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非气管插管全静脉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丙泊酚1mg/kg诱导,继以4mg/kg·h微量泵持续注射,同时给予瑞芬太尼0.1~0.3μg/kg·min起始剂量速度微量泵注射维持麻醉,依据体动和呼吸抑制程度调整瑞芬太尼泵注速度。结果麻醉后各时点血压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心率比术前有极显著下降(P<0.01),高达72%患儿发生明显呼吸抑制,甚至呼吸暂停,不论麻醉手术时间长短,停药后均很快清醒,各项生命体征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非气管插管全静脉麻醉,起效快,易调节,术后清醒快而完全,生命体征恢复好。但极易发生呼吸抑制,须特别关注,及时调整用药速度、剂量并给予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探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在清醒盲探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6例气管插管困难全麻手术患者,随机静脉给予芬太尼2~3μg/kg+咪达唑仑0.03mg/kg(C组)和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0.2ng/mL+咪达唑仑0.03mg/kg(R组)麻醉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测定麻醉诱导前(T1)、静脉给药后(T2)、气管插管时(T3)及气管插管后3min(T4)时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均能顺利完成气管插管,插管过程SpO2均无显著变化,C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VAS评分均显著大于R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TCI用于清醒盲探气管插管能显著减轻清醒状态下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射,呼吸、循环平稳,能安全用于困难插管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ASAⅠ~Ⅱ级9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即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C组),每组30例。术中在置入胃镜前、胃镜经咽时、镜检时及镜检后5min各时点监测HR、MAP、SpO2等。记录镇静起效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镜检满意度、术中知晓、胃镜操作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在置入胃镜前、胃镜经咽时、镜检时及镜检后5min各时点HR明显减慢(P〈0.05),A组在胃镜经咽时、镜检时HR明显增快(P〈0.05)。B组MAP较A组和C组明显降低(P〈0.05)。检查过程中A组和B组低血压发生率较C组明显增高(P〈0.05)。A组和B组注药时静脉疼痛及术后头晕发生率较C组明显增高(P〈0.05)。A组肢体扭动和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和C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胃镜检查中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镇静,起效时间快、定向力恢复时间短、镜检满意度高、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费用更低、副作用少,且镇静效果增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受体激动剂,目前国内对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旨在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麻醉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一种较理想的门诊无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鼻骨骨折复位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88例需行鼻骨骨折复位术患者,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记录术前、诱导完成时、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SpO2变化,记录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术中术后躁动发生例数.结果 患者镇痛镇静充分,苏醒快,术中术后无躁动发生,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各时间段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患者呼吸频率显著下降(P<0.05),但因手术刺激和停用麻醉药物恢复正常.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鼻骨骨折复位术,但需注意加强术中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用于儿童无肌松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4~10岁、ASA Ⅰ级行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儿童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静脉注射0.01 mg/kg阿托品和0.1 mg/kg咪达唑仑5 min后,靶控输注丙泊酚,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为6μg/ml.待效应室药物浓度达到平衡后,给瑞芬太尼组患儿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同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 ml/kg,瑞芬太尼的效应室浓度为5 ng/ml;给对照组患儿靶控输注生理盐水的同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8 mg/kg.待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行气管插管.根据下颌松弛度、置入喉镜容易度、声带位置、咳嗽程度及体动5个方面进行气管插管条件评分.结果 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0%和98%.两组气管插管条件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2).结论 联合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6 μg/ml的丙泊酚和效应室浓度5 ng/ml的瑞芬太尼能成功诱导儿童无肌松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抑制视可尼喉镜气管插管反应,靶控输注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对丙泊酚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耳鼻喉科手术患者68例,ASA Ⅰ~Ⅱ级。依据瑞芬太尼靶浓度不同随机分为4组:RF1.5组,1.5ng/ml;RF2.0组,2.0ng/ml;RF2.5组,2.5ng/ml;RF3.0组,3.0ng/ml。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以序贯法确定丙泊酚EC50,并计算95%可信区间。结果 RF1.5、RF2.0、RF2.5、RF3.0组视可尼喉镜插管无反应的丙泊酚EC50分别为3.62、3.38、2.90、2.69μg/ml。