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家庭关怀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符合条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的家庭进行为期12个月讲座或者上门随访方式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为患者提供家庭关怀,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并对服药依从性,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应对方式的不同,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以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中筛查出的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按同性别、同年龄组(相差±3岁)、同村1∶1配对选择151名无任何精神科疾病诊断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用SCID-I-P进行诊断。研究工具有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结果 (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积极应对因子评分明显低于正常人的评分(P<0.01),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的评分(P<0.05)。(2)所有受试者不同职业之间积极应对因子和消极应对因子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瓦解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消极应对评分最高,而偏执型患者的消极应对评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与正常人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活事件、家庭关怀度及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家庭关怀度问卷(APGAR)和应对方式问卷对3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研究组)及124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评定,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①研究组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事件刺激量总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所经历的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显著多于研究组(P<0.05).②研究组家庭关怀度中的合作度、情感度、亲密度得分及总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③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自责、幻想因子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理化和退避因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经历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关怀度较差,他们往往采取消极被动的不成熟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人际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处于缓解期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与按1:1配对原则挑选的10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测试。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家庭关系表现为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成功性及低组织性,以及高矛盾性及控制性差(P<0.05或P<0.01)。(2)在教养方式上,患者的父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P<0.01或P<0.05);患者的母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组的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的风险因素为家庭成员的控制性差,以及父亲的过分干涉、拒绝及否认(P<0.01-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人际关系和父母养育方式存在多方面问题,可能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精神分裂症患的早日康复,以及发展新的康复措施,探讨家庭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本对开放式病房精神分裂症住院患与封闭式病房精神分裂症住院患的病情恢复时间及再次住院率做比较。结果显示,开放式病房住院日明显低于封闭式病房(P<0.01),首次在开放式病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的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封闭式病房(P<0.01)。提示,家庭式病房是精神病人康复的理想病房。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防御及应对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心理防御及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明显好转,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35时,将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得分≥6分者纳入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组,CDSS得分<6分者中匹配选择纳入对照组。二组患者均作防御方式问卷(DSQ)和简易应对方式测试。结果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成熟型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躯体化等不成熟防御机制及压抑等成熟防御机制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幽默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与CDS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1);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分与CDSS得分呈负相关(r=0.137),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与CDSS得分呈正相关(r=0.143),但无统计学意义;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与CDSS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531,P<0.01),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与CDS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463,P<0.01)。结论过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抑郁的因素之一。抑郁症状越严重,越多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及防御方式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CSQ)、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BMU)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96例男性与75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应付方式:男性患者使用幻想少于女性(F=2.77,P0.05),使用自责、退避多于女性(F=3.76,F=2.76;P均0.05)。父母教养方式:父亲对儿子采取拒绝否认大于女儿(F=4.82,P0.01);母亲对儿子采取拒绝否认小于女儿(F=2.87,P0.05)。防御方式:男性患者采用退缩、反作用形成、消耗倾向多于女性,采用幻想、躯体化、期望少于女性(P均0.05)。结论: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及防御方式不同,心理干预应有性别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自测健康状况,为改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抽取2012年9月-12月在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精神卫生防治所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家属组)和一般人群(对照组)各100例,进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调查,并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调查家属组的应对方式特点。结果家属组SRHMS的健康总体自测维度得分和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28.39±8.95)分vs.(32.51±3.65)分,(75.47±25.52)分vs.(88.66±11.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5、3.311,P0.01);家属组的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6、4.494,P0.05或0.01);家属组SRHMS各维度与积极因子正相关(r=0.728~0.299,P0.05或0.01);除维度1、5、8、9及社会健康子量表分、健康量表总分外,其余各维度与消极因子负相关(r=-0.416~-0.304,P0.05或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健康水平偏低,可能与消极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精神分裂症患者面临着许多压力,但他们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往往影响着疾病的预后.国外的应对方式问卷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不完全适用于我国人群;而国内的应对方式量表是在精神病人以外的人群中建立的,是否适合精神病人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应对方式结构是否相同,如存在差异,则应另编制适合患者的问卷.方法 通过文献复习收集了91个应对方式项目.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模拟测查,根据反馈意见修改部分项目并补充了1个项目.经专家评阅后修改编辑成92个项目的应对方式问卷初稿.分别在符合入选条件的315名正常人和2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测试.患者的入选条件①≥16岁;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③住院接受药物治疗1个月或以上;④临床总体印象评定的病情严重程度为"中度有病"或更轻,且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注意障碍"项目得分不超过3分;⑤能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问卷并知情同意.正常组入选条件①≥16岁;②无精神病史;③能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问卷并知情同意.对测试结果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比较两组的应对方式结构.经过因子分析删除了共通性或载荷量低的项目,两组总共保留了73个项目.根据研究对象的反馈意见再次修改及合并有关项目,编辑成65个项目的应对方式问卷修改稿.而后在符合同样入选条件的另外287名正常人和2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进行验证,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分别确定各自的应对方式结构.同时收集患者的病程、诊断亚型资料,并由3名经过一致性培训的主治医师以上的精神科医师对其中205名患者进行了PANSS评定,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应对方式因子得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组的应对方式包括"问题解决指向"、"回避"、"认知调整"、"情绪调节"、"寻找专业支持"和"否认"6个因子;而患者组只有前四个因子,后两个因子的相应项目分散到这四个因子中,没有形成独立的因子.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验证了上述结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以及受教育程度对因子结构均无明显的影响.