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感染科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了加强感染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有效措施。认为制定并健全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是减少感染科医护人员职业伤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医护人员的锐器伤害是指在工作中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医疗废弃物及其他锐利物品刺伤和割伤而导致有被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的意外事件[1]。它是医护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面临的多种职业危害之一,同时也是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重要途径[2]。1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害的原因1.1医疗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锐器损伤发生的原因与工作粗心、紧张、繁忙、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有关。其中,注射、抽血、缝合、套回针帽、针头毁形、操作不当是引起医护人员锐器伤害最常见的医疗操作。据有关资料显示,一次性注射器是导…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术室担负着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因而医护人员每天都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为降低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我院针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组织管理与防护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危险因素1.1生物因素与职业感染有关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经血液传播的病毒感染的危险与操作时间有关。统计显示,卫生行业及相关部门人员在工作期间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人数有上升趋势,并强调锐器伤害是其感染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并分析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对我院在手术室工作时间6个月以上的6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并制订防护对策.结果 手术室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欠缺、手术室防护设施、手术室工龄以及手术次数为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和考核,完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体系,通过手术室医护人员和院方的共同努力将职业暴露的身心伤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并分析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对我院在手术室工作时间6个月以上的6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并制订防护对策.结果 手术室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欠缺、手术室防护设施、手术室工龄以及手术次数为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和考核,完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体系,通过手术室医护人员和院方的共同努力将职业暴露的身心伤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6.
正护理安全是指通过医院的有效管理及个人因素的调控最大程度降低护理临床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对患者及护士的伤害~[1]。护士安全的有效保障对患者安全具有积极正向的作用~[2]。近年来,由于针刺伤、腰肌劳损等职业伤害事件不断发生,如何降低护士职业伤害引发各级管理者及医护人员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急诊科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信行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本市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市3所综合医院共120名急诊科医护人员,问卷调查其资料及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信行水平,然后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人员中,1年内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比率高达54.17%,其独立影响因素有医护人员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参加培训情况(P<0.05)。结论急诊科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信行水平总体较低,与医护人员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参加培训情况相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提高其防护知识和水平,从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行为,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肛肠科医护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知及自我防护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枣庄市1所专科医院及7所二、三级综合医院肛肠科164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肛肠科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知优于肛肠科医生,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戴手套护士优于医师,医生职业暴露高于护士,以上结果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肠科医护人员职业自我防护执行率医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肛肠科医护人员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有待加强,应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胃镜检查是一项侵入性特殊操作,医护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危害因素之中,经常会受到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物和气溶胶的危害。美国职业安全保障和健康管理组织(OS-HA)要求医院工作人员在处理有危险工作前,应接受适当的训练〔1〕,并制定了OSHA措施。近年来,医护人员职业性危害和防护已引起国内外同行普遍关注。笔者就胃镜室医护人员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有效的防护措施。1胃镜室职业性危害相关因素1.1感染危险因素由于胃镜检查操作的特殊性,使医护人员在诊疗、清洗、消毒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及污染的血液等;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降低职业危害。方法:分析原因,加强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宣教,规范操作,配备专用防护用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结果:口腔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防护意识增强,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无职业伤害事件发生。结论:在口腔门诊工作中切实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范,有效避免职业性伤害。  相似文献   

11.
消毒供应室护工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爱美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6):1620-1620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患者集聚,各类病原体密度相对较高。消毒供应室护工人员,由于其职业素质特点和工作性质特点,在工作中极易受各种职业危害因子的伤害。现将其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对策报告如下。1职业危害因素1.1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淡薄护工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未经过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福州三甲医院产科、产房护士的职业伤害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为其职业伤害的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福州5家三甲医院产科及产房的19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96.4%调查对象发生职业伤害,发生率排名前5名的依次是下肢静脉曲张(67.7%)、皮肤黏膜暴露(52.3%)、失眠(50.3%)、腰椎疾病(47.7%)、颈椎疾病(39.0%)。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月收入、紧急情况是否进行自我保护等与职业伤害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州三甲医院产科、产房护士职业伤害的发生率较高,临床管理者和护士应重视职业自我防护。预防和控制产科、产房护士的职业伤害以及促进产科、产房护士的职业健康应该得到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我院对曾受到病人伤害的 173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 ,分析被伤害的原因 ,并提出防范措施。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我院 2 0 0 2年在职的医护人员共 4 30人 ,自 1996年起 6a中有 173人报告曾受到精神病人伤害。受伤害的医护人员共 173人 ,其中男 71人 ,年龄 2 6~ 6 0岁 ,平均年龄(37.98± 8.6 4 )岁 ,伤害次数 110次 ;女 10 2人 ,年龄 2 2~5 4岁 ,平均年龄 (37.35± 9.86 )岁 ,伤害次数 12 5次。共计2 35次 ,护士 16 1人 ,占 93 1% ;医生 12人 ,占 6 9%。1 2 方法。以调查表形式 ,对医护人员姓名、年龄、性别、部门、职业进行统一登记 ,同…  相似文献   

