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穿孔素(PFN)抗体、粒溶素(GNLY)抗体和颗粒蛋白酶A(GrA)抗体的表达水平与肺结核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24例肺结核患者和12例其它呼吸疾病患者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描述性分析肺结核患者和其它呼吸疾病患者的三种血清抗体水平,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水平分别为29~463、7~156、11~164ng/L,(x±s)分别为(107±107)、(34±41)、(36±34)ng/L;其它呼吸疾病患者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水平分别为31,347、0~117、11~87.g/L,(x±s)分别为(1034-99)、(24±31)、(27±21)ng/L。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水平与肺结核无特异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关系以及HP相关性IDA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97例有上消化道症状且实验室血常规,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结果异常的患者进行内镜下组织病理检查,胃黏膜活检标本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血清HP抗体(HP-IgG)检测后确诊为慢性胃炎。结果HP感染者66例,感染率为68%,其中IDA患者37例,IDA的患病率为56.1%,31例无HP感染的IDA患者中IDA者有5例,IDA患病率16.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IDA患者中有32例为HP感染,HP感染率为86.5%,45例非IDA患者中有21例为HP感染,感染率4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可能为IDA的病因之一,临床有上消化道症状且确诊IDA的患者建议检查HP-IgG,以明确病因,使临床治疗能够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陈翀  张月华 《淮海医药》2009,27(3):191-192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的疗效。方法HP阳性的FD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抗HP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1周,同时给予心理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或促动力药,根据症状缓解或复发情况用药,亦同时给予心理支持治疗。治疗组停药后4周复查HP。治疗前对所有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及随访1年后的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40例HP根除者34例(85.0%),HP根除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年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未根除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年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P根除者与对照组治疗后1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HP能明显改善FD的症状,且治疗费用较持续或间断服用PPI或促动力药明显降低,但却能取得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循环易栓因子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疾病活动和血栓形成原因的临床分析及抗磷脂抗体(ACL)、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抗p2-糖蛋白1抗体(p2GP1)的检测,综合分析这些抗体与SLE的发生、发展及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6例SLE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了解患者血栓形成与疾病活动的关系及血栓发生的部位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发生血栓17例为血栓组,其余169例为无血栓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CL、AECA、β2GP1各项指标。结果①血栓组疾病活动度指数与无血栓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SLE发生血栓的患者疾病多处于活动期。②血栓组与无血栓组比较,ACL和β2GP1及AECA的阳性率明显升高。③血栓组患者ACL阳性与血小板减少及肺动脉高压显著相关(P〈0.05)。④血栓组患者AECA与ACL之间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1,P〈0.05)。⑤AECA和ACL与疾病活动指数之间明显相关(P〈0.05)。结论SLE发生血栓者疾病多处于活动期。血栓形成中AECA、ACL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指数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王琳  朱人敏 《江苏医药》1996,22(8):563-563
幽门螺杆菌(HP)血清学检测,对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已被证实。为了更加方便于老年人不愿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及随访HP治疗效果,我室在制备HP66KD,3lKD和25KD等特异性抗原检测血清抗体的ELISA方法基础上改变条件,建立检测末梢血HP抗体。我们检测57例患者,以观察老年人HP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57例患者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50~68岁,平均年龄问岁。二、组织学检测57例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三、试剂由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科实验室制备。四、方法采末梢血20μl,E…  相似文献   

6.
李桂英  刘云  高慧智  李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06-2508
目的评估金标渗滤法(金标法)检测尿液幽门螺杆菌(HP)抗体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金标法检测238例胃肠疾病患者、8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尿液HP抗体,并以血清学为标准进行x2检验对比。结果238例患者尿HP抗体阳性96例,血抗体阳性10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824,P〉0.05)。血、尿抗体结果相符221例,不符17例,其中5例尿抗体阳性而血抗体阴性,12例尿抗体阴性而血抗体阳性。以血清学为标准,尿液抗体检测的敏感性88.35%、特异性96.30%、阳性预测值94.79%嘲性预测值91.55%。尿液HP抗体阳性者均来自血液HP抗体阳性者,未检测到尿抗体阳性而血抗体阴性者。缺铁性贫血患者尿液HP抗体阳性19例,血阳性21例,血尿抗体同时阳性者中有7例B、C两条带同时显色。缺铁性贫血患者血、尿HP抗体阳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7,P〉0.05)。结论尿液HP抗体检测是一种方便敏感实用的诊断HP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费小强  刘易之 《淮海医药》2002,20(6):490-490
目的:通过对313例胃镜及病理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按胃镜及病理报告根据胃炎程度与伴随的HP感染和胃十二指肠溃疡分组分析。结果:313例患HP感染总阳性率(54.31%)。中度慢性胃炎HP感染率最高,萎缩性胃炎HP感染率最低,两组间差异有显性P<0.05。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37例,患病率(43.77%)。结论:(1)HP感染与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密切。(2)HP感染率男女间无明显差别。(3)HP感染高发平均年龄43岁,中度慢性胃炎中HP感染率最高,且有随年龄增高而下降趋势。(4)萎缩性胃炎发病平均年龄在60岁,明显高于其它胃炎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CagA)与冠心病(CHD)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74例CHD患者与73例非CHD对照组的血清HP抗体及CagA抗体阳性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CHD组HP抗体血清学阳性率高于对照组(48.25%/44.16%),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HD组CagA抗体的血清学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7.83%/15.49%),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HD组与HPCagA菌株感染的血清学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HPCagA及其细菌毒菌有可能在CHD的发病病因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类型同血脂及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发病1周内的42例脑梗死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将其随机分为一型HP感染(A组)27例(64.3%),二型HP感染(B组)9例(21.4%)及HP抗体阴性(C组)6例(14.3%),观察各组的血脂及尿酸。结果42例脑梗死患者中血脂及尿酸,在A组,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HP感染类型同血脂及尿酸的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10.