模型比较的结果说明4因子结构对分裂症患者优于6因子结构.偏执型患者"回避"因子分高于未分型患者;偏执型及未分型患者的"问题解决"和"认知调整"因子分高于其他患者.总病程与"情绪调节"因子分呈正相关;PANSS阳性症状分与"回避"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结构与正常人不同,患者的应对方式缺乏必要的选择性.在此基础上编制适合精神分裂症患者特点的应对方式问卷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城乡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照料者的应付行为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城乡病人及其与其同住6个月以上家庭照料者各50例。调查工具分别为家庭应付行为问卷(FCQ)、GHQ-28、PANSS、WHO/DAS。结果:总体应付行为父母好于配偶、子女及其他照料者。家庭照料者的应付行为与病人的精神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社会功能有着显著正相关,也与照料者本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多数存在不良的应付行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庭照料者进行家庭干预,不仅有利于病人精神症状的缓解、社会功能的恢复,对照料者本身也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Psychological models of depression in schizophrenia have proposed that cognitive structures (e.g., self-esteem, dysfunctional beliefs) may have a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depression. However, it has not been clear w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ognitive structures were in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and whether they have an independent association with depression, especially in those from a Chinese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examined 133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and 50 healthy controls and indicated that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showed lower self-esteem, higher levels of dysfunctional beliefs and negative coping style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only low frustration tolerance, problem solving and self-blame were found to be the independent correlates of depression in schizophrenia. Results are discussed with the view of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cognitive formulation and therapy for schizophrenia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心理状态与耻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康复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178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分将其分为抑郁组(54例)和非抑郁组(124例),采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各量表得分差异,以及抑郁评分和各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患者病耻感中社交因子、能力因子评分以总评分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非抑郁组,而消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抑郁组患者社会支持各方面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低于非抑郁组患者.相关性分析表明抑郁心理与患者病耻感评分呈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抑郁呈正相关(P<0.05),积极应对与抑郁呈负相关(P<0.05);社会支持各方面评分均与抑郁呈负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抑郁心理状态与耻感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颅脑手术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便利抽取的200名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96.72±10.36)分,计算条目平均分后发现,得分最高的是"不明确性",其次是"不可预测性"、"信息缺乏"和"复杂性"。家属的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分量表和消极应对分量表的条目平均分分别为(1.62±0.48)分、(1.86±0.82)分、(1.25±0.51)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复杂性维度和信息缺乏维度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结论颅脑手术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应对方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5.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焦虑情绪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随机抽样的原则调查2002年3月-2002年6月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130名,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问卷进行逐人评定。结果:130人家属中有63名出现焦虑症状,其发生率为48.4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其焦虑情绪的5项因素。按作用大小依次是:家属健康状况、家属性格、家属年龄、与病人感情、与病人关系。结论:患者亲属的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者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特点、类型及其与应付方式之间的相关性,为IAD者的家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111例网络成瘾住院患者(IAD组)和1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应付方式和父母教养方式的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1)IAD组非民主平等型家长管教方式(包括暴力型、溺爱型、冷落型)显著高于对照组(76.6%∶6.7%;χ2=76.27,P=0.000);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类型以松散型和僵硬型为主(58.6%,87.4%)。(2)IAD组FACES家庭亲密度因子中的实际亲密度评分、理想亲密度评分和适应性因子中的实际适应性评分、理想适应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个因子评分的不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3)实际家庭亲密度和实际家庭适应性评分与解决问题、求助2个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与自责、幻想、逃避、合理化4个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家庭亲密度不满程度和适应性不满程度评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均呈负相关(P<0.01),与自责、幻想、逃避、合理化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IAD青少年父母教育以非民主型管教为主,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较低,对家庭教育方式不满意程度较高,且与其不良的应付方式显著相关。改变父母教养方式和改善家庭功能可以防治青少年IA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并应用回归分析说明各因素的作用。方法应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等调查了100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应用SPSS中的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中有58人同时出现焦虑、抑郁。焦虑抑郁症状的出现与患者家属的年龄、患者的住院次数、患者的家庭收入和患者家属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了解相关。结论患者家属的年龄越大、家庭收入越低,以及对疾病的了解越少,家属越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三者中以家庭收入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应付方式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应付方式问卷,对30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评.结果 (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宗教道德观等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矛盾性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青少年抑郁症组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青少年抑郁症组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因子与家庭环境中的控制性呈正相关(r=0.42);求助因子与情感表达呈正相关(r=0.41);自责因子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呈负相关(r =-0.48,r =-0.44),与矛盾性呈正相关(r=0.47).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并与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暴力罪犯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防御方式特点.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68例暴力罪犯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39例非暴力罪犯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 研究组不成熟防御方式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成熟因子和中间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暴力罪犯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的家庭暴力行为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家庭暴力调查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戒酒科及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愿意接受研究的138例住院酒依赖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施暴组(n=80)的主观支持得分(25.90±3.70)、客观支持得分(31.39±3.25)、支持利用度得分(7.40±1.67)和社会支持总得分(64.73±5.04)与无施暴组(n=58)的主观支持得分(26.81±3.62)、客观支持得分(31.28±3.18)、支持利用度得分(7.64±1.92)和社会支持总得分(65.72±5.08)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暴组积极应对得分(31.94±5.64)、消极应对得分(20.39±4.31)与无施暴组积极应对得分(33.12±6.36)、消极应对得分(19.67±4.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依赖患者家庭暴力行为与其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