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肺内孤立球形病变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X线检查对肺内孤立球形病变诊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40 2例肺内孤立球形病变 ,其中手术及病理证实3 98例 ,4例肺脓肿经临床证实。全部病例均摄胸部正位片 ,3 68例有侧位胸片 ,95例有病灶体层。结果 常见病周围型肺癌 96例 ,肺结核瘤 3 3例 ,肺包虫病 2 5 3例 ,肺脓肿 9例 ,转移瘤 3例。炎性假瘤、错构瘤、肺肉瘤各 2例。肺母细胞瘤、肺纤维瘤各 1例。常见病大多有典型X线表现 ,结合临床诊断容易明确。少见病有时缺乏特征性表现 ,大多数诊断较为困难。结论 X线检查对肺内孤立球形病变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仍为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内孤立性球形病变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周围性肺癌、结核球及炎性假瘤等病变的认识和鉴别。方法:搜集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孤立性球形病变40例,对其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深分叶、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聚束征为肺癌常见X线表现;环形、成层钙化及周围“卫星灶”,为结核球X线特征;肺炎性假瘤常位于肺的边缘部胸膜下,以广基底贴于胸膜.引起邻近胸膜粘连增厚。结论:全面分析肺内孤立性球形病变的X线特征,有助于提高对周围性肺癌的诊断及与其它良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肺内孤立球形病变种类繁多,在X线形态学上容易混淆,本文结合文献就肺内孤立球形病变的临床、病理、X线征象及其鉴别诊断做一回顾。  相似文献   

4.
肺内球形病变分为恶性和良性,有肺内恶性球形病变主要是指周围型肺癌,文献报告已很多。肺内良性球形病变种类繁多本文只对收集的临床资料完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肺内良性球形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基于PET/CT、HRCT影像学特征的评分系统对孤立性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PET/CT检查的孤立性占位性肺病变112例,其中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68例。对孤立性肺病变的12项PET/CT及HRCT影像特征进行评估,初步建立量化分级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良恶性病变的最佳诊断评分临界值。结果 PET/CT及HRCT预测孤立性肺部病变的指标包括年龄≥60岁(2分)、病灶大小≥1.0 cm(2分)、密度不均匀(2分)、边界清楚(1分)、SUVmax≥2.5(2分)、ΔSUVmax≥1.0(2分)、滞留指数≥15%(2分)、分叶征(3分)、毛刺征(3分)、胸膜牵拉征(3分)、空泡征(3分)。根据各项指标建立评分系统,随着评分增加,恶性率逐渐增高,通过ROC曲线得出12分为区分良、恶性病变的最佳临界点,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81.8%。结论 基于PET/CT、HRCT影像学特征的量化分级系统有助于鉴别孤立性肺部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8.
动态CT扫描对肺部孤立结节的评价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6  
目的:应用动态CT扫描评价肺部孤立结节。材料和方法:对47例成年患者的肺部孤立结节(直径≤4cm)进行研究。其中,恶性肿瘤27例,结核瘤12例,炎症结节7例,错构瘤1例,在静脉注射碘造影剂100ml前后,对病灶进行一系列薄层扫描,测量增强前后各次扫描病灶的CT值。结果:所有恶性肿瘤和炎症结节显著增强,结核瘤无显著增强(P<0.001)。26例恶性肿瘤、7例炎症结节和1例错构瘤呈全部强化型;1例恶性肿瘤和1例结核瘤呈周围强化型;4例结核瘤呈边缘环状强化型;7例结核瘤不强化。结论:(1)结节强化是恶性肿瘤和炎症结节的一个指征。(2)不强化或边缘环状强化提示结核瘤。  相似文献   

9.
10.
肺部常见孤立性球形病灶42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肺部孤立性炎性病变CT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旨在提高对肺部孤立性炎性病变的认识 ,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肺部孤立性炎性病变 2 1例 ,其中 4例手术治疗 ,4例经皮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 ,13例抗炎治疗后CT随访复查。 2 1例病灶部位均行 2~ 5mm薄层CT扫描。结果 ①病变形态呈方形、三角形及不规则形 13例。②病灶边缘部分清楚 ,部分模糊 ,在肺窗清楚 ,纵隔窗消失 12例。③病变周边密度较低 ,呈带状低密度 9例。④抗炎治疗 2~ 10周病灶逐渐吸收 11例 ,2例残留条索阴影。结论 病灶形态呈方形或不规则形 ,病灶中央密度较高 ,边缘密度较低且边缘部分清楚 ,部分模糊 ,肺窗清楚 ,纵隔窗消失 ,对肺部孤立性炎性病变的诊断有很大价值 ,必要时再行经皮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 ,能提高肺部孤立性炎性病变的正确诊断率。另外 ,对基层医院而言 ,薄层CT扫描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2.
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HRCT和病理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前瞻性研究52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高分辨力CT-病理相关性.方法双盲法观察所有的HRCT扫描图像,记录结节的部位、内部和周围特征.手术后标本按Heitzmam标准方法制备标本,再行横断面CT扫描,对比观察结节的HRCT征象.结果52例肺内孤立性小结节HRCT-病理对照研究表明良恶性结节的大小和分布无显著差异;良性结节的密度较恶性结节内部密度均匀;51%恶性结节的边缘不规则,呈浅分叶性改变;良性结节周围出现CT晕征和周围性肺气肿征.结论HRCT对于肺内<3cm的恶性结节内部低密度的显示有重要的价值;对于难定义的无钙化<2cm的光滑结节,周围出现多支异常血管,晕征和周围性肺气肿时,良性结节的诊断较肯定.  相似文献   

