽管瘤2例,丘脑胶质瘤1例,下丘脑错构瘤1例,畸胎瘤1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1例。结果本组4例肿瘤镜下全切,2例次全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多饮、多尿、电解质紊乱3例,中枢性高热1例,嗜睡2例,经处理后1-2周消失;1例上视不能,3月后恢复;硬膜下积液3例,3月后自行吸收。结论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按生理间隙进入,直视下操作,对周围重要结构损伤很小,可切除第三脑室前、中、后各部位肿瘤,肿瘤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儿童第三脑室肿瘤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24  
目的 介绍并探讨一种切除三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 经胼胝体-穹窿间和切除三脑室肿瘤91例。结果 显微镜下全切除41例,近全切除41例,大部切除9例,死亡1例。结论 该手术入路可以切除三脑室前、中、后部的肿瘤,术野显露清楚,不易造成穹窿、后脑、大脑内静脉、丘纹静脉的损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对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患者护理的体会。方法对13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患者加强术前、术后的针对性护理及神经外科常规护理。结果术后有11例并发尿崩症和血电解质紊乱,其中10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后1-2周恢复正常,1例需长期注射长效尿崩停,并发缄默症1例。结论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术后配合行之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并发症,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模态融合技术在提高延髓胶质瘤的切除程度及保护神经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6例延髓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多模态融合技术将其分为传统组(即采用传统影像学技术和显微外科手术,共23例)和多模态组[即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11C-蛋氨酸-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11C-MET-PET/CT)、术中导航、结合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显微外科手术,共2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肿瘤生长方式、术前肿瘤体积、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术后病理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模态组的肿瘤平均切除程度明显高于传统组[分别为(86.7±26.7)%、(61.8±32.9)%,P=0.007];多模态组术后1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保留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分别为34.8%、69.6%,P=0.018);术后1周呼吸机使用率和胃管保留率,传统组与多模态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6例的随访时间为0.6 ~37.0个月,平均(12.9±11.4)个月.术后3个月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保留率和胃管保留率,传统组与多模态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3个月呼吸机使用率,传统组与多模态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1.8%、5.0%,P=0.027).结论 多模态融合技术可在不加重神经功能损伤的情况下提高延髓胶质瘤的切除程度;还可降低术后近期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保留率,促进患者术后远期呼吸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幕上脑膜瘤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以及手术对继发癫痫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7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对癫痫预后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探讨影响幕上脑膜瘤继发癫痫发作的因素。结果本组患者脑膜瘤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17.2%(46/267)。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脑膜瘤位于围中央区皮质(P<0.01)、男性(P=0.01)、青年患者(<45岁,P<0.01)以及伴有脑积水(P<0.01)与脑膜瘤术前继发癫痫有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脑膜瘤位于围中央区皮质(HR=2.21,95% CI:1.23~3.97,P=0.008)以及青年患者(<45岁)(HR=2.03,95%CI:1.11~3.68,P=0.021)是幕上脑膜瘤继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213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24±13)个月。术前伴发癫痫的患者行脑膜瘤切除术后的癫痫无发作率为80.4%(37/46)。结论癫痫是脑膜瘤较常见的临床表现,肿瘤位于运动相关皮质以及青年患者更易伴发癫痫发作。幕上脑膜瘤继发癫痫患者单纯行肿瘤切除可获得较好的癫痫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溶血磷脂酸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机制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实验1:不同浓度LPA(0 μM 、10 μM、20 μM、40 μM)处理PC12细胞24 h; 实验2:LPA(40 μM)分别处理PC12细胞不同时间(0 h、6 h、12 h、24 h); 实验3:正常组(0 μM LPA)、LPA组(40 μM LPA)和干预组(5 μM SP600125预处理2 h+40 μM LPA)培养24 h; CCK-8检测细胞活力; 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比例; WesternBlot检测Bcl2、caspase 3、磷酸化JNK水平。结果 LPA以时间依赖和浓度依赖的方式使PC12细胞的细胞活力和Bcl2水平降低,而使PC12细胞的凋亡指数和caspase 3水平增高; SP600125(5 μM)预处理不仅明显阻断LPA诱导的PC12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并且极大地抑制了LPA诱导的JNK通路的激活、Bcl2水平的下调和caspase 3水平的上调。结论 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能够明显阻断LPA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颅底脊索瘤临床误诊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原发颅底脊索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2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155例颅底脊索瘤患者。测量磁共振他加权和T1增强序列中肿瘤信号强度与脑干信号强度的比值(RT2和REN),比较误诊组(50例)和对照组(105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进而依据肿瘤的部位和常见的误诊肿瘤特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结果误诊组的50例颅底脊索瘤中,19例误诊为神经鞘瘤,12例误诊为表皮样囊肿,8例误诊为岩斜脑膜瘤,5例误诊为其他骨肿瘤,3例误诊为垂体腺瘤,3例误诊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畸形。