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脊柱脊髓肿瘤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3D打印辅助手术治疗的9例复杂脊柱脊髓肿瘤病例资料.结果 术前3D打印脊柱脊髓肿瘤模型清晰准确显示肿瘤位置和形态,及其毗邻血管和椎体的空间结构和关系.6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3D打印技术在脊柱神经外科手术中可有效辅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在耳前颞下锁孔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岩斜区肿瘤病人,应用3D打印模型,还原岩斜区肿瘤组织与毗邻的重要血管。根据3D打印模型,测量岩骨磨除范围,制定最佳手术方案。结果术中结合3D打印模型可直观显示肿瘤对岩骨的破坏情况及术中岩骨需磨除范围。8例脑膜瘤均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神经鞘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行部分切除。平均随访1.5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3D打印技术可与影像资料结合,为神经外科手术,特别是颅底肿瘤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后正中椎板切除联合胸(腹)腔镜手术切除胸腰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 应用半椎板切除联合胸(腹)腔镜技术一期对4例胸腰椎管哑铃形肿瘤施行了手术.先通过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再经胸(腹)腔镜切除胸腹腔椎旁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3例,次全切1例.手术耗时4-6h,出血量100-200ml.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3年未见肿瘤生长或复发.结论 后正中入路联合胸(腹)腔镜手术一期切除胸腰椎管哑铃形肿瘤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椎管"哑铃"形肿瘤之临床特点、分型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6例颈椎椎管"哑铃"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3型,Ⅰ型以椎管内为主型(17例),采用经后路入路手术,8例辅助内固定术;Ⅱ型以椎管外为主型(4例),采用经前外侧入路手术,均未行内固定术;Ⅲ型为椎管内外均衡型(5例),采用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均辅助内固定术。术中发现单侧关节突关节破坏者行颈椎稳定性重建,经后路行侧块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取自体髂骨行植骨融合术。结果26例中神经鞘膜瘤19例、神经纤维瘤4例、神经节细胞瘤2例、脊膜瘤1例。肿瘤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3例,50%(13/26)患者肿瘤切除同期行内固定术,Ⅰ型8例、Ⅲ型5例。平均随访30个月,4例(15.38%)复发,术后2例发生切口感染及脑脊液漏,无一例发生脊髓损伤和脊柱后凸畸形。结论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肿瘤分型并选择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颈椎"哑铃"形肿瘤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脊柱稳定性被破坏者需同时行内固定以重建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哑铃形椎管肿瘤的分型和显微外科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哑铃形椎管肿瘤的分型和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6例哑铃形椎管肿瘤,根据MRI检杳结果及肿瘤大小,提出哑铃形椎管肿瘤的分型方法.结果 全部病例均一期手术,单纯后正中切口34例,辅助切口12例,经胸联合切口lO例;行椎体脊柱固定+植骨3例.肿瘤全切除51例,次伞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将椎管哑铃形肿瘤进行合理分型,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明显的临床指导价值.显微手术技术对于提高哑铃形椎管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手术损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的优点与不足。方法对52例颈椎椎管内肿瘤运用半椎板入路(其中37例采用单纯半椎板入路,15例哑铃形肿瘤采用半椎板及小关节切除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随访其术后神经功能、肿瘤复发与脊柱畸形情况。结果 51例肿瘤获全切除,1例肿瘤次全切除,没有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术后随访10~60个月,平均48个月,1例肿瘤复发,1例失访。38例复查颈椎过伸和过屈位平片,未见脊柱畸形,但有小关节破坏者颈椎活动度较大。结论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管内肿瘤对后部结构破坏小,有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但有小关节破坏时,应长期随访其稳定性变化。本术式术野暴露局限,仅限于偏于一侧生长的髓外肿瘤。  相似文献   

7.
