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09年4月胃镜检查确诊有上消化道出血或曾有出血史的46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在内镜下行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术,每点注射组织胶1~2ml,每次注射1~3点。随访6个月,并对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4例急诊内镜下注射治疗,注射后即刻止血成功,成功率100%。择期治疗42例,注射后可见曲张静脉团增粗、发白、变硬。随访6个月,复发出血5例(10.87%),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效果确切,不仅可控制急性活动性出血,还可预防再出血,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在内镜下采用改进静脉内注射法行硬化治疗的经验。方法对85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在内镜下采用改进静脉内注射法注射5%鱼肝油酸钠进行止血治疗。结果急诊内镜下硬化治疗55次,急诊止血成功53次,急诊止血成功率96.4%;非急诊内镜下硬化治疗176次;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静脉曲张消失44例,基本消失29例,消失和基本消失占85.9%。内镜下硬化治疗发生并发症9例(占10.6%);住院期间非内镜下硬化治疗发生并发症死亡5例(占5.9%)。治疗2周后复查胃镜42例(占49.4%)出现浅溃疡,经治疗后痊愈;治疗1个月后3例出现食道狭窄,经分次扩张后改善。结论在内镜下采用改进静脉内注射法注射5%鱼肝油酸钠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安全、有效、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3.
贲门失驰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AC)是常见的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烧心、胸骨后疼痛和体质量下降。目前治疗AC的方法主要是口服药物、内镜下注射药物、球囊扩张和支架治疗等方法[1-3]。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一种全新的内镜微创技术[4]。  相似文献   

4.
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基层医院内镜下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消化道止血得到广泛应用。2005年7月—2012年5月,我们采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90例,其中单纯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单纯法)40例,金属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联合法)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90例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54.7±26.6)岁。上消化道出血62例,下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内镜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疗法(ES)、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疗法(EVL)等方法凭借其近期疗效良好、降低出血及再出血发生率、显著提高生存率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用方法。但对于未发生过上消化道出血的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套扎治疗尚存疑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采用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60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镜在消化道非静脉曲张病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内镜设备及技术的发展 ,胃镜下治疗技术也随之提高和完善 ,使上消化道许多病变免除手术、胃镜下即可治疗。1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1.1 内镜下局部药物喷洒 :此法适用于渗血 ,尤其是弥漫性渗血者。方法是在胃镜直视下通过导管在出血灶处喷洒止血剂直至显性出血停止。常用止血剂有 :冰盐水 ,5~10 %孟氏液、8%去甲肾上腺素 ,凝血酶溶液等。该方法简单 ,易操作。1.2 内镜下局部注射药物 :此法适用于喷血或血管裸露 ,在内镜直视下经内镜注射针将药液注入出血灶周围。常用药物有 :无水乙醇 ,1:10 0 0肾上腺素溶液、利多卡因、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时应用玻璃酸钠、去甲肾上腺素、靛胭脂混合溶液黏膜下注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内窥镜科收治的16例经电子染色内镜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消化道癌前病变和黏膜下肿物的病例。注射溶液包括0.2%靛胭脂10ml、去甲肾上腺素10mg、玻璃酸钠20mg和生理盐水200ml。于病变处黏膜下注射混合溶液形成液体垫后,利用海博刀行ESD。记录注射溶液用量、切割满意度、剥离成功率、术中出血发生率、穿孔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随访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及有无复发。结果本组患者切除标本最长径0.8~4.5cm,平均2.2cm;ESD操作时间45~240min,平均95.4min;黏膜下注射总量平均为102.4ml。剥离成功率87.5%。切割满意度良好。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穿孔,仅2例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患者术中发生较难控制的出血,经热活检钳止血后出血停止。所有病例创面喷洒磷酸铝凝胶,部分创面利用金属夹缝闭。ES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8d。结论黏膜下注射玻璃酸钠、去甲肾上腺素和靛胭脂混合液行ESD的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1997年9月~1998年5月,我们采用内镜直视下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18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6例,女2例;年龄24~68岁,平均50.2岁。均为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经内镜检查证实。其中12例因食管静脉曲张并活动性出血而行急诊硬化治疗,6例为预防性硬化治疗。1.2 治疗方法 徒手操作,特氟隆注射针(OlympusNM-IIL型)由内镜(日本OlympusGIF-XQ30型)活检孔插入,在贲门齿状线上3~5cm处刺入曲张静脉内或静脉旁粘膜下,加压注入市售5%鱼肝油酸钠5~8ml;注射完毕,将内镜插入胃内,用镜身压迫曲张静脉约2min,然后逐个注射剩…  相似文献   