泌乳素(PRL)是由垂体前叶泌乳素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单纯蛋白类多肽激素。近年来发现高泌乳素血症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甲状腺机能亢进(甲克)与高泌乳素血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一、对象Graves病患者35例(男IO例,女25例),年龄18~66岁,均有典型甲亢症状或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及突眼,均经甲状腺吸‘’‘互率、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入)、甲状腺素(T。)、促甲状腺素(TSH)的检测,确诊为甲亢。二、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人、T、TSH、PRL,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中4人在治疗1个月后症状基本缓解时再次抽血查T3、T。、PR…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慢性肾盂肾炎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斑点法检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尿液中CM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CMV抗体。结果:68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中36例尿液CMV抗原检测阳性(53%),39例血清CMV抗体阳性(57%),50例健康对照组尿液CMV抗原阳性4例(8%),血清CMV抗体阳性7例(14%),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提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及肝功能、HCV-RNA,探讨血清IL-21水平变化与肝功能各项参数及HCV-RNA的关系,研究IL-21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21的水平。同时检测患者HCV-RNA、肝功能等指标,并与患者的其他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LT升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显著高于ALT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且其血清IL-21水平与ALT、AST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647,P〈0.01;r=0.591,P〈0.0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与HCV-RNA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L-21与慢性丙型肝炎肝脏炎症密切相关,是反应慢性丙型肝炎炎症程度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3.
李松 《北方药学》2011,8(12):50+24-50,24
目的:探讨慢性丙肝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丙肝患者,分为自抗阳和自抗阴两组,每组各55例。对其自身抗体RF、AMA、ASA、ANA及ACL阳性率进行检测。观察两组自抗体与其肝功、性别及年龄关系。结果:110例慢性丙肝患者血清中79例自身抗体至少有1种阳性。ACL阳性最多(59例),然后依次为ANA(22例)、RF(18例)、ASA(9例)、AMA(2例)。自抗阳组比自抗阴组年龄大且女性患者多见,肝病及肝功能状态均差。结论:临床慢性丙肝血清中常出现自身抗体,其对肝功能状态造成严重影响,可进一步使病情恶化,为此在诊断治疗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L1A)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分析其与实验室和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0例RA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TL1A和IL-17水平,分析RA患者血清TL1A及IL-17水平与炎症和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RA患者血清TL1A和IL-17浓度分别为(1031.8±634)pg/ml和(257.07±84.88)pg/ml,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309.46±59.64)pg/ml和(116.12±35.31)pg/ml(P〈0.05),TL1A和IL-17与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疾病活动度、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和疾病疼痛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与类风湿因子RF无相关性(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TL1A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炎症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干扰素抗体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的检出情况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检测9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干扰素抗体。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干扰素抗体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均高于慢性丙型肝炎(P〈0.05)。干扰素治疗后,产生干扰素抗体者与未产生抗体者HBV-DNA/HCV-RNA阴转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出现干扰素抗体和HBV-DNA/HCV-RNA阴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86例作为研究组,选取1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检查血清HP特异抗体IgG,并同时采用13C呼气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结果两组血清HP-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13C呼气法检测两组血清HP-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可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邹吉敏  马立人  袁宝军 《河北医药》2009,31(19):2550-2551
目的观察EB病毒特异性抗体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探讨EB病毒感染与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方法检测102例肺癌患者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VCA)IgG、IgM抗体、EB病毒早期抗原(EA)IgG抗体及EB病毒核抗原(EBNA1)IgG抗体,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EB病毒VCA-IgG、EA-IgG、EBNA1-IgG抗体阳性百分率分别为71.57%、21.57%、83.3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与组织学类型有关,肺鳞癌血清EBV病毒VCA-IgG、EA-IgG、EBNA1-IgG抗体阳性百分率分别为89.19%、29.73%、94.59%,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组(P〈0.05);但与肿瘤部位、临床类型、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影响肺癌的病理生理,EB病毒感染与肺鳞癌的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胃脘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消化道疾病发病情况及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借助胃镜检测手段对450例患儿进行临床初步诊断,同时通过病理检测及相关HP检测,研究消化道疾病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疾病检出率96%,HP感染率31.8%,HP感染前3位疾病分别为消化性溃疡(51.7%)、浅表性胃炎(33.0%)、十二指肠炎(26.7%),HP感染者病理显示组织损伤明显,两者病变程度呈正比。结论小儿消化道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缺乏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应予高度重视;HP感染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HP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浅表性胃炎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P)抗体IgG滴度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关系。方法:54例DU患者与54例慢性胃炎患者均经胃镜确诊,活检HP尿素酶检测,并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抗HP抗体IgG滴度。结果:球溃疡组活检HP检出率81.48%,慢性胃炎组HP检出率为83.33%,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球溃疡组的血清抗HP抗体IgG滴度与慢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抗HP抗体IgG滴度明显升高者(>3000)以球溃疡者显著多于慢性胃炎者,提示血清抗HP抗体IgG显著增高者(>3000)即使胃镜检查未发现病变者可能仍需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与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慢性荨麻疹组)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1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79例(阳性率为71.17%),与对照组阳性率(4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71,P〈0.01)。且慢性荨麻疹组以鸡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最高(51.35%),其次是虾(43.24%)、牛奶(38.74%)、螃蟹(34.23%)、大豆(27.93%),慢性荨麻疹组鸡蛋、虾、螃蟹、鳕鱼、大豆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具有相关性,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检测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