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1999—2007年收治7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男59例,女11例;年龄20—65岁。单一节段骨折66例,其中L1骨折28例,L2骨折13例,L3骨折10例,L4骨折4例,L5骨折2例,T11骨折2例,T12骨折7例;双节段骨折3例,其中T12~L1、L1-L2和L2-L3骨折各1例;三节段骨折1例,为T12~L2。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26例,C级14例,D级7例,E级17例。术前椎体前缘高平均32%,后凸角平均25°,术前、术后均行X线检查。内固定方式:钛板系统(DRFS)65例,钛棒系统5例(PRSS1例,USS1例,CD3例)。结果术后随访0.5~5年,平均2.3年,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术后恢复至95%,后凸角矫正至前凸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6例,B级18例,C级19例,D级5例,E级22例。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螺钉内固定可以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及伤椎前缘高度,使骨折块复位,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DRFS钢板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适合伤椎内固定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伤椎翘拨复位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共5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在成都军区总医院行经伤椎翘拨复位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记录和观察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及并发症,记录术前、术后l周和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神经功能情况(ASIA分级),测量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率和Cobb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120min,出血量120~280ml,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无硬膜撕裂.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恢复.末次随访X线片及CT示椎体骨折均愈合,内固定位置良好,未见明显松动迹象.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VAS、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率、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翘拨复位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以有效地恢复伤椎的高度和减轻椎管内压迫,有利于后凸畸形的矫正和脊髓功能的恢复.该方法可以很好地维持伤椎高度,显著降低了远期椎体塌陷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RF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6例武警浙江总队医院骨科徐阿炳,裴仁模(嘉兴314000)关键词椎弓根螺钉,脊柱,骨折,治疗1993年12月以来我们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基础上,于1993年12月开始,用RF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严重爆裂骨折6例,取得满...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Ⅰ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360°椎管减压并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8年9月- 2009年6月采用I期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360°椎管减压并重建方法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9~59岁,平均34.4岁。致伤部位:T121例,L13例,L2例,T3 3例,L4 2例。按AO分型均为A3.3型骨折。根据McCormack载荷评分法评分为7~9分,平均8.2分。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5例,D级4例。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5~4.5 h,平均4.1h;术中出血900 ~2 800 ml,平均1 750 ml;输异体血400~1 200 ml,平均760 ml。术中、术后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椎体前柱高度术前丢失48% ~85%(平均64.2%),术后恢复至正常的95% ~ 100%(平均98.6%),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12°~35°(平均12.1°)恢复至术后~ 30°~7°(平均-8.1°),椎管占位由术前的82% ~98%(平均89.5%)恢复至术后0~ 14%(平均2.2%),其中9例椎管获得彻底减压,2例椎管侧方仍有小的骨块残留。本组患者随访时间10 ~ 18个月,平均14.5个月。钛网前方及钛网内植骨于术后6个月均获得融合,椎管表面植骨层完全融合,椎管完整性良好。最后随访时伤椎前柱高度及后凸Cobb角得到有效的维持,未出现椎弓根螺钉系统松动、断裂或钛网移位等。脊髓神经功能除1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Ⅰ~Ⅲ级的恢复。腰背部无疼痛10例,遗留轻度腰背部酸痛1例。结论 Ⅰ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360°椎管减压并重建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较好选择,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多节段腰椎椎弓椎体骨折伴滑脱经伤椎椎弓根固定复位和前路钉棒固定后的神经功能与影像学结果.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腰椎多节段椎弓根椎体骨折脱位患者12例.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和前路钉棒固定手术给予复位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24~30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12例患者均有不完全神经损伤,术后至少改进了一个Frankel分级.经伤椎椎弓根骨折处的螺钉固定获得较好的复位.随访期间没有发现螺钉断裂. 结论不稳定腰椎多节段椎弓根椎体骨折伴神经损伤可以通过后路有选择性的经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前路钉棒系统固定来获得良好的复位和维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皮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及优势。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单节段胸腰段椎体骨折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皮置钉44例[A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19~50岁,平均(45.3±3.5)岁],开放置钉42例[B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18~53岁,平均(44.6±2.9)岁]。对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影像学表现、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进行分析。结果A组术中X线曝光次数较B组多,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B组,并能获得更高的术后3d 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之间术前、术后即刻、术后随访过程中测量伤椎高度变化及Cobb角恢复情况大致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与同组术前比较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早期及随访过程中ODI评分优于B组同一时间节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固定可靠,伤椎高度恢复良好且维持稳定,而经皮置钉在不影响疗效同时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总结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体会.AF系统具有三维空间内多重矫正力的灵活性,强大的轴向撑开力,能达到彻底减压,精确复位,有效固定的目的.并且操作简单、方便.是治疗单节段严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疗法. 相似文献
9.
