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危急孕产妇抢救相关因素分析,制定对策,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收集2003年1-12月凡户口在昆明市辖区内经过乡级以上医疗机构抢救的危急孕产妇监测表进行分析。结果 291例危急孕产妇经过抢救成功率为95.88%;省、市级抢救成功率为97.37%;县级抢救成功率为96.74%;乡级抢救成功率为92.75%。承担危急孕产妇抢救工作的主要是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乡级医疗机构抢救成功率低于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危急孕产妇危险因素主要为产后出血,其次为重度妊高征。254例(不舍37例异住妊娠)危急孕产妇中有高危因素者148例,占58.27%,远远高于全市的高危妊娠发生率(18.20%)。结论 危急孕产妇的抢救以县、乡基层医疗机构为主,应加强对基层产科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早期筛查与识别妊娠期危险因素,及时有效地控制高危因素的发展。发挥各级危急孕产妇抢救小组的职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抢救成功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邵阳市危重孕产妇的病因分布、医院分布及转诊情况等,为提高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总结危重孕产妇抢救的经验与教训,加强管理,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邵阳市2010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发生的危重孕产妇抢救案例6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抢救危重孕产妇案例中前3位病因为产科出血(61.5%)、妊娠高血压疾病(21.2%)、心衰(3.9%)。②直接产科原因540例,占85.6%,间接产科原因有91例,占14.4%。直接产科原因中宫缩乏力184例,占47.4%,中央型前置胎盘147例,占37.9%;间接产科原因中心脏病25例,占27.5%,重症肺炎12例,占13.2%。③抢救医院以市级三级医院为主,占46.0%,其次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占27.3%。④危重孕产妇中59.0%为流动人口,75.4%为计划外妊娠。⑤转诊一次病例占29.3%,转诊两次病例占11.9%。转诊病因主要为间接产科原因,占53.9%。抢救成功631例,成功率98.4%。结论保持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畅通,重视产科出血的防治,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外妊娠孕产妇的保健管理及高危、贫困救助,发挥市县两级产科急救中心的抢救优势,是提高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宾川县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综合性妇幼卫生保健项目 (简称卫 项目 ) ,使县、乡、村妇幼医生、妇产科、儿科医生较系统地掌握了抢救危急孕产妇和危急儿童的急救技术 ,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和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宾川县高危孕产妇抢救 85 2例 ,成功 84 4例 ,成功率 99.0 1%。重点强化对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加之设立扶贫基金参与运作 ,县、乡村加强对高危孕产妇高危儿的筛查及质量管理 ,提高了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从而逐步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隆回县2001—2008年孕产妇死亡情况,探讨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变化趋势,寻求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途径。方法对8年问辖区内的36例死亡孕产妇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前4年和后4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进行比较。结果辖区内8年总活产数99019人次,孕产妇死亡36例,死亡率为36.36/10万;前4年孕产妇死亡率为42.70/10万,后4年孕产妇死亡率为30.67/10万,孕产妇死亡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主要死因构成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产褥感染;孕产妇死亡原因以产科直接原因为主,占91.67%;产科出血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死因,占52.78%;死亡孕产妇中围产期未接受系统保健占66.67%,计划外妊娠占61.11%;分娩和死亡地点主要发生在县、乡两级医院;孕产妇死亡多集中在产后24h内。结论计划外妊娠妇女围产期不进行系统保健已对围产期保健质量构成威胁,孕产妇系统管理如何有效覆盖边远山区、计划外妊娠的农村妇女已成为该地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强围产期保健服务,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机构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加强临床工作者和妇幼工作者的横向联系,提高住院分娩率,对降低孕产妇死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王子位 《现代保健》2012,(15):83-84
目的:对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措施,以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00-2008 年23 例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逐年降低,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疾病为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产褥感染等.相关因素主要有家庭贫困、保健意识落后、家中分娩、计划外生育等.结论:及时发现孕情,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高危管理率、住院分娩率、产科综合服务能力,及时有效转诊抢救危急孕产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5—2012年湖南省衡阳市孕产妇死亡案例,寻找影响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衡阳市2005—2012年孕产妇死亡的个案调查资料,采用WHO十二格表进行评审分析。结果①孕产妇死亡率:2005—2012年衡阳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12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6.71/10万。②死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190例死亡孕产妇中仅40例进行了孕期系统管理,占21.05%。⑧死亡原因构成比及顺位:前4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栓塞性疾病。④评审结论:190例死亡孕产妇可避免死亡为150例,不可避免死亡为40例。