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对心内直视手术后低心排征监测作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测量20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左室收缩功能(EF、CO、SV)指标。结果:术后第1、2dEF、CO、SV下降(P<0.05或0.001),术后第3、5d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床边彩色多普勒检查应作为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规监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黄福文 《微创医学》2003,22(6):837-83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小儿先心心内直视矫正术浅低温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室间隔缺损(VSD)患儿42例,其中28例在浅体温体外循环心跳中行心内直接视矫正术(观察组),14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中行心内直视矫正手术(对照组),另选择12例正常儿童作对照(正常组).在术前3d和术后5~10d,采用美国HP10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分别测量一次左心功能参数.结果VSD患儿术前LVEDV、LVESV、SV、EF、FS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与术前自身比较LVEDV、LVESV、SV明显降低(P<0.05),LAD、LVDD、LVSD明显缩小(P<0.05),EF、EF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术后LVEDV、LVESV较正常组升高(P<0.01),SV、EF、FS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LAD、LVDD、LVSD明显增大(P<0.01).观察组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多巴胺用量少,术后心功能恢复快,无低心排综合征等情况发生.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矫正手术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是小儿先心矫正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福文 《医学文选》2003,22(6):837-839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小儿先心心内直视矫正术浅低温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 室间隔缺损 (VSD)患儿 42例 ,其中 2 8例在浅体温体外循环心跳中行心内直接视矫正术 (观察组 ) ,1 4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中行心内直视矫正手术 (对照组 ) ,另选择 1 2例正常儿童作对照 (正常组 )。在术前 3d和术后 5~ 1 0 d,采用美国 HP1 0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分别测量一次左心功能参数。结果  VSD患儿术前 LVEDV、LVESV、SV、EF、FS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P <0 .0 5) ;观察组术后与术前自身比较 LVEDV、LVESV、SV明显降低 (P <0 .0 5) ,LAD、LVDD、LVSD明显缩小 (P <0 .0 5) ,EF、EF无明显改变 (P >0 .0 5) ;对照组术后 LVEDV、LVESV较正常组升高 (P <0 .0 1 ) ,SV、EF、FS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 <0 .0 1 ) ,LAD、LVDD、LVSD明显增大 (P <0 .0 1 )。观察组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 ,多巴胺用量少 ,术后心功能恢复快 ,无低心排综合征等情况发生。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矫正手术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是小儿先心矫正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的应用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在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管理。方法总结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进行CVP监测的意义、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管理经验,为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468例患者经过CVP的监测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未出现置管并发症。结论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监测CVP,能给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治依据,正确指导用药,为患者顺利康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CHD-VSD)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43例CHD-VSD患者,术前经胸片、超声心动图诊断,术前及术后3 d、1、6个月、1年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前后径(LA)、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主动脉内径(AOD)、肺动脉压力(PASP)、每分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收缩率(FS)。结果 40例均成功置入封堵器,1例术后第3 d出现封堵器脱落,改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LA、LVEDD、LVESD、LA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AOD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ASP术后3 d明显下降(P<0.01),术后1、6个月、1年较术后3 d下降(P<0.01),术后1年较术后6个月下降(P<0.05)。CO术后3 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CO术后1、6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年继续下降(P<0.01)。SV术后3 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 d EF、FS无明显变化,术后1、6个月、1年EF、FS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介入治疗CHD-VSD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患者术后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CHD-VSD)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43例CHD-VSD患者,术前经胸片、超声心动图诊断,术前及术后3 d、1、6个月、1年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前后径(LA)、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主动脉内径(AOD)、肺动脉压力(PASP)、每分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收缩率(FS).结果 40例均成功置入封堵器,1例术后第3 d出现封堵器脱落,改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LA、LVEDD、LVESD、LA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AOD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ASP术后3 d明显下降(P<0.01),术后1、6个月、1年较术后3 d下降(P<0.01),术后1年较术后6个月下降(P<0.05).CO术后3 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CO术后1、6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年继续下降(P<0.01).SV术后3 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 d EF、FS无明显变化,术后1、6个月、1年EF、FS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介入治疗CHD-VSD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患者术后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右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 经右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23例,其中房间隔缺损17例,室间隔缺损3例,左房黏液瘤2例,二尖瓣中度狭窄1例.结果 全组术后无死亡,无栓塞、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体外循环时间(38.4±16.2)min,术后胸液引流量(150.5±36.8)ml,住院时间为(7.0±1.5)d.全组患者随防3~12个月,心脏无杂音,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无残余分流或瓣周漏,心脏功能恢复良好,均能参加正常活动.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具有该术式适应证的患者采用经腋下侧切口径路施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安全可靠,术中术后出血少、疗效好,切口隐蔽、美观,符合微创外科原则.  相似文献   

8.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能否提高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国内外展开了较广泛的讨论。但是,有关MBV术后较长时间的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报道较少。本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1例行MBV术的患者进行了术后1周乃术后1年的跟踪随访,结果是.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EDV、ESV、SV、CO、EF及MVA各项指标均提高。术后1年与术后1周比较:ESV降低,EDV.SV.CO.EF进一步提高,MVA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低血钾的监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36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低血钾的监护及补钾经过。结果:低血钾是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24h内发生率达18%。结论:做好围术期患者血钾的监护及时纠治低血钾,维持血钾在正常范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院15年来心内直视术后出现的急性心包填塞作一回顾性分析,总结心内直视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5年来完成心内直视手术8589例,心内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发生率2.7‰,23例患者均得到合理诊治,近5年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填塞患者明显减少。结论:急性心包填塞以预防为主,治疗原则是消除积血、血块,解除心脏压迫。