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肺感染143例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建立,在诊治危重患者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ICU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医疗手段应用增加,引起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增大。现将我院2006年8月-2008年8月ICU收治的143例患者医院肺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我院于2007年在儿科病房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1临床资料我院NICU于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间共收治急危  相似文献   

3.
加强医疗病房(ICU)的建立,在诊治危重患者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ICU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医疗手段应用增加,引起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增大。现将我院近2000年1月~2001年12月ICU收治的517例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ICU收治患者517例,男301例,女216例;其中危重患者465例,死亡104例,发生院内感染107例,感染率20.7%。1.2 调查方法 查阅此间ICU全部病案,按有关医院感染标准进行诊断,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开展目标性监测,探讨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对策。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1月ICU收治的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1.23%,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5.0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的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4.20‰,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5.17‰,导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率为4.36‰,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为5.79‰。最常见的病原菌为不动杆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目标性监测是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入院ICU患者均为危重症,并发肺部医院感染则加重病情,严重影响预后。本文收集本院ICU病房自2003年11月成立至2005年9月30日所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病例37例,针对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ICU病房收治患者的增多 ,逐步发现在ICU收治的患者所发生各种精神症状也随着增加。有学者将在ICU或CCU收治的患者所发生的各种精神症状称为ICU综合征。现对我院急诊科ICU病房成立以来收治的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ICU病房自 2 0 0 0年来共收治患者 12 0例 ,在住院期间出现精神症状有 15例 ,发生率为 12 5 % ;其中男 11例 ,女 4例 ;年龄 2 3~ 90岁 ,平均5 2岁。1 2 原发 (基础 )疾病 中上段食管癌根治术 1例 ,血气胸闭式引流术 1例 ,肺癌术后 1例 ;胆道结石…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在ICU病房对33例患者进行了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医院感染目标性检测的效果。方法使用目标性监测监控入住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使用ASIA法对医院的感染发病率进行调整。结果分别监测我院2009年、2013年ICU患者,分别是47人50例次、30人37例次;感染率分别是10.96%,4.26%;例次感染率分别是11.66%,5.25%;日感染率分别是14.97%,8.37%;调整感染率分别是4.30%,2.38%;呼吸道感染居日感染率居首位。结论目标性监测能使各种干预措施得到提高,ICU的医院感染率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康  杨莉莉  唐方  陈金蓉 《四川医学》2005,26(8):900-90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采取措施,予以防护。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2004年1~12月ICU收治68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77例,感染率11.32%;例次感染112例,例次感染率为16.47%。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77例,泌尿道31例,胃肠道4例,在送检的各类标本中检出G^-54株,G^+25株,真菌40株。结论加强ICU医院感染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对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侵入性操作对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9年4月-2010年3月404例入ICU住院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目标监测及调查,分析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4例入ICU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130例(占32.18%),患者日感染率为2.51%.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其次为尿路、血液系统感染.404例患者中留置尿管患者357例,感染率为5.44%;中心静脉插管404例,感染率为2.48%;使用呼吸机患者319例,感染率为20.30%.结论 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其次为尿路、血液系统感染;侵入性操作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ICU病房感染预防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丹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2):161-162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预防ICU病房感染的措施及护理管理。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ICU病房发生感染的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进行研究,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分析总结预防ICU病房感染的措施及护理管理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感染情况分类统计结果为:呼吸道感染(23例,占26.44%),泌尿系统感染(18例,占20.69%),切口感染(10例,占11.49%),烧伤创面感染(11例,占12.64%),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16例,占18.39%),消化道感染(9例,占10.34%),其他(8例,占9.20%)。结论:ICU是危重患者的治疗环境,护理人员肩负着防御医院感染的重大使命,特殊环境也使护理人员更加责任重大,应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更好地预防病房感染的发生,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ICU气管切开医院感染监测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秋萍  韩建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160-1160
我院是一所有600张以上病床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开展了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工作。于2006年7月1日-2008年7月31日,对我院ICU病房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目的在于共同探讨ICU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ICU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朱素梅  马惠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19-1419
目的 :分析我院综合型重症监护病房 (ICU )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调查 2 0 0 1年 1月至2 0 0 1年 12月 ICU患者的病历。结果 :本院 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 6 .5 0 % ;感染部位构成比 :呼吸道 4 6 .4 3%、胃肠道 17.86 %、泌尿道 14 .2 9% ;ICU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孢菌、大肠杆菌、真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结论 :综合型ICU患者病情重、病种复杂、免疫力低下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 ,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 ,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 ICU 收治的患者1510例,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618例)和非感染组(892例),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感染特点、危险因素,并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感染特点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是泌尿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最多见;免疫抑制剂应用、原有肺部感染、褥疮、多发伤、气管切开、住院时间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原有肺部感染、住院时间、气管切开是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ICU 患者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且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ICU 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特点、病原菌分布,分析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988例IEU患者进行调查。结果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38%,感染部位前3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和手术切口,分另q占73.68%、9.87%、6.58%;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等。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普通病房。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应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减少呼吸道感染,重视多耐药菌株,掌握ICU病原菌变化规律,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ICU119例医院感染病人从发病部位、基础疾病、感染病原菌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泌尿系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部位,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机体抵抗力、医务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及防患意识的缺乏等因素有关。结论医院感染是目前ICU中威胁病人生命的最严重的疾病及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ICU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患意识并改进方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综合措施,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加强烧伤科病房综合管理,以预防医院感染。方法:抽取我院烧伤科病房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组,对其行全面综合管理,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未实施综合管理的120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烧伤科病房全面综合管理后能明显减少医院感染情况,提高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共收治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112例,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患者均平稳安全地转出ICU,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将CABG患者在ICU监护期间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琦  王雪芹 《当代医学》2013,(9):157-158
目的研究并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所发生医院感染的75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为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及切口、烧伤创面的感染等。结论采取相关的控制措施可有效预防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发生。其中,320例感染病患中上呼吸道感染89例,下呼吸道感染38例,伤口感染93例,泌尿道感染7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前瞻性及回顾性的方法 对2006年1月至12月入住ICU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ICU患者医院感染率29.1%,显著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率3.4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75.0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萄萄球菌属细菌为主.结论 ICU由于危重患者多,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均是医院感染高发因素,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