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肾脏病(CKD)可引起钙磷代谢的改变,由此产生了很多针对这一并发症的药物,如磷结合剂、维生素D、拟钙剂(calcimimetic agents)等。肾脏病指南推荐了治疗措施和靶目标来矫正血清的磷、钙、甲状旁腺素水平。这些指南是基于一些观察性的研究的结论,认为这些生物标志物是潜在的危险因子,与血管病变以及患者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CKD患者与非CKD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情况。方法:选取473例曾在我院行冠脉CT检查的CKD及非CKD患者,通过收集其生化指标及冠脉CT检查结果,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情况。结果: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率为76.5%,且钙化累及分支更多,LAD、RCA多发。钙化组的尿素氮、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显著高于非钙化组,而GFR则显著低于非钙化组(P<0.01)。结论: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高,累及范围广,程度更重,且LAD、RCA钙化多发。钙化组的尿素氮、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显著高于非钙化组,而GFR则显著低于非钙化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73例曾在我院行冠脉CT检查的CKD及非CKD患者,通过收集其生化指标及冠脉CT检查结果,分析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与临床检查指标的关系。结果: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年龄、尿素氮、肌酐水平、血磷水平和钙磷乘积呈正相关(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和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年龄、尿素氮和血磷是患者冠脉发生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和血磷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晚期CK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63例透析及非透析CKD患者进行腹部侧位片的检查,分析腹主动脉钙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中晚期CK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发生率为54%;腹主动脉钙化与年龄、血磷水平、钙磷乘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中晚期CK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高发,远端起病,年龄、血脂、钙磷水平影响其程度。  相似文献   

5.
人体血清磷浓度主要由肾脏、骨和肠道调节,对于正常骨代谢和细胞功能十分重要。钙磷代谢紊乱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特别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的证据表明,CKD时长期钙磷代谢紊乱除了引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尚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转移性钙化,包括肺、心肌、心脏瓣膜、血管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不仅引起CKD诸多的临床表现,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而且与CKD的病死率增加相关联。FGF-23是晚近发现的最重要的调磷因子(Phosphatonin)之一,本文就FGF-2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慢性肾脏病的磷代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慢性肾脏病(CKD)病情进展,钙磷代谢紊乱尤为突出,它的临床意义不仅仅是单纯的电解质指标异常,更重要的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后全身代谢紊乱,即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MBD)、血管、心脏瓣膜、心肌及肺等脏器转移性钙化等。  相似文献   

7.
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末期肾衰竭伴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常常使用大剂量含钙的磷结合剂,应用高钙(1.75mmol/L)透析液等治疗,导致钙负荷增高,引起软组织、血管和心脏钙化,增加患者死亡率。孙鲁英等曾报道单次使用低钙(1.25mmol/L)透析液的疗效,但长期使用低钙透析对患者的影响报道甚少。为此,我们连续6个月分别使用两种钙浓度的透析液,观察其对患者血压、钙、磷和PTH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残余。肾功能状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按照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esidual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rGFR)分为A组[rGFR〉2ml·min-1·(1.73rn2)。331例、B组[rGFR〈2ml·min-1·(1.73m2)-1]49例。比较2组空腹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差异。结果与B组比较,A组血磷、钙磷乘积、PTH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钙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残余肾功能可有效的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临床上应重视残余肾功能在调节钙磷代谢异常方面的积极作用,保护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低钙透析液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骨重塑的影响。方法45例血清矫正钙≥9.5mgdl且iPTH≤150pgml患者随机分为透析液钙浓度1.25、1.5及1.75mmolL3组透析治疗3个月,观察3组患者血清Ca、P、Ca×P、iPTH、BGP、IGF1及IGFBP3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结束时,DCa1.5与DCa1.75组,血清Ca×P水平DCa1.5组无变化、DCa1.75组升高(P<0.05),IGF1水平2组均保持稳定;iPTH及BGP水平DCa1.5组升高(P<0.05)及DCa1.75组降低(P<0.05)。DCa1.25组血清Ca×P及IGF1水平明显降低(P<0.01),iPTH及BGP水平有显著升高(P<0.01)。透析前血清iPTH及BGP水平呈正相关(r=0.155,P<0.05)。结论低钙透析液可在有限时间内有效降低钙负荷及改善骨代谢。长期应用低钙透析液很可能通过增加iPTH、BGP水平及降低IGF1水平引发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复方α酮酸配合低蛋白质饮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α酮酸加低蛋白质饮食;对照组给予碳酸钙,不限蛋白质饮食,共观察6个月。比较2组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及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上臂肌围(MAMC)。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血磷、血钙、钙磷乘积、iPTH呈升高趋势(P〈0.05或P〈0.01),观察组血磷呈降低趋势(P〈0.01),血钙、钙磷乘积呈升高趋势(P〈0.05),iPTH无变化(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BMI、Hb、Alb、MAMC均呈升高趋势(P〈0.05),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复方α酮酸配合低蛋白质饮食可在不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同时有效纠正患者钙磷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为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有钙磷代谢紊乱的患者提供新的血液透析治疗思路。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门诊行维持性透析治疗且合并有高磷血症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甲组)和普通血液透析组(乙组);比较透析前及透析后3个月、6个月患者血磷、血钙、骨密度、全段甲状旁腺素(immunoreactive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红蛋白(hemoglobin,Hb)、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透析充分性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如皮肤瘙痒、骨痛、关节痛)的变化。