14.
手术室护士职业伤害因素防护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职业性损伤(OccupationalInjuries,OI)是指工作中某些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包括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的损伤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1]。手术室是医院重要部门之一,是外科系统手术患者聚集的场所,也是各种病原体最集中的场所。工作紧张繁忙,存在许多不利于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生理、心理、生物、理化及社会因素,护士防护不当容易造成职业损伤[2,3]。为了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伤害,有效进行防护,引起对护士职业损伤的足够重视,本文对近年来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1职业伤害因素1.1物理损伤因素1.1.1紫外线的影响:紫外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认知及差异情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10月20日至11月5日向国内19个省或直辖市42个城市的医疗机构新生儿科一线医护人员发放问卷,分析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新生儿疼痛管理的实施现状。结果 新生儿疼痛等级划分、疼痛量表应用知识方面护士优于医生;依据经验评估疼痛、疼痛管理措施和评估纳入常规项目、非营养性吸吮和体位管理缓解疼痛,护士占比显著高于医生;因理论和意识不足忽略疼痛评估,医生占比显著高于护士。结论 新生儿科医生和护士在疼痛管理认知中存在较大差异,科室应围绕专家共识和循证指南,加强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相关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全面的新生儿疼痛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医护人员健康状况的主要职业因素。方法:选择我市3家医院手术室108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一般资料及影响手术室医护人员健康的职业因素,采用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量表)测量自评健康得分。结果:≤35岁、低职称及大专学历的手术室医护人员健康自评分高于其他组,均P0.05。对可能影响手术室医护人员健康的职业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前3位影响因素为:物理因素占90.77%,化学因素占72.31%,生物因素占58.46%。结论:≤35年龄、低职称及大专学历的手术室医护人员其健康状况更加良好,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是影响手术室医护人员健康的主要职业因素。为了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需要对上述因素予以有针对地防护。  相似文献   

17.
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彩琴  黄热心 《护理研究》2006,20(6):547-548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重病人的前沿阵地,具有流动性大,病情急、危、重等特点,要求医护人员的服务急、快、准,急诊护士往往是在对病人的既往病史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投入抢救,或者是在时间上根本来不及采取一些针对性防护措施。此外特殊的工作环境,长期面对患重病、意外伤害、死亡等恶性刺激的病人,致使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明显多于同行其他科。现将其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介绍如下。1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1.1物理因素①噪声:噪音的强度在50dB~60dB,即产生相当的干扰,会觉得有吵闹感,长期在90dB以上的环境中,能引起头疼、头晕、耳鸣、听…  相似文献   

18.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护士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中,如各种传染病、各种消毒剂、放射线、抗肿瘤药物、机械性损伤及心理压力等.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同是也严重损害医护人员的生活.2007年,我们对临床护理人员发生的职业损伤情况及自我防护知识进行调查,以了解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特点、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了解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对初乳口腔护理知识、态度等现状,针对目前初乳口腔护理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提升初乳口腔护理行为的几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新生儿科62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初乳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平均得分(13. 74±2. 87)分,不同职务、学历、职称医护人员对初乳相关知识了解有不同层次的差异。医务人员口腔护理相关知识平均得分(14. 08±2. 67)分,69. 4%医护人员对初乳口腔护理不知晓。结论加强初乳及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转变医护人员对初乳口腔护理的态度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初乳临床应用的重视从而提高初乳临床应用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口腔科门诊医护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管理.[方法]提高口腔科医护人员对职业危险的思想认识,提出口腔科门诊存在的主要职业危险因素,制订并落实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根据工作性质和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口腔科门诊医护人员职业危险的防护措施.[结论]通过制订有效的防护措施,严格的操作规程,健全的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口腔门诊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