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 2016-2021年湖北省蜱传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并进行重症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基于2016-2021年报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恙虫病、斑疹伤寒等蜱传传染病个案数据, 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现场调查2021年高发地区报告蜱传传染病病例, 开展人群特征、流行病学史等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探索重症和死亡危险因素。结合现场媒介调查, 开展病例家庭及周边草地游离蜱和宿主动物体表蜱监测和检测。结果 2016-2021年湖北省共报告蜱传传染病病例3 826例, 其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占71.30%(2 728/3 826), 恙虫病病例占13.04%(499/3 826), 斑疹伤寒病例占15.66%(599/3 826)。6年累计死亡44例, 病死率为1.15%(44/3 826)。发病高峰为5-7月, 农民占84.61%(3 237/3 826)。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50岁病例占81.02%(3 100/3 826), 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01)。报告蜱传传染病病例地区分布涉及16个城市, 86个县(区), 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2.
变异性克-雅氏病(Creultzfeldt-JakobDisease,CJD)可能是患者接触了牛海绵状脑病病毒引起,目前尚无减缓或阻断间歇性变异CJD病情发展的治疗办法,而诊断也通常是在病人发病时才能明确。在没有任何症状的较长潜伏期中,输血、血制品治疗,移植或多次使用外科器械均存在传染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甘肃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现存地方性克汀病(以下简称地克病)患者的生态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于2011年,村-乡-县逐级查阅历史地克病病例资料,对1985年普查的历史病例进行核实和登记,同时按照《中央转移支付碘缺乏病防治项目的高危地区监测方案》和WS 104—1999《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诊断》搜索和诊断历史克汀病病区及碘缺乏病高危地区1985年以后出生的地克病患者,建立甘肃省现存地克病数据库。结果 2011年全省现存地克病病例4 715例,地克病患病率为3.74/万;6个生态类型区中,荒漠区无地克病病例,秦岭中山峡谷区和黄土高原丘陵区地克病病例分别占总数的57.5%和33.2%。男、女地克病例的比例分别为70%和30%,不同生态区男性地克病病例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新发地克病7例,其中甘南高原草原草甸区3例,其他生态区各1例;神经型、黏肿型和混合型三种病理类型的地克病病例分别占58.8%,9.8%和31.4%,河西走廊戈壁区和甘南高原草原草甸区100%为神经型,其他生态区神经型病例比例在40%~70%之间。结论甘肃省地克病病例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分布特征不同,在实施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同时,要考虑生态类型区其他因素对碘缺乏病防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热带地区肺隐球菌病的宿主因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提高对肺隐球菌病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符合确诊标准的肺隐球菌病病例。结果入选病例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0.79(29~77)岁。起病症状多样,包括胸痛(5/14,35.71%),胸闷(3/14,21.43%),咳嗽、咳痰(2/14,14.29%),咯血(2/14,14.29%)等,4例(28.57%)无明显症状。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初诊误诊率100%,易误诊为肺癌、细菌感染、结核,平均确诊时间32.36(5~233)天。肺CT影像学特点:病灶分布于左肺7例(50.00%),右肺4例(28.57%),双肺3例(21.43%);病灶可表现为大结节型(7/14,50.00%),小结节型(5/14,35.71%),实变/混合型(1/14,7.14%),空洞型(1/14,7.14%);可有分叶/毛刺、晕征、胸膜增厚/牵拉、纵隔淋巴结肿大等伴随表现。本研究中5例(35.71%)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治愈,9例(64.29%)接受药物治疗,其中8例(57.14%)接受氟康唑单药治疗,7例(87.50%)治愈,1例(12.50%)好转;1例接受两性霉素B强化氟康唑序贯治疗后治愈。结论肺隐球菌病可发病于热带地区非免疫抑制宿主,且多无鸽子接触史,起病症状多样,肺CT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确诊主要依赖病理检查。手术治疗可治愈,药物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伤寒是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近年来,由于预防接种的普及、未确诊前抗生素及激素的使用等多种因素,使伤寒的表现很不典型,现将我院1988~1994年收治的21例,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1例伤寒均为男性,年龄23~58岁,平均29.8岁,40岁以上仅1例,均为散发病例,发病时间以7~8月为多,共16例,11~12月2例,2、9、10月各1例。就诊时间为病后1~3天,确诊时间为病后6~24天。全部病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2.