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军事训练伤是指军事训练导致参训人员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简称军训伤。其中,骨与关节伤是基层部队所常见的训练伤,多属于中度损伤,对官兵身心健康、部队战备训练造成负面的影响。为了给部队防治训练伤,开展科学训练提供依据,笔者收集整理某部医院2015-01至2018-12因训练导致骨关节损伤住院官兵资料,分析其住院情况。  相似文献   

2.
军事训练伤是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是部队官兵常见损伤,也是影响部队军事训练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装甲兵为技术兵种,是陆军机动化程度较高的兵种之一,其主要训练内容是围绕装甲车驾驶和修理、维护,训练具有兵种特点,军事训练伤的发生也与其他兵种存在差异。现就  相似文献   

3.
吴刚  张春霞 《人民军医》2014,(12):1280-1281
军事训练伤是由军事训练直接导致的参训人员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1]。由于基层部队机关人员长期伏案工作,平时锻炼机会相对较少,故在参加高强度体能训练时容易出现军事训练损伤。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维护官兵在军事训练中的安全与健康,提高部队参训率和训练质量,保障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结合本单位机关人员训练情况,着重分析军事训练伤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常见训练伤的防护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写在前面】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持续推进,训练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组训不科学、缺乏专业防控手段等,导致官兵训练伤高发问题逐渐凸显。据全军设立的训练伤监测点数据表明,目前我军训练伤发生率达到25%~30%,某些重点作战部队训练伤发生率超过30%,全军因训练伤致残人数占评残总人数的75%~80%,对战斗力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军事训练是提高和保持官兵技战术水平,增强战斗力的根本途径,而训练伤是影响参训人员健康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强军目标的指引下,全军各部队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实战化训练。如何在训练中  相似文献   

5.
军事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是和平时期部队工作的中心。但由于参训人员对人体的生理机能及不科学训练造成的人体伤害知之甚少,每遇训练高峰及新兵、新学员强化训练后的2~4周,训练伤的发生数就急剧增加,从而降低了训练效率,严重影响了训练质量。所以,加...  相似文献   

6.
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特点,致伤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军事训练伤(MilitaryTrainingRelatedInjury)简称军训伤,是部队人员的一种职业伤,通常指部队官兵,主要是士兵,特别是刚入伍的新兵在军事训练中发生的各种软组织和骨关节的急慢性损伤。近年来,由于训练强度增加,兵源素质变化,以及训练中卫生防护的不足,军训伤已成为部队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造成训练缺勤和部队平时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流行病学特点(一)发生率外军既往报告军训伤发生率自4.8%至引班不等。美军某分队负重46kg/人,强行军20km后随访12d,伤率为24%;某海军陆战队3个月基础训练中训练伤发生密度为19.9/1…  相似文献   

7.
军事训练伤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训练损伤是各国军队和平时期的多发病,其损害官兵身体健康,削弱部队战斗力,成为非战斗减员和制约卫勤保障能力提高的突出难题。中医药治疗军训伤有独特的疗效,本文阐述了军训伤的针灸推拿、中医外治、针刀和综合疗法等中医药治疗现状,并提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易晓阳 《西南军医》2006,8(3):85-85,87
新兵训练是实现老百姓向军人转变的第一步,是年度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参训新战士对人体的生理机能了解甚少和部队训练安排不够科学,加之组训指挥员偏向于急于求成,往往容易发生训练伤,不权损害了官兵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军事训练质量和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加强军事训练伤防治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9.
军事训练是部队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必须常抓不懈。扎实有效地抓好以防治训练伤为重点的卫勤保障,对于保证训练质量和效果、维护官兵身心健康、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军事训练必须讲究科学的组训方法,绝不能为了片面追求训练成绩而盲训蛮训,这样不但提高不了训练成绩,反而会事与愿违,出现大量的训练伤,  相似文献   

