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3年3月15日起,仪征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同步实施新医药价格改革。将医院补偿由医疗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医疗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破除公立医院"以药养医"机制,建立新型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健全医疗服务补偿机制,缓解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有效遏制医药费用增长,促进公立医院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卞玉惠 《现代医院》2013,(11):98-99
仪征市作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于2013年3月15日率先启动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后,社会效益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通过加强学习宣传、实施“三医联动”、调整优化医疗业务结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监管考核等措施,迅速适应、平稳推进改革,在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提高人民群众对医改成效的获得感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南京市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后各医院药品收支、医疗服务收入变化,评价补偿效果,探索差异化补偿方案,为建立动态调整的补偿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市属参改医院共10家,收集改革前48个月(2011.11—2015.10)及改革后12个月(2015.11—2016.10)财务收支数据,采用简单线性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对药品收支差率、取消药品加成损失、医疗服务收入增长率、财政补偿率、医疗服务收入补偿率、综合补偿率进行分析。结果:改革后平均药品收支差率净下降14.24个百分点,医疗服务收入净增长24.29%;药占比平均从42.7%下降到36.9%,医疗服务占比从26.1%上升到30.3%。补偿上,净财政补偿率平均为20.43%、净服务补偿率平均为87.34%,达到政策目标,但净服务补偿率从-21.92%到712.52%不等、净综合补偿率从28.87%到712.52%不等,差异较大。其中,服务补偿率与改革前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显著正相关。结论:南京价改在取消药品加成和"80%服务+20%财政"补偿效果上政策目标基本实现,但各医院之间差异较大,服务依赖型医院补偿率超过400%,药品依赖型不到30%,而综合性医院因医疗收入结构和经营效率不同,从50%到100%不等。建议:进一步落实调价范围和调价力度,按年建立动态且差异化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评价东部某省5个县的8家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实施情况,了解其改革进展及效果,总结经验与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采取自身前后比较评价设计分析医药价格改革前后的变化,通过时间间断序列分析法判断此次改革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以及脑出血、剖宫产及胆囊切除术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并采取关键知情人访谈和半结构焦点组访谈方式,分析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医药价格改革的参与程度及态度。结果:8家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初步取得了较好进展。机构运行平稳,收支结余扩大的同时其结构得以优化,药品占比不断降低,人员投入增加;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不断精细化,人员行为得到规范,次均医疗费用增加不显著,服务效率提升较快。然而,各县财政补偿情况差异较大,支付方式改革尚未完全与医药价格改革政策相配套,导致机构仍然以单纯增加工作量来弥补药品收入的损失,医务人员收入虽略有增加,仍不足以体现其劳动付出价值,医务人员抱怨颇多。虽然医保支出增加,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患者实际就医负担仍呈缓慢提高态势。结论:该省医药价格改革虽然初步取得一些效果,但长效的"以药补医"退出机制尚未建立,需要辅以稳定的财政补偿机制和精细化医保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江苏省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方法:以江苏省某城市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医改背景下该院医疗工作量、收支结余、收入成本结构、人均费用和财政补助的变化情况。结果:试点医院经济运行平稳,工作量稳中有升,人均医疗费用的增长得到适度控制,药品占比下降,医疗收入仍然保持增长;但运营成本上升,收支结余亏损进一步扩大。结论:建议医院层面控制成本,政府层面落实政府投入责任,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完善医保结算政策。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7,(10):1405-1408
目的评估C市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实施效果以及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收集5家样本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前后运营指标,进行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分析医药价格改革对公立医院运行的影响。结果 2016年四季度大部分样本医院业务量、医疗收入及医疗业务支出同比均有增长,且医疗业务支出同比增幅普遍高于医疗收入增幅;所有样本医院药占比均明显下降,诊查、治疗、手术、护理等医务性收入占比则明显提高;大部分样本医院次均费用2016年四季度同比增幅要小于年度同比增幅。结论医药价格改革后,样本医院运行较平稳,医疗收入结构趋于优化,医疗费用增长有所控制,医药价格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及财政补助未能有效弥补减少的合理收入,需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实行三医联动,确保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根据卫生部(2010年卫生工作要点》关于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落实政府投入政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要求,按照2010年学术活动计划,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院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于2010年4月9~13日在湖南长沙举办了“2010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与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地市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情况进行跟踪调研,评价不同阶段性实施效果,为深化和完善医药价格体制改革补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市级5家医院相关医药价格改革前后运营指标,运用对比研究方法进行改革效果研究。结果样本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增长,药占比有所下降,运行正常;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不同程度增长;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未能有效弥补减少的合理收入,传统内科、肿瘤专科受冲击大。结论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增加政府财政投入;逐步建立有利于费用控制、以合理成本定价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医务人员绩效激励机制;探索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分类补偿办法;推动DRG付费改革,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10.