改良远外侧入路切除C1~C2哑铃形神经鞘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改良远外侧入路在切除C1~C2哑铃形神经鞘瘤中的意义.方法 对10例经改良远外侧入路切除的C1~C2哑铃形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肿瘤全切者8例,次全切者2例,术前有神经根痛的6例患者术后均缓解,无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产生,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5年,术前有肢体肌力障碍的3例中,2例已恢复正常,1例有明显改善,3例术前有麻木症状者亦有所好转,肿瘤全切的8例中有1例于术后第4年复发,行二次手术全切肿瘤.结论 改良远外侧入路在切除C1~C2哑铃形神经鞘瘤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哑铃形颈段椎管肿瘤手术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提高颈段哑铃形椎管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颈后正中入路手术切除颈段哑铃形肿瘤32例.结果全切22例,大部分及次全切除10例;痊愈及好转27例,无变化者3例,加重1例,死亡1例.结论颈后正中人路可切除脊髓侧方、后方及部分长入前外的哑铃形肿瘤,对于脊髓腹侧及前外方的哑铃形肿瘤宜采用其他入路.  相似文献   

9.
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手术方法,总结其主要优点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2004年5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16例颈椎管哑铃形肿瘤,其中5例肿瘤最大径超过5cm。5例巨大肿瘤中4例位于上颈段,采用侧方改良的极外侧入路(后外侧肌间入路), 1例外院手术复发的巨大肿瘤位于中颈段,采用分次后正中和前路联合切除并行后方和前方内固定加前方植骨融合;1例肿瘤椎管外部分向前方生长,采用颈前入路切除后行前方植骨融合加内固定,其余10例采用后正中入路,其中1例超过中线的肿瘤采用全椎板切除加椎管成形,7例半椎板切除, 1例复发肿瘤原路切除,1例未切除椎板切除肿瘤。结果手术全切肿瘤14例,次全切2例。所有病例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2例巨大肿瘤患者术后出现低氧血症,重新气管插管后逐渐恢复, 1例巨大肿瘤患者术后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经穿刺置管引流数日后恢复正常。其中12例随访9-18个月,无一例复发或出现脊柱不稳定的情况。结论对于颈椎管哑铃形肿瘤,应尽可能采用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减少棘突、韧带、椎板以及小关节的破坏,减小创伤和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预防脊柱后凸和侧凸畸形的发生。极外侧入路适用于微创切除体积较大的高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较小的肿瘤可以采用后正中入路半椎板开窗手术,对骨质破坏严重者需在切除肿瘤后行内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10.
联合入路切除椎管哑铃形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哑铃形肿瘤因经椎间孔在椎管内外生长,肿瘤与胸腔、腹腔及颈椎等重要结构相邻,单一入路难以全部切除,手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2006年6月至2008年10月我们采用联合人路一期手术显微切除椎管哑铃形肿瘤1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婴儿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疗效。 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连续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6 256例,其中年龄〈1岁(2~11个月)者共6例(0.1‰)。回顾性分析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6例中,男/女=1/5,发病到确诊时间为8~144 h,4例首发症状为呕吐,3例伴有抽搐;均为单发破裂动脉瘤,动脉瘤直径为0.4~1.5 cm。1例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患儿放弃治疗,5例大脑中动脉囊性动脉瘤患儿(2例为假性动脉瘤)均行开颅手术夹闭。 结果5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术中均无动脉瘤再次出血者。术后均未出现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积水、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7~68个月,影像学随访均未见动脉瘤残留或复发。临床随访显示,患儿的精神、智力发育正常;肢体肌力明显恢复,1例Ⅳ级,4例Ⅴ级;格拉斯哥预后分级为Ⅳ~Ⅴ级。 结论婴儿颅内动脉瘤发病率低,最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其破裂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延误诊断;手术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扣带回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6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进行切除性手术治疗37例扣带回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类型扣带回癫痫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其症状学、脑电图等特点及术后癫痫无发作的影响因素。结果扣带回癫痫发作症状复杂,过度运动和恐惧症状在前扣带回癫痫多见;不对称强直多见于中、后扣带回癫痫;而视觉、幻觉症状仅见于后扣带回癫痫。37例患者均为切除性手术,其中病理灶切除术23例,脑叶及扣带回(含病理灶)切除术11例,癫痫灶切除术3例。其中12例(32.4%)患者在头皮脑电图上无法进行癫痫灶定位或定侧。术后1年随访癫痫元发作率为83.8%(31/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MRI结果、癫痫灶在扣带回中的位置、病理灶的性质、头皮脑电图的结果等均与术后1年的癫痫元发作无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智商较高的患者手术预后较好(OR=15.94,95% CI:1.081~234.869,P=0.044)。结论扣带回癫痫的症状学多样,头皮脑电图定位困难,切除性手术是治疗扣带回癫痫的有效方法。术前智商较高的患者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合并大动脉闭塞(LAO)时经CT脑灌注(CTP)成像后在动态CT血管造影(CTA)中的多段血凝块(MSC)征象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诊断为AIS的住院患者共115例,所有患者均连续接受灌注治疗并且有完整的CTA和CTP影像学资料; MSC征象定义为从CTP数据导出的动态CTA上存在多段血凝块。用改良的Rankin量表作为评估预后的标准:评估为优的定义为发病后90 d内评分在0~3分。