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种类,为提高机械通气抢救危重病人的成功率寻找途径.方法 收集65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种类。结果 65例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中,有58例(89.23%)并发院内呼吸道感染。分离出226株细菌,其中G^-杆菌160株,尤以铜绿色假单胞最多98株(43.36%).未合并细菌感染者死亡1例;单一细菌感染者死亡10例;混合感染者死亡35例,(P〈0.05)。结论 虽然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但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是患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其中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数量,及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方法以自然咳痰为主,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痰液留取,使用不同种类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结果不同病原性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分离结果不同,分离数由多到少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副流感嗜血杆菌、白色念珠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结论对患者痰液中的病原性细菌进行培养能够作为药物敏感试验对象,帮助患者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细菌和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正确鉴别两者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是大有益处的。一些急性时相蛋白尤其是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的明显变化更有助于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作者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及健康老人的CRP和PA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方法在小儿肺炎链球菌(SP)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呼吸科诊治的下呼吸道感染、年龄≥1月至<1岁的患儿中随机抽取350例,同时采集痰标本行细菌培养(A组)和采集咽拭子行呼吸道病原学核酸检测(B组),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SP阳性率、检测时间及费用。结果:A组SP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8.0%vs 15.7%,P<0.05),B组还检测到病毒158例、肺炎支原体32例、其他细菌30例,其中混合感染69例;A组的检测结果时间明显长于B组[(76.8±48.2)vs(5.6±2.5)h,P<0.05];但A组检测费用明显低于B组(69元/次vs 456元/次,P<0.05)。结论:与传统痰培养方法相比,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方法不仅可明显提高小儿SP感染的诊断率,而且增加了对多种病毒、不典型病原体及其他细菌的检出率,缩短了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时间,明显提高了小儿SP感染的诊断效率和准确率,有利于临床医师早期正确选择抗菌素,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建立纳米孔16S测序技术检测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病原的流程和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收集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3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纳米孔16S测序。采用χ2检验对16S测序结果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病原检出率以及病原种类,对纳米...  相似文献   

6.
要注意检测发现新的病原性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注意检测发现新的病原性细菌徐建国由于细菌相对容易培养的特点,一些同行误认为该发现的病原性细菌都已被发现了,该研究的问题已基本清楚了。这种思想束缚了我们的头脑和行动,把临床细菌学检验工作看成了一种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也丢掉了我们的优势,即检验工作者接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7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病原学分布。方法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1668侧7岁以下ARTI住院患儿新鲜痰液,细菌培养检测细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PCR)法检测人类偏肺病毒(hMPV)N基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结果1668例患儿中,病原检测阳性1107例(66.4%),其中单纯病毒感染359例(21.5%),单纯细菌感染271例(16.3%),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222例(13.3%),混合感染255例(15.3%)。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19.2%),人类偏肺病毒(hMPV)次之(12.0%);细菌则以肺炎链球菌为主(12.0%),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3.8%)。结论①本地区7岁以下ARTI儿童最常见病原是病毒,其次是细菌、支原体。②RSV是本地区冬春季低年龄婴幼儿ARTI的主要病原。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感染无流行迹象。本地区hMPV在2008年3~5月有一流行高峰。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主要的细菌病原。MP感染多见于1岁以上儿童。混合感染则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引起老年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谱,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VITEK-60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对从住院老年患分离而来的83l株肠杆菌科细菌和670株非发酵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是主要病原菌。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为多,较多引起泌尿道感染;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较多见,大多引起呼吸道感染。所测定菌株的耐药程度均较高。结论:对老年人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感染,应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2015—2019年云南地区HIV感染者/ADIS患者合并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收治的2824例HIV感染者/ADIS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合并感染病原微生物细分为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螺旋体等,统计分析其不同年份、性别等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恒温扩增芯片法对下呼吸道标本细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集的5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进行检测,采用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痰和肺泡灌洗液),以普通快速培养方法作为"金标准",与恒温扩增芯片法比较,判断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结果恒温扩增芯片法共检测了51例下呼吸道标本,与普通培养相比,两者结果基本符合,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76.47%,且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总体恒温扩增芯片法的阳性检出率(47.05%),高于病原分离培养的检出率(31.37%)。结论恒温扩增芯片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常见病原体,不仅明显缩短了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实验室标准周转时间(TAT),而且更好地服务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对临床提供快速可靠的实验室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1]。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病原诊断困难,快速精准的病原学诊断,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2]。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等。二代测序技术尤其宏基因测序技术(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是近年迅速发展的病原核酸检测技术,为快速明确未知病原提供了可能[3]。  相似文献   

12.