结论加强孕产妇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加强产科人员技术培训,严格准入制度,取缔非法接生,杜绝非专业人员跨行接生,建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危急重症孕产妇转诊一步到位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宜昌市94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宜昌市1998~2003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宜昌市1998~2003年94例孕产妇死亡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宜昌市6年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57.50/10万.其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占60.64%,其中以胎盘因素为多(59.65%);其次是妊娠合并内科病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交通、医疗、保健及政府的投入等诸多因素。同时专业人员应该随着社会改革的新形式需要.调整思路,大胆创新,进一步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特别是高危孕产妇的专案管理,提倡住院分娩,开辟急救通道.重视产科质量,注重提高产科人员的综合抢救能力.完善妇幼保健保偿机制,扩大、巩固和提高妇幼卫生队伍的素质,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适宜技术的再培训,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长春地区13个县(市)、区(开发区),按国家统一要求,填报孕产妇死亡报告卡,逐级上报长春市妇幼保健所。结果2002~2008年长春地区死亡孕产妇共109例。其中因产科出血死亡37例,占死亡的33.94%。而在产科出血死亡中,因产后宫缩乏力死亡的孕产妇23例,占产科出血死亡62.16%。因转院途中死亡孕产妇4例,占产科出血死亡11.76%。结论(1)加强乡级保健网络建设,提高助产质量。(2)加强基层人员“三基”培训,提高产科急危重症的诊断、治疗水平,是减少产科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掌握我市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构成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1~2003年汕头市三级保健网上报的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漏报调查表和城区孕产妇死亡监测等资料,经质量控制及死亡评审,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l~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6.10/10万、14.04/10万、13.97/10万。孕产妇死亡前三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占全市死亡总数50%。结论:3年中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产科出血死因居首,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偏高。应重点加强对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应对措施,提高产科出血抢救技术,有效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孕产妇死亡的变化趋势,评价死亡评审的质量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为寻找更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至2011年的孕产妇死亡个案和死亡评审资料、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年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67.24/10万下降到2011年的13.18/10万,12年平均死亡率26.98/10万(61/226076)。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低于流动人口(X^2=37.443,P=0.000)。对孕产妇死亡率前后6年分组比较,后6年明显低于前6年(X^2=6.344,P=0.012),其中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后6年较前6年下降明显(X^2=6.149,P=0.013)。61例孕产妇死亡评审结论,可避免死亡5.56%,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55.74%,不可避免死亡37.70%;直接产科原因导致孕产妇死亡占50.82%,间接产科原因导致孕产妇死亡占49.18%。结论完善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危急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实施“降消”项目和免费产前检查产后访视项目、加强业务培训和健康教育等各项综合措施的落实,使福田区孕产妇死亡率不断下降,特别是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下降明显,证明措施可行有效,但需不断探索新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6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 6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分析 ,找出救治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提高急危孕重症产妇的抢救成功率 ,努力实现《两纲》目标。方法 :收集“降消”项目实施周期即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内 ,县、乡两级医疗保健机构救治的急危重症孕产妇病例。结果 :“降消”项目实施期内发生急危重症孕产妇 76例 ,抢救60例 ,抢救成功 5 3例 ,抢救成功率 88 33%。结论 :在边远贫困县 ,要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成功率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各级政府重视支持是关键 ;加强基层产科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基础 ;开通热线电话 ,建立“绿色通道” ,争得抢救时间是条件 ;经费投入是保证。如能延续实施“降消”项目 ,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湘西自治州2000~2004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华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382-3384
目的:分析湘西自治州近几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和变化趋势,为降低全州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的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调查的分析方法,对湘西自治州2000~2004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2000~2004年湘西自治州活产数155 237例,孕产妇死亡113例,孕产妇死亡率72.79/10万。5年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2002年出现一个升高平台,死亡的前4位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妊高征、羊水栓塞。