后路椎弓根固定加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同定联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 方法对6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减压国产通用型脊柱固定系统(general spine system, GSS)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比较术前、术后相邻椎体上下终板成角(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椎管骨性占位率等指标,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大情况. 结果通过手术减压复位,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椎管骨性占位率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测量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 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复位丢失和后凸畸形,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脊柱骨折脱位 ,特别是胸腰段及腰椎骨折脱位是外伤性截瘫最常见的原因 ,既往使用的固定方法不够理想。近 3年来 ,我们采用改良的椎弓根螺钉系统 ,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 2 8例 ,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2 6例 ,女 2例 ,年龄 17~ 5 0岁 ,平均 2 7 6岁。坠落伤 7例 ,交通事故伤 10例 ,塌方砸伤 11例。压缩型 9例 (32 14 % ) ,爆裂型 9例(32 14 % ) ,骨折脱位型 10例 (35 72 % )。损伤节段 :T12 ~L117例 ,L2 4例 ,L35例 ,L4 1例 ,L51例。病变平面以下运动及感觉全部消失 11例 ,病变平面以下运动丧失但有部分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微创外科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9年4月-2010年2月收治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45.3±6.7)岁,均存在明显腰背痛.全身麻醉下行Quadrant辅助下关节突截骨、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经皮Sextant系统复位内固定术.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Cobb角等评定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35 min,平均出血量106 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4~16月,平均5.5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6±3.5)分,术后3个月为(2.5±1.3)分(P<0.01);术前ODI为53.6±24.2,术后3个月为20.6±6.3(P<0.01);术前Cobb角为(32.1±4.5)°,术后3个月为(7.3±2.9)°(P<0.01).结论 Quadrant辅助下微创经关节突截骨矫形术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安全且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I期前路/后路手术后Ⅱ期再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3月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单纯前/后路手术后残存后凸畸形伴神经功能恢复不全或未做Ⅱ期手术疗效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9~57岁,平均34.6岁.根据Dems分型,爆裂型5例,压缩型5例,骨折脱位2例.I期前路手术5例,I期后路手术7例.I期手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对I期前路手术5例患者行Ⅱ期后路手术.I期后路手术7例者行Ⅱ期前路手术.I期手术至Ⅱ期手术最长18个月,最短12个月,平均时间13.4个月.通过影像学、神经功能及社会功能综合评估疗效,包括测量Cobb角、Frankel分级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结果 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5个月.伤椎前、后缘高度压缩率术前平均42.6%、70.5%,术后平均恢复至92.5%、95,7%,至末次随访时为87.3%、92.2%;脊髓不完全损伤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Frankel 2级以上的改善.所有患者Ⅱ期术后胸腰椎生理弧度良好.Cobb角术前平均36.3°,术后矫正至5.8.,末次随访时为5.9°.JOA评分标准术后改善率,本组优9例,良2例,可1例,差0例.结论 对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I期前路/后路手术1年后残存神经或马尾临床症状患者行Ⅱ期手术减压后取得理想疗效,可获得满意的后凸畸形矫正和神经减压,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utcome of reoperation(after I stage anterior/posterior operation)for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combined with kyphosis and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done on the medical records of 1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wo-stage decompression with kyphosis and neurologic deficit due to single-stage approach(anterior or posterior) operation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combined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between January 2005 and April 2009.There were 9 males and 3 females,at mean age of 34.6 years(range,19-57 years).According to the Denis classification,there were five patients with burst fractures,five with compression fractures and two with fracture dislocation.All the patients had couns medullaris injury.Of all the patients,five underwent one stage anterior approach surgery and the others underwent posterior approach operation.All the patients had vailous degrees of neurological symptoms.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one stage anterior surgery were treated with two stage posterior surgery and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one stage posterior surgery were treated with the two stage anterior operation.The mean interval from one stage operation to two stage decompression was 13.4 months(range,12-18 months).The radiologic,neurologic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were assessed through observation of the Cobb angle,Frankel spinal cord injury grading an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 Results AI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mean 25 months (12-48months),which showed primary healing of the incisions in all the patients.The averag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heisht of the vertebrae wers corrected from preoperative 42.6%and 70.5%to postoperative 92.5%and 95.7%and to 87.3%and 92.2%at the final follow-up respectively.Neurologic status was improved at least one