结论视可尼喉镜插管刺激强度小于传统喉镜,瑞芬太尼靶控浓度为2.0~2.5ng/ml时,丙泊酚EC50为3.38~2.90μg/ml,是较适宜的插管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患者,分为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HR、SBP和DBP变化、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T组术中HR、SBP和DBP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低于S组,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手术,术中循环更稳定,术后苏醒迅速,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ASAI-Ⅱ择期全麻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胺0.1mg/kg,RF组予瑞芬太尼2ug/kg,F组予芬太尼2ug/kg,3min后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1min、3min和5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RF组血压和心率在诱导后和插管后均比诱导前降低(P〈0.05),而插管后与诱导后比无变化(P〉0.05);F组诱导后与诱导前比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但插管后即刻、1rain和3min比诱导前升高(P〈0.05)。RF组诱导后和插管后血压和心率的降低比F组更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2ug/kg复合丙泊酚能有效地抑制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靶控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靶控组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及单次静脉注射阿曲库铵诱导及维持,常规组采用依托咪酯、芬太尼及阿曲库铵诱导,丙泊酚持续泵注及间断追加芬太尼维持。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HR、MAP及HR、MAP的变异性;总麻醉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停药后拔管时间;苏醒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靶控组、常规组麻醉总时间相同(P>0.05),而靶控组停药苏醒时间、停药拔管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靶控组与常规组相比,HR、MAP的变异性更小(P<0.05);两组病人复苏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术的快通道麻醉方法,术中病人生命体征更平稳,术后苏醒更快,可推广应用于支撑喉镜术麻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评价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无肌松药及小剂量肌松药诱导气管插管的条件。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气管插管全麻的老年患者44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无肌松药组,Ⅱ组为肌松药(琥珀胆碱)组,以瑞芬太尼效应部位靶浓度3.5 ng/ml和丙泊酚效应部位靶浓度3μg/ml行靶控输注诱导后,Ⅰ组进行气管插管,Ⅱ组则静注琥珀胆碱0.4 mg/kg后插管。记录诱导前基础值、诱导后2 min及插管后1、3、5 min的血压(BP)、心率(HR);插管时参照Erhan等的评价方法,对插管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Ⅰ组插管满意率为81%,Ⅱ组插管满意率为95%。两组在麻醉诱导后2 min的BP、HR均明显下降(P〈0.05);插管后1 min的BP、HR均升高,但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插管后3、5 min的BP、HR很快趋于平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老年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3.5 ng/ml和丙泊酚3μg/ml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0.4 mg/kg)麻醉诱导可提供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混合后应用于靶控输注(TCI)静脉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400例。按给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4组:单泵混合药物I组和Ⅱ组、双泵并用药物Ⅲ组和Ⅳ组。术中维持BIS在45~55之间。用同一标准观察4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副作用及麻醉稳定性。结果:单泵混用组与双泵并用组诱导期、麻醉维持期各时间点各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4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相似,Ⅰ和Ⅲ、Ⅱ和Ⅳ无差异(P>0.05);Ⅰ、Ⅲ组较Ⅱ、Ⅳ组时间短,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混合后应用于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拔管早,不降低疗效,不增加副作用,操作方便,可安全用于TCI。  相似文献   

13.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静脉麻醉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云 《青海医药杂志》2005,35(11):22-23
评价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此方法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全凭静脉麻醉,但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瑞芬太尼的注药速度和在停药前及时给予必要的镇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RF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1μg/kg,术中维持量0.25μg/kg.min-1;F组,芬太尼诱导剂量2μg/kg,维持剂量0.5μg/kg.h-1。两组均设定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3μg/mL。观察病人入室后、诱导、气管插管、切皮和拔管时的BP、HR及BIS值,以及诱导起效时间、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和使用镇痛药的时间。同时随访术后24 h内的并发症及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与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诱导快、镇痛强、能有效抑制插管反应及苏醒快的优点,用于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应用于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行脊柱手术患者按年龄分为非老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每组40例。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诱导和维持,分别记录各时间点药物靶浓度及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记录患者从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Aldrete评分达9分的时间。结果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患者在较低的瑞芬太尼(2.5ng/mlvs.4ng/ml)和丙泊酚[(2.88±0.22)μg/mlvs.