10.
超声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驰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10例经上消化道钡餐,内镜和食管动力检测确诊为贲门失驰症的病人,在超声内镜辅助下于食管下段扩约肌分4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80U,对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打分,测定治疗前后食管下段扩约肌压力,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11.
超声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0例经上消化道钡餐、内镜和食管动力检测确诊为贲门失弛症的病人,在超声内镜辅助下于食管下段扩约肌(LES)分4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80U(每点20U),对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打分,测定治疗前后食管下段扩约肌压力(LESP),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其疗效。治疗前病人主要症状打分为6.10±2.02;治疗后为1.30±1.2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LESP治疗前为(5.05±1.56)kPa,治疗后为(3.36±1.51)kPa,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合并症发生。超声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症为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988年9月~1990年8月,我们应用内镜下激光或(和)内镜下局部注射,对31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初步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本组31例病人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9~75岁,平均60.9岁。食管癌  相似文献   

13.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耳科常见病,其病因比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最常见原因是咽鼓管功能不良。临床多采用抗菌素、糖皮质激素药及减充血剂等治疗,但效果不太理想。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和α-糜蛋白酶联合耳内镜下鼓室注射治疗43例(49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内镜下套扎法及组织黏合剂注射法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内镜下套扎组(对照组)及组织黏合剂注射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再次出血发生率、曲张静脉改善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随访9个月,观察组3、6、9个月内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曲张静脉改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注射组织黏合剂能更加有效的预防再出血的发生,其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可作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脊柱内镜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注射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与PRP对纤维环修复作用的潜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中医医学部骨伤科2018年10月-2019年2月经皮脊柱内镜...  相似文献   

16.
内镜插入法治疗顽固性呃逆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6月~1994年10月我们运用内镜插入法治疗顽固性呃逆5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33~59岁,平均42.5岁。原发病因:食管炎1例,贲门口糜烂2例,胃穿孔修补术后伴球部溃疡1例,原发性肝癌1例。1.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经物理疗法(导管法、探压眼眶、按压耳轮脚等)、封闭与穴位注射(颈交感神经节维生素B12穴位注射)、药物疗法(肌注胃复安、静滴利多卡因等)无效后再行内镜插入治疗。按内镜检查常规准备,先行常规内镜检查,然后将内镜退至青门口,于食管中、下段反复提插数次后退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60例慢性鼻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及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98—01~2008—01,我院对经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68例患者分别采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EVS)和药物治疗进行总结,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急诊治疗门静脉高压导致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64例门静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患者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观察分析即时止血率、曲张清除率、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即时止血率为100%(65/65),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6个月曲张静脉完全消失率为30.8%(20/65),基本消失率为41.5%(27/65),部分消失率为26.2%(17/65),无效率为1.5%(1/65)。GEV1与IGV1型患者疗效显著优于GEV2型(P〈0.05)。结论经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急诊治疗门静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效果好,再出血发生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急诊胃镜下硬化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经验.方法:胃镜下注射硬化剂为无水酒精、1:10 000肾上腺素.采用病灶周围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待病灶出血停止或明显减少后,再于病灶周围及正中注射无水酒精.结果:累计止血率为98%,疗效满意,减少急诊手术率.结论:硬化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安全、有效的办法,急诊内镜护士在临床上配合医生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