Frankel grade in the patients who had preoperative incomplete paraplegia.The Cobb angle was corrected from preoperative 36.3°to postoperative 5.8°and to 5.9°at the final follow-up(P<0.05).No patient had any notable loss of correction between discharge and final follow-up.According to JOA coring,the results were excellent in nine patients,good in two and fair in one,with excellence rate of 92%. Conclusions Two stage decompression for epiconus and cauda equina syndrome resulted from one stage approach(anterior or posterior)operation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combined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call attain satisfactory correction of the kyphosis and nerve decompression as well as various degrees of nerve function recover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伴脱位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2008年3月收治的胸腰段爆裂骨折合并骨折脱位患者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18~56岁.受伤节段为T12~L2,骨折椎体压缩1/4~3/4,上位椎体向前脱位程度为25%~50%.手术均在伤后2周内完成.将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组Ⅰ:采用2椎体4椎弓根钉置入复位固定,组Ⅱ:采用3椎体6椎弓根钉置入复位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后凸角、神经功能以及腰痛评分(low back outcome score,LBOS). 结果 术后随访12~36个月,组Ⅱ手术时间长于组Ⅰ,但并没有明显增加术中失血量.在矫正率、矫正丢失及内固定失败方面,组Ⅱ均明显优于组Ⅰ.两组术后神经功能以及LB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3椎体6枚椎弓根螺钉置入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伴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4.
胸腰段骨折、脱位前路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脱位前路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0月经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153例。术后15例出现胃肠道并发症,其中动力性肠梗阻7例,应激性溃疡3例,肠道菌群失调3例,原发性结核播散导致结核性腹膜炎1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例。结果15例患者通过查找原因和相应治疗,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1)胸腰段骨折、脱位前路手术后出现胃肠道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原发创伤和(或)手术损伤胃肠道的植物神经、术中腹腔脏器挫伤,术后腹膜后血肿、急性胃黏膜病变、肠道菌群失调等;(2)注重原发创伤的处理、仔细手术、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对因治疗可有效控制胃肠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进行Meta分析及疗效比较.方法 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Pubmed 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Cochrane系统综述数据库和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2月发表的文献,并遵循Cochrane指南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 结果 最终纳入2篇随机对照研究,获取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组41例,非手术组38例)进行Meta分析,随访期限最少2年.2篇研究的异质性较大,其中1篇认为随访结束时手术组在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及重返工作方面疗效较好;而另1篇的结果则相反.Meta结果显示,手术组并发症(RR =2.85,95% CI 0.83 ~9.75)包括再次手术率(RR=8.39,95%CI 1.12 ~62.87)较高. 结论 对于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在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及患者重返工作方面疗效相似,手术治疗往往带来较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探讨枢椎泪滴样骨折的形成机制,观察根据骨折分型采取前后路不同的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1年5月-2010年10月间收治的13例枢椎泪滴样骨折,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8~ 55岁,平均35.5岁.其中4例合并颈髓损伤[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C级1例,D级3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坠落伤2例.入院后均行颈椎正侧位、张口位X线片和螺旋CT矢状位重建及MRI检查.根据损伤机制进行临床分型,伸直型10例采用颌下咽后入路行C2,3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屈曲型3例采用后路C2,3椎板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或C3侧块)内固定,并对分型后的手术方案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 13例手术患者均成功完成暴露和有效复位内固定,前路平均手术时间77 min,后路平均手术时间125m in,无手术副损伤.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3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4个月复查植骨均获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3例ASIA D级患者术后1.5个月、1例ASIA C级患者术后6个月脊髓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根据枢椎泪滴样形成机制为依据制订针对性手术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一种脆性骨折,其中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最为常见。目前,OTLF已逐渐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深入研究该疾病的防治措施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减轻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要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必须依据骨折分型。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多种OTLF分型,但各自存在不同缺陷,临床医师难以领会其中的差异,应用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此,笔者对OTLF不同分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一种脆性骨折,其中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最为常见。目前,OTLF已逐渐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深入研究该疾病的防治措施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减轻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要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必须依据骨折分型。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多种OTLF分型,但各自存在不同缺陷,临床医师难以领会其中的差异,应用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此,笔者对OTLF不同分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