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脊柱融合技术治疗各种脊柱疾病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最初的融合技术包括大量的肌肉松解、自体骨移植、以及长期的牵引床固定。自从脊柱内固定技术发展以来,脊柱融合的成功率得到了提高,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并给手术治疗留有较多的选择空间。为降低后路内固定手术的失败率,目前逐步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不同表面设计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器的抗拔出性能。方法  1 2具男性青壮年新鲜尸体的L3、4节段 ,分 3组模拟后路双侧植入螺纹表面柱状椎间融合器 (Interfix) ,锯齿表面方形融合器 (Prospace)和光滑表面方形融合器 (Syncage)。每组共 4个标本 8枚融合器。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通过传感器测定各个融合器的最大拔出力并得出拔出曲线。比较试验结果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结果 三种融合器之间的最大拔出强度分别为 6 95± 1 75N (Interfix) ;2 5 8± 6 5N (Prospace) ;1 30± 34N(Syncage)。三者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同时三种融合器的拔出曲线具有不同特征 ,其拔出斜率分别为 1 95 6± 75N/mm、 5 0 4± 2 4N/mm、 1 6 3± 7 4N/mm (按Interfix ,Prospace和Syncage的顺序 ) ,三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结论 在用于测试的 3种融合器中 ,表面带螺纹的Interfix拔出强度最大 ,表面带连续锯齿的Prospace次之 ,表面光滑的Syncage最差。各融合器的拔出性能与其表面设计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 inallum barinter鄄body fusion,TLIF)是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lum鄄barinterbody fusion,PLIF)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早在1946年和1947年,Jaslow和Cloward就分别报告了PLIF技术,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2]。十九世纪八十年  相似文献   

5.
6.
椎间融合器在椎管狭窄治疗中的应用及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报道应用椎间融合器经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并对该术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采用后路扩大减压,单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37例。实验研究中,取6具新鲜尸体标本的L2-S1节段制作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测试。结果:术后对其中33例患者进行平均1年的随访,优良率90.8%,X线评价椎体间骨融合率达94.8%,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生物力学结果表明,全椎板扩大减压导致椎节失稳,椎间融合器或椎弓根钉的使用可恢复节段稳定性。结论:临床实践和生物力学实验均表明,椎间融合器在严重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椎间隙和神经根管高度和增加椎间融合率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异种骨椎间融合器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的即刻稳定效果及自身强度.[方法]取16具新鲜成年男性L1~5腰椎标本,分别对完整L1~5(正常组);模拟后路间盘L3、4摘除置融合器(对照1组);模拟后路间盘L3、4、L4、5摘除置融合器(对照2组);模拟后路间盘L3、4摘除置融合器附加椎弓根钉固定(对照3组);模拟后路间盘L3、4、L4、5摘除置融合器附加椎弓根钉固定(对照4组)进行前屈、后伸、扭转、轴向压缩和腰椎移位时融合器的最大拨出力及粘弹性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椎间融合器植入后腰椎压缩、前屈、后伸、位移和扭转角度较正常组有一定差异,但不显著(P>0.05);而椎间植入融合器附加椎弓根固定,压缩、前屈、后伸、位移、扭转角度较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腰椎移位时拨出力实验结果表明,对照1、2融合器植入椎体移位时最大拨出力为1.83KN.对照1、2、3、4组7 200s三应力松驰量和蠕变量较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3、4组初始蠕变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和(1、2组).[结论]异种骨椎间融合器具有足够的支撑、抗滑、维持或增加椎间隙高度的功能,符合生物力学及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8.