对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我国公立医院现行运行机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相关的改革思路:要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根本,以流程优化为主线,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保证各个运行机制要素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11.
综合医院急诊医疗主要有三种急诊模式,即“依赖型”“半依赖型”和“自主型”.随着民众对急诊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面对多学科、跨学科问题,“依赖型”和“半依赖型”急诊模式所产生的问题日益显现.许多学者建议急诊科不再依赖于其他专科而独立运行,但诸多原因困扰着“自主型”急诊医疗模式的发展.本文根据卫计委对急诊医疗的发展要求及本院急诊科的建设情况,提出三级综合性医院应建立内外科“自主型”急诊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新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施前后三甲公立医院住院收入结构、医疗效率指标及医保支付情况变化,分析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实施的效果。方法:获得样本三甲公立医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住院收入数据及医疗效率指标,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其变化趋势及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新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施后,药品收入下降25.3%,床位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护理收入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开放床位数增加了20.71%,平均住院日减少了0.36天,床位使用率下降了23%。医保统筹支付比重下降了5.27%。结论:改革后大幅降低了药品费用,床位供给量的提升,提高了医院收治住院患者的能力,改善了患者住院环境。手术、治疗、护理收入的增长,体现了医护人员的劳务价值。但医保支付比重的下降,一定程度加重了患者的负担,需要进一步完善探索更加合理和行之有效的医疗政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的城市公立补偿机制改革的经济效果,为取消药品加成后财政差异化补偿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海南省海口市24家城市公立医院作为样本,通过调取各医院的财务报表对改革前后的公立医院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采用改革前后的公立医院收入、支出结构的财务分析方法。结果:(1)政府财政补偿投入不足,公立医院的业务收入仍是维持其运转的主要经费来源。(2)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并未起到优化医疗费用结构的杠杆作用,医生通过诱导需求等方式影响供给数量,弱化了价格的调整作用。(3)样本医院年收入增长速度放缓,虽然药占比降低,但药品收入仍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检查、化验费用比重呈现上升态势;挂号、诊察和护理等体现劳务和技术价值的比重偏低。结论:(1)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补偿效率。(2)以支付方式改革为核心,全面提升医疗保险补偿绩效。(3)优化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为劳务和技术服务提供补偿。  相似文献   

14.
公立医院改革中引入市场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新公共管理等有关理论,分析了国际上医疗行业引入市场机制的主要做法,提出了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引入市场机制的主要领域和内容,希望能对我国的公立医院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新医改下补偿机制改革的意义,分析了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难点,探讨了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调研医院的职工质量管理观念较为淡薄,管理者未能采用行之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医疗服务流程存在较大缺陷,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及医疗质量的系统评价体系;提出三级医院应以患者为中心,按照患者需求实施流程管理,并通过完善的制度和评价体系,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江苏省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医疗服务提供、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有关改革政策、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江苏省卫生统计资料,提取关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江苏省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医院经营风险不断增加;药占比明显下降,门诊与住院医药费用增幅逐年降低,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趋势放缓;技术劳务性费用占比有所提升,医务人员价值得到体现;财政补助水平仍然较低,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患者就医负担并未有效减轻。结论在制定有针对性的财政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深化比价研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适时动态调整,建立起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医药、医保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联动,促进各部门间政策衔接顺畅,进一步完善"三医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山西省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工作重点,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区)总数达到83个,占全省119个县(市、区)的70%。通过对山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予以分析,以期为深化医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县级公立医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通过邮寄问卷与实地调研的方法收集数据,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与分析。结果参与山东省第一、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医疗机构中160家(92.5%)进行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但支付方式仍较单一;开展按病种限价付费与按病种定额付费的医院中,病种数量超过50种的分别占26.2%、11.4%;63.8%的医疗机构考核结果与医保支付挂钩等。结论应推行复合型付费方式,增加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克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过程中来自"医、保、患"三方的阻力,发挥支付方式对医疗机构的正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某中医三级甲等医院为例,分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三甲中医院不同类别药品费用的影响,讨论药品费用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政策前后的西药费、中成药费及中药饮片的次均费用及药占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政策实施后,次均门诊药品费及次均住院药品费分别下降3.98%、2.67%,均次门诊药费比、均次住院药费比均大幅下降6.20%和7.65%,次均中成药费、次均西药费比、次均中成药费比都明显降低(P<0.05),而次均中药饮片费比明显增加(P<0.05),但是住院中的次均西药费比(25.43%)远远高于次均中药饮片比(2.13%)。结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减轻了患者药费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医药的竞争力,推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中药占比仍偏低,还需促进中西药相对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