合理治疗包括强心和升压药应用、ICU行紧急处理和紧急剖胸手术。SICU监测指标:动脉压、心电图、中心静脉压、胸液引流和动脉压随呼吸变化的特异性动态趋势图的综合分析对心内直视术后出现的急性心包填塞的诊断和紧急处理方面有效性和实用性较高.Sen、spe及π分别为0.938,0.971及0.975,PV 和PV-分别为0.969和0.999。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肺结核合并肺气肿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监测中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肺气肿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作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照组应用CT,分别对所在组患者进行心室功能监测,并对比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所测得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结果 患者左心室的EDV、ESV、SV、EF监测中,2种方法的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心室的EDV、ESV监测中,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右心室的SV、EF 2种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肺结核合并肺气肿引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左心室监测中,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都有较好的监测价值,但在右心室监测中,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监测价值高于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注射用心肌肽在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的应用,阐明其对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30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术中及术后,给予注射用心肌肽。两组患者分别在体外转流前(T0)、主动脉开放即刻(T1)、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停止CPB 12 h(T3)、24 h(T4)抽取桡动脉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浆肿瘤坏死因α(TNF-α)的浓度。术后第7天测心脏射血分数(EF)。结果 :两组患者体外转流前血浆CK-MB、cTnI 及TNF-α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开放30 min后两组患者血清CK-MB、TNF-α明显高于T1(P<0.05),且实验组在T2、T3、T4各相同时间点血清CK-MB、TNF-α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主动脉开放即刻两组患者血清cTnI明显升高,且实验组在T1、T2、T3、T4各相同时间点血清cTn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实验组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PB心内直视手术术中及术后给予注射用心肌肽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ian YN  Zhang Z  Meng X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0):1400-1402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近期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分别在术前1d、术后14d对50例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采用“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评估其认知功能,并对观察项目结果与认知功能的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1例(62%)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术后认知功能测试平均总分(50±13)明显低于术前(54±10)(P<0.01),其中知觉速度、工作记忆及字词的短时记忆等变化显著(均P<0.01)。术后认知功能减退分别与年龄(P<0.05)、CPB时间(P<0.01)、复温率(P<0.01)及PaCO2最高值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CPB心内直视术患者术后近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缩短CPB时间、缓慢复温、适当提高PaCO水平有助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1例心内直视术后持续性血红蛋白尿(Sustained Hemoglobinuria,SHbU)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守治疗4例;血红蛋白尿2~3d消失2例,死亡2例;7例再手术:痊愈4例好转1例,死亡2例,死亡率36.4%(4/11)。作者认为,患者术后仍有异常心脏杂音,甚至伴有震颤是SHbU的重要诊断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手术探查。适时再次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Zhang CH  Li XH  Chen L  Wang JW  Wei X  Yao WL  Tian YK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9):2054-2057
目的比较停跳与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和血清S100b的差别方法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停跳组和不停跳组,分别接受停跳和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分别在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7天对患者进行神经精神测验。术前及术后24h取患者血标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100b蛋白。结果停跳组、不停跳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2.9%、34.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跳组和不停跳组术后24h血清中S100b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不减少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和血清S100b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031例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复杂情况的处理,防控手术意外术中后并发症。结果 CPB心内直视手术后治愈1007例(97.67%),住院死亡24例(2.33%)。死亡原因术中主要为意外,术后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出血、感染等重症并发症。结论心内直视手术在CPB心脏停跳有限时间内完成,术中术后发生的一些并发症做好围术期"五防"工作,可确保手术安全顺利成功减少或杜绝隐患。  相似文献   

17.
王咏  肖颖彬  陈林  钟前进  王学锋  刘梅 《重庆医学》2003,32(12):1673-1675
目的 观察和研究血浆中S 1 0 0b蛋白及脑电图 (EEG)在浅低温体外循环 (CPB)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的变化。方法 选择接受择期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2 0例 ,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手术 ,所有患者在术前 (a点 ) ,CPB开始后 2 0min(b点 ) ,CPB结束后 6 0min(c点 )和术后 1d(d点 )及术后 7d(e点 )采取血样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单克隆双抗体夹心法 )测定血浆中S 1 0 0b蛋白含量。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 1、7d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 CPB开始后 2 0min所有患者血浆中的S 1 0 0b均明显升高 ,而且一直持续到术后 1d仍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1 ) ;术后 7d恢复至术前水平 (P >0 .0 5 )。术前所有患者EEG均正常 ,术后 1d患者EEG的异常率为 90 % ;术后 7dEEG异常率为 6 5 %。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脑组织损伤。S 1 0 0b和EEG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脑组织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所受的影响 ,对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心内直视手术造成的脑损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慧敏  苏带兰  李莉  韦晓静  方海宁  谭伟 《广西医学》2012,34(11):1505-1506
目的观察中低温体外循环术后使用变温水毯复温的效果。方法将326例中低温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60例,实验组166例。两组均在中低温(26~31℃)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手术后实验组应用变温水毯复温,对照组应用热水袋并加盖被子复温。观察两组术后鼻咽温度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后1 h、2 h、3 h鼻咽温度与术前、手术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 h、2 h、3 h鼻咽温低于术前和手术结束时(P<0.05),并低于同时点的实验组(P<0.05)。对照组术后使用强心药比例、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后应用变温水毯复温,有利于温度的恢复与恒定,减轻心脏负荷,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复温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俊  李庄  李爱民  杨利杰 《重庆医学》2012,41(26):2683-2684,2688
目的探讨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大理学院附属医院外科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及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112例,均采用腋下第3或第4肋间微创小切口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胸腔积液8例,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心肌阻断时间为(21.0±5.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8.0±2.3)d。随访3~16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以及切口隐蔽、美观。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3年至2003年5月采用浅低温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施行心内直视手术120例,术后并发症极少,现将手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