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3个月后甲组患者的血磷、iPTH、CRP水平较治疗前有降低,血钙及Hb较治疗前有升高,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血磷、iPTH、CR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钙及Hb较治疗前有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间比较,血磷、血钙、iPTH和CRP无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甲组患者的血磷、iPTH、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钙及H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血磷、iPT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及Hb较治疗前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间比较,甲组血磷、iPTH、CRP较乙组降低(P0.05),血钙较乙组升高(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甲组患者皮肤瘙痒、骨痛、关节痛的症状逐渐减轻,乙组患者的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2组间比较,甲组关节痛和皮肤瘙痒较乙组明显缓解(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检测、透析充分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减轻皮肤瘙痒程度、贫血及生活质量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锶(Sr~(2+))浓度与钙磷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于解放军第163医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血清生化指标,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患者进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并将不同分期的患者分为3组:CKD 1~2期、CKD 3期、CKD 4~5期。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血浆Sr~(2+)浓度与钙磷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总体研究人群血浆Sr~(2+)浓度的中位数为269 nmol/L,处于正常范围内。CKD 1~2期患者的血浆Sr~(2+)浓度为246 nmol/L;CKD 3期患者的血浆Sr~(2+)浓度为347 nmol/L;CKD 4~5期的患者血浆Sr~(2+)浓度为419 nmol/L。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血浆Sr~(2+)浓度与eGFR(β=-0.411,P0.01)和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浓度(β=0.088,P0.01)之间存在独立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Sr~(2+)浓度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并且与钙磷代谢指标血浆FGF23浓度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美国肾脏数据系统曾报告约50%的血液透析患者死于心血管系统疾病[1]。透析预后与实践研究(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DOPPS)显示仅有8%的患者血清钙、磷和钙磷乘积以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达到目标值[2],提示目前钙磷代谢紊乱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仍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替代方法之一,较血液透析具有更有效的保护患者残肾功能、改善贫血、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钙磷代谢紊乱作为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对患者机体的影响不仅局限于骨骼系统,还可引起异位钙化、心脑血管并发症等。高磷血症可导致透析患者出现异位钙盐沉积,刺激血管及心脏瓣膜钙化,引起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是透析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磷水平每增加1mg/dl,对冠脉动脉钙化造成的危险性相当于增加2.5年的透析时间,尿毒症患者死亡风险升高18%。2009年KDIGO临床实践指南提出对于CKD3—5期患者血磷水平应控制在正常范围,CKD5期,包括透析患者血磷水平应接近正常范围。影响维持性腹透患者钙磷代谢的因素诸多,包括饮食、残余肾功能、透膜的转运特性、透析液的钙离子浓度、磷结合剂药物的应用等,且个体差异较大,有关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较多。本文就有关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骨宁汤对肾性骨病大鼠钙磷代谢的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补肾骨宁汤高剂量组(H组)、补肾骨宁汤低剂量组(L组)、骨化三醇组(C组)。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血钙、磷、血清瘦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补肾骨宁汤能够降低肾性骨病大鼠血肌酐、尿素氮,提高肌酐清除率、血磷、血清瘦素含量。结论补肾骨宁汤能够改善肾性骨病大鼠肾功能,提高血磷、血清瘦素含量,治疗肾性骨病。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钙磷代谢紊乱临床较为常见,可以导致转移性钙化,包括皮肤钙化、关节组织钙化、肺及血管钙化等,并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是威胁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1,2]。高通量血液透析( HFHD)主要通过吸咐、对流及弥散方式清除物质,与普通血液透析比较,可增加对尿毒症毒素的清除能力,本文拟采用HFHD治疗,观察其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铁缺乏会加重慢性肾脏病(CKD)的贫血,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提供铁,每种途径有不同的优缺点,目前还不清楚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相比,静脉补铁是否有潜在的危害及费用的增加。本文的目的旨在评价成人或者儿童CKD患者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的利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和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钙磷代谢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的差异,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高血压查因住院确诊的资料完整的病例,按性别、年龄、高血压水平及其病程等匹配原则纳入123例PA患者和123例EH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与FGF23的关系。结果 (1)PA组的FGF23、PTH水平高于EH组,分别是271.31 pg/m L(173.91,504.34)vs 160.41 pg/m L(118.08,235.60)和74.5 pg/m L(46.5,91.0)vs.43.60 pg/m L(33.75,60.2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血钙、血磷水平低于EH组(2.18±0.17 mmol/L vs.2.33±0.17 mmol/L和1.013±0.204 mmol/L vs.1.127±0.190 mmol/L,P0.001)。(2)PA组中FGF23与与血磷水平呈负相关(r=-0.502,P=0.001),与PTH水平呈正相关(r=0.349,P=0.030)。(3)PA组中随着醛固酮水平的递增,FGF23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PA患者FGF23水平显著上升,FGF23水平与血磷和PTH水平相关,且FGF23与高醛固酮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随着肾脏功能下降、胰岛素代谢清除能力下降、尿毒素蓄积、维生素D缺乏、继发性PTH亢进、肾性贫血,同时亦可伴有氧化应激及炎症等因素可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及胰岛素抵抗增加,促使及加重CKD患者的糖代谢紊乱发生和发展。肾脏替代治疗对糖代谢有其独特影响,血液透析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但易于发生低血糖事件及透后高血糖,腹膜透析治疗中含糖腹透液可加重糖代谢紊乱,而艾考糊精腹透液则对糖代谢影响小。本文就CKD包括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及其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