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流动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 RTI)现状及相关行为,探讨《生殖道感染防治技术指南》在基层技术服务机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1235例流动已婚妇女进行问卷和RTI筛查,选定滴虫性阴道炎(TV)、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细菌性阴道病(BV)为目标疾病,进行规范化诊断、治疗、随访.结果 部分流动妇女对RTI筛查在态度和行为上存在偏差;目标疾病患病率13.6%,其中TV 3.6%,VVC 4.8%,BV 5.2%;治疗后随访率73.9%;目标疾病治愈率84.3%.结论 对流动妇女需加强RTI防治的宣教力度,使其逐渐转变观念、态度和行为;目标疾病按《生殖道感染防治技术指南》标准诊治,在基层具有经济、实用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顺德地区育龄女性生殖道混合感染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妇科门诊就诊的5 000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1 845例患者检出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36.9%,10种监测疾病构成依次为需氧菌性阴道(AV)38.0%、解脲脲原体感染(UU)36.5%、细菌性阴道病(BV)30.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28.6%、沙眼衣原体感染(CT)9.9%、人型支原体感染(MH)8.5%、梅毒(TP)2.1%、滴虫性阴道炎(TV)0.9%、淋病(NG)0.4%、HIV 0%。混合感染747例,占40.5%,有1 097例妇女患有一种感染,占59.5%;537例妇女患两种感染,占29.1%,210例妇女同时患有3种及以上的生殖道感染,占11.4%。常见感染组合模式为BV+AV、CA+AV、CT+AV、UU+CA、BV+CA、CT+BV、CA+BV+AV。30~40岁组妇女、中学教育程度、使用IUD避孕是RTI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育龄妇女生殖道混合感染较严重,研究混合感染的病原体及相关因素,对于该病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4370例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了解台山市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情况,掌握RTI的患病率,为进一步开展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4370例妇女阴道或宫颈分泌物行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检查清洁度、白色念珠菌、滴虫、淋球菌等。结果 RTI总患病率为43.6%,其中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滴虫性阴道炎、淋病的患病率分别为30.9%、20.7%、13.6%、2.1%和0.3%。且患病率农村高于城镇,与是否使用避孕套有关,而节育器对患病率影响不大。结论开展RTI综合防治,降低育龄妇女RTI患病率是当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紧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4.
早期妊娠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细菌性阴道病(BV)在早期妊娠时的发病情况及对早孕的不良影响。方法 对735例就诊于我院计划生育门诊的妊娠妇女进行阴道分泌物BV的筛查。结果 检出BV患80例,霉菌性阴道炎36例,滴虫性阴道炎11例,BV合并霉菌性阴道炎2例,BV合并滴虫性阴道炎1例。患病率分别为10.9%、4.9%、1.5%、O.3%和O.1%。阴道出血8例,其中7例合并BV的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阴道出血与BV的感染呈显相关(OR=62.7)。BV的患病率随孕周的增加有所增加。结论 BV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早期妊娠时的BV是造成先兆流产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必要在妊娠早期进行BV的筛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与细菌性阴道病(BV)感染的相关性以及BV对VVC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5月于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 037例非妊娠VVC妇女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取病史采集、妇科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观察初发VVC、复发VVC二者合并BV发病率,对VVC的复发与BV感染的关系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 037例VVC患者,BV(+)511例,占25.08%:其中初发VVC 1 353例,合并BV 167例,占12.34%;复发VVC 684例,合并BV 344例,占50.29%。全部病例均单纯抗真菌治疗,BV(-)1 526例VVC患者,复发86例,占5.64%,BV(+)511例VVC患者,复发226例,占44.23%。结论:复发VVC合并BV(+)明显高于初发VVC,且VVC合并BV(+)者,VVC的复发明显高于BV(-)者。对VVC患者行BV检测,并探讨VVC与BV发生的关系,对控制VVC的复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其临床预防VVC的复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太原市杏花岭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一种新型的生殖健康服务模式,为社区医疗机构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太原市杏花岭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研究现场,对杏花岭区25岁~50岁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杏花岭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总检出率为32.8%,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检出率为12.7%,细菌性阴道病(BV)检出率为10.0%,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为5.5%,支原体性阴道炎检出率为2.8%,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8%.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病率最高.生殖道感染与年龄、工作压力、卫生习惯、性生活频率、就医态度、避孕方式等都有密切关系.