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要加强领导,争取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工作重点应放在边远贫困山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高危人群的管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和接受保健意识能力,加强三级网络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危急重症的抢救能力,转变接生员职能,提高住院分娩率,规范产科建设及高危孕产妇的分级管理及分级住院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永昌县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将2000~2007年18例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个案回顾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187.97/10万降至2007年的0.00/10万,孕产妇死因的前4位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结论:加强妇产科和妇幼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产前检查率和接产质量,发现高危孕妇及时专案管理,提高对危重孕产妇的抢救能力,适时转诊,稳定乡卫生院的产科队伍,掌握催产素及前列腺素的使用指征,广泛开展围产保健健康教育,是今后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苏子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657-4658
目的:通过对钦州市钦南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和变化趋势分析,为降低全区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钦州市钦南区2000~2009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钦州市钦南区孕产妇死亡18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32.69/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首位是产科出血占50.00%,其他是羊水栓塞和内科合并症。结论: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特别是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影响县级孕产妇死亡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卫生六项目实施6年来的相关县级水平资料,对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在县级水平对项目地区收集的1995至2000年孕产妇死亡情况,以及相关的经济、文化、卫生常规报表数据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项目地区的平均孕产妇死亡率自1995年的159.74/10万降至2000年的77.75/10万,下降了51.33%,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孕产妇死亡率与当地的地形、经济文化水平、交通通讯、卫生资源和产科服务质量等因素有关。结论 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建议增加卫生经费的投入,改善卫生服务设施;加强孕期健康教育的宣传;提高孕产妇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加强对卫技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知识技能水平;加强交通通讯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本溪市2002年孕产妇死亡率较以往有回升趋势,共死亡5例,全部为农村孕产妇,其中发生在乡镇卫生院或转诊途中死亡的孕产妇4例,占80%,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根据辽宁省《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管理的通知》要求,我们于2003年对本溪市25所乡镇卫生院产科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5—2012年许昌县孕产妇死亡的变化情况,分析其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许昌县2005—2012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5-2012年8年期间,许昌县共有14名孕产妇死亡,2008年死亡率63.3/10万,2012死亡率12.3/10万,平均死亡率26.57/10万,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死亡孕产妇中农业户口13例,占92.86%,非农业户口1例,占7.14%。全部为经产妇,孕产妇死亡年龄平均30.7岁。初中以下文化13例,占92.86%,专科以上1例,占7.14%。死亡原因中,产科出血居首位,占51.47%,是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结论提高孕产妇孕产期保健意识、完善干预措施、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乡、县级医务人员对危重孕产妇的识别能力和救治能力,防止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陈莉萍  毛红芳  曹敏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4993-4994
目的:通过分析危重孕产妇救治情况,找到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嘉定区2007~2008年接产医院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结果:①2007年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为84.0%,2008年抢救成功率100.0%。②外地孕产妇占87.8%。③仅46.3%建立孕产期保健手册、63.4%接受产前检查。④孕期高危因素第一位是子痫前期或子痫,占41.6%;产时或产后危重因素第一位是产后出血,占61.0%。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特别是流动孕产妇管理、打击非法接产、提高产科人员技术水平、完善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以及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均有利于减少危重孕产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产科出血致32例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洁琼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1989-1989,1991
[目的]通过对武汉市死于产科出血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0~2005年来武汉市死于产科出血的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武汉市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27.88/10万。产科出血居死因顺位第1位,占死亡原因的39.43%,发生产科出血的前3位原因为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和前置胎盘。[结论]武汉市孕产妇死亡原因以产科出血为主,其中产后出血应该作为防治的重点,必须加强孕产妇的保健管理,提高产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危重孕产妇的基本情况、病因和救治情况等,进一步提高危重孕产妇抢救水平,不断降低本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收集整理浦东新区南汇地区7家助产医疗机构2007-2010年成功抢救31例危重孕产妇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31例危重病例中,外地孕产妇占93.55%,主要病因是产科出血和子痫等疾病。结论要对所有孕产妇实施全覆盖、全程孕期管理,不断提高危重抢救成功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