腰椎椎间融合器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它对腰椎椎体的融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外试验模型对不同种类融合器的稳定性、强度和抗疲劳特性进行的测评显示,部分学者认为融合器融合节段的稳定性与融合器制作材料和形状设计有关,有的学者则认为融合器外形对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影响不大,稳定性差异主要与椎体小关节破坏程度有关.对不同材料融合器的融合效果和组织相容性进行的活体动物实验评价结果表明,生物可吸收性材料制成的融合器的椎体融合率较高.该文还就前路、后路和经椎间孔入路行融合器椎间融合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后融合器沉降情况及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行TLIF+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的43例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融合节段数51个。随访时间23.8±3.7个月(19~28个月)。通过腰椎CT测量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高度的变化,测量时间点分别为术前、术后即刻、术后半年、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根据椎间高度丢失的程度将融合器沉降分为0级(0~24%)、Ⅰ级(25%~49%)、Ⅱ级(50%~74%)和Ⅲ级(75%~100%)。统计、分析总体融合器沉降度在术后半年、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变化情况。根据融合器前后径及融合节段的长度,分别将患者分为32mm组(n=15)、36mm组(n=28)及单节段组(n=35)、双节段组(n=8),分析各组间术后半年、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融合器沉降度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统计43例患者术前和术后半年、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采用Pearson系数分析末次随访时融合器沉降与VAS评分、ODI的相关性。结果 :末次随访时88.2%(45/51)的融合节段融合器沉降等级为0级,11.8%(6/51)的融合节段沉降等级为Ⅰ级,无Ⅱ级或Ⅲ级沉降的患者。术后半年融合器沉降程度[(9.6±3.4)%]与术后1年融合器沉降程度[(14.2±5.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1年与末次随访时的融合器沉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32mm组患者的融合器沉降程度大于36mm组(P0.05),单节段组和双节段组的融合器沉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半年、1年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ODI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与融合器的沉降程度呈弱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334,P0.05),而腿痛VAS评分及ODI与融合器沉降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后融合器沉降的程度低,且多数发生在术后1年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前后径大的融合器以降低融合器沉降度,而手术节段的长短(单节段或双节段)对融合器沉降无明显影响。腰痛VAS评分与融合器沉降度存在弱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椎间融合器植入颈椎即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①探讨不同直径螺纹状椎间融合器对颈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影响。②椎间融合器植入法改进 ,最佳融合器直径的选择 ,为临床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成人新鲜颈椎标本 12具 ,实验应力分析 ,对颈椎的稳定性与不同程度切除终板、植入不同直径融合器后的生物力学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结果 :①椎间融合器植入后 ,颈椎强度增加 2 2 % ,椎体应变下降 15 % ,而刚度增加 43 % ,位移减小 2 0 % ,与植入前颈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颈椎稳定性得到增强。②在改进植入法中 ,选用直径 11~ 12mm融合器 ,其覆盖椎体终板超过 3 0 %以上 ,接触面积达 65 %以上 ,颈椎最稳定 ,其椎体应变、融合器位移及沉降率最小。结论 :颈椎前路螺纹状椎间融合器植入是一种有效的初始稳定手段 ;改进植入法应选用直径 11~ 12mm之椎间融合器。  相似文献   

11.
单侧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间孔后路腰椎间融合与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采用单侧经椎间孔后路椎间融合与TENOR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32例,49个节段,其中腰椎退行性滑脱7例,节段不稳伴椎管狭窄16例,节段不稳伴椎间盘突出9例。结果经6~22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2个月融合节段可见模糊骨痂生长,4~6个月达骨性愈合,术后症状消失25例,显著改善5例,优良率为93%。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无椎间高度及复位丢失情况,钛网融合器除1例放置偏后并有2 mm下沉外,其余均正常。结论单侧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是新近发展应用的技术,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应用,可使腰椎获得即刻稳定,恢复脊柱序列及椎间高度,维持腰椎生理弧度,促进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2.
腰椎形状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和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9):610-613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椎间融合器(cage)沉降对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术后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1例健康成年人腰椎CT扫描数据构建正常腰椎L3~L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进行L4/5节段OLIF手术,根据cage沉降陷入椎体程度(0...  相似文献   

14.
腰椎形状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和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原理和构型 ,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 采用镍钛合金研制一种具有独特构型的腰椎椎间融合器。在 8具新鲜L3、4节段标本上测试正常 (完整状态 )组、失稳 (椎间盘摘除 )组和融合器 (固定 )组 3种状态的各向运动范围 (ROM)。然后将 8个标本分成 2组 ,比较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和螺纹状融合器两者的抗拔出能力。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椎间盘摘除后腰椎节段明显失稳 (P <0 0 5 )。植入融合器后 ,其前屈和侧屈方向的ROM分别为正常的6 6 %和 6 5 % ;两者差别显著 (P <0 0 5 ) ;后伸方向的ROM值为正常的 84 % ,两者无统计学差别 (P =0 15 ) ;旋转方向ROM值较正常组提高了 2 5 % ,两者差别明显 (P <0 0 5 )。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和螺纹状椎间融合器的平均最大拔出力分别为75 0± 2 0 5N和 6 95± 175N ,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5 4 )。结论 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设计独特、具有良好的三维运动稳定性和抗拔出能力 ,能够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试自行研制的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HCIFC)的生物力学性能,探讨其用于颈椎椎间融合的可行性。方法:48个羊颈椎标本随机分为6组,A组,完整颈椎节段;B组,自体三面皮质髂骨;C组,Harms cage;D组,Syncage C;E组,Carhon cage;F组,HCIFC。除A组外均完全切除C3/4椎间盘后置入以上颈椎内置物,进行生物力学测定.计算出各组平均刚度及体积相关刚度,并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置入HCIFC后颈椎屈曲刚度显著增大,而伸展、侧屈和轴向旋转刚度无变化;Syncage C在各方向上的刚度均最大,HCIFC与Carboncage相似;HCIFC在屈曲、伸展和侧屈刚度上小于Harms cage,而轴向旋转刚度显著大于Harms cage。与移植的三面皮质髂骨相比,所有cage在体积相关刚度上均有显著增加。Harms cage在各个方向上的体积相关刚度显著大于其它cage,其次为Syncage C、HCIFC及Carbon cage。结论:HCIFC可为颈椎椎间融合提供足够的初始生物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型植骨管植骨在腰椎体间融合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8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 1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61例术中采用新型植骨管植骨,58例采用传统漏斗植骨。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神经、硬膜损伤。新型组植骨时间显著少于传统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下地行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2.94±2.28)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腰痛VAS和ODI评分显著下降(P<0.05),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局部Cobb角和L2~S1前凸角均显著增加(P<...  相似文献   

17.