老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我院老年住院下呼吸道感染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病原细菌以K-B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真菌鉴定/药敏测试按黑马微生物分析系统操作手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4软件进行。结果:2940份痰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872株,阳性率为63.67%。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18.47%;真菌14.12%;大肠埃希菌10.5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7.07%和3.30%;肺炎克雷伯菌2.65%;流感嗜血杆菌0.31%。分别采用K—B法作药物敏感实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株比例较高,铜绿假单胞菌有季节性和科室集聚现象;真菌的检出率较高,并且有上升趋势;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是防止抗生素滥用、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为了解其病原微生物分布,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依据,对1996年5月至1997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16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疾或咽分泌物细菌培养等检测结果作一初步分析。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本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病人6岁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方法晨起留取标本前2~6小时禁食,用生理盐水漱曰三次后,以无菌棉棒取咽分泌物或深咳疲于无菌器皿内。不能漱口的小婴儿,可先喂凉白开水后用吸痰器吸痰。细菌分离与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检测用纸片法。结果469例痰或咽细菌培养阳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细菌越来越多。肺炎克雷伯菌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解本地区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作者对118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淄博市博山区因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小儿的病原体情况。方法取526例住院小儿的急性期静脉血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V-3)、流感病毒A(IVA)、B型(IVB)及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2、3)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非典型病原有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嗜肺军团菌1型等;细菌有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共12种病原体组合的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526例ARI的住院小儿中,病毒病原检测的总阳性率为44.11%,检测阳性率最高的为IVB(23.95%),以秋冬季节感染为多,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非典型病原的总阳性率为24.14%,MP12.93%为最高,以冬春季节感染为多,好发于学龄期儿童;细菌病原中流感嗜血杆菌阳性率为11.60%,以夏秋季节感染为多,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结论 IVB是淄博市博山区ARI住院患儿秋冬季节的首要病毒病原,也是ARI住院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的首要病毒病原。MP是ARI住院患儿冬春季节的首要非典型病原,也是学龄期儿童的首要非典型病原。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行多病原组合特异性抗体IgM测定,从而进行病原学的早期诊断,值得国内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染色法特异性检测结核分支杆菌,提高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断率。方法随机选取浸润型肺结核患者57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患者28例,痰涂片阴性患者29例;对照组13例,为呼吸道其它细菌感染者。受检者晨起留取痰液,高温高压后与标本等量的5%次氯酸钠溶液混合,离心后分别行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检查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查。结果 57例浸润型肺结核患者中,28例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阳性,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仍阳性;在29例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中,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15例阳性。13例呼吸道其他细菌感染者者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与抗酸染色均为阴性。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特异性,显著提高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呼吸过滤器(BF)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插管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插管择期行胃肠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BF,对照组不使用BF.分别对麻醉前后两组气管导管末端、呼吸回路气管端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统计两组术后7d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两组气管导管末端均检测到大量细菌生长.对照组呼吸回路气管端检测到大量细菌生长[(305.2±12.4) CFU/cm2],而观察组[(10.2±2.0)CFU/cm2]几乎无细菌生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077,P<0.01);术后随访观察组无病例被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而对照组有5例(10.0%)发生肺部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3,P<0.05).结论 BF可有效滤过呼吸回路细菌,显著降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插管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502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是造成儿童、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也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之一。作者随机采集有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用荧光定齄PCR(FQ—PCR)检测标本中MP含量,该方法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老年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菌群分布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岩  宋晓东  朱红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4):2511-2512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下呼吸道菌群分布特点,细菌耐药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行痰一般菌及真菌培养,确定菌种后进行药物体外敏感检测。结果 检出致病菌209株,其中G-杆菌74.2%,真菌16.7%,G+球菌9.1%。药敏试验显示:丁胺卡那敏感性最高72.3%,头孢唑啉最低21.6%。结论 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下呼吸道致病菌以G-杆菌分布最高,真菌次之。丁胺卡那药物的敏感性最高,可以作为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体分布,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铜陵市4家三甲医院747例住院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并进行痰细菌培养,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11项呼吸道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结果 747例老年患者,男507例(67.87%),女240例(32.13%),男、女2组病原体阳性率分别为27.22%和2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P0.05);70~80岁年龄组患者病原体阳性率为22.23%,低于其他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9,P0.05);痰细菌培养57例阳性,血清学抗体非细菌性病原体153例阳性,其中9例同时合并细菌和非细菌性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为7.62%和2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63,P0.05);细菌感染前3位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非细菌性病原体前3位是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感病毒B型。结论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非细菌性病原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菌感染,临床治疗前需检测病原微生物,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