[结论]基层社区已婚育龄妇女有较高的生殖道感染率,应加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服务,建立新型的社区生殖服务模式,保护妇女生殖健康权利,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围产期孕妇下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的状况。方法:取1560例围产期孕妇阴道及宫颈分泌物进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T)、淋球菌(G)、细菌性阴道病(BV)、解脲支原体(UU)和衣原体(CT)的检测。结果:1560例孕妇中,病原体检出例数共378例,检出率为24.23%(VVC6.28%、T1.28%、G0.06%、BV7.56%、UU6.73%、CT2.31%)。病原体感染者共282例,占总人数的18.08%;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者为193例占总人数的12.37%;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者为89人,占总人数的5.71%。结论:引起围产期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种类较多,检测这些孕妇的病原体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而妊娠妇女比非妊娠期患病率高10~20倍。妊娠期阴道炎可引起胎膜炎,导致胎膜早破,甚至早产,对胎儿及新生儿可发生假丝酵母菌感染。妊娠合并VVC不仅给孕妇带来不适,而且也给其精神造成极大的恐惧。自2007年2月-2008年1月观察应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期VVC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生殖道感染与妊娠并发症及结局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皮丕湘  陈伟梅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8):1237-1238,1241
【目的】了解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其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对在本院就诊的孕妇常规取阴道分泌物悬滴镜检查滴虫、念珠菌,阴道分泌物作细菌性阴道病(BV)检查;宫颈分泌物作支原体(UU)培养、衣原体(CT)DNA检查,抽血查单纯疱疹病毒(HSV)抗体。对可疑孕妇同时取宫颈分泌物作人乳头瘤病毒(HPV)、淋菌(NG)DNA定量,梅毒TPPA法查抗体。确诊妊娠合并生殖道感染的105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其妊娠并发症及结局,并与同期无生殖道感染孕妇125例为对照组对照。【结果】感染组先兆流产、稽留流产、死胎、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妊娠期患生殖道感染使流产、死胎、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增高,对妊娠影响很大,应加强孕前、产前检查,积极防治生殖道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育龄女性外阴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淋菌性阴道炎(GV)的感染率及流行情况。方法选择接受阴道涂片检查的阴道分泌物异常的女性患者2 175例,按年龄将其分为A组(19~〈30岁组)、B组(30~〈40岁组)、C组(40~〈50岁组)。用无菌棉拭子采集阴道后穹窿处分泌物,分别用悬滴法和革兰染色法对阴道清洁度、滴虫、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进行显微镜检查;对革兰阴性双球菌疑诊标本立即送微生物室进行淋球菌培养鉴定;对所有阴道分泌物进行pH值检测和胺试验。结果 BV、VVC、TV及GV的阳性率分别为28.09%、27.49%、1.75%、0.09%及57.43%。BV和VVC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V和G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清洁度单纯升高1 023例,A组患者VVC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组(P〈0.05);C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P〈0.05);各年龄组患者BV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龄女性为感染性阴道炎的好发人群,BV、VVC发病率较高;BV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VVC、TV与机体雌激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不孕妇女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不孕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和支原体药敏。方法对260例不孕妇女(试验组)的阴道分泌物和宫颈分泌物进行相关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查,并与260例妊娠妇女(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阳性率为61.2%。病原体检出前3位依次为支原体(47.7%)、假丝酵母菌(30.0%)和细菌性阴道病(BV)病原菌(16.7%);BV 病原菌、支原体和 pH 值在不孕妇女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病原体和生殖道清洁度在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对解脲支原体的敏感率高达90%以上,喹诺酮类药物对解脲支原体的敏感率低于40%。结论BV 病原菌和支原体感染是引起妇女不孕的重要因素,须加强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与解脲支原体(UU)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 PCR-反向点杂交基因分型技术对412例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23种 HPV 亚型感染检测;将 HPV 阳性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50例 HPV 阴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实时荧光 PCR 同时检测上述2组 UU 的感染情况。结果HPV 总的感染率为12.86%(53/412),有16种型别被检出,感染率最高的为高危 HPV 52型。HPV 阴性对照组的 UU 阳性率为30.00%(15/50),而 HPV阳性观察组中 UU 的阳性率为60.38%(32/53),明显高于 HPV 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PV 感染与UU 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治疗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与女性继发性不孕相关性。