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青光眼防治工作的重点。长期以来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作了大量深入的系统研究,有了较统一的认识,但至于缺乏症状、病程隐匿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尚缺乏足够认识,对其诊断标准、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及其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异同等一系列问题尚无统一意见。我们认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不同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必要对其作出完整的认识。本就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定义、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等方面作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中作用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35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实施健康教育。结果: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以良好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对35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haco+IOL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先药物控制眼压,眼压稳定后行Phaco+IOL术。结果16例患者术后眼压正常,随访时间最长1年,最短3个月。结论Phaco+IOL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疾病,近十年,我科收治从内科及基层医院转往我科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5例,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急症 ,急性发作期通过典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如能及时进行药物和激光或手术治疗 ,眼压可以下降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前房往往很浅 ,因此临床上较难观察到是否存在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最近我们对一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眼前段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检查 ,发现一些患者伴有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 :病人来源于 2 0 0 0年 3~ 4月在我中心确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共 16例 31眼。其中男 4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解剖结构的异同。方法采用美国Humphrey公司眼科专用A型超声测量系统,对36例(36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3例(33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及36例(36只眼)正常对照组的解剖结构(包括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眼轴长度)进行测量,同时计算晶体相对位置及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各项均值进行组间比较和分析。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相比,除晶体相对位置外,各项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与正常对照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项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解剖结构存在差异,表现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前房更浅、晶体更厚、眼轴更短,提示这两类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对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经最大限度药物处理后眼压仍难以控制在正常范围,而手术治疗风险颇大。我科21302年3月至2006年3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18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410祗实施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99祗眼发生浅前房,占总敷24.1%,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9祗眼,发生率为22.3%。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为30祗眼,发生率为29.7%。结论 浅前房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发生率高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9.
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晶状体不全脱位所致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由于发病急、临床症状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同,临床检查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故易被误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若按此类青光眼进行治疗,由于晶状体脱位被忽视往往导致术中准备不足、治疗效果不理想。为探讨此类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观察了相关患者的治疗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晶状体不全脱位所致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5例35眼,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所证实。其中男21例21眼,女14例14眼;年龄35岁~78岁,平均63.2岁…  相似文献   

10.
高眼压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蒯勇 《临床眼科杂志》2006,14(6):556-557
目的观察高眼压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42例(47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药物治疗不能使眼压降至正常的情况下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均在切除小梁组织前在透明角膜缘上行前房穿刺,缓慢放出房水,眼压降低后再常规完成手术。结果本组病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只眼出现脉络膜脱离,7只眼前房形成延缓,经治疗后逐渐恢复,本组病例手术后大多数保留了较好的视力。结论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时手术治疗十分必要,可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只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眼压经药物治疗后为21~50mmHg;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7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眼,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3眼,晶状体透明15眼,晶状体不同程度混浊11眼,虹膜节段性萎缩5眼;术后观察患眼压、视力、前房深度,随访1a以上。结果:术后视力31眼均有提高。术后眼压均正常(12~20mmHg)30眼;术后8mo发生恶性青光眼1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加前节玻璃体切割后眼压控制正常。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可使前房加深,房角开放,眼压得到控制,无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并发症,是治疗某些闭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青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6月山西省眼科医院17~40岁青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51例(61眼)的病历资料,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年。结果本研究中男15例(29.41%),女36例(70.59%),男女比例为1∶2.4。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1眼(34.43%),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0眼(65.57%)。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的视力较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提高且眼压控制明显。虹膜囊肿和瞳孔阻滞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发生率高。晶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房深度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较浅。46眼(75.41%)行小梁切除术,14眼(22.95%)行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1眼(1.64%)未行手术。术后并发症有前房积血、低眼压、脉络膜脱离、浅前房及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多发生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结论青年闭角型青光眼因解剖因素在治疗时有其特殊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常伴有虹膜囊肿,晶状体比较厚,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常因为眼轴短,发病隐匿,术后容易引起并发症,尤其是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其降压机理,以及在不同适应证下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60例(60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单纯超声乳化吸除术,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或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 3组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不仅提高视力,还具有加深中央前房深度,开放房角,降低眼压等优势,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恶性青光眼见于青光眼手术后,双眼同时发病临床少见,本科近2a收治2例双眼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同时手术均并发恶性青光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梁切除后前房注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手术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持续性浅前房,处理上有时比较困难,我们为预防青光眼术后出现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于1996年以来对10例14眼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加前房注气[1].作为治疗组进行观察,并随机将lop年10例伤眼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病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治疗组Ic例14眼,女8例12眼,男2例2眼,平均年龄对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眼。对照组10例伤眼,女9例15眼,男1例1眼,平均年龄61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眼。手术方法:术前1小时口服醋氮酷胺0.…  相似文献   

16.
曹鎏  王林农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1900-1902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8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按手术前眼压水平分为高眼压组(30例30眼,眼压≥30mmHg)和对照组(50例50眼,眼压<30mmHg),对两组病例小梁切除术后眼压、视力以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情况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高眼压组术后大多数保留了较好的视力;两组病例术后眼压大多控制在8~15mmHg;UBM检测结果,高眼压组术后发生1例睫状体脱离,1例恶性青光眼,1例浅前房,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浅前房,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ACD,AOD,TCPD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是有效、安全的,在充分药物治疗后,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UBM检查可发现小梁切除术后睫状体脱离、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特点、误诊的原因及预后。方法 对2000年4月-2005年10月44例误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后立即行解除瞳孔阻滞、降低眼压等治疗措施。结果 44例中误诊为偏头痛14例,胃肠炎6例,感冒4例,高血压19例,脑梗死1例。44例均行抗青光眼手术。结论 对本病认识水平不足是本组病例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疾病认识、详细询问病史和重视眼部检查是避免误诊的关键。高眼压持续时间越长。视功能损害越重。  相似文献   

18.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引起的青光眼性虹膜状体炎浙江省奉化市中医院眼科(315500)周开宁周开白本人对近14年内所观察的45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资料回顾,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对青光眼性虹膜睫状体炎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45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  相似文献   

19.
顽固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诊手术26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急诊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高达60mmHg应用脱水缩瞳封闭等方法治疗眼压波动在6mmHg者谓之)。方法:对26例(2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中,18眼应用前房穿刺临时降低眼压,10眼巩膜瓣完成后于巩膜瓣下角巩缘切开缓慢入出房水临时降低眼压后皆按常规完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中并发症主要为3眼前房出血;术后并发症为4眼前房消失脉络膜脱离。以上并发症经临床药物、脉络膜放液前房注入Henlon等治愈。结果:术后眼压全部恢复至21mmHg以下。术后1周检查眼底,7眼有视网膜片状出血,经治疗3月后出血吸收呈斑块状改变。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无效时,为保护患者有用视力,手术介入是积极有效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通过药物和其它治疗可以治愈,故急诊手术应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已成为不可逆性致盲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研究,除了关注眼前节,特别是房角的情况外,也有必要对其视神经损害模式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总结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特别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底形态和视功能的改变,希望能更好地了解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疾病特征,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