临床表现本组均有发热,其中稽留热5例,占23.8%,驰张热12例,占57.1%,不规则热4例,占19.1%。体温39.1~40.5℃21例,其中超过40℃者5例。其它有衷情淡漠(14.2%)、乏力纳差(100%)、恶心呕吐(4.7%)、腹胀(23.8%)、腹泻(2.4%)、便秘(4.7%)等。主要体征为肝大(76.3%)、脾大(76.3%)、相对缓脉(67%)。急性起病占57.1%(12/21),缓慢起病占42.9%(9/21)。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入组1年时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抗病毒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概率比例抽样法开展现况调查,现场采集病人血样开展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检测,并在国家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收集调查对象抗病毒治疗基线和随访数据。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对象389例,病人平均年龄(47.7±16.4)岁,男性占73.3%,已婚占54.8%,异性性接触传播占70.7%,有漏服药物行为的占5.7%。抗病毒治疗1年时,病人病毒学抑制成功比例为94.8%,免疫学成功比例为80.5%,CD4+T值平均增加97(IQR:21~187)个/mm3,艾滋病相关疾病和症状的比例从11.6%下降到4.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基线CD4+T值水平、漏服药物行为(无)与病人免疫成功概率相关(P<0.05),OR值分别为0.29、4.82。结论 重庆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入组1年时的治疗效果显著,为进一步提高病人免疫成功率,建议加强高CD4+ T值水平(≥500个/mm3)、有漏服药物行为的病人知识宣传和依从性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东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例服药依从性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山东省2009年4月1日至9月31日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324例艾滋病病例进行治疗依从性及相关因素调查,并对治6个月的病例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治疗324例病人中,94.75%服药依从性良好;服药依从性差前2位原因为因事耽误(7例)和药物副作用(5例)。227例服药依从性好的病例治疗6个月后,病毒载量400 cp/ml的占88.55%,这一比例在依从性差的12例病人中为66.67%(P0.05)。5例有药物副作用者4例病毒载量值10 000 cp/ml。[结论]山东省艾滋治疗病例服药整体依从性良好,药物的副作用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苏州市2005-2012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苏州市2005-2012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5-2012年苏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人1 520例,其中AIDS病人595例,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139例(9.1%)。男性1 261例,女性259例,男女比为4.9∶1;1855岁年龄组病例占91.2%;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占61.2%。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43.3%)、同性传播(41.7%)为主,其中男男同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病例发现途径主要为住院和术前检测(23.0%)、自愿咨询检测(20.2%)、门诊检测(16.3%)和专题调查(13.5%)。结论苏州市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同性传播上升明显,应采取以切断性传播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Creutzfeldt-Jakob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是指由朊蛋白感染引起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又称为克-雅氏病、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亚急性海绵状脑病等。临床罕见,具有传染性,容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以责任病灶同侧偏瘫为首发表现的克-雅氏病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患者女性,71岁,退休职工,主因"反应迟钝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于2017-12-25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于入院前20余天出现无明  相似文献   

10.
一起经水传播的甲型肝炎爆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4月 3日至 2 8日百江镇中、小学发生了一起甲型肝炎爆发流行 ,共发生病人 92例 ,经流行病学调查系经水传播所致 ,现报告如下。流行病学资料经调查全部病人均有SGPT升高 ,其中SGPT >2 0 0IU/L39例 ,占 4 2 39% ,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乏力、厌食 ,部分病人有发热、呕吐、腹泻、肝区疼痛及巩皮肤黄染等临床症状。首例病人发生于 4月 3日 ,最后一例病人截止于 2 8日 ,4月 7日至 4月 11日为发病高峰 ,共发生 5 3例 ,占全部病例数的 5 7 6 1% ,其中男性 4 7例 ,女性 4 5例 ,全部患者均为在校中、小学生 (7~ 18岁 ) ,中心小学共发病 4 6人 ,其…  相似文献   

11.
