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平板沉降法不同时间和不同平板大小对空气中细菌采样结果的影响,以规范平板沉降法采样标准,采用比较采样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在同一房间内用直径9 cm的平板采样5 m in,平均总菌数为1019 cfu/m3;采样时间为15 m in,平均总菌数为870 cfu/m3.在相同条件下,用9 cm直径的平板采样5 m in,平均总菌数为1019cfu/m3;用5 cm直径的平板采样,平均总菌数为1329 cfu/m3.结论,平板沉降法随采样时间延长,采样菌数下降;平板直径减小,采样菌数增加。 相似文献
2.
三种空气细菌采样方法的采样结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3种空气细菌采样方法的差别,在医院同一室内,同步进行3种方法采样。结果,消毒前空气细菌总数较多,JWL—ⅡA型空气采样器所采菌数较少,Poton空气采样器者次之,平板自然沉降所采菌数较多;消毒后空气细菌总数减少,Poton空气采样器所采菌数较少,平板自然沉降所采菌数仍较多。Poton空气采样器所采菌量,随着空气细菌总数增多而接近或超过JWL—ⅡA型空气采样器者。 相似文献
3.
消毒供应室空气采样检测是医院控制医院内感染、了解无菌间空气菌落数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由于供应室人员采样方法不正确,不按高度、距离采样,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为此,我们采用采样架进行空气取样,经过2年多的观察,空气采样合格率达100%. 相似文献
4.
两种采样方法检测空气细菌总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0.5m高处,用平板法对空气采样5min所得细菌数,多于用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以40L/min流量采样2min者。两法于0.5m高处采得菌数均较于10m与1.5m高处者为多。平板法采样样本的菌落数,以培养48h者为多,但用采样器采集的样本,不同培养时间的结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实验重点观察了沉降法作空气细菌监测时采样高度、采样时间及采样操作中平板盖的放置方法等条件.认为采样高度不同时细菌污染程度相差较大,应控制在一定的采样高度,采样时间不少于15分钟结果更可靠;采样时平板盖应扣放于平板旁边的无菌处为宜. 相似文献
7.
空气流量对微孔滤膜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用微孔滤膜(孔径0.45μm)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100m3室内空气采样检测,采样时间均为3分钟,空气流量为28.3~100.0L/min,所测空气浮游菌含量随采样空气流量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目的观察空气采样不同高度对采样菌数的影响,以便选择最佳采样方法。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将采样平板置于不同高度的采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将采样平板分别置于地面和50 cm、100 cm、150 cm处,平均采样菌数依次为527、415、453、和239 cfu/m3;按照Ⅲ类环境标准,不同高度空气卫生合格率分别为45%、70%、55%和100%。结论距离地面80 cm~150 cm不同高度采样结果明显不同,以150 cm高度作为采样高度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2.
不同空气细菌采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2种离心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与平板沉降法进行了空气细菌采样比较。于有人在的室内,平板沉降法采得的细菌数最高;无人在的室内,平板沉降法采得的菌数介于两种采样器者之间。 相似文献
13.
四种空气采样方法检测层流病房动态环境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使用中的层流洁净病房的空气质量,比较四种采样方法的相关性。方法用平板沉降法、LWC-Ⅰ型离心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JWL-ⅡB型和JWL-ⅡC型撞击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等4种采样方法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本医院层流洁净病房空气中自然菌总数符合Ⅱ类环境要求。4种空气采样方法采集到的平均细菌总数由平板沉降法~JWL-ⅡC型撞击式采样器依次为:75 cfu/m3、96 cfu/m3、85 cfu/m3和104 cfu/m3,各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别。JWL-ⅡC型撞击式多功能空气微生物监测仪与平皿沉降法的结果一致率最好(73.0%)。结论4种空气采样方法的采样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该医院外科层流洁净病房的空气含菌量符合Ⅱ类环境要求,达到国家规定10万级层流洁净病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了解国内医院手术室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选择较好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方法 采用空气采样器法和平板暴露法,对国内8省市21家医院的手术室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了监测,比较和评价两种采样方法的优劣。结果 对21家医院共计359间手术室空气进行监测的结果表明,百级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合格率为57.3%~75.2%,千级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合格率为83.1%~90.9%,万级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合格率为80.7%~90.4%。空气采样器采样法和平板暴露法采样监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本次抽检的国内21家医院洁净级别较高的手术室空气质量合格率较低,两种采样方法监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手术在无菌环境中顺利安全地进行,医院感染部门定期会对各手术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器械进行监测。手术室护理人员会对空气进行采样,评定菌落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整个手术过程能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外源性微生物接触到手术创口。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研究手术室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与采样方法。方法 采用平板暴露法和采样器法分别对不同类型手术室进行空气采样。结果 用采样器法采集百级、千级、万级和普通手术室的手术区空气细菌样本,检验合格率分别为91.6%、100.0%、100.0%和83.3%,手术室周边区合格率分别为83.3%、100.0%、100.0%、83.3%;采用平板暴露法对洁净手术室和普通手术室采样,手术区和周边区合格率均为100.0%。 结论 采样器法较平板暴露法更灵敏,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可以选用空气采样器法了解洁净手术室的净化效果;选用平板暴露法评估手术区微生物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采样状态对洗手监测结果的影响,不断完善简化采样流程,真实地反映洗手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我院临床医护人员的手进行洗手后采样监测,根据采样时手的状态分为实验组(湿手状态组)和对照组(干手状态组);被采样者是否戴口罩分为实验组(不戴口罩组)和对照组(戴口罩组)。标本采集后均置37℃温箱培养48h后进行菌落计数。结果湿手状态组和干手状态组的菌落数差异统计学无意义,两组的合格率差异统计学无意义;不戴口罩组与戴口罩组相比,菌落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样时干湿手对洗手监测结果无影响,采样时被采样者不戴口罩影响洗手监测结果,在以后的监测过程中,被采样者应戴口罩,防止被污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减少人为因素对空气采样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两种方法进行空气采样,对其培养结果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B组培养结果空气菌落总数明显低于A组,p<0.005.结论 用无菌操作的方法进行空气采样比用常规操作方法进行空气采样,其培养结果更能真实反映空气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程美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40-40
我院消毒供应室监测室内空气消毒效果,一直采用平板自然沉降法。2001年2月~2002年2月,监测空气消毒效果时发现细菌菌落数超标,现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