(3.05±0.32)μg/ml]靶浓度下即可意识消失,维持过程中瑞芬太尼[(1.45±0.18)ng/mlvs.(2.50±0.21)ng/ml]和丙泊酚[(1.68±0.23)μg/mlvs.(2.66±0.31)μg/ml]靶浓度也明显降低(P<0.01)。老年组患者在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7.77±0.54)minvs.(7.39±0.61)min]、呼之睁眼[(8.35±0.66)minvs.(7.90±0.58)min]、拔管[(9.30±0.97)minvs.(8.49±0.64)min]、Aldrete达9分[(11.13±0.96)minvs.(9.15±0.69)min]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两组患者从意识消失时点起,除插管后2min时点,各时点的MAP均较基础值有明显降低(P<0.05);各时点的心率也较基础值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根据年龄因素个体化调整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维持麻醉深度稳定并减少药物蓄积带来的苏醒延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拔管前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预防全麻气管拔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非心脏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每组20例,二组患者麻醉的诱导和维持方式相同,术毕C组停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R组持续泵注0.025~0.05ug·kg^-1·min^-1瑞芬太尼和丙泊酚0.3~0.5mgkg^-1·h^-1,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前5min、拔管时、拔管后2min、5min等各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拔管后2min、5min的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C组拔管前后血压和心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R组拔管前后血压和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拔管时及拔管后2min、5min等时段R组SBP、DBP、HR变化与C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拔管后两组患者VT、RR、SpO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拔管前小剂量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有效减轻拔管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柯海  郭滢  宓燕 《医学综述》2010,16(15):2386-2388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过程中,舒芬太尼用于中老年人的效应室靶控剂量。方法 60例中老年患者,按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随机分为3组:A组0.2μg/L;B组0.4μg/L;C组0.6μg/L。丙泊酚效应室靶控浓度3组均设为3mg/L。记录诱导及气管插管前1min和后4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并记录舒芬太尼用量。结果诱导后3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BIS值均发生明显变化,差异与诱导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A组、B组各指标及C组的BIS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则无明显变化(P>0.05)。3组舒芬太尼的用量(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68,P<0.01),3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0.6μg/L复合丙泊酚效应室靶控浓度3mg/L用于中老年人气管插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最小;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值0.2、0.4、0.6μg/L均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深度,对BIS影响相同。  相似文献   

18.
瑞芬太尼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晓萍  杨禄坤  王凤君 《河北医学》2011,17(8):1031-103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气管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60例ASAⅠ级择期全麻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个剂量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胺0.1 mg/kg,A组予瑞芬太尼1μg/kg,B组予瑞芬太尼2μg/kg,C组予瑞芬太尼3μg/k...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靶浓度0.1~0.2 g/(kg·min)的瑞芬太尼复合1%~2%的七氟醚吸入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46例患者,使用靶浓度0.2~0.4 g/(kg·min)的瑞芬太尼复合靶浓度3~5 g/(kg·min)的丙泊酚靶控输注进行麻醉维持。采用肌肉松弛度和疼痛反应对2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肌肉松弛度和疼痛反应达到3级(即肌肉松弛度良好或无疼痛)的比例分别为91.3%(42/46)和93.5%(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和77.5%(3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4/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10/4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术后患者苏醒时间短、恢复快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4月在深圳市华侨医院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方式进行麻醉,另一组采用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药效起效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使用镇痛药时间.结果瑞芬太尼组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波动不大(P>0.05),而静脉复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波动较大(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药效的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麻醉恢复的时间和术后使用镇痛药的时间明显短于静脉复合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不仅药效快、苏醒时间快,且手术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波动较小,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静脉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