10.
开展军事训练伤病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志勇  曹春霞 《武警医学》2006,17(11):873-874
军事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是军队履行职能的主要保证。近几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军事训练伤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单纯依靠伤后处理或者治疗的方法效果不明显。遵循“预防为主”的方针,军事训练伤病预防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健康教育。通过部队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官兵军事训练适应性,减少军事训练伤病的发生率,从而保证参训率及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研究数据显示军事训练伤病健康教育需求在官兵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中列第二位,仅次于心理和生理卫生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近年来部队加强了军事训练,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军事训练伤(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MTI)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对官兵的身体健康及部队战斗力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军军训伤防范研究已经取得可喜成绩,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经费投入、人才培养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根据国家对军队的要求,要加强MTI的防范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06、2007年全军军训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随机抽样调查2006、2007年全军监控点部队军训伤的发生与分布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及趋势.方法 随机抽取全军9个军事训练伤监控点部队,以2006-2007年的参训军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标准,采集所有军训伤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两年中被调查的71 836名参训军人共发生各类训练伤6 262例,其中2006年参训军人35 582名,发生军训伤2 455例,总发生率6.9%,2007年参训军人36 254名,发生军训伤3 807例,总发生率10.5%,两年军训伤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骨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器官损伤的构成比2006年分别为30.0%、63.7%、6.3%,2007年分别为47.6%、42.5%、9.9%,其中骨关节损伤、器官损伤所占比例2007年明显高于2006年(P<0.01).2007年度军训伤发生的高峰时间后移,器官损伤中以中暑比例较高.结论 2006、2007年军训伤的发生率较往年有明显上升,构成比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器官、骨关节损伤应成为防治的重点;加强军事训练伤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及严格贯彻<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周升顺 《人民军医》2007,50(8):457-458
参加体育训练人员在进行某一训练期间,发生的全身性或局部性结构及功能的病理性损伤,称为运动创伤。运动创伤学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训练伤是军事训练医学的重要内容,是指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性改变。军事训练是一种军事劳动,而体育训练是竞技运动,虽然二者涉及的研究领域不同,但都属于损伤与伤害的范畴。运动创伤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以为军事训练伤的防治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扎实开展好军区组织的"军事训练健康维护年"活动,有效降低部队训练伤高发态势,弘扬中医适用技术,提高一线训练伤救治能力,济南军区71320部队组织人员到基层调研,准确把握部队训练的保障需要和个人成长的发展需求,上半年来连续组织了3期"营连卫生员中医适用技术培训"。培训由机关协调聘请驻地人社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专业资质的教师任教,参训人员全部为营连卫生员。  相似文献   

15.
器械训练伤 器械训练是军事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全面提高官兵身体素质(特别是柔韧性、肌肉力量及身体协调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军事训练大纲中规定的器械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单杠练习.在单杠训练中,参训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巧,要特别注重要领的掌握.此外,还要重视训练中的组织、管理与保护.只要科学组织,措施得力,器械训练伤一般就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16.
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调查分析步兵按照新的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进行训练过程中军训伤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明确其致伤原因,选取陆军及武装警察部队(仍采用旧大纲)某部参加2002年度入伍训练的3428名新兵,统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陆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军训伤发生率分别为27.21%和33.72%,陆军显著低高于武装警察部队(P<0.01),两组军训伤发生的时间高峰相近;训练伤以下肢为多;急性创伤性损伤与过劳性损伤的发生与受训部位明显相关。说明采用新的《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后,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训伤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武警部队承担着国内反恐、处突等重大任务,要求部队随时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军事训练是保持和提高指战员体能水平和军事技能,增强战斗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军事训练是对人体生理组织的强化练习,导致军事洲练伤成为武警部队和平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18.
军事训练性伤害是军人伤害的一种,是指部队在平时参加训练、驻训和演习等军事活动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军人发生训练伤、训练性疾病以及其他危害,是平时军人伤害的重要类型,严重危害军人身心健康,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生成[1]。要预防与控制训练性伤害,就要对其实施监测,以了解伤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寻找伤害发生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  相似文献   

19.
器械训练是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全面提高官兵身体素质(特别是柔韧性、肌肉力量及身体协调性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中器械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单杠练习。在单杠训练中,参训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巧,特别要注重要领的掌握。此外,还要重视训练中的组  相似文献   

20.
器械训练伤器械训练是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全面提高官兵身体素质,特别是在柔韧性、肌肉力量及身体协调性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军事训练大纲中器械训练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单杠练习。在单杠训练中,参训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巧,要特别注重要领的掌握。此外,还要重视训练中的组织、管理与保护。只要科学组织,措施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