误诊组的RT2和REN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2.49(0.79)和0.99(0.7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但误诊组和对照组间肿瘤的部位和骨质浸润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与蝶枕部相比,蝶岩部(P=0.001)和岩枕部(P=0.008)的脊索瘤易导致误诊;与弥散内生型相比,外生型脊索瘤更容易导致误诊(P<0.001)。结论颅底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异质性较大,发生于侧颅底和外生型脊索瘤容易被临床误诊,最常见的易混淆肿瘤为侧颅底神经鞘瘤和环池表皮样囊肿。磁共振信号强度比值可以提供定量参考,但其在脊索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起源于颞叶后外侧皮质癫痫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例起源于颞叶后外侧皮质癫痫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致痫灶切除术,分析起源于该部位癫痫的临床特征,观察手术疗效。结果10例患者平均起病年龄为(14.0±7.6)岁,平均手术年龄为(18.8±6.0)岁,癫痫平均病程为(5.1±3.3)年。所有患者MRI检查病灶均为阳性。发作症状学中,4例患者有自动症表现,包括口咽部自动症和双上肢摸索症状,其中3例出现在发作早期;6例患者表现为偏转发作,均出现于发作早期,其中4例偏转方向与病灶侧别一致。致痫灶切除术后,2例患者术后1个月偶尔出现癫痫发作,3个月后完全消失;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6±5.3)个月,癫痫发作均完全消失(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级1级)。结论偏转发作是起源于颞叶后外侧皮质癫痫患者的常见发作症状,部分患者也可出现颞叶内侧癫痫发作表现。临床诊断需要结合症状学、电生理学及影像学综合评估,单纯病灶切除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采用PEID治疗的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估标准评价手术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突出髓核摘除均满意。20例均获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术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01)。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显示,手术优良率为80%(16/20)。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下肢麻木,无感染以及神经根损伤患者。无一例复发。 结论采用PEID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高级别胶质瘤的侵袭特点,并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分析高级别胶质瘤的侵袭范围.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例额叶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及DTI检查,于MRI T1加权增强扫描图像上,分别在肿瘤强化实体、距离强化实体边缘1 cm和2 cm的部位各选取1个感兴趣区;之后应用DTI技术测定3个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所有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术后对3个感兴趣区的标本依次进行相关病理学检查和肿瘤细胞比例测定.通过建立判别分析模型,对3个感兴趣区的ADC、FA值与肿瘤细胞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理学相关结果显示,随着距离肿瘤实体边缘距离的增加,残余肿瘤细胞比例显著减少(均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Ki-67的表达较肿瘤实体显著下降(均P<0.05).通过对3个感兴趣区的ADC、FA值与肿瘤细胞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标准化典则判别函数为D=0.201ADC+1.094FA(其中D为肿瘤细胞的比例,为标准化的数值),该函数可通过DTI测定的ADC值和FA值预测肿瘤细胞的比例,准确率为66.7%.结论 随着距离高级别胶质瘤实体边缘距离的增加,肿瘤细胞的比例、侵袭性和增殖力均较肿瘤实体明显下降.通过建立判别分析模型,初步得出DTI参数与肿瘤细胞比例的量化关系,以期协助指导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图论分析法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网络效率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癫痫组),另纳入同期招募的26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使用GRETNA软件中Network Construction模块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脑网络的矩阵,运用Network Analysis模块进行脑网络分析,得到网络效率属性,以连接矩阵稀疏度(Sparsity)为阈值,并在阈值为0.05≤Sparsity≤0.40范围内比较两组的脑网络效率.结果 癫痫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癫痫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偏低[分别为(19.6±2.7)分、(26.8±3.6)分,P=0.026].癫痫组患者全局网络效率在阈值为0.11≤Sparsity≤0.18范围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在0.05≤Sparsity≤0.40范围内比较两组的局部网络效率均值发现,癫痫组患者除右侧海马较健康对照组局部效率降低外(P<0.05),右侧岛叶、左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枕上回、右侧苍白球等脑区局部效率增高(均P<0.05).结论 难治性癫痫患者全局网络效率在一定阈值范围内明显低于健康受试者,并且局部脑区的局部效率出现异常,可能是难治性癫痫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神经网络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强度激光治疗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小鼠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小鼠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组(PSCI组)和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低强度激光治疗组(PSCI+LLLI组); 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建立小鼠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模型,各组小鼠在相同的环境下分别饲养28 d后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前额叶皮层的ATP和线粒体复合物含量。结果 与Sham组小鼠比较,PSCI组小鼠水迷宫成绩显著下降(P<0.05),PSCI组小鼠前额叶皮层ATP含量和线粒体复合物的含量降低; PSCI+LLLI组小鼠水迷宫成绩较PSCI组有显著改善(P<0.05); 与PSCI组小鼠比较,PSCI+LLLI组小鼠脑内ATP和线粒体复合物的含量显著增加。结论 低强度激光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小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脑内AT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Recently, Zhang, Suda and Iwasa [Zhang, Jiye, Suda, Yoshihiro, & Iwasa, Takashi (2004). Absolute exponential stability of a class of neural networks with unbounded delay, Neural Network, 17, 391-397] established the following: In this letter, we would like to point out that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in above Result given by Zhang et al. (2004) is incorrect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