崔金花  蔡晓静 《现代保健》2013,(23):101-102
目的:了解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所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单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无结核性胸膜炎等其他结核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多见,占78.6%(173/220);70~79岁101例,略高于60~69岁81例;病灶广泛,分布1~2个肺野占60.9%(134/220),3个及以上肺野86例,占39.1%(86/220);痰菌阳性率高31.4%(69/220),合并症多;痰菌转阴率79.7%(55/69),总有效率89.5%(191/220);药物不良反应多,以肝损害为主,占9.5%(21/220),其次为白细胞减少症3.2%(7/220)、皮肤过敏反应1.8%(4/220)。结论:22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结核中毒症状不典型;病灶以多肺区为主;合并其他疾病几率高,以肺部感染为首;老年肺结核的治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郑州市各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4-10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公立医院开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服药依从性情况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珠海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珠海市设立28家流感样病例监测点、14家流感病原学监测点和8家肺炎住院病例监测点组成的监测网络,收集门诊就诊流感样病例及肺炎住院病例的监测数据及调查资料,对采集的标本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测.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珠海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结果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珠海市流感监测系统共报告门诊流感样病例173451例,其中检测3598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531例,占受检流感样病例的14.76%(531/3598);肺炎住院病例监测点共报告门诊流感样病例41852例,符合条件的肺炎住院病例1006例,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例共41例,其中死亡1例。门诊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男性302例,女性229例;不同年龄组中,0~10岁组占门诊确诊病例数的77.21%(410/531),11~20岁组占17.51%(93/531),样本中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年龄组为11~20岁组(37.35%,93/249)和21一30岁组(16.67%,17/102);在职业分布上,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分别为学生30.65%(213/695)、幼托儿童15.04%(186/1237);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出率在2009年9—12月出现高峰,各月依次分别为29.32%(78/266)、31.37%(48/153)、60.70%(139/229)、40.63%(45/160),甲型H1N1流感病例数与流感样病例数两者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其复相关系数为0.51(P〈0.05);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发病就诊间隔时间平均为0.11d,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00.00%,531/531)、咳嗽(60.83%,323/531)、咽痛(56.31%,299/531),肺炎仅占1.13%(6/531);观察期内估算甲型H1N1流感发病就诊人数达14.42万,住院率为0.66%。结论珠海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轻症为主,发病高峰在2009年9—12月,发病人群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及其特征,为临床医生对病因正确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08年6月期间因慢性咳嗽为主诉的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患儿176例。询问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相关辅助检查和治疗后的反馈诊断等进行病因诊断与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慢性咳嗽上呼吸道炎症40例占22.8%(40/176),咳嗽变异哮喘32例占18.18%(32/176),支原体感染27例占15.34%(27/176),鼻后滴漏综合症25例占14.21%(25/176),过敏性咳嗽19例占10.80%(19/176),胃食管反流19例占10.80%(19/176),神经性咳嗽4例占2.27%(4/176),支气管异物3例占1.71%(3/176),病因未明7例占3.98%(7/176),而经过针对病因的个性化治疗,大部分患儿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未明有其特点,以哮喘相关性咳嗽.上呼吸道炎症为其主因。详细地询问病史是其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的化学成分特点,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结石复发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结石成分分析化学试剂盒,对我院的68例复杂性肾结石的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65例为含钙混合性结石和感染结石,其中3例为单一成分,纯尿酸结石1例、磷酸镁铵结石1例、胱氨酸结石1例;草酸钙+磷酸钙结石28例,占41.17%(28/68);草酸钙+尿酸结石5例,占7.35%(5/68);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结石2例,占2.94%(2/68);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铵石26例,占38.23%(26/68);草酸钙+磷酸钙+碳酸磷灰石4例,占5.88%(4/68)。