结果 共纳入73例符合标准的患者,32例(43.8%)患者出现MSC征象,相比于没有MSC征象的患者,预后评估为优(46.3% vs. 62.5%,P=0.02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C征象是再灌注治疗后良好预后(OR=2.836,95%CI=1.176~5.858; P =0.029)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结论 CTA结合CTP在治疗AIS中MSC征象是脑组织再灌注后良好预后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UK)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 对照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 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mRS评分,观察急性脑梗死溶栓效果,评价2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GSH-Px和ROS水平。结果 治疗24 h与7 d后对照组与观察组NHISS评分和Barthe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7 d与14 d后对照组与观察组m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24 h后对照组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28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 观察组SICH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6.67%(P>0.05); 治疗后2组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ROS均明显下降(P<0.05); 治疗后观察组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RO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UK治疗急性脑梗死(发病6~12 h)能取得良好疗效,能更好地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水平,较单用尿激酶溶栓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胶质瘤组织及外周血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ene 1, ERCC1)的表达水平与替莫唑胺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就诊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神经胶质瘤患者67例,其中WHO Ⅱ级21例,WHO Ⅲ级26例,WHO Ⅳ级20例; 化疗前取患者肿瘤组织以及外周血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ERCC1基因的表达水平; 所有患者术后均口服替莫唑胺化疗,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生理因素、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疾病进展时间(TT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RCC1基因在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均有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21,P<0.001),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ERCC1低表达水平的患者可以获得更高的有效率,更长的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P<0.001)。Cox回归分析发现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是影响OS和PFS的独立因素。结论 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ERCC1的低表达水平患者更能从替莫唑胺化疗中获益,ERCC1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替莫唑胺疗效预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RIPostC)联合脑心通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12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心通组)、RIPostC组和RIPostC+脑心通组,每组各40例; 3组均按照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用药,并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RIPostC+脑心通组的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5% vs 32.5%,P<0.01)。RIPostC组症状改善率为52.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6),但显著低于RIPostC+脑心通组(P=0.017); 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RIPostC+脑心通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RIPostC组(P<0.05); 治疗后RIPostC组和RIPostC组+脑心通组患者B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RIPostC+脑心通组的脑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 vs 20%,P=0.044)。结论 远隔缺血后处理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降低脑梗死的再发生,且RIPostC联合脑心通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3D-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4年8月-2018年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72例,都进行常规MRI、MRA与3D-MRA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判断大脑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在172例患者中3D-MRA诊断为脑动脉闭塞22例,重度狭窄18例,中度狭窄20例,轻度狭窄26例,无狭窄86例。病灶部位的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显著低于健侧部位(P<0.05)。3D-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闭塞、重度狭窄、中度狭窄、轻度狭窄的敏感性分别为88.0%、90.0%、90.9%和92.9%,特异性分别为92.7%、93.6%、95.8%和96.2%。