13.
以孤立小结节为表现的肺癌CT诊断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CT对≤ 2cm ,以孤立小结节为表现的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方法 搜集 2 0例经手术、穿刺活检和痰检等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的完整CT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0例小肺癌的主要CT表现 :全部为孤立小结节 ,16例有分叶征、13例有毛刺征并同时具有“毛虫”征、12例有胸膜凹陷征、8例有血管集中征、3例有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3例有模糊绒毛影等。结论 CT ,特别是HRCT靶视野扫描[1 ] 对孤立结节性小肺癌的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CT引导下肺内孤立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分析肺外围型孤立病变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选取2002-10~2004-10连续2年内的所有肺内外围型孤立病变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患者71例,回顾性研究总结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年龄、性别、穿刺针所经肺组织深度、肿块周围有无肺气肿表现、穿刺的次数、穿刺针的粗细等几个方面的关系。结果并发症共26例次,气胸3例(4.23%),肺内出血9例(12.67%),出现血痰或血痰加重13例(18.3%),胸膜反应1例(1.41%)。经统计学分析,并发症的发生与穿刺针所经肺组织深度、病变周围肺气肿及穿刺次数和穿刺针的粗细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CT引导下肺内病变经皮穿刺活检并发症以血痰最常见。病灶离胸膜的间距、病灶周围肺气肿、穿刺次数及穿刺针粗细是经皮穿刺肺活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的 CT征象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对 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 NSCL C病例术前进行 CT扫描 ,并对肿瘤标本用 SP法进行 PCNA免疫组化染色 ,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肿瘤细胞核 PCNA阳性表达分布面积。结果 :(1) CT显示瘤体最大直径 >3 cm者 ,深分叶征、棘状突起、坏死和空洞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者与PCNA阳性表达面积升高有关。 (2 )瘤体呈周围强化形的肺癌 PCNA阳性表达面积高于瘤体呈完全强化形的肺癌。 (3)肺癌的PCNA阳性表达面积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周围型 NSCL C的 CT征象瘤体 >3 cm,深分叶征、棘状突起、坏死和空洞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与 PCNA阳性表达面积密切相关 ,具有更高的恶性程度 ,可作为推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表现特征与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中心型肺癌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PCNA的表达,并计算其增殖指数(PI指数),将周围型肺癌的SCT表现特征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PCNA在中心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5%,22个病灶PI指数的平均值为(50.75±25.80)%.周围型肺癌SCT图像上瘤体大小、纵隔淋巴结增大、深分叶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与PCNA有相关性(P《0.05);毛刺征、空洞征、支气管气像以及肿瘤的强化程度与PCNA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CT的表现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周围型肺癌中PCNA的表达及细胞增殖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螺旋CT(spiral CT,SCT)表现特征与病人血清中可溶性Fas(soluble Fas,sFas)和FasL(soluble FasL,sFasL)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2例经SCT扫描的并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中sFas和sFasL水平,并将非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特征与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人血清中sFas和sFasL检测水平与肿瘤的类型、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无纵隔淋巴结肿大,是否累及胸膜或心包膜,肿瘤是否有毛刺、结节和分叶,是否存在胸腔积液和肺不张等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CT的表现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肺癌病人血清中sFas和sFasL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孤立性肺结节CT动态增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评价CT动态增强特性对孤立性肺结节 (SPNs)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49例SPNs分为 3组 ,恶性组2 9例 ,炎性组 12例及其它良性结节组 8例 ,均做了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动态增强时间 -密度曲线走势 ,评价强化峰值 (PH)和强化方式在 3组间有无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CD3 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 ,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PH与MVD有无相关性。结果  3组SPNs时间 -密度曲线走势不同 ;恶性组和炎性组PH均高于其它良性组 [PH分别为 ( 4 5 .4± 19.0 6)HU、( 5 3 .7± 10 .98)HU、( 9.0± 4.77)HU ,P <0 .0 1] ,恶性组与炎性组PH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PH与MVD呈正相关 (rs=0 .62 3 3 ,P <0 .0 1) ;3组SPNs的强化方式有极显著差异 (Ρ <0 .0 0 1)。结论 SPNsCT动态增强扫描可反映结节的血管化程度、血流动态变化过程及强化特征 ,有助于对结节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多层CT对肺孤立性病灶支气管改变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病灶支气管改变的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肺孤立性病灶支气管改变的CT表现.结果:CT显示支气管截断征14例(51.9%),其中周围型腺癌8例,鳞癌1例,腺鳞癌1例,恶性淋巴瘤1例,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结核和炎性肉芽肿各1例;含气支气管征16例(59.3%),其中以腺癌最多见(10例);支气管在病灶边缘走行4例(14.8%),其中腺癌2例,肺泡癌1例,炎性肉芽肿1例;支气管受病灶牵拉移向病灶3例(11.1%),包括鳞癌1例,腺鳞癌1例,结核1例.结论:MSCT能够很好地评价肺孤立性病灶的支气管改变,对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