方法:应用培养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检测1000例继发性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UU和CT,同时选择200例健康已孕妇女作对照组。结果:研究组UU阳性率、CT阳性率、UU+CT阳性率分别为34%、28%、12%,对照组的分别为8%、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不孕组UU阳性率、CT阳性率、UU+CT阳性率分别为39.6%、22.9%、12.5%,继发性不孕组分别为42.3%、25%、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U和CT感染与女性继发性不孕症存在密切关系,应作为不孕症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细菌性阴道病(BV)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发病情况及影响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本院1967例女性体检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影响BV、VVC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1967例体检检出282例女性VVC,检出率14.34%(282/1967);检出231例BV,检出率11.74%(231/1967);VVC以25~35岁性活跃期年龄段检出率较高,BV发病率各年龄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VC及BV治疗效果及疗效影响因素经Logistic分析,流产为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男方配合治疗及使用避孕套为康复效果的保护性因素。结论VVC与BV均与阴道微生态失衡相关,治疗中应注意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注重男方协同治疗,阻断交叉感染,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对妊娠结局及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62例孕妇,采用培养法对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随访观察至分娩。结果CT组、UU组、CT+UU组的感染率分别为22.1%、28.8%、3.7%;CT组、UU组、CT+UU组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显著。结论CT、UU感染可引起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炎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原体感染的不孕症患者的AsAb和AEMAb与生殖道局部炎性因子的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不孕症患者361例,检查有无UU感染后于次日晨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并检验宫颈管IL-6、TNF-α、IFN-γ。结果361例患者中共检出UU阳性患者127例,UU阴性患者234例。UU阳性组AsAb、AEMAb检出率与UU阴性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MAb与TNF-α、IFN-γ、IL-6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UU感染不孕症患者AsAb和AEMAb的产生与生殖道炎性因子的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女性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阳性与不孕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及提高不孕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选择于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就诊的不孕女性患者365例(观察组)进行支原体(UU、MH)、衣原体(CT)与血清抗精子抗体(ASA)检测,同时选择66例正常妇女(对照组)作对照。结果不孕症观察组支原体、衣原体、抗精子抗体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孕组中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较阴性者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抗精子抗体的产生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孕症妇女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状况及其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对316例患不孕症的妇女(不孕组)和250例正常生育的妇女(对照组)进行宫颈分泌物的uu和cT检测,比较两组妇女Uu与cT感染率差异,并分析原发性不孕症与继发性不孕症妇女感染率的差异。结果不孕组UU、CT感染检出率分别为30.7%、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和0.8%(P〈o.05);原发性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UU、CT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1.9%、3.7%,而继发性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UU、CT感染捡出率分别为40.6%、n.6%,UU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原发性不孕妇女(P〈O.05),CT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原发不孕妇女(P〈O.05)。结论Uu和CT与妇女不孕密切相关,建议临床将UU、CT作为女性不孕就诊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妊娠期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感染率;以及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041例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中检测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衣原体的检测。将没有上述4项感染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按单项感染分成各组分项统计早产、胎膜早破、足月小样儿、胎窘、羊水过少的发生情况。结果妊娠期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支原体(+)8·17%,念珠菌11·91%,BV19·98%,未检出衣原体感染。可明显增加胎膜早破、早产、胎窘、足月小样儿、羊水过少的发生率。结论故应开展孕前教育和孕前检查、及时治疗,减少孕期的感染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