结论复杂性含钙肾结石绝大多数为混合成分,生长过程中常有多种因素参与,对结石进行化学成分的综合分析,对尿路结石的临床治疗和预防结石复发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方法在院前急救中对患者病情评诂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 478例院前急救患者采用现场MEWS方法,评分分为0~4分、5~9分和≥10分.分析不同分数段患者的分布特点与病情的关系,并追踪患者入院后的去向及病情转归.结果 院前急救患者中MEWS以低分0~4分为主,占69.18%(2 406/3 478),重症患者仅占2.58%(62/2 406);MEWS 5~9分占21.54% (749/3 478),重症患者增加到37.92% (284/749);MEWS≥10分仅占9.29% (323/3 478),重症患者增加到87.00%(281/323).MEWS分数段越高,重症患者的比率就越高,MEWS 5~9分及≥10分的重症患者比率与MEWS0~4分重症患者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1).MEWS 5~9分及≥10分患者入院后收住专科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比率较MEWS0~4分患者明显增加(P值均<0.01),病死率也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MEWS方法在院前急救中能早期预警潜在危重症的患者,评分分数段越高,病情越严重,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张吉  吴淑勤  李晓静  曹德新 《职业与健康》2013,(21):2806-2807,2811
目的了解天津市北辰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分析影响因素,提高监测的敏感性。方法利用Excel2003对2009--2012年AEFI个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天津市北辰区2009--2012年报告AEFI84例,其中一般反应62例,异常反应21例,偶合症1例,总报告发生率104.80/100万剂;反应多发生在2岁以下儿童,占69.05%(58/84);其中0岁组所占比重最大,为51.72%(30/58)。反应时间主要集中在当日,占84.52%(71/84)。以一般反应为主,占73.81%(62/84);其中轻型发热、红肿者占62.90%(39/62)。引起AEFI的疫苗主要为第1类疫苗,占79.76%(67/84)。以百白破(无细胞)疫苗反应人数最多,占43.28%(29/67);其次是含麻制剂(MV、MMR)疫苗,占19.40%(13/67)。结论应继续加强该区医疗机构及接种单位的AEFI培训工作,强化各级、各部门职责,尤其是医疗机构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报告。报告例数较少的乡镇应该在监测敏感性上加强管理,可以结合日常咨询电话与接种单位报告相互评价来推动。而且要严格规范接种操作,加强疫苗保存运输,减少AEFI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青壮年43例占86.0%。HIV感染途径主要是血液接触传播46例(92.0%)和性接触传播3例(6.0%),母婴传播1例(2.0%)。临床表现:持续发热44例(88.0%)、咳嗽39例(78.0%)、胸痛16例(32.0%),呼吸困难11例(22.0%),腹泻9例(18.0%)、浅表淋巴结肿大12例(24.0%)等常见。X线表现:播散型肺结核5例(10.0%),中下肺野浸润10例(47.6%),合并肺外结核9例(18.0%),3个月内死亡率26.0%。经抗结核治疗后,大部分病人症状体征及胸片改善。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X线表现不典型,肺外结核多,病情复杂,病死率高。抗结核与抗病毒联合治疗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东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手足口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报告病例313703例(其中重症病例8482例、死亡53例),年均发病率为111.03/10万。2008~2010年发病率分别为35.20/10万、147.88/10万、149.38/10万。2008-2010年年均发病率,日照市最高为208.76/10万,济宁市最低为59.59/10万;男性为138.31/10万,女性为83.11/10万(PdO.01)。313703例中,散居儿童占72.65%,幼托儿童占24.41%;0-5岁报告病例的占94.27%;5~7月发病的占61.25%。2008-2010年共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6423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占40.62%,柯萨奇病毒A16型占31.65%,其他肠道病毒占27.73%。全省共报告10例以上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205起,发病3345例,其中发生在托幼机构174起,发病2817例。[结论]2008-201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疫情呈高发态势,发病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病原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每日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为结核病防治规划中FDC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资阳市4个县(区)2011-07/2012-03期间,符合纳入"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结核病治疗新剂型研究课题条件的800例肺结核病患者,对其基本情况、依从性调查、不良反应监测记录、治疗和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的800例患者,其中男性556例(69.5%;平均年龄42.16±21.082岁。初治涂阴肺结核占67%,初治涂阳肺结核占33%。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ADRs)为201例,ADRs发生率为25.12%,所有发生的不良反应中以胃肠道系统(41.22%)和神经系统(29.77%)最为常见。肝损害的发生率为7.63%。男性(23.02%)与女性(29.92%)ADRs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4.29,P〈0.05);〈60岁组(17.21%)ADRs发生率明显低于≥60岁组(28.07%)(χ^2=11.24,P〈0.05)。治愈255例,完成治疗518例,结核死亡1例,非结核死亡5例,丢失3例。合计治疗完成773例,占96.63%,治愈率达到96.59%,完成治疗率是96.64%。结论服用FDC的患者ADRs总体发生率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与板式组合药相似,且能提高患者治愈率,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