Gu YT  Jia LS  Chen TY  Qi J  Wang J  Cui SF  Li XH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6):1127-1131
目的 本研究在活体山羊颈椎上从椎间支撑能力、二期生物力学稳定性及椎间融合组织学方面比较三面皮质骨、Harms椎间融合器(cage)、Carboncage及自行所研制的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hat type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HCIFC)的术后效果。方法 取32头山羊随机平均分为4组:第1组自体三面皮质髂骨;第2组Harmscage;第3组Carboncage;第4组HCIFC。分别行C3,4椎间盘切除术并分别植入以上内植物。术后共观察12周并测量平均椎间高度(DSH)、椎间角(IVA)及前凸角(LA),处死后进行影像学、生物力学及组织学评估。结果 术后1周方盒形HCIFC、Carboncage组的平均DSH、IVA及LA要显著大于垂直圆柱体Harmscage和三面皮质骨组(P〈0.05);术后12周时3个cage组的平均DSH、IVA及LA显著高于三面皮质骨组(P〈0.05)。垂直圆柱体Harmscage轴向旋转和侧屈时平均刚度显著大于其他组(P〈0.001),轴向旋转时的最大活动度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与三面皮质骨组相比,3个cage组的椎间融合效果略好。结论HCIFC的椎间支撑能力、生物力学性能及椎间融合效果均适合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由羟基磷灰石和左旋聚乳酸复合研制的新型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在颈椎融合术中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制备新鲜人颈椎标本6个(尸体均为合法捐赠,由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模拟临床术式行前路C5~6减压椎间分别植入髂骨、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和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加钢板内固定,通过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测量C5~6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 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加钢板固定后稳定性增加,在各个状态的运动范围均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 <0.005).单纯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组在后伸状态下运动范围(6.25±0.29)度较正常组(5.76±0.40)度增大,稳定性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除后伸外的其他各种状态下的运动范围均小于髂骨组,较髂骨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新型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加钢板内固定后各个方向稳定性好,能重建颈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腰椎椎间形态对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后融合器沉降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接受单节段TLIF治疗的9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沉降组43例,其中男15例,女28例,平均年龄(53.56±8.2)岁;未沉降组47例,其中男8例,女39例,平均年龄(58.26±13.53)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的影像参数(椎间隙高度、局部前凸角、终板形态参数、骨赘程度等)。再将患者分为无骨赘组46例,其中男15例,女31例,平均年龄(50.43±8.76)岁;骨赘组44例,其中男8例,女36例,平均年龄(61.84±11.18)岁。比较两组患者末次沉降度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27个月,平均(14.5±3.6)个月。沉降组的椎体前缘骨赘、终板形态较未沉降组的退变程度更高;沉降组的椎间隙矫正度高于未沉降组;骨赘程度与沉降度呈负相关。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板形态不规则...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融合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50年代,Cloward首先提出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概念。从生物力学看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脊柱融合术,已逐渐发展成为脊柱外科基本技术之一。1984年,DeBowes报道将不锈钢笼(cage)置入马的颈椎获得愈合。1988年,Bagby将cage按照Cloward方法用于人体颈椎间融合.并提出“撑开-压缩”原理(distraction-compression principle)来描述纤维环撑开后对椎间隙内cage形成压缩固定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