结论 3D-MR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可以客观反映病灶区域血流灌注状况,判断大脑动脉的狭窄情况,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B超实时引导在低级别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2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行B超实时引导下肿瘤切除术(观察组),36例行常规术前定位下肿瘤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肿瘤定位准确率、手术全切除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以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肿瘤定位准确率、手术全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的ADL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分别为(84.7±8.8)分和(66.4±7.6)分,P <0.001],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KPS评分[分别为(81.1±7.8)分和(71.4±9.9)分]均较治疗前[分别为(58.1±8.2)分和(56.9±9.2)分]改善(均P<0.001),且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 B超实时引导应用于低级别胶质瘤切除术中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29(miR-29)联合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UG1及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8年7月本院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选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同期纳入本院的体检健康者100例;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血清miR-29和LncRNA TUG1表达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DMA水平。结果 与出血性脑卒中组miR-29(60.7±4.3)-log,LncRNA TUG1(16.4±1.4)-log,ADMA(6.3±0.7)mIU/mL和健康对照组miR-29(62.3±4.8)-log; LncRNA TUG1(15.9±1.3)-log; ADMA(6.4±0.6)mIU/mL比较,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LncRNA TUG1(43.5±3.5)-log和ADMA(11.4±1.4)mIU/mL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miR-29(31.4±2.1)-log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出血性脑卒中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miR-29、LncRNA TUG1及ADM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ncRNA TUG1及ADMA水平与NIHSS评分(LncRNA TUG1:r=0.538,P=0.002; ADMA:r=0.566,P=0.001)呈正相关,而血清miR-29水平与NIHSS评分(miR-29:r=-0.545,P=0.001)呈负相关。血清miR-29、LncRNA TUG1及ADMA区分缺血性脑卒中与非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和健康对照者)的AUC分别为0.863(95%CI=0.800~0.944,P<0.001)、0.912(95%CI=0.833~0.977,P<0.001)和0.764(95%CI=0.688~0.887,P<0.001); 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3%/82.1%、94.2%/73.5%和76.8%/81.2%; 对应的临界值分别为48.6-log、33.2-log和9.5 mIU/mL。当联合血清miR-29、LncRNA TUG1及ADMA时区分缺血性脑卒中与非缺血性脑卒中的AUC为0.945(95%CI=0.932~0.998,P<0.001),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97.3%。结论 联合血清miR-29、LncRNA TUG1及ADMA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潜在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术前及术中神经电生理检测指标对小脑脑桥角(CPA)区肿瘤术后面神经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8例CPA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瞬目反射及面神经F波检测,对瞬目反射的R1波潜伏期及F波的平均潜伏期结果进行分级.术中均采用面肌运动诱发电位(FMEP)保护面神经功能,记录FMEP波幅的比值.依据House-Brackmann(H-B)评分标准分别于术前1d、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评估面神经功能.采用多因素Lotistic回归分析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58例CPA区肿瘤患者均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其中55例获得肿瘤全切除(94.8%),3例肿瘤行次全切除.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面神经功能结局良好组患者的瞬目反射结果优于结局不良组(均P<0.05).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结局良好组的F波反应检测结果优于结局不良组(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面神经功能结局良好组的肿瘤最大径小于结局不良组[(31.9±10.2)mm、(31.9±9.3)mm对比(37.8±9.7)mm、(40.0±10.0)mm](均P<0.05).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面神经功能结局良好组的FMEP波幅比值高于结局不良组[(84.6±21.3)%、(83.0±19.0)%、(81.0±19.1)%对比(66.2±27.0)%、(63.4±29.0)%、(59.6±31.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MEP波幅比值为预测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面神经功能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为3个月及6个月面神经功能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瞬目反射结果分级是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FMEP波幅比值预测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面神经功能良好的截点值分别为89.2%、58.2%、58.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9、0.706、0.713.结论 瞬目反射及肿瘤最大径对术后远期面神经功能有一定的预测价值.FMEP波幅比值